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尋人才無影無蹤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49      字數:2200
  從洛陽出來後,趙徽並沒有直接就返回幽州。

  現在黑風寨有太史慈坐鎮,還有周倉等人輔助,一切都已經進入正軌,趙徽不需要太過操心。

  所以回去的路上,趙徽四人並不著急,而是走走停停,在很多州郡都有停留。

  趙徽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在這路上在遇到一些牛人,好將他們收服,帶回黑風寨。

  現在還沒到群雄逐鹿的時候,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或者其他太守州牧,手底下其實都沒有太多的人才。

  很多人才都還沒有被發現。

  不過袁紹不在此列,守喪六年結束後,袁紹借著自己成為士人的楷模,就已經開始大肆結交那些名人名士,家中更是豢養死士、豪俠。

  諸如許攸陳琳等士人,現在都已經是屬於袁紹的人。

  袁紹手裏的這些人,對於趙徽來說很不好挖。

  袁紹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看重身份血統的人,所以他手底下的這些人,大多都是名士。也就那些豢養的死士身份卑微。

  沒有人會去拉攏死士。

  曹操劉備現在身邊都沒有什麽人才,而他們日後手底下的那些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身份普通的人才。

  曹操有發布唯才是舉令,劉備在人才方麵,同樣是求賢若渴,得知諸葛亮的時候,更是願意三顧茅廬。自身更是和張飛關羽稱兄道弟。

  為了得到人才,這兩位包括後麵的孫權,都沒有袁紹那樣挑剔。

  袁紹身份高貴,他從來就不缺人才。都是人才主動來找他,他從來不需要刻意的去尋找人才。

  而主動來投靠他的人才,還需要被他挑三揀四一番,沒名氣的,直接讓手下的人去麵試。看不順眼的,找個理由打發走。

  當別人還在苦苦經營一州一郡的時候,袁紹已經輕輕鬆鬆雄踞河北四州,占據半壁江山了。

  趙徽想要人才,但是從來沒考慮過挖袁紹的。而是在尋找,那些還沒有投奔曹操劉備的在野人才。

  諸如郭嘉、典韋、趙雲這類的。

  但是郭嘉早已預見天下將要大亂,已經暫時歸隱了,趙徽雖然注重情報係統,但卻不是無孔不入。還沒能打聽到郭嘉歸隱的地方是哪。

  典韋也已經是在逃殺人犯,潛藏在山林中,同樣無蹤無影。

  常山趙子龍,常山是趙徽對漢末記憶最深刻的一個地方。

  趙徽也是早已派人去常山打聽趙雲的消息,但是隻打聽到趙雲跟隨高人去修煉了,已經多年未回。

  其他一些人才,也大多都是如此。或者還沒有名氣,不為人所知。

  黑風寨現在一切事物,都不需要趙徽操心。所以明知不大可能遇到這些高人的情況下,趙徽還是帶著張雪他們一起走過豫州,走過兗州。

  就算不能發現自己中意的人才,趙徽也可以觀察這些地方的經濟、行政,還有軍事。

  看看當地的普通百姓,對他們頭頂上的縣官老爺滿不滿意。

  所以在出了洛陽之後,基本每到一個郡城,趙徽就會停下來觀察幾天。

  洛陽城內的暗流還在洶湧。

  呂布在送走李肅後,再次叫來張遼高順等心腹。

  雖然呂布心中已經開始偏向董卓,但是呂布並不想孤身一人去投奔董卓。

  就算呂布個人勇武天下第一,但是隻孤身一人去董卓陣營,而董卓又將他的地位拔高,那麽呂布肯定要受到其他的人排擠。

  呂布也很清楚這一點。他要麽不投靠董卓,如果真的投靠董卓,他就要將並州人馬一起拉過去,這樣他的地位才有保障。

  董卓不敢輕易毀約,而呂布也不怕被董卓原來的部下排擠。

  在丁原這裏,呂布是二號人物,去了董卓那邊,呂布是絕對不甘心除了董卓外,還有其他人壓在他頭上。

  就算李儒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他們也要排在呂布下麵。

  “這裏沒有外人,我就直說了。”呂布看向張遼等人。

  “將軍直說,我等願為將軍赴湯蹈火。”高順道。

  雖然呂布丁原的主簿,但是高順等人都對呂布非常崇拜。

  “我們來到洛陽,也有一段時日,昨天的戰鬥你們也都看到了。你們覺得,我們還有什麽前程?”

  能有什麽前程?如果不是崇拜呂布,宋憲等人可能已經離開了。

  連呂布這個實際上的二號人物,都認為沒有前途,更何況張遼高順等人。

  隻不過他們的心,沒有呂布那麽大。

  雖然看不到更好的前程,但是現在這樣他們勉強也能接受。

  現在的呂布還沒有讓他們失望,在崇拜之心下,他們就算沒有前程,也還是願意追隨在呂布身邊。

  高順道:“隻要能跟著將軍,我不在乎其他。”

  雖然呂布現在是主簿,但是高順等人都更願意喊他將軍。

  呂布道:“但是我在乎,你們願意跟隨我,是我呂布的榮幸。我呂布不可能一輩子都是主簿,你們也不可能一輩子都隻是校尉、司馬。”

  “但是在丁原這裏是看不到希望了,這段時間來,董卓一直在拉攏我,給我許諾過,隻要我們投靠他,日後大家共享榮華富貴。所以我已經決定投靠董卓。”

  呂布的目光,從張遼、高順等人身上一一掃過。

  高順和張遼都沒有馬上開口,他們對於呂布的忠心毋庸置疑,不然呂布也不會叫上他們。隻是兩人對於這種背叛,有著天生的抗拒之心。

  “我等願誓死追隨將軍。”宋憲率先開口。

  接著侯成也是跟著表達了自己願意追隨呂布的腳步,呂布去哪,他就去哪。

  他們本就崇拜呂布,現在呂布要帶著他們去投靠董卓,又不是去送死,他們今後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為什麽不同意。

  呂布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麽接下來一切都聽我安排。你們各自控製好自己的士兵,今晚我將帶丁原頭顱去見董卓。”

  “將軍,我們直接投靠董卓就好,為何還要殺州牧大人。此舉恐為天下人所恥。”高順道。

  背叛本身就已經讓人不恥,若是還要弑主,天下難容。高順不想呂布背上這樣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