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趙徽徐庶談史記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49      字數:2279
  聽完趙徽的自我介紹,但是徐庶卻無半點印象。

  徐庶並非一個高傲的人,雖然趙徽幾人無名,但是看起來並不普通,所以還是應了趙徽的邀請,五人坐下閑聊。

  趙徽隻知道有徐庶這麽一個人,但是徐庶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趙徽並不清楚。

  而徐庶更是從來沒有聽過趙徽的名字。

  趙徽知道徐庶日後肯定是個牛人,但並不是每一個牛人都適合自己的集團,都適合和自己一起共事。

  可能會因為雙方性格不合,理念不同而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呂布,趙徽隻是觀察了三天,就已經明白,雙方短期合作沒問題,但是如果長久共事,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衝突,和流血事件,最後必定要有一個人退出舞台。

  談什麽,能讓別人認為自己很有才學,很有遠見?自然是天下大勢,最能唬人。

  對於天下大勢,趙徽可以敢肯定的說,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

  但是趙徽這次來,更想看看徐庶的見解。

  “不知先生近來都在看什麽書?”

  趙徽知道,徐庶除了每天必要的飲食,其餘的錢都用來買書了,但是並不知道徐庶都在看什麽。

  徐庶道:“說來慚愧,年少時,將太多時間在武藝上,這幾年才開始學習,如今正在研讀史記。”

  前世的趙徽對史記比較陌生,但是今世趙徽可是將史記讀了好幾遍。

  為了能夠將史記印刷出來,趙徽當初可是足足花了五千萬錢,到世家中求購史記的簡牘。

  簡牘分散,為了弄成完整的一套,趙徽足足花了一個月時間,然後還要給全本史記加入分號。

  這個時代,趙徽同樣敢決定,沒有人會比自己更了解史記了。除非是司馬遷複生。

  “我也很喜歡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太史公史記一出,天下史書再難超越。”

  雖然前世對史記所知不多,趙徽也隻是在上學的時候,讀過幾篇摘自史記的課文。但是魯迅對於史記的評價,卻是一直沒有忘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徐庶重複了一遍,眼神明亮:“這句話說的太對了,隻有這句話才配得上這本史記。”

  當下趙徽先是和徐庶聊起史記的內容,裏麵各個列傳的人物,以及事件。

  這一說就從白天聊到了晚上。

  趙徽的各種觀點讓徐庶獲益良多,見天色以黑,這才告辭離開。

  “與中華兄一席之談,勝讀十年書也,今日天色以晚,容庶告辭,改日再來拜訪。”徐庶道。

  “元直隨時都可來,我這段時間都會在洛陽。”趙徽送徐庶到門口,雙方告別。

  今天和徐庶交流了一個下午,茶換了三壺,雖然隻聊史記,但是通過各種延伸,趙徽也知道了徐庶現在的水平。

  有的人讀一年的書,就是可以等於別人讀上十年的量和質。

  除了因為他們自身的聰慧外,而他們還比別人更加努力,不願意放棄任何可以學習的時間。

  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和三心二意做一件事,所達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而早年練武,徐庶也練出強壯的體魄,他的精力非常的旺盛。他現在每天有足夠的精力撲在浩瀚的知識世界。

  這一個下午,徐庶感覺自己的收獲,比來洛陽三個月還要大。

  想要進步,就不能閉門造車,徐庶也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和自己的好友交流暢談,相互學習。

  徐庶明顯感覺到,趙徽不僅學識出眾,而且對於各種問題的看法,也和普通人不一樣,和趙徽交流,像是給他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這一晚,徐庶輾轉難眠,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迷迷糊糊的睡著,沒睡兩個時辰,徐庶的就醒來的,弄來清水一番洗漱後,徐庶忍不住,迫不及待的來到昨天下午,他在不知不覺間就坐了一個下午的小院子。

  他就像是一塊海綿,而趙徽現在在他麵前,就像是一片湖泊,他想從趙徽這裏,讓自己的每一個細胞都被填滿。

  徐庶來到民宅前,卻突然猶豫了,擔心自己來的太早了,會影響趙徽的休息。

  雖然昨天後麵兩人已經兄弟相稱,但是畢竟昨日在第一次相見,不像徐庶的那些友人,互相之間已經沒有什麽禁忌。

  就在徐庶在門前猶豫不決的時候,張雪推開了屋門。

  “徐公子,請進。”

  徐庶作揖笑道:“我不會來得太早了吧。”

  張雪道:“當然不會,趙大哥已經在等你了。”

  “打擾了。”徐庶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這點不好意思,在進入院子後,就消失無蹤了,徐庶很清楚自己要在這裏獲得什麽,他不會被其他因素所幹擾。

  這一天,除了史記之外,趙徽和徐庶還交流了其他東西,論語、孟子,他們的思想,等等其他東西。

  當初印刷這些書的時候,趙徽都是親自參與,校對每一個字,每一個字符。對於這些書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不知不覺間,徐庶就在趙徽這裏待了一整天,又是等到天黑才離開。

  第三天,第三四天,兩人說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上到朝堂,下到鄉野。

  而徐庶在洛陽的幾個好友,一連好幾天不見徐庶,心中都很奇怪。

  有人還特意上門,但是他們來拜訪徐庶的時候,徐庶早已去拜會趙徽了。所以他們不管是早上來,還是下午來,總是見屋門緊閉,不見徐庶。

  “你們說元直不會出事了吧?”一大早趕來的石韜,敲響了徐庶的屋門,但還是沒有人回應。

  “別烏鴉嘴,這洛陽城難道還有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要不我們今天就守在這裏吧。”崔鈞說道。

  石韜是徐庶的老鄉,兩人一起來的洛陽。

  崔鈞是徐庶來到洛陽後結交的,是前太尉崔烈的兒子。

  靈帝賣官鬻爵,他在位之時,當過三公的人就有幾十位,有的人做了幾年,有的人隻在那個位置坐了幾個月。

  崔鈞的父親崔烈乃是名士,但也是用了五百萬的錢,才從靈帝手中要來司徒的職位,當了兩年之後被遷為太尉,當上太尉沒幾個月後,就因為西邊的叛亂,而被免職了。

  換成用了兩千萬錢才才坐到太尉這把椅子上的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