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這是要一步登天啊
作者:愛潛水的神機      更新:2020-05-17 16:32      字數:2208
  其實當年的教訓可不是東風係列戰鬥機。

  除了東風係列以外,當年中國空軍還提出要搞垂直起降戰鬥機,而這時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鷂”式剛剛開始設計研發不久,要知道英國人的“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在一九六六年才首飛。

  在那個年代,中國航空工業要搞出垂直起降戰鬥機,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哪怕是現在,都搞不出來。

  當然那時候空軍也是很無奈的,因為中國與鵝毛的關係嚴重惡化,中國北方麵臨著強大的壓力,因為毛子大兵壓鏡,鵝毛空軍可是有強大的突擊能力,再加上數量多如牛毛的戰術導彈,中國空軍的前線機場,如果一旦開戰,就會迅速被摧毀。

  這樣的情況下,就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垂直起降的戰鬥機,在沒有機場的情況下也可以起降。

  所以空軍也不是隨便就提出搞垂直起降戰鬥機的,但是要搞垂直起降戰鬥機,這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當時來說,最現實的辦法,就是在現役的戰鬥機上麵,改裝。

  當時中國隻有兩種戰鬥機可以選擇,殲六和殲七戰鬥機,殲六戰鬥機生產數量很大,是空軍主力,而殲七戰鬥機才剛剛完成仿製。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就隻能選擇殲六戰鬥機了,而且殲七戰鬥機是高空高速戰鬥機,根本不適合改裝成為有良好低速性能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當時提出的目標,也是三年就要完成設計試製,並開始試飛,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這款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由空軍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從當時的殲八戰鬥機設計隊伍中抽出一部分人員來搞。

  當時的辜院士也有參與,所以他是非常清楚的。

  設計師們異想天開,搞了好幾個方案,最後經過論證評審,選擇升力風扇方案。

  當時的設計還是不錯的,用渦噴六發動機,帶動四個對稱排列在殲六戰鬥機機身兩側的葉尖渦輪風扇,這與鷂式戰鬥機不一樣。

  升力風扇,這可是後來的f35b戰鬥機才用上的高端設計。

  在垂直起降的時候,四個風扇從機身內放出來,當轉入平飛後這四個風扇收進機身,減小飛行阻力,這是因為殲六垂直起降戰鬥機,設計指標要求最大平飛速度仍然要求很高,必然達到一點四馬赫。

  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航程其實是非常低的,作戰半徑很短,殲六垂直起降戰鬥機,最大航程六百公裏,作戰半徑也就是二百來公裏。

  其實牛牛家的鷂式戰鬥機,也並沒有電影中和宣傳的那麽強大,作戰半徑很短,也隻有三四百公裏,即便是後來改進的gr9這一款,也隻有七百公裏作戰半徑。

  鷂式戰鬥機對外宣傳的作戰半徑,其實是采用正常起飛方式的,而不是垂直起降方式的作戰半徑。

  因為垂直起降非常耗油,作戰半徑至少降低一半。

  不過鷂式戰鬥機,確實在那個時代,大名鼎鼎的,讓很多國家都想擁有。

  在九十年代有一部電影,著名的運作明星駕駛鷂式戰鬥機,還可以懸停在空中,對敵人進行猛烈的打擊,救下自己的親人。

  當時除了中國在搞垂直起降戰鬥機,鵝毛也在搞,這就是雅克一四一,這款垂直起降戰鬥機,而且具備超音速飛行的能力,也有先進的火控雷達。

  雅克一四一戰鬥機,采用了推力非常大的r79v300發動機,以及先進的矢量噴管技術。

  最終殲六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無奈下馬,因為技術難度太大了,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這是不可能完成了任務。

  作為航空工業的老人,辜院士反對覃天的規劃,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他經曆過那個時代,最終他負責主持設計研製成功了殲八戰鬥機,這是幾十年代空軍最好的戰鬥機,被稱為空中美男子。

  雖然有很多人覺得殲八戰鬥機性能差,機動性不好,但是如果從當時的研製背景和研製目標來說,它並不是失敗的產品,因為殲八戰鬥機,一開始就是作為截擊機來設計的。

  什麽是截擊機,它是在六十年代,以最快的速度,將從高空入侵的敵方戰略轟炸機攔截在領空之外的一種戰鬥機。

  比如蘇十五戰鬥機,有人說它就是殲八戰鬥機的模仿對象,從外觀上來說,二者確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還是有根本上的不同。

  殲八戰鬥機最開始的設計目標,本來就是攔截轟炸機,而不是與敵方的戰鬥機進行空戰。

  在六十年代,有很多的境騷擾的無人戰術偵察機,以及u-2等高空戰略偵察機,當時還沒有一款現役的戰鬥機,能夠擊落這些飛機。

  所以在殲六剛剛仿製成功,殲七仿製工作才開始的時候,殲八戰鬥機就立項了。

  殲八戰鬥機,當時辜院士他們提出來的設計思想是強調空空高速性能,特別是爬升率要快。

  最後就決定采用殲七氣動布局為基礎,機頭進氣,外形與殲七基本一致,不進行大的改動,其實就是單發變雙發,當然也加長了不少。

  隻是殲八戰鬥機研製成功後,中國空軍才發現,這種設計早就過時了,現在已經是三代機的時代了,三代機的設計是注重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係統。

  於是辜院士他們又開始搞殲八ii戰鬥機,改為兩側進氣,加裝大型火控雷達。

  隻不過殲八戰鬥機的基本設計,還是高空高速,所以怎麽改也不可能達到三代機的標準和性能。

  辜院士經曆了整個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曆程,他怎麽能不清楚,現在的中國航空工業,其實也隻是達到航空強國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而已,要一下子搞出這麽多先進的軍用飛機,這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站出來反對了。

  覃天也沒有生氣,因為他早就知道,會有很多專家反對的,因為別人不知道他有係統外掛啊,即便是知道一點,他的飛機設計天賦,在常人看來,一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飛機設計和製造技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