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群英南奔
作者:寇揚      更新:2020-03-03 08:53      字數:5047
  寇封將小院收拾了一番,便收拾起身住進了趙雲大營,趙雲昨日和寇封有約在先,自是早早的便來到了大營,等候寇封的到來。

  二人來到校場之內,隻見今日的寇封依舊披著一身黑色的鎧甲,隻是胸前略顯臃腫,一顆蘭花從寇封身體裏探出來一半,略顯滑稽,兩把長劍誇在寇封的腰間,名曰雌雄雙股劍,昨日成都眾人早已聽說劉禪將此劍賞賜給了寇封,但是當眾人真正看到寇封將劍誇在腰間的時候,依舊是十分的驚訝,昨日才被貶到邊關為副將,今日便又賜給了雌雄雙股劍,這陛下倒地是什麽心思,眾人皆是拿捏不清楚。

  寇封躬身,對麵前的趙雲說道“寇某先行謝過了。”

  趙雲說道“寇將軍言重了,我先使一套出來,寇將軍需用心觀察其中招式變化,揣摩劍意。”

  話畢,趙雲腰間“青釭”出鞘,好一把青釭劍,不愧是昔日曹操心愛的兩把寶劍之一,寶劍一出,有龍吟之音,寶劍配英雄,此刻青釭在趙雲手中,人劍合一,渾然一體,趙雲如行雲流水一般使出了這套出鞘劍法。

  寇封看完不覺不目瞪口呆的讚歎道“好劍法!趙將軍,不愧是出鞘劍法,寇某看來,此劍法渾然天成,出鞘到入鞘,如同隻有一招,說是寶劍出鞘,又好似不是說寶劍出鞘,說的是人出鞘,寶劍一出,整個人的氣場大變,鋒芒畢露。”

  “寇將軍過譽了。”趙雲回答道,趙雲平日雖然不喜別人品評,但是此刻聽完寇封的評價,心中亦是高興,如今蜀漢人才匱乏,能懂他劍法的人越來越少了,今日寇封雖然隻談了一些皮毛,但是已經能說出一些其中的韻味,趙雲自是非常受用“寇將軍,出鞘劍法確實更重其意境,超過了形態,既然寇將軍已經有所領會,那便使出一套劍法來,我好在一盤指點。”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相處,趙雲非常了解寇封的學習能力,平日倆人對招寇封都能偷學一二,今日他仔細傳授,寇封定是能夠很快掌握的。

  隻見寇封順手拔出了腰間的一把雌劍,就要出招。

  “且慢。”趙雲出言製止道“雌雄雙股劍,雌劍主守,雄劍主攻,雌劍出招需精巧,渾圓,而後攻敵不備,雄劍出招勝在堂正,多以實力碾壓,以氣勢壓製,出鞘劍法,還是選雄劍更為合適,如果寇將軍要使用的是馬將軍的“出手法”的話,用雌劍更有奇效。”

  “謝趙將軍指教。”寇封說著收回了雌劍,拔出了雄劍,雄劍出鞘,劍身顫抖,有悲鳴之音,似哀其主已死,又似哀自己明珠暗藏,寇封握緊劍柄,心中默默撫慰道“好寶劍,我定讓你重振雄風。”

  劍通人意,雄劍換了主人,雖心有不甘,但是感受到寇封對內心的堅毅,慢慢的停止了顫粟,寇封照著趙雲的樣子打了一套出鞘劍法後,趙雲微微點頭。

  “寇將軍,真是天賦異稟,想不到短短這一刻鍾,寇將軍便記住了所有的招式,出招變招絲毫不差。”趙雲發自內心的讚歎道“但是寇將軍,還是我剛才說的,此劍法更重劍意,而非劍招,如今你熟練了劍招,應將你的劍意融入其中,不妨使劍的時候試著想一下,今日因何而學劍,又因何而拔劍,定可以收獲奇效。”

  趙雲說完寇封再次拔出了雄劍,因何而學劍嗎,為了誅殺仇人,報仇雪恨,還是為了天下蒼生?因何而拔劍嗎,為了殺人還是為了不被殺?寇封的劍招慢慢變得有些散漫。

  趙雲看出了其中的倪端,心中不覺後悔,他回憶起前日寇封好像著魔一樣的事情,不詳之感再次湧上了心頭,自己不該讓他陷入如此複雜的執念之中,趙雲不自覺得握住了青釭劍,謹防寇封暴起傷人。

  寇封還未從思緒中走出來,他的腦子中閃過了劉封當日絕望自殺,閃過了劉禪為自己求情的樣子,閃過了二狗等人戰死上庸城外,閃過了孟達嘲笑自己的嘴臉,閃過了劉備托孤時的鄭重,閃過了進入他生命中的每一個人,當然也有靈蘭,靈蘭的名字仿佛鎮靜劑一般,讓寇封瞬間安靜了下來,他看著那朵在他胸口搖擺的蘭花,他的心逐漸平靜下來“我寇封,為天下蒼生而生,以戰止戰,以殺止殺,要讓天下回歸平靜。”

  寇封的劍法此刻雖然依舊充滿了殺意,但是這種殺氣卻中正平和。

  趙雲握著劍柄的手亦是慢慢鬆開了,他沒有想到,寇封今日竟然可以控製的住自己,而且寇封竟然將此劍法用到了這等程度,同時出現了兩種劍意,趙雲自負天下武功,能和他一較高下者不多,今日卻對寇封多了一絲佩服,如果寇封有個真正可以指導他的好師傅的話,自己萬萬不是寇封的對手的。

  寇封雄劍歸鞘“趙將軍,多謝了!”今日趙雲雖然教的是寇封劍法,但其實要教的是劍意,通過剛才短暫的磨礪,寇封感覺自己的能力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不免產生了一絲想和趙雲切磋的念頭。

  趙雲看著寇封那躍躍欲試的眼神,心中亦是了然,他也想看看寇封經此一悟,又能有什麽不同,主動邀請到“寇將軍,我今日技癢,不如你我二人切磋一番?”

  “正合我意。”寇封拱手回答道,他也想看看今日的自己倒地有多少實力。

  二人站定,目視對方,片刻之後兩人同時拔出了腰間的寶劍,一把是曹魏雄主的愛劍,名曰青釭,當年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奪得此劍,寶劍在手,趙雲斬殺曹魏士卒無數。一把是蜀漢雄主的佩劍,名曰雌雄雙股劍,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同時而生,雖不及此兩把兵刃名聲大,但是此劍卻是隨劉備征戰一生,戰功無數。

  兩人出手,兩劍相交,一樣的劍法,一樣是當世高手高手,一樣手握神兵利器,但是二人的感覺卻是大有不同,此刻的趙雲一改往日之儒雅,變的鋒芒畢露起來,劍劍是直擊寇封要害。寇封卻並沒有表現出他所領悟的殺意來,隻是讓人感覺他中正平和,多了幾分儒雅之意,若是有熟悉二人的人在此觀戰,一定會大吃一驚,二人好像是換了身體一樣,和常日裏完全不同。

  十招過後,趙雲看著寇封的一個破綻,揮出一劍,寇封被趙雲一招擊退,趙雲收回了青釭劍,嘴上說道“承讓。”

  寇封驚訝的看著趙雲,子龍將軍倒地有多強,此刻他放到是越來越摸不清了,今日學了這套劍法,本以為他和趙雲的差距又變小了許多,沒想到趙雲隻用了十招便把他擊敗了,寇封內心不免有些灰心。

  “寇將軍,你已經很強了,我敢說,如今你的實力,再遇到許褚的話,雖然不能說擊敗許褚,但是卻有一線機會拖垮他。”趙雲看到寇封眼中的失落,出言安慰道。

  此刻的趙雲也不知道該和寇封說些什麽了,在他看來,寇封提高的已經是夠快了,如果這還不滿意的話,那什麽能讓寇封滿意呢。

  切磋完後,趙雲又指點了寇封幾句,便起身離開了,畢竟守備成都,如今又沒有副將分擔事務,自然是事事都得親自操心了。

  寇封就在趙雲營中住了下來,沒有離開,每日或練習劍法,或觀看士兵操練,或跑去聽丞相講一些施政的心得體會,生活規律而有平靜,隻等眾人到成都後,起身前往南疆。

  調令出去半個月後,張雲竟然率先來到了成都城,此刻的張雲比寇封上次見麵的時候清瘦了許多,想來平日很是辛勞。

  “張雲,你怎麽來的如此之快?”寇封上前,握緊了張雲的手,詢問道

  “將軍怕是忘記我熟悉蜀山地形了,我沒有走成都,而是直接從山上翻了過來。”張雲回答道,張雲一聽到調令便趕忙交接了工作,他太想到成都了,一來他思念寇封,二來他早想到馬良墳前參拜,馬良算是他的老師,馬良離世後,他便想來成都奔喪,隻是苦於事物繁重,不敢私自走開,便一拖拖到了今日。三來他早就聽聞本朝丞相諸葛亮乃王佐之才,他想向丞相討教一些施政中的疑惑。

  “何必如此焦急,國仁和酒鬼還沒有來,這麽早來也不能啟程。”寇封說道,寇封心裏對張雲翻山而至這件事還是不讚成的,張雲雖然不算事手無縛雞之力,但是畢竟是書生,如果在路上出什麽意外,豈不是大漢的損失。

  “將軍,我來一次成都不容易,一來我和將軍一別多日,早想來看看將軍,二來我和馬良大人雖無師徒名分,卻有師徒之實,我理當拜祭他,三來我心中有些疑惑,想勞煩將軍引薦丞相給我,我向丞相求教一二。”張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寇封自是理解,見趙雲此刻不在營中,便和傳令的士卒打了一聲招呼,帶著張雲來到了他的院落“張雲,這幾日你便在我家中休息吧,連日舟車勞頓,還是家裏可以休息好,明日我讓馬謖前來,我們一起去祭拜馬良大人。”

  說完後寇封沒有選擇離開,他和張雲二人做了兩三個小菜,燙了一壺濁酒,便吃喝起來,二人相談到了深夜,各自睡去。

  第二日清晨,在馬謖的帶領之下,二人來到了馬良墓前,馬良的墳墓,不是很闊氣,可以說是簡單,再加上是新墳,讓人倍感滄桑,張雲看到墓碑上的馬良兒子,瞬間哭到在地,嘴中不住的叫喚“師傅,師傅........”

  寇封撫摸著馬良的墓碑亦是唏噓不已,馬良算是蜀漢群臣之中第一個把他當自己人的吧,如果說授業便是老師的話,馬良又何嚐不是寇封的老師呢,仿佛之間,寇封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馬良的那句“愛民如子”在此直擊他的內心,凡是我大漢土地,皆為我大漢子民,即便他們不同民族,不同信念,他們都是大漢的百姓,此去成都,我一定不會欺壓南蠻百姓,一定會愛民如子。

  三人祭拜了馬良一番,起身離去,死者已逝,生者卻更要努力,替死者完成遺願。

  祭拜結束後,寇封又帶著張雲找到了諸葛亮,張雲畢竟負責一地政務,諸葛亮亦是經常可以看到張雲的奏報,對於張雲這個人,他還是很青睞的,他亦知道張雲和寇封頗有淵源,所以才會選擇張雲隨寇封去南疆。

  三人寒暄一番,諸葛亮毫不忌諱的給張雲講起了此次去南疆為政的要點,和之前講給寇封的比起來,隻能更詳細,更透徹。

  張雲聽的是頻頻點頭,問的也是恰到好處,諸葛亮自是一一解答,寇封卻聽的有些昏昏欲睡,政治對於寇封來說,還是一塊從未涉足的空白,如果說一些粗淺的東西或許他還可以理解,但是說的太係統的話,對他來說便有些對牛彈琴了。

  寇封見二人相談甚歡,乘著諸葛亮喝茶的功夫,出言道“丞相,張雲說還有很多問題想要討教丞相,不如這幾日就讓他在您身邊學習,待我啟程之日,再來叫他。”

  “也好,也好。”諸葛亮此刻如同看到了一塊美玉,亦是想要好好雕琢一番,如果就這樣讓走了他也心有不甘。

  日出日落,又是三五個日夜,寇封難得過起了如此規律的生活,國仁和酒鬼到來的消息,卻代表這份短暫的平靜要告一段落了,他已經在成都耽擱了有些日子了。

  “請將軍贖罪,末將還未痊愈,路上走得不是很快。”國仁見到寇封,趕忙解釋道,作為一員戰將,他可不想讓寇封覺得自己不想去南蠻。

  酒鬼亦是躬身和寇封行禮“寇將軍,是我阻止國仁的,國仁是員猛將,如果因為趕路這樣的小事留下了病根,那便得不償失了。”

  寇封扶起了二人“酒鬼,你做的很對。”

  第二日,一行人在寇封大營之中齊聚一堂,此刻寇封身邊文有張雲、馬謖;武有國仁、酒鬼、韓瑛、黃崇、霍戈,也算是初具有了氣象。

  “眾將士,此去南蠻,路途遙遠,任務繁重,凶險異常,凡不願遠行的,我可以請求陛下,撤回對你等的處置,我再賞他幾畝田地,可供生活。凡願意遠行者,需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陛下,無愧於同袍。”寇封說的很平淡,但是眾人卻聽的很認真,無論是將領,還是麾下的五百屠虎營,沒有人選擇離開,此去南疆,眾人生死與共!

  “我等皆誓死追隨將軍!”眾人回答道

  寇封騎上了戰馬,回頭看了成都一眼,大喊一聲“光複大漢!”

  “光複大漢!”

  “光複大漢!”

  “光複大漢!”

  這時候,一支騎兵飛馳而至,為首的正是成都守將趙雲,趙雲翻身下馬小聲說道“寇將軍,陛下請將軍帶著麾下眾將至五裏外一敘。”

  “韓瑛,你在此整備稍歇,其餘人,隨我來!”說完,寇封翻身上馬,眾將亦是躍到馬上,隨著趙雲狂奔而去。

  當寇封拜倒在地,高呼“叩見陛下”的時候,眾人才意識到,原來此刻見他們的人是大漢天子,劉禪,眾人趕忙跪倒在地,高呼“臣等,叩見陛下。”

  “眾愛卿平身!”劉禪上前扶起了眾人“此去南疆,不比前日在漢中輕鬆,朕希望眾位愛卿可以同心同德,守衛好南疆,你等需好好努力,無論在哪,都是大漢的有用之臣。”

  “謝陛下!”眾人呢回複道

  劉禪示意眾人靜聲,擯退了眾人,隻留下了寇封。

  “大哥,此去南蠻,是危險也是機遇,雖說是前去守備,實則關係到了蜀漢的安危,大漢的未來,朕身邊能托付的人不多,大哥你是第一個,但是切記要好好的回來。”劉禪說的有些動情,他身邊真正能交心的人隻有寇封一人,雖然寇封的表現有時候會很生疏,但是他很多話隻能和寇封說,他了解寇封,外麵雖然經常有寇封的風言風語,但是這都改變不了劉禪對寇封的信任。

  二人低語了一番,眼看的日頭慢慢升起,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寇封起身辭行道“陛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寇封此去必不辱使命,就此別過!”

  劉禪上前,我握緊了寇封的雙手“大哥,保重!”

  “保重!”

  說完寇封便起身離開,沒有一絲猶豫,寇封的身後眾人亦是緊隨其後,臉色皆是堅毅,沒有半點猶豫,向大營飛馳而去。

  韓瑛此刻在營中,焦急的等待著,他知道寇封是被貶去南疆的,此刻突然被趙雲將軍叫走,他心中亦是拿捏不清是福是禍,他時而探出頭去看看,時而又趴在地上聽一聽有沒有馬蹄生,突然他臉色一喜,來了。

  片刻之後,寇封眾人,魚貫而入,寇封大喊到“出發。”

  五百多騎兵,策馬而行,奔赴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