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袁紹曹操的協議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49      字數:2219
  隻能說袁祭父母當初也都被袁紹給欺騙了。

  他們隻是袁家旁係,袁紹雖然是庶子,可卻是袁家主脈,而且袁紹名聲在外。

  在袁紹說要送袁祭去拜名師學習,他的父母又怎麽可能不同意。

  他們沒想過袁紹隻是在欺騙他們。

  而且這一騙就是二十年。

  “兒啊,告訴阿娘,你這二十年到底怎麽了?”作為母親,第一次感覺到了當初送袁祭出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你們不要再問我了。”說著袁祭就回到自己的房間,將門關上。

  任由父母在門外叫喊,袁祭也不在出聲,把頭埋進被子裏。

  “你說兒子到底怎麽了。”

  “你問我,我怎麽知道,等會喊他吃飯,你在問問看。”

  “嗯,你就別說話了。”

  “你說我們當初是不是不該把兒子送走。”

  兩人的聲音越來越小。

  很快就到了晚上吃飯的時間,袁祭的母親,親手做了一桌子的菜。

  孩子常年在外,她都會做很多好吃的,即使知道袁祭吃不了這麽多,每一次她還是做很多,直到桌子上再也放不下為止。

  袁祭母親不停的給袁祭夾菜,看著他爹不停的使眼色,終於開口道:“兒啊,你這些年在外麵都有什麽高興的事情,都跟娘說說吧。”

  “就那樣,沒什麽好說的。”袁祭從來不和父母說這二十年的事情,說的也都是他編造出來的。

  “怎麽跟你娘說話的,讓你說你就說。”

  “我吃飽了。”袁祭放下筷子站起來。

  “吃飽了也給我坐下,今天你要是不說,我明天親自去問本初。”

  “你們真想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們,當初我根本就沒拜在名師門下,我被袁紹送到了一個連孝廉都不是的落魄書生身邊……”

  這一講,袁祭的嘴巴就沒停下,將二十年的壓抑全都說了出來。

  他被張角撫養長大,成為太平道的人,最後又殺親手殺了張角。

  二十年來的生活,袁祭過的並不算苦,不缺吃也不缺穿。讓袁祭現在如此痛苦的是他的心。

  如果他是一個冷血的動物,這些痛苦就都不會降臨到他身上。

  可是他卻是一個有感情有血肉的人,他忘不掉自己做的這一切,每天都在懺悔中度過。

  等袁祭說完,他的母親也已經淚流滿麵。父親也是沉默無言。

  許久他的父親在說道:“我明天就去找袁紹,我兒就留在家中,什麽也不要做了。”

  袁祭慘然道:“父親,他不會放過我們的,除非我們死了。”

  袁祭很清楚,雖然他們都是袁家的人,可是這不會成為和袁紹談判的籌碼,袁紹的親情隻有在他的幾個兒子身上才能看到,其他袁家人都不會被袁紹放在心上。

  這些話,袁祭當初都沒有和張雪說,當時被張雪趙徽抓住的時候,袁祭有想過就死在張雪手中也好。

  他也沒想過,張雪竟然真的會放了他,這讓他內心更加痛恨自己。

  如果可以重來的話,在張角房間的那一天,袁祭願意將匕首插進自己的心髒,而不是插到張角的身上。

  現在這一切說出來後,袁祭的心裏好受了很多。

  “父親,母親,這些事情你們就不要管了,我會有辦法的。”袁祭道。

  隻是在家中過了一夜,第二天袁祭就返回青州了。

  劉岱的死,完全打亂了袁紹的布局。

  不過袁紹很快又做出了調整,他暫時沒有在用袁祭,而是選擇借助曹操的實力。

  劉岱被殺,現在兗州最有可能接管刺史之位的,就是曹操鮑信張邈三人。

  三人之前都是跟隨袁紹,三人的關係也都很好。

  可是兗州刺史職位隻有一個。

  現在三人中誰當兗州刺史,不是董卓把控的長安政府說的算,而是看兗州中誰的拳頭更大。

  同時也要看隔壁鄰居袁紹,願意幫助他們三人中哪一個。

  誰得到袁紹的支持,誰就有更大的機會當上兗州刺史,甚至是兗州牧。

  袁紹選擇了曹操。

  給曹操的密信中,袁紹答應支持曹操為兗州牧,但是鮑信在兗州的威望現在比曹操更高。

  信中袁紹希望與曹操一南一北,先將其他小諸侯掃除,最後他們之間在一決勝負。

  曹操如果同意,就需要先除掉鮑信。

  不久之後,兗州境內就傳出了袁紹交惡張邈,欲殺張邈的傳言。

  同時也傳出了濟北相鮑信推舉曹操為兗州牧的消息。

  緊接著,兗州的豪強還沒找鮑信求證,鮑信就在城外遭遇不明黃巾軍襲擊,力戰而死。

  最有可能成為兗州刺史或者兗州牧的三人,鮑信戰死,張邈交惡袁紹,曹操當之無愧的成為兗州牧。

  袁紹並不在意多年後,與曹操一決勝負的事情。

  劉岱死了,對他的影響是很大,但是將兗州交給曹操,袁紹日後也就絕對信心打敗曹操。

  那個時候,他將率幽青並冀四州,而曹操隻有兗州一地,他焉能不勝。

  劉岱的死,隻是讓他要多走一步,征討兗州。

  計劃不可能一成不變,永遠都會根據各種突發的情況,而不斷進行調整。

  最後的結果,可能和最先的計劃已經完全不同。

  烏丸部落中,趙謙的人頭已經被砍下。

  劉虞想任命新的護烏丸校尉,可是沒有一個人願意。

  被點到名字的,不是稱病,就是告老,寧願放棄官職,也不願意去烏丸當那個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沒命的護烏丸校尉。

  有護烏丸校尉,烏丸才是大漢的。

  沒有護烏丸校尉,烏丸人就和鮮卑人一樣。

  劉虞一直都在努力和烏丸人拉好關係,希望烏丸人能融進大漢。

  可不僅是他手底下的人不願意去,劉虞問了一圈其他太守,也還是找不到一個願意去的。

  最後劉虞還是隻能問到趙徽身上。

  趙徽並不擔心自己派去的人,會被烏丸人殺死。

  那些被殺死的護烏丸校尉,都是因為他們自身實力不夠強,或者他們後盾不夠強。

  趙徽讓程遠誌,帶著一支兩千人的騎兵去了烏丸部落,成為新一任的護烏丸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