第530章 荀友若心灰意冷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52      字數:2295
  在公孫瓚斷了田豐與鄴城的聯係,他的計劃肯定是要被荀諶識破了。

  沒有荀諶的話,公孫瓚這個計劃,還真的可以成功。

  荀諶一開始就選擇相信田豐,而不是公孫瓚。

  如果半月都沒有收到田豐的書信,就算沒有荀諶,袁譚也會懷疑。

  公孫瓚偽造田豐的書信,但是偽造的筆跡,並不是完美無缺。

  荀諶拿田豐之前的書信對比,還是看出了一點不同之處。

  更加確定是公孫瓚有問題。

  田豐並沒有背叛,而是現在被公孫瓚給控製了。

  斷定之後,一切就都明了了。

  “二弟,公孫瓚可是你推薦的,要是父親出了問題,我看你怎麽交代。”袁譚道。

  他已經準備將一切,都推到袁熙身上了。

  這次如果失敗,他本就不多的威信,會變得更加薄弱,隻有將一切過錯都推到袁熙身上,袁譚才有可能繼續替代袁紹。

  “大哥,派公孫瓚護衛田軍師,這也是你親自點頭的。”

  袁熙當然不肯背這個鍋,他還想爭一下冀州牧的位子。

  如果這次的失敗,原因都歸咎他身上,袁熙也就不可能成為冀州牧了。

  “二位公子,現在結果還未定,牽招或許能救回主公。”荀諶道。

  心中則是對冀州的前途感到憂心。

  袁紹被俘虜,現在還生死不明,而袁譚袁熙已經開始爭權。

  卻沒去想,要怎麽增強冀州的實力,要怎麽獲得那些世家的支持。以後要怎麽麵對趙徽的進攻。

  冀州現在就是一個爛攤子,有什麽好爭的?

  隻是這話,荀諶卻是無法開口說出來。

  他最多隻能是在袁譚袁熙之間調解,避免兩人把矛盾擴大。

  但是就目前來看,他也隻能稍微延緩一下。

  他是名士,也是袁紹的重要謀士,袁紹沒被俘虜的時候,麵對荀諶的時候很都敬重。

  袁譚袁熙兩個小輩,在荀諶麵前也要給荀諶麵子。

  他們本就沒有多少威信,若是在不重視荀諶,對荀諶有意見,他們更加無法取得其他世家的效忠。

  連荀諶這樣的名士,元老,都得不到敬重,其他人會怎麽想?

  冀州現在本就人心浮動,人心隨時都有可能散掉。

  袁紹可以在大怒的時候嗬斥田豐荀諶這些人。

  但是如果袁譚袁熙也如此做,必定會有更多的人不服,讓更多的人心寒。

  現在荀諶開口了,袁譚冷哼一聲,不再說話,甩了甩袖子轉身回城。

  “牽招,希望你不負眾望。”荀諶看著離去的袁家兄弟發出一聲歎息。

  他此時頗有些心灰意冷。

  昔日的同僚,如今死的死,降的降,身邊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難道袁紹真的不是這個亂世豪傑?”

  “誰能匡扶大漢?”

  當初在洛陽的時候,荀諶就看重袁紹。並且一路追隨。

  他甚至邀請過荀彧荀攸一起來,隻是荀彧荀攸卻是更看重曹操,拒絕了荀諶。

  如今在冀州,荀家也就荀諶一人為袁紹效力。

  袁紹現在這個下場,是荀諶之前從未想過的。

  在袁紹成為冀州牧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袁紹大勢已成。

  放眼天下,能與之對抗的諸侯沒有幾個。

  可是趙徽卻在幽州突然崛起,不斷打亂袁紹的布局。

  袁紹幾次想要聯合匈奴針對趙徽,但是都被趙徽化解了。

  趙徽的崛起,荀諶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

  趙徽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如果趙徽也有袁紹這樣的身世,荀諶還可以理解。

  可是趙徽沒有家族幫助,沒有人才投靠。

  就這樣短短幾年,超越了袁紹,成為大漢如今數一數二的大諸侯。

  而且袁紹和趙徽的戰爭,竟然是袁紹一直處於下風,最後袁紹自己更是成為趙徽的俘虜。

  荀諶很清楚,就算是以袁紹的家世背景,袁紹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有之前的局麵。

  是和袁紹自己的能力,他的汗水分不開的。

  可是和袁紹一比較,趙徽似乎不管哪一個方麵,都比不上袁紹,但是趙徽發展的就是要比袁紹更快。

  荀諶也算是看著趙徽袁紹一步一步發展過來。

  看著原本比袁紹弱小的趙徽,一步一步超過袁紹。

  趙徽手裏的那些人才,到底是怎麽來的?

  一個普通人,為什麽那些人願意為趙徽效力?

  如果將趙徽和袁紹的身份對調一下,袁紹是上穀郡太守,趙徽是渤海郡太守。

  荀諶認為輸的最後還是袁紹。

  這和趙徽袁紹占據的地盤沒有關係。

  也和趙徽袁紹的身份沒有關係。

  荀諶有種感覺,就算是把趙徽扔到匈奴的大草原,趙徽最後也會成功。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似乎趙徽很清楚大漢誰的能力強,似乎知道後麵事情的發展,他總是可以在別人前麵先走一步。

  在張角被殺,黃巾軍失敗的時候,趙徽提前帶著黃巾軍的殘餘力量走了。

  這不算很奇怪,畢竟以當時的形勢,基本都能看出來黃巾軍已經不行了。

  可是趙徽後麵隱藏行蹤,躲藏在太行山中,暗中積聚力量,然後突然爆發,逼得上穀太守徐寬退位,將上穀郡太守拱手相讓。

  像其他黃巾軍,在逃走之後,基本都是成為山賊。

  而趙徽在太行山中,竟然隱匿了多年,在他成為上穀郡太守之前,竟然沒有人知道太行山北部,隱藏有這樣一支人馬。

  似乎趙徽一直都知道,即使黃巾軍被平定了,日後天下還會大亂,而他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

  雖然趙徽身份卑微,看起來無權無勢,可是荀諶觀察下來。

  這一路走來,沒有哪一個諸侯有趙徽走的順暢。

  雖然趙徽也經曆過很多次危難,但是最後這些危難都被化解了,而趙徽的實力也在不斷的加強中。

  按照荀諶以前的設想,應該是袁紹才有這樣的發展。

  袁紹從渤海郡太守,成為冀州牧,然後攻取青州並州,在奪取幽州。

  之後再開始平定南邊的各個諸侯。

  當初荀諶一直懷疑,趙徽背後是不是還有其他人支持。

  可是到現在,以趙徽的勢力,如果趙徽身後真的有人支持,現在應該早就站出來摘走果實了。

  因為以趙徽現在的勢力,他背後的人恐怕也已經無法控製趙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