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再複盟約(第二更)
作者:寇揚      更新:2020-03-03 08:54      字數:3361
  張昭的話,很快便得到了印證,這場戰鬥中,曹叡本來就是黃雀,他的爺爺和父親都不願意重用的司馬懿,被他給予了大量的權利,一人獨攬徐州、青州兵馬,此刻司馬懿在下邳附近聚集了十萬精兵,而司馬懿的目標便是奪回被孫權占據的中原城池。

  另一麵,寇封令奪取了武陵的孟獲和俄何燒戈分兵兩路,孟獲自是繞回了桂陽,和寇封一起圍攻桂陽,而俄何燒戈則率領的東軍退回到了江陵,大戰不斷朝著大漢有利的一麵發展著。

  孫權很快得到了魏軍在下邳聚集兵馬的消息,雖然還不能確定司馬懿的目標,但是百官朝議之後,孫權依舊派出了諸葛瑾,希望可以和蜀漢停戰,恢複盟約,繼續一致對魏國。

  這幾日的孫權蒼老了許多,雖然戰火沒有燒到江東,但是他知道,平定荊南以後,寇封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東,失去了荊南,江東再無長江天險,守城經驗缺失的吳軍對上寇封的百戰之師的話,誰勝誰負,很快便會得出分曉。

  “大王,臣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準備出使的諸葛瑾此刻和張昭坐在孫權的麵前。

  “講,本王恕你無罪。”孫權知道諸葛瑾是有所顧慮,先給他吃了顆定心丸。

  “此去長安,形勢不比往常,寇封的大軍已經有吞並江東的趨勢,劉禪憑什麽答應停戰呢。”諸葛瑾出言道

  對,此去長安,孫權和諸葛瑾手中幾乎沒有什麽籌碼,陸遜久攻宛城不下,如今後路已經被鄧艾包抄,陸遜退兵這個籌碼比起劉禪手中的牌麵來說,太輕了。

  “張愛卿。”孫權詢問的看向了張昭。

  “大王,臣能說的隻是請陛下下令,讓陸遜撤回壽春,其他話便不是做臣子的該說的話了。”張昭說道

  孫權知道二人想說什麽,如今唯一可以保住基業的辦法便是暫時向劉禪稱臣。

  “我必須是大漢的吳王,這是底線。”孫權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而遠在宛城的陸遜並沒有等到孫權撤兵的命令,便開始撤兵了,陸遜從來沒有相信過曹魏,他早已經意識到,曹魏為什麽不動用青州和徐州的兵,所以他的眼睛時刻觀察著這兩處要害,青、徐二州剛有異動,陸遜便毫不猶豫的撤兵了,襄陽和江陵的失敗,已經注定了此戰的敗局,本來陸遜想再賭一把,他想奪下宛城,而後南下,盤活整盤棋,但是宛城有高人在,這個高人可能就是他永遠無法逾越的諸葛亮。

  鄧艾同樣沒有阻擋陸遜的大軍,他這點隊伍,在野外遇到陸遜,還不夠陸遜軍塞牙,相反,正在攻打許昌的張郃卻是向陸遜開戰了,魏吳兩國的盟約在兩國將領看來毫無任何意義,他們缺少共同的使命,更多的是利益的交織,所以在關鍵時刻,根本靠不住。

  陸遜將幾日的鬱悶全撒在了張郃軍的身上,他早料到了張郃會阻止他,因為司馬懿在下邳的部署還沒有完備,曹叡定不想讓他這麽快回到廬江。

  張郃這幾年很憋屈,他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被擊潰了,他看著自己充滿褶皺的雙手,感覺自己真的是老了,他多年積累起來的榮耀,再短短幾年時間裏是煙消雲散,此刻的他有些羨慕告老還鄉的徐晃,自己是不是也該安享晚年了。

  諸葛瑾還沒有到達長安,荊州已經傳來了新的消息,寇封拿下了桂陽,如今寇封已經和孟獲合兵一處,正在向南海靠近,而同時也在向南海靠近的還有一直和徐盛對峙的酒鬼軍,徐盛被包圍,不僅標誌著吳軍散失了在荊州地區的統治權,也標誌著吳軍的南部戰場徹底失守了,隻要擊敗徐盛,寇封便可以長驅直入,進入江東。

  諸葛瑾此次的談判很被動,即便劉禪給足了諸葛亮麵子,好生接待了他,但是他能感受到蜀漢群臣的態度,便是要趁這次機會吞下吳國。

  “陛下,如今寇將軍勢如破竹,遲早可以打下孫吳的全境,此時議和,就是放任孫吳休養,孫吳從來不是我們的盟友,等孫權緩過勁來,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再給我們一刀。”魏延出言道

  楊儀此刻也是點了點頭,難得沒有反駁魏延的話,拿下孫吳,天下一半便落入大漢手中,他的權利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哪能不願意呢。

  劉禪看向了諸葛亮,諸葛亮出言道“吳國來求和的是諸葛瑾,是臣的兄長,臣理應回避。”

  “丞相,朕要聽你的意見。”劉禪不給諸葛亮任何推諉的機會,出言問道,他能夠感覺出,諸葛亮為了襯托他的英明神武,話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對他的肯定。

  “陛下臣以為,攻下孫吳自是好事,但是攻下孫吳的同時卻是拱手放棄了更為富庶的中原,如今陸遜已經在退守壽春的路上了,若是寇將軍拿下了江東地區,陸遜很有可能會投靠曹叡,就這樣讓曹叡兵不血刃的拿下二十萬精銳嗎?而且這二十萬都是吳軍,他們熟悉水仗,在曹魏從支持下,他們若是打回江東,江東我們能守的住嗎?”諸葛亮分析道

  “既然如此,丞相以為該如何答複吳使呢?”劉禪繼續問道

  “我猜孫權的底線是陛下封其為吳王,而大漢的要求正是孫權向大漢稱臣,那麽江東地區在名義上就算收複了,到時候舉國歡騰之下,士氣自是大震,憑借這等威勢,自是可以將曹叡打出中原。”諸葛亮說道

  魏延和楊儀都沒有對諸葛亮的想法提出任何反對意見,諸葛亮看問題確實是一針見血,此刻最大的敵人依舊是曹魏,孫權雖然在此戰中變的弱小了,但是還不是徹底將其覆滅的時候。

  孫權的降表和稱臣的書卷,就在諸葛瑾的身上,而劉禪也非常大氣的封孫權為吳王,勉勵其為了光複大漢的事業而繼續戰鬥。

  漢吳之間的戰鬥掐然而止同時,想要借助漢吳大戰,偷襲壽春的司馬懿,和陸遜在正麵戰場相遇了,擁有了更大權利的司馬懿在此戰之中並不被動,兩軍在壽春以北進行了兩場大的決戰之後,陸遜軍終於退回了壽春,司馬懿奪取壽春的計劃也再次宣告破產。

  而許昌方麵,張郃撤兵之後,趙雲集結了張苞麾下的兩萬人呢、關興麾下兩萬人呢、鄧艾麾下兩萬人,和許昌兵馬兩萬,共計八萬人撲向了虎牢關;長安方向鄧芝亦是集合了幾處的守軍,共計五萬,直撲函穀關。

  機關算盡的曹叡沒有想到漢吳之間在如此情況下能夠再次恢複了盟軍關係,而孫權還向大漢稱臣,洛陽城也被蜀漢的軍隊圍了個水泄不通。

  本想著一舉拿下江東的寇封,確實沒有想到劉禪答應了孫權再次結盟的請求,雖然他和士卒們都有怨氣,但是按照如今的部署,他隻能北歸,聽候調遣。

  而在此戰中表現出色的酒鬼被委以了鎮守江陵以南的荊州的重任,遠在虎牢關的鄧艾奉命接替寇封,負責新野、襄陽、一線的軍務;漢魏真正進入了對峙的關鍵時刻,隻帶了一千屠虎營的寇封奉旨向長安疾馳而去。

  “寇大哥,如今大軍正在和魏國對峙,陛下不讓我等前去支援,而是讓我等回長安這是何意?”鍾國仁將大家的疑問提了出來。

  寇封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年輕的黃崇出言道“我聽說是陛下覺得將軍功績太高了,所以。”

  “住嘴!”寇封製止了黃崇“這話是誰和你說的。”

  “軍中的士兵們都這麽說。”黃崇訕訕的回答道

  “寇將軍,看來有人要拿你做文章了。”和寇封並行的柳正出言道“樹大招風啊,寇將軍,如今各處守將,多是你的舊部。”

  寇封搖了搖頭,沒有回話,看來此去長安,事情並不簡答。

  夜裏靈蘭和寇封待在一起,靈蘭出言詢問道“寇大哥,到底是誰要對付你。”

  “我也不清楚。”寇封搖頭說道“丞相應該會比較清楚吧,不過如果不是魏吳的細作的話,這樣做的人不是魏延,便是楊儀了。”

  “為什麽?”靈蘭不解的問道“你們都是漢臣,他倆為什麽要對付夫君呢。”

  寇封摸了摸靈蘭的秀發,出言道“這便是朝堂,二人本來就和我有間隙,如今魏延作為太尉,他自是想要扳倒我來得到軍權,而楊儀,他的目標是要成為劉禪心中的第一人。”

  靈蘭依舊是滿眼疑惑,他不懂這些,這個世界對他來說依舊是太複雜了,今天還打的不可開交,明天便成了盟友,今日還是你儂我儂,明日便成了生死敵人,人類太複雜,也太可怕了。

  過了武關之後,寇封一行人放鬆下來,此地如今已經算是完全被大漢控製的地界了,即便是江湖人士來此地截殺寇封,也是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哪知道剛過潼關的寇封卻被一個少年攔住了去路。

  “寇封,納命來!”那少年見到寇封以後,舉刀便砍。

  寇封卻是認識這個少年,他是關羽的三子關索,這麽多年來銷聲匿跡,關家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沒想到他會在此處出現。寇封製止了要射擊的屠虎營,而是獨自上前迎上了這關索。

  “好武藝!”寇封不由讚歎道“安民,我是你寇大哥,你還不住手。”

  “狗賊,你害死了我父親,我關索今日便是來殺你的。”說完關索提著長刀繼續向寇封撲了上來。

  寇封自是不想傷害關索,此刻他明白過來,原來關索這麽多年是苦練武藝,等待這一天來找他報仇,寇封無奈的哎了一聲,正要出手擊暈關索,哪知道一支袖箭直直的朝自己射了過來。

  還有敵人,屠虎營的眾人看向了關索的身後。

  隻見關索身後一個年輕女子帶著二十幾個大漢衝鋒而來,那女子嘴中大喊道“休傷我夫君!”

  寇封對身後的眾人出言道“全部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