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苟在新世界 第九十三章 人心如鬼
作者:陽光紅茶      更新:2020-05-01 19:19      字數:3696
  其餘兩人聞言連連稱是。

  黑衣老大忽的冷笑一聲,“王檀,張頌,莫當我不知你等盤算,但我須提醒你們,吾等身為朝廷走狗,便須向朝廷盡忠,勿要自誤!”

  “是,是!屬下等定然為老大您馬首是瞻!”王檀,張頌兩人連連作揖,口稱不敢。

  “記住你們的話!”

  見兩人如此卑顏的態度,黑衣老大不置可否。

  捏了捏腰間刀柄,黑衣老大將目光轉向一旁,“既然東、西、北都無蹤跡,那小賊定然藏身於山穀內。”

  他望向遠處山穀,嘴角揚起,“真是蠢貨,那山穀中頗多野獸凶禽,便是我等前往也是小心翼翼。他一個重傷之人,也敢往裏闖?”

  王檀,張頌聞言,俱拍手大笑,“老大所言極是,那小賊不知死活,現下定已葬身獸腹,投胎去啦……”

  “哼!”黑衣老大不屑一笑,“你們既如此肯定,那你二人便前去查探一番。”

  “呃!”王檀,張頌二人笑容一僵,心中大罵,臉上卻笑著應承。

  二人隨後便奔向山穀。

  見兩人離去,黑衣老大麵色陡然一冷,他自懷中取出一隻紙鳥,然後咬破中指,將鮮血滴上。

  那紙鳥沾血後,忽的動了起來,它一扇翅膀竟然騰空飛起,懸停於黑衣人眼前。

  “遠遠地跟著他們!”

  “撲啦啦!”

  紙鳥聞言,隨即向著山穀振翅而去。

  黑衣人沉吟一陣後,也徐徐跟了上去。

  ……

  山穀內。

  徐浩將青年抬到一處隱秘的樹洞中,將青年安頓好。

  “真累!”徐浩抬手抹了抹頭上的汗水,又在附近逛了逛,把留下的痕跡全部清除,方才回到洞內。

  掏出春秋簡,徐浩盯著上麵的顯示的信息,沉默不語。

  這世界貌似不好混啊!

  天下九州,大業獨占其五。

  其餘四州,大梁得其二,東海、西晉各得其一。

  這大業國國力興盛、人口眾多,加上君賢臣忠、兵強馬壯,直將其餘幾國一路吊打,直打得幾國跪地求饒,均願拜大業為上國,年年朝貢,並尊大業國主為聖君。

  大業國中百業繁盛,但首推讀書進仕。

  無他,隻因除卻聖君、士族、達官顯貴之外,以讀書人最為清貴,餘者皆在其下。

  並且,此處的讀書人也可習武強身。

  讀書人隻擅文章不出奇,但若有文武雙全之輩,則其日後必然顯貴,前途不可限量。

  當今朝廷大將軍-‘神將’王顯龍,便是自幼文武雙全,後於殿試中,得當今國主看中,此後一路拔擢,平布青雲。

  後來,王顯龍更是親率大業雄師,攻破東海國都、殺入西晉神殿,名震天下。

  大業國百姓無不豔羨,遂紛紛效仿,想要當第二個王顯龍。

  “嘖嘖,全民尚武?文武雙修?”徐浩臉色古怪,“平民百姓也敢玩這個?!”

  搖了搖頭,他又繼續看下去。

  大業國尚武之風驟起,各種門派也應運而生,朝廷也為此設置了‘振武司’,專司管理各類門派,及處置相關事件。

  於是,無數學子在埋首苦讀之餘,還要修習強身健體之術。

  不少人更是拜入門派中,修習武藝。

  徐浩忽然發現,大業國如此崇尚武功,竟然未提到道門佛寺。

  但記載中並未過多解釋,僅有簡要的一句,“因道門佛寺不事生產,朝廷強

  行取締大部分,隻餘幾間官辦道館佛寺,供百姓參拜。”

  “如此極端的做法……”徐浩皺眉,“……感覺這裏麵有貓膩啊!”

  徐浩雙眼不斷在海量的信息中尋覓,一直到看到重傷青年的生平記載。

  青年姓楊名敘,年已弱冠,祖籍渝州,距此尚有百裏之遙。

  楊敘為家中長子,上有父母,還有一位姐姐。

  楊敘之父-楊騰,為渝州府楊林縣縣丞,正八品。

  楊敘之母-王翠蓮,楊林縣商戶之女。

  徐浩閱讀時發現,這楊敘似對其父母有諸多不滿,但記載的信息也很是隱晦,並未詳述。

  “子不言父過,倒是可以理解。但竟連春秋簡也沒法全部解讀。”徐浩有點不滿,“看起來,若對方一心隱瞞,春秋簡也沒轍啊。”接著看下去。

  楊敘雖對父母不滿,但和其姐-楊青顏的關係甚好,但其中也未詳述。

  “嘖!藏頭露尾的,這楊敘怎麽如此別扭!”徐浩看的很是不爽,對著旁邊昏迷的楊敘翻個白眼。

  眼神回望,“嗯?”徐浩忽然被一句話吸引了注意。

  ‘…奈何家嚴家慈,每日耳提麵命,實不堪其擾…唯餘長姐,體諒餘之苦衷……餘深恨之,離家遊學十載,曆尋名師,習文練武……偶得道書一卷,靈符數枚,閑暇,餘依書習練……道法、靈符真神妙之術也,餘數疑,朝廷嚴禁道書傳播,何意……數日前,餘不慎,身懷道書泄露,引至追殺,慌、慌、慌……’

  看到這裏,徐浩合上了春秋簡,深深吸了口氣。

  “這就是一個中二的叛逆少年,受不了家中的管束,離家出走十年,然後偶得一卷道書,便開始浪,然後被人打成狗的故事。”

  徐浩斜眼瞥了瞥楊敘,“還是年輕啊,不懂得‘苟’的真諦。”

  然後,徐浩便在楊敘身上上下其手,摸出了一卷道書,但沒找到靈符,應該是用光了。

  徐浩拿著道書,翻開看了看,嗯,看不懂。

  徐浩將書拿在手中,“也不知有何神奇,能讓人追殺不休。”

  既然看不懂,徐浩便將書籍又複刻進了春秋簡中。

  這麽危險的東西,還是燒了吧。

  徐浩便打算將道書燒掉,忽然他雙耳一動,忙將道書放回原處,整個人騰身而起,隱入樹冠中。

  ……

  王檀,張頌兩人邊走邊罵罵咧咧。

  “什麽玩意兒,他以為自己是啥好貨?”王檀‘呸’了一口。

  “哼!那廝慣會標榜自己,在上差麵前裝忠犬,對咱們卻又驕橫地很!!”張頌冷笑道。

  “遲早,老子讓他翻船。”王檀恨聲道。

  “噓!”張頌忙壓低聲音,“小點聲!”

  “你怕什麽!走了這麽遠,那廝又聽不到?”

  “話不能這麽說,那家夥陰的很,鬼曉得他有沒有跟來?”

  說完,兩人心虛地向後張望一陣,然後一齊尬笑起來。

  “你說,那小賊是從哪兒弄到的道書?”張頌忽然低聲問道。

  “我咋知道?”王檀眼角一跳,悶聲回道。

  “說起來,這小賊也是大膽,明知朝廷禁止民間私煉道法,卻敢修習,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張頌道。

  “這倒是!”王檀舔了舔嘴唇,“這種人咱每年不都會抓不少麽,總有幾個不怕死的……”

  “說到底,還是那道書的誘惑太大,”張頌晃了晃腦袋,“傳說前朝就有不少修士,能移星換鬥、

  移山填海、飛天遁地,也不曉得那是啥滋味?”

  “誰說不是呢,”王檀手緊了緊,“但朝廷說那都是邪術,誰煉殺誰。”

  兩人陷入沉默。

  張頌忽的開口,“王兄弟,不如……”

  “好!誰都別說出去!”王檀沉聲道。

  “好兄弟!”

  “好兄弟!”

  兩人眼中毫不掩飾地閃現出興奮之色,腳下的步伐更快了。

  遠處,一隻白色小紙鳥正浮在樹冠間,牢牢地盯著兩人。

  ……

  “嗯?”

  王檀忽然一個閃身,竄到草叢中,用手拿出一絲布條。

  “找到他了!”

  張頌隨即奔來,用手沾了沾布條,“有血跡,還濕著,應是剛從身上撕下。”

  王檀揚起鼻子聞了聞,笑道,“有血腥味,不遠了!”

  “唰啦!”

  張頌抽出腰間長刀,四下看了看,“你我分作兩路,一旦發現,殺了便是!”

  王檀也緩緩抽出長刀,臉上猙獰一笑,“那是自然!”

  嗖!

  兩人一左一右,向前騰躍過去。

  兩人身影在密林間急速穿梭,身形起躍間似狼奔鹿騰,幾乎是片刻間便奔出幾十丈。

  王檀鼻子連連抽動,不停變換奔跑方位。

  “血腥味越來越濃,”王檀臉色一喜,“那小賊定在前方!”腳下不由更快幾分。

  他眼角一掃,見張頌背影消失在遠處,忽的陰沉一笑。

  “道法乃通天之基,何其珍貴,兩人分何若一人得……張兄,對不住了!”

  王檀伸手掏出一張小弩,這張小弩巴掌大小,做工精細,弩前方雕有金鷹振翅之像。

  ‘鷹擊弩’,這可是王檀花了好大心血,方從‘道錄司’求得……

  他心中很是肉痛,這支小弩幾乎花費了他大半家資,原本是留著保命的底牌,用在此處,著實心疼。

  但那張頌並非易於之輩,實力與他不相上下,不用此物,實難一擊殺死。

  可隻要他得到那小賊的道法,這些損失又算什麽?!

  如今朝廷嚴禁道法,怕的就是有人修煉有成,威脅朝廷統治,所以才頒布禁令,嚴禁修煉。

  可又有多少人是表麵臣服,實則心壞怨憤。

  便如他一般,不肯甘心做一輩子任人使喚的小吏,被貪得無厭的上官欺壓、被朝廷嚴苛的法度捆束……他盼著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就像那位‘神將’一般,迎娶公主、名震天下!

  甚至……取而代之?

  如今,希望就在眼前。

  小賊重傷不治,道法唾手可得。

  有了道法,就有了仙路憑證。

  待他修煉有成,什麽狗屁上官、什麽朝廷法度、什麽神將,若我願意,就算是國主的位置,說不定都能拿來坐上一坐……

  王檀雙眼充血,臉上紅暈閃過,他不再猶豫,從後腰的皮囊中小心的掏出一支銀色小箭,“哢噠”一聲,將小箭輕輕地按進‘鷹擊弩’的卡槽中。

  隨後,他又從布包中摸出一縷長發,細細地纏繞在箭頭上。

  “嘿嘿!有此發作引,掠鷹箭便能追蹤襲殺。”

  “若得道法,則必瞞不過王若虛。那廝一貫心狠手辣,又怎會放過我等,嘿!還好我思慮周全,早有準備,到時一並除之便是……”

  王檀陰鷙一笑,便將‘鷹擊弩’舉起,遙遙對準了張頌離去的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