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奪取武威
作者:寇揚      更新:2020-03-03 08:54      字數:4082
  “你說什麽?”迷當吃驚的說道“讓我堂堂迷當歸降,絕無可能!”

  “歸降後你的部族還是你的部族,就像孟獲在南蠻一樣,你是鎮守此地的將軍,你的子民,還是羌人,但是同樣大漢的子民,陛下會一視同仁,凡事投降的羌人、匈奴人都可以在劃定的疆域內放牧,遇到災年,朝廷會幫助度過難關。”寇封繼續解釋道

  “即便真是如此,我若是還不願意呢?”迷當毫不在意的說道,他不是很相信寇封,他更不相信大漢。

  “那就請回吧。”寇封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迷當回到他的軍陣,繼續說道“踏入大漢國土者,除了陛下授意和各國使節外,要麽是大漢子民,要麽是大漢的敵人,對子民,大漢素來以仁義治國,自是天恩浩蕩,對敵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必讓其感受大漢天威!”

  寇封這幾句話說的並不大聲,但是給迷當和俄何燒戈的心靈上卻是一擊重擊,二人雖然已經是一部落的首領,但是依舊看不透寇封,寇封給他們的感覺很奇怪,時而親近,時而恐怖,而此刻,當當是這句話就讓二人覺得,他要是繼續和寇封作對的話,必然是活不過今天的,俄何燒戈不自己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發現自己的後頸上已經是冷汗淋漓,而他麵前的迷當也好不到哪裏去,他了解迷當,此刻的迷當雖然常人看不出什麽異樣,但是他能夠感受到迷當的恐懼。

  “既然不說話,我想你是不願意,那咱們就重新來過,大漢如今內憂外患,如今隻顧上鏟除內憂,太久沒顧上向外患拔刀了,今天就讓你們羌族,看看大漢的刀鋒!”說完,寇封拔出了腰間的雄劍,指向了二人,兩邊的軍陣隨著寇封的這一劍,瞬間變的緊張了起來。

  那迷當剛才被寇封震懾的有些失神,此刻見寇封拔劍,已經回過神來,趕忙翻身下馬,拉住了寇封的韁繩“寇將軍息怒,末將願降,末將不要當什麽的守將,隻願今生為將軍執韁牽馬,隻求將軍能信守今日承諾,我的部落,今日之後,亦是大漢的子民,凡事大漢子民,皆是一視同仁。”

  寇封收起了雄劍,亦是跳下馬來,從迷當隨身帶的箭壺中拿出一支箭矢,一把折斷,對著整個戰場大聲說道“凡我大漢子民,定一視同仁,寇封若是做不到,寇封便如此箭,官吏若是做不到,寇封必殺之,若不殺之,亦如此箭!”

  迷當和俄何燒戈聽到寇封誓言後,趕忙跪倒在了寇封的麵前,大聲齊呼“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羌軍將士,先是聽了寇封的誓言,如今又見迷當已經以最高的禮節朝拜了寇封,知道迷當已經選擇了跟隨大漢,便在幾個將領的帶領之下,跪倒在地,同樣是高呼道“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對麵的漢軍,聽到羌軍喊了起來,亦是共同大喊道“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大漢威武,將軍威武。”

  寇封扶起了二人“如今大敵當前,我便不多敘話,現在我有兩個任務,皆是重任,迷當將軍可以任選一個。”

  “任憑將軍差遣!”迷當回答道

  “好!”寇封繼續說道“一個是帶兵回師,突襲了徹裏吉的老巢,分擔馬超部的壓力,一個是隨我回師武威,我想武威已經知道了我來此地的消息,他們一定會在我回去之前,強攻昌鬆,而我們就是要快速回師,攻取武威!”

  迷當為難的看了寇封一眼,說道:“將軍,我好徹裏吉雖然不睦,但是其畢竟先前是我的大王,羌族將士也未必能夠很快扭轉過來他不是大王這個事情。”

  迷當還沒說完,寇封便打斷了他的話“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那你便隨我回師武威,鍾國仁!”

  “末將在!”鍾國仁站了出來

  “你部直撲徹裏吉老巢,拿下之後,遣一千騎兵,將其部落老幼盡數遷至驪靬城中,交由迷當部管理,而後你部直撲西平,協助馬將軍,擊敗徹裏吉部,奪回西平,徹裏吉三番四次範我疆土,這次,我要將他們打疼!打怕!打到他心服口服!”

  “末將領命!”鍾國仁毫不猶豫的回答道,而後直接便起身帶兵離開。

  迷當和俄何燒戈看著這一幕,慶幸自己沒有和漢軍開戰,令必行,就這一點羌軍就做不到,這樣的隊伍,他們注定是贏不了的。

  寇封回師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楊秋的耳朵之中,正如寇封所料,此刻的楊秋已經將昌鬆圍的鐵通一般,雖然昌鬆城中隻有五千兵馬,但是昌鬆守將鄧艾卻沒有讓他占半點便宜,楊秋幾次的強攻皆是無功而返。

  楊秋想撤,又不敢撤,他發動士兵的時候,武威的軍心已經有了亂象,是他義正言辭的告訴士兵,漢軍侵占了他們的土地,霸占了他們的妻兒,今天他楊秋要帶著士兵奪回他們的土地和妻兒,士兵們自是受了他的蠱惑,努力攻城,哪知這幾天昌平城中射出的家書具言漢軍的好處,更讓士兵們人心惶惶起來,如今若是一撤退,定然會形成潰退之勢。

  但是若是再不撤退的話,等到寇封一回師,武威根本守不住,他的隊伍也定然會被寇封盡數擊破,他的努力也算白費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糾結的過程,會讓人失去很多機會,如果楊秋在此戰中活下來,一定會將這條定未自己的人生信條。

  感覺組織兵馬不易的楊秋決定再攻昌鬆打最後一次,若是這次打不下昌鬆,他就退守武威。

  破釜沉舟之下,若是他對的對手是別人,還可能有一線機會,興許真能拿下昌鬆,但是他的對手是鄧艾,鄧艾不會讓楊秋攻上來,更不會讓楊秋走掉。

  一輪衝鋒過後,武威的兵馬此刻已經在潰退的邊緣,他們的衝鋒散漫無力,根本沒有對漢軍形成任何威脅,漢軍僅僅是射了幾箭,武威兵馬便撤去了。

  楊秋見此,知道再待下去也是徒勞,隻會增加損失,不如繼續固守武威,便下令撤兵,哪知道大軍剛剛後撤,昌鬆便是城門大開,率先衝出了一員大將,正是新近投效的王雙,王雙帶著漢中騎兵,撲向了正要撤退的武威軍。

  楊秋想要令人抵抗,但是士氣低迷的武威軍士,麵對如狼似虎的漢軍,都是想著如何逃命,哪還有軍士聽他的話,武威軍瞬間便四散而去。

  見此情景,楊秋亦是用力的抽打著他的戰馬,向武威飛奔而去,他好後悔,若是固守武威的話,也不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如今武威城中隻有三千兵馬,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

  雖然心中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但是真正看見武威高大的城牆的時候,楊秋的心中還是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口中大喊道“開城門,快開城門!”

  城上守將知道幾日來戰事不利,所以很認真的在防禦,如今見來人是楊秋,趕忙令人打開了城門,就在車門大開的那一刹那,早已埋伏在此地多時的韓英帶著一百屠虎營,勁直衝向了武威的城門,此刻城門下的士兵看見還沒有衝進來的洋酒,關門也不是,開門也不是,隻等那城上的校尉下令。

  那城上的校尉哪裏還顧的上下令,他剛剛收到城西急報,一萬羌兵已經兵臨城下,請求城東前去支援。

  那校尉無力的癱坐在了地上,此刻無需什麽大局思維,即便是他也能看的出來,武威已經守不住了。

  衝進城的楊秋跳下馬來,親自和士兵去關閉城門,城門就是他最後的仰仗,他想關閉城門,阻止韓瑛等人進城,然而,事已至此,哪裏還來得及,一百屠虎營,在韓瑛的指揮之下,先是遠遠的向著城門射了一排箭,見此情景的楊秋和士兵們趕忙躲避,就是這躲避的幾秒,一騎當先的韓瑛率先衝進了城門之中。

  韓瑛一眼便看到了滿臉慌亂的楊秋,若是平時,楊秋定能和他戰上幾個回合,可是此時的楊秋已經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呆呆著看著韓瑛舉起的長槍,韓瑛並沒有因為楊秋的呆滯而手下留情,一槍便搠死了楊秋,可憐楊秋,戎馬一身,死的時候卻在盡力關閉城門,想要靠這片城門救自己一名。

  武威兵馬見韓瑛搠死楊秋,根本不用韓瑛多說,直接便丟棄了手中武器,表示願意投降,控製了城門的韓瑛,等待王雙一進城,便疾馳向城西,開門迎接寇封和羌族騎兵。

  收複武威的寇封一麵令鄧艾部迅速控製周邊城池、村鎮,一麵收攏武威殘兵,準備和馬超合兵一處,圍攻西平。

  哪知道寇封正要帶著迷當部羌族騎兵先行啟程,守衛在天水的諸葛喬卻傳來了消息,曹丕以徐晃為主將,以司馬懿為軍師,以夏侯霸為前鋒領兵十萬,從長安方向正在向漢中進發,安定太守郭淮,也盡起安定兵馬,如今已經和郝昭合兵一處,共計三萬人,正在圍攻天水。

  雖然諸葛喬的奏報中沒有說一句求援的話,但是寇封知道諸葛喬麵對的情況,寇封也清楚天水的重要性,大漢眾人,包括遠在成都的諸葛亮都沒想到,經曆了兩場大敗的魏國,可以這麽快又組織起一支十萬大軍,這支隊伍對於大漢的戰略來說太致命了,而且他來的太快了,此刻大漢在涼州的整個局勢,或者說是在西北的整個局勢,由主動變成了被動。

  思慮良久的寇封在幫助馬超快速奪取西平和守衛天水之間選擇了後者,一來天水很重要,關係到他和馬超部的生死,二來寇封知道馬超的驕傲,如今他已經搶在馬超前麵拿下了武威,對於馬超來說,他已經很難接受了,如果自己再去幫他,馬超一定會認為寇封是小瞧他,所以寇封便隻讓鍾國仁繼續牽製羌兵,讓鄧艾留守武威,鞏固武威城軍政,而他自己隻帶了屠虎營和迷當部,快速向天水進軍。

  此刻,陽平關內,趙雲亦是一臉焦急,他一麵令人向成都求援,一麵組織陽平關的防守,魏軍遠來,陽平關首當其衝,對於徐晃來說,即便帶領魏軍繞過陽平關,直接攻打天水,但是陽平關也是隨時可以刺向他們肋部的匕首,所以,徐晃選擇了先行平定陽平關,然後通過陽平關阻擊蜀漢的援軍,他再放心的收拾涼州的局勢。

  相比寇封,馬超的戰鬥,打的不算很順利,侯選和越吉龜縮在西平城中,他完全沒有辦法,先是徹裏吉盡起部落三萬兵馬遠來,後是寇封先行攻下武威,再到今日的天水被圍困,對於馬超來說都不算是好消息,有時候馬超在想,自己是不是離開涼州的日子太久了,本以為以聽到他的威名就會望風而降的城池,也要和他一較高下,就如同他年輕一樣,一樣是踩著無數成名的高手才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已經不知道馬超到底有多強的西涼小將們,不斷的飛蛾撲火,都想通過擊殺馬超來一飛衝天。

  先前馬超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已經攻下了狄道去往西平路上的三座小城了,如今為了吸引侯選和越吉出來,他亦是拿下了西平周圍的幾座小城,但是侯選沒有選擇出援,他就是要和馬超打一場城池攻防戰。

  而守衛天水城的諸葛喬和霍戈,此刻卻是癱坐在城牆上,誌在必得的魏軍,沒有佯攻,直接對天水城發起了強攻,若不是諸葛喬早有準備,麾下又皆是百戰之士,怕是這一天便會被攻破城池,郭淮要比郝昭難對付很多,如果說郝昭打仗靠的是腦子,那郭淮打仗靠的便是果敢,視死如歸的精神。諸葛喬看著城牆上麵的血跡,大口大口的喘著氣,除了死戰,待援,他想不出任何對策。休息了一會的諸葛喬站起身來,繼續組織士兵修整城牆,搬運軍需,準備應對魏軍的下一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