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印刷坊幽州民報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49      字數:2218
  上穀郡內,一家偏僻的印刷坊內,十幾個人,每個人手中拿著一張紙,正根據紙張上的字,將一個個小方塊放在字板中,每一個小方塊上都刻著不同字體。

  從太守府出來,趙徽就來到這裏。

  從有印刷開始,趙徽就一直想做報紙了。

  隻是之前條件還不成熟,畢竟報紙上刊登的東西,很多都是大漢官府不允許的。

  而且當時的趙徽,手中也沒有這麽多有學識的人才,一百個人中,都沒幾個人是認字的。

  現在趙徽馬上就是上穀郡太守了,而且大漢朝廷威信大失,各個諸侯馬上就要相互吞並。

  一份報紙,就算上麵記錄的禁忌之事,也不會有人來管。

  這份報紙,趙徽的目的就是想讓上穀郡的百姓,能夠知道天下大事、民生,以及行政還有一些軍事上的事情。

  軍事行政上的,肯定都是能夠說出來的,不是秘密。

  至於軍事意圖、軍隊部署,這些事情肯定是不能公之於眾。

  可以在報紙上說一說,他們的軍隊有多強大,又打了幾場勝戰。全麵宣傳士兵的光輝形象。

  民生上,可以說上穀郡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其他郡城進行對比。

  或者是一些生活困苦的人是怎麽生活的。

  某某某是如何不懼危險,舍己救人。

  誰誰誰是如何欺淩老弱,被官府處罰。

  行政上,可以刊登又發布了那些政令,哪些政令是對百姓有利的。

  城內有發生什麽事情,知情的百姓也可以到報社提供信息,如果是真實有效的,將會得到一些金錢。

  趙徽隻是在這方麵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思路。

  報紙上刊登的內容,都將有報社的人來撰寫。

  這些人有的是黑風寨中的精英,有的是陸離在書店中觀察,並且經過考察後,被選入進報刊的。

  除了因為活字印刷需要保密,報紙上刊登的內容,也絕對不能出現不利於趙徽的消息。

  民心非常重要,一無所有的劉備,能夠成功,除了因為身邊的謀士猛將,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而報紙就是能夠將民心放大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利器。

  可以讓百姓看到,趙徽為他們做了什麽事情。可以知道上穀郡每天都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他們有一種參與在其中的感覺。

  那些做好事的會得到表彰,那些做壞事的會得到懲罰。

  輿論一直都掌控在官府還有世家手中,而報紙會將這一切都改變。

  沒有報紙,天下發生了什麽,普通百姓很難知道。

  就如鮮卑幾大部落的戰爭,消息是傳到了大漢,但也隻是大漢的上層人員知道。

  普通百姓大多都不知道,隻有那些有去酒樓的,才會從別人的聊天中,聽到一點。

  根本沒有人去管底層老百姓是怎麽想的,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看法。

  董卓在洛陽的各種事跡,也隻有洛陽的百姓知道。

  即使劉虞公孫瓚等人知道,這事情也不會傳到幽州的百姓耳中。

  沒有必要,他們不需要知道。

  這是很多士大夫的想法。

  這些事情讓他們士大夫來處理就行,也隻有他們能處理。

  報紙不僅隻是將這些信息告訴普通百姓,更重要的事,可以拓寬這些百姓的思維,讓他們開動自己的腦子。讓他們心中去評判這些事情的好壞。

  趙徽也可以通過報紙的發布,更快的收獲民心。

  印刷坊在上穀郡最偏僻的地方。但是幽州民報則是在上穀郡最繁華的街道,最醒目的位置。

  第一期幽州民報,不是趙徽撰寫,但是趙徽卻親身參與其中。刊登的各個內容,都是趙徽親自選擇的。

  有鮮卑三大部落的戰鬥,不過隻是稍微提了一句,沒有太過深入。

  這第一期的內容,主要還是董卓和各路諸侯的事情。

  董卓在洛陽時如何行凶的,怎麽殘害忠良,壓迫百姓,被林鬆寫出來,讓看的人猶如深陷其中,引起共鳴,恨不得董卓被五馬分屍。

  十八路諸侯是如何形成聯盟,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是怎麽的勾心鬥角,出工不出力。

  同樣讓看的人很是憤怒,恨不得馬上變成他們,帶兵誅殺董卓。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篇幅給了上穀郡中的日常生活。

  新生的報紙,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讓看的人相信這上麵刊登的內容,都是真實無誤。

  如果讓人覺得這上麵的內容都是虛假的,那麽報紙也就完了,不會有人購買,也不會達到宣傳的效果。

  前麵幾期,一定要做好,每一件刊登在上麵的事情,都必須是真實的。

  不能判斷是真是假的事情,寧願不要刊登。

  這是趙徽對報社和印刷坊的硬性要求。

  除了這些發生的事情外,還留了一小塊地方,用來刊登一些廣告。

  第一期的廣告選的是書店。至於後麵的廣告,就看有哪些人花錢購買了。

  趙徽可不會給他們免費打廣告。

  印刷坊十幾個人,將印刷的內容排列好後,就開始刷上墨水,然後一張張紙鋪上去。

  這第一次,趙徽沒有讓他們印刷太多,隻有五千份。

  第二天這些報紙就都出現在報社中。

  因為是新開,而且從門外看進來,這報社內相比其他商鋪,很是空曠,隻有十幾把桌椅。

  即使這裏是上穀郡最繁華的地段,一大早外麵就已經是人聲鼎沸了,但是卻沒有幾個人進來。

  有幾個好奇的進來之後,還沒能林鬆開口,就直接出去了。

  好不容易林鬆拉住了一個人,結果這人還是大字不識一個,自然對報紙完全沒有興趣,搖著頭就走了。

  “幽州民報?這是賣什麽?”一個路過人男子疑惑的看了一眼,掛在門口的牌匾,然後帶著好奇心走了進去。

  “你是掌櫃?”男子看著站在櫃台裏的林鬆問道:“你們這裏賣的是什麽?”

  “報紙。”林鬆見男子疑惑,直接拿出一份擺在他麵前,說:“就是這個。”

  能看得懂門口的牌匾,男子不說什麽字都認得,平常閱讀完全沒有問題,拿著報紙就站在櫃台前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