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趙徽等待的機會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49      字數:2324
  袁紹等人聯盟討伐董卓,這是趙徽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這一次的討伐聲勢浩大,但是卻草草結束,讓袁紹的名望,染上了塵埃。

  在許多士人眼中,袁紹的地位在這次聯盟結束後,下降了很多。

  而這次的諸侯聯盟討伐董卓,也是徹底讓董卓把控的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地方政府的掌控。

  特別是董卓後麵遷都長安,長安政府的命令,就再也過不了洛陽了。

  就連董卓想要任命劉虞為太傅的詔書,都送不到劉虞的手中。

  長安政府,在這些諸侯眼中,成了擺設,需要的時候派人送來一道奏折,讓長安政府被委任狀發下來。

  不需要的時候,就算接到朝廷的詔書,也是一把火燒了,當做沒有看到。

  而諸侯之間,更是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火拚,每個人都想吞並別人,壯大自己。

  袁紹這次的聯盟,不僅沒能匡扶大漢,反而徹底動搖了大漢的根基。

  在這之前,就算董卓亂政,但是大漢還是一體的,各地的地方官還是朝廷任命的。

  但是在這之後,各地地方官,要麽就是太守州牧自己任命,要麽自己的任命自己為州牧,然後在象征性的給中央政府遞上一個折子。

  袁紹自己弄了個冀州牧,然後還任命了青州牧,並州牧。

  陶謙都敢表奏劉備為豫州牧。

  一個州能同時出現兩三個州牧。

  這個時候,趙徽自然也可以站出來,說自己的上穀郡太守。

  就算別人知道他是黃巾餘孽又,這個時候除了同在幽州的公孫瓚會攻打趙徽外,袁紹曹操等人,絕對不會放著身邊的敵人不打,而千裏迢迢出兵來攻打他。

  雖然公孫瓚在幽州也是搏了個白馬將軍的名號,但是趙徽完全有信心,在後麵擊敗公孫瓚,全麵占據幽州。

  至於幽州牧劉虞,趙徽就沒放在心上了。

  劉虞確實是一個仁義之人,而且他不像劉備隻是口上這麽說。

  劉虞是一個言行如一的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造福一州百姓。

  但是這是在亂世,他這樣將仁義貫徹到底的人,終究是無法立足,而他又擋住了別人的路,注定了他隻的結果隻會是一個悲劇。

  劉備雖然也是以仁義立足,但是該下狠手的時候,他也從不手軟。

  不管是誰,沒有人敢小瞧滿口仁義的劉備。

  公孫瓚已經帶著兵馬出發了,趙徽並沒有急著動手。

  袁紹這邊的聯盟軍,這次討伐董卓,到董卓遷都長安,聯盟軍解散內訌,還有大半年的時間。

  趙徽首先派了大量的探馬,到戰場上觀察戰況。

  這個時期的曹操、袁紹,以及其他諸侯,沒有一個人的戰鬥經驗比得上董卓。

  三十多年的戎馬生涯,董卓打過無數勝戰,也嚐過失敗。

  麵對北東南三麵的聯盟軍,董卓心中並沒有多少壓力,他自己甚至都沒有親赴前線指揮。

  而隻是派出了手下的幾員大將,來應對曹操袁紹等諸侯的攻擊。

  在北麵,董卓派自己的女婿牛輔以及被提升為虎賁中郎將的李肅,屯兵與孟津、小平津,阻止袁紹王匡公孫瓚渡河。

  有黃河天險,牛輔李肅隻要守住孟津小平津,袁紹的大軍就不敢輕易跨國黃河。

  東線,董卓派大將段煨、李傕、郭汜、張濟、徐榮等人,分別駐守在成皋、滎陽、軒轅關、太穀關,抵禦駐紮在酸棗的曹操張邈等諸侯。

  南線,以胡軫華雄呂布為首,駐守廣成關、伊闕關。抵禦駐紮在魯陽的袁術孫堅。

  雖然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盟軍,有十幾萬的大軍。

  但是董卓手中的兵力,不會比他們少多少。

  董卓早已將他的五萬西涼兵都調了過來,在加上洛陽原本的禁軍,還有呂布後麵從並州叫過來兩萬並州軍。

  不管是西涼兵,還是並州兵,都是虎狼之師,也就五萬禁軍的實力會差一點,但這也是禁軍。

  而袁紹曹操等人的軍隊,幾乎都是新招募的,很多士兵都還沒有經過訓練。

  單憑他們這十幾路諸侯,臨時拉起來的十幾萬大軍,想要突破層層關卡,打進洛陽,誅殺董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趙徽從目前探馬送回來的消息來分析,董卓更有優勢。

  不管是北線的袁紹,還是東線的曹操,以及南線的袁術,都很難攻破董卓的防守線。

  曹操所在的東線,各路諸侯聚集在酸棗,看到董卓的布陣,很多人心中就已經打消了攻打董卓的念頭。

  這些士兵是他們剛剛招募來的,沒有人想自己的士兵,白白浪費在這裏。

  天下已經要亂了,自己的兵折損在這裏,回去之後還有什麽資本守護自己的地盤。

  如果能攻破洛陽,殺掉董卓,或許還有救。

  但是現在看來,他們這十幾路的諸侯,就算他們把力量合在一起,也達不到誅殺董卓的要求。

  曹操雖然有心要出兵,但是作為盟主的袁紹,並不在酸棗。

  曹操雖然名聲在外,但是他比張邈等人更晚離開洛陽,而且是背著刺殺董卓失敗名聲離開的。

  雖然有名聲,但是曹操現在的職位,卻是這群諸侯中最低的。

  他現在的奮武將軍,還是袁紹給的。

  如果袁紹在這裏,這些諸侯當初大多都是跟隨袁紹,袁紹現在又是盟主,袁紹親自開口,他們還會聽從。

  但隻是一個曹操,曹操本身也隻有新招募的五千新兵,除了與曹操交好的張邈、鮑信外,沒有人理會曹操。

  公孫瓚在河內待了幾天之後,帶著自己的人繞了一圈,也加入到了酸棗聯盟中。

  河內就隻剩下袁紹和王匡的人。

  聯盟軍麵對董卓的防守,一連數月,毫無進展。

  作為聯盟軍盟主的袁紹,一點都不著急。

  他就在河內守著,雖然有派人去詢問酸棗和魯陽的情況,但是卻從未下命令發起攻擊。

  就在這平靜中度過了幾個月後,袁紹開始提議,他們另立朝廷,讓幽州牧劉虞做皇帝。

  但是他的這個提議,遭受到曹操袁術等人的極力反對。

  而消息傳到劉虞手中的時候,劉虞也是堅決拒絕。

  袁紹看的比其他諸侯更清楚。

  這幾個月下來,雖然他的軍隊沒有作為,但是袁紹每天都在思考後麵的問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誅殺董卓,希望渺小,袁紹必須要另外找一個,能夠讓他獲得最大利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