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有不肖子孫敗家,我何須與你為敵?
作者:雲霄野      更新:2022-04-03 00:03      字數:2521
  除了王審知以外,他的侄兒王延彬,翁承讚、徐寅、顏仁鬱等文臣,乃至鄒勇夫、林碩德、吳勖這三員統軍武將,也都聚於書房當中。其中當年隨著王氏三兄弟入閩,而在福建地界被喚作“十八將隨王”之一的鄒勇夫冷哼一聲,旋即說道:

  “徐溫那廝,挾吳國少主獨斷專權,實如一國之君兀不知足。暗地裏做的勾當事發,招致魏軍大舉南下征討。如今兵敗危急,便接連派遣使者至楚、越、吳越乃至我閩國求援...他自取其禍,倒要諸國抵禦魏朝大軍的兵鋒,這如意算盤打得倒響!”

  然而鄒勇夫忿然說著,忽的他頓了一頓,眉宇間凝重之色尤為明顯,而沉聲又道:

  “隻不過魏朝向南攻城略地的進程也未免忒快...本來北有吳越、吳國相隔,如今魏朝卻可屯兵於我國邊界。吳若敗亡,隻怕魏帝即便暫時不會對閩用兵,恐怕也是必有遠謀啊......”

  閩國地界,自然以“開閩三王”的王朝、王審邦、王審知哥仨的威望最高。然而鄒勇夫與其父兩代做為追隨王氏打江山的老資曆,如今受封尚書左仆射,被尊稱為開泰公,不但同樣深受百姓愛戴,在閩國軍中也是德高望重的勳臣宿將;而鄒勇夫話音方落, 官居開閩都統使, 為王氏開閩建業,同樣戰功彪炳的“十八將隨王”另一人林碩德立刻接茬道:

  “雖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魏軍有朝一日倘若當真來犯,我等固然因拚死禦敵。可是據守東南一隅, 的確著實難以與魏朝那等大國抗衡。所以即便徐溫那廝, 固然是有心利用我閩國,發兵救援, 聯手抗魏, 而為他解燃眉之急...對於我國而言,也不失為自保之道。”

  然而聽武將派係的領頭人物, 已有提議聯合諸國抗魏的意向...於閩國受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身居相位,在文官中身份當稱翹楚的翁承讚麵色立變,趕忙疾呼道:

  “萬萬不可!徐溫狼子野心,非但以臣犯君, 挾主專權, 有違君臣之道。更是暗結契丹, 招致上國興兵討伐, 故而作法自斃, 當受其咎!大王乃賢明仁主, 又豈可為了吳國徐氏賊臣, 而牽連我閩國陷入戰亂當中?

  何況我閩國恪守本分, 與中原向來和睦。魏帝意在伐吳, 也並未趁勢揮軍進犯閩地...如若貿然出兵救吳,非但難以迫退魏軍, 到頭來也不過是自招災禍罷了!”

  與大多籍貫在河南光州固始,當年在家鄉一並受響應, 追隨著王家三兄弟轉戰遷徙入福建地界的閩國文臣武將不同...翁承讚閩中莆陽(後世福建省莆田)出身,還是唐昭宗年間中以探花的身份被朝廷錄用的朝臣。隻是朱溫篡唐立梁, 所幸中殿試的時日較晚,故而當年未被劃入被屠殺清洗的朝廷公卿當中, 可翁承讚厭惡朱溫倒施逆行, 遂辭官歸閩,便倍受王審知的賞識重用。

  畢竟王潮、王審邦、王審知哥仨轉戰至福建地界紮根,也屬於外來戶。所以王審知也務必要爭取翁承讚這等“苗根正紅”的本地名士鼎力輔佐。

  而翁承讚遂在閩國朝堂中說話很有分量,以他為主的文臣認為魏朝出兵既然名正言順, 就算以後可能會威脅到我閩國。但是如果眼下非要與吳國做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這便給了魏朝揮師將己方勢力給一鍋端了的名義...閩國向來不主張對外用兵, 那這次何必非要往火坑裏麵跳?

  與諸國聯手抗魏, 也無異於一場豪賭...魏朝以後會不會編造理由來攻打閩國還是兩說,但如果賭輸了,眼下便會有亡國之患。

  然而鄒勇夫、林碩德等閩國將領卻認為咱們以往低調歸低調,但是魏朝拓張疆域的意向實在太過明顯。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那怎麽還能一味的被動下去?都說春秋無義戰,何況這般時節表現得再是順從臣服,魏朝便不會來打了?大國吞並自家地盤, 要想個借口還不簡單, 等到周圍可以聯手的勢力相繼覆亡,再思量自保之策, 那便已經晚了。

  眼見自己的心腹近臣意見相左,卻又要爭執起來的勢頭...王審知把手一舉,示意各抒己見的將相稍安勿躁, 隨即他歎聲說道:

  “眾卿都是為國事著想,孤當然清楚。隻是本來我閩國謹事四鄰,盡量避免對外用兵,怎奈何仍不免要受戰事波及。誠然魏朝兵強馬壯,文士如雲,武將如雨,與其若是近在咫尺,恐怕也很難一直相安無事下去,

  即便我閩國對魏朝稱臣,盡量維係彼此和睦共處的局麵。畢竟自家兄轉戰入閩,官拜泉州刺史以來,迄今以逾三十載...我輩年事已高,也不知這等開創的基業又能延續多久......”

  話說到這,本來滿麵憂色的王審知忽然想到自己的親生子嗣,他臉上更似被一層陰霾所籠罩。

  王審知的長子王延翰, 形貌與他老子非但十分相似,而且身材高大, 皮膚美皙如玉, 生得倒是一表人才...如今官居威武軍節度副使,兼管內都指揮使、特進檢校太傅等要職,自然也是閩王王審知所欽定的王位繼承人。

  而且王審知自問對於王延翰管教嚴厲,期盼其以後能挑起大梁,成為能夠守住父輩所打下來的基業,而治國有道的明君。可是自己那個長子雖然自幼被耳提麵命的教誨,不但飽讀詩書、通曉經史,待父也甚是恭順...可是王審知卻很清楚他這兒子貪圖享樂慣了,有朝一日真要是做了一國之主,也很難說會是個賢明的君王。

  更何況除了長子王延翰以外,王審知想到王延鈞、王延羲等其他子嗣,都不及他們的父輩搏命打天下時那般過慣了苦日子,一個個錦衣玉食、養尊處優,而且彼此間多有爭執,相處得也實在說不上如何融洽......

  “開閩三王”當中,王審知本來排在老幺,可是兄長王潮臨終時卻並沒有傳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讓他這個三弟接掌軍政大權...也已過世十幾年的二哥王審邽也支持王審知嗣位,宣稱福建留後而統掌閩地。對於自己大哥、二哥的子嗣,王審知固然也都十分善待,都予以高官厚祿,可他或多或少,也不免仍有些私心...心想王家打下的基業,還是要由自己的親兒子接手才是。

  可是魏朝勢力南擴,已掌控了與閩國接壤的虔州一帶,這也讓王審知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他深知自己偏安一隅,天下大勢之所趨,這也不是自己能夠左右得了的...又已近花甲之齡,隨著年歲漸高,王審知也感到很多事情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有多少年活頭...貿然與魏朝敵對,也無疑是個冒險的舉動。吳、越、楚幾國就算迫於中原的威脅而聯合在一處,卻也都是各懷鬼胎...王審知心想就算閩國與其它幾國聯手,憑著與魏朝的關係一直惡化下去,可如果我不在人世了,那麽由翰兒繼承國主之位,他屆時又是否應對那等更為複雜的局麵?

  對於我閩國而言,雖有些情不得已,可看來還須維持現狀,才最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