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2-04-04 20:56      字數:3476
  畢竟除了宮中的太監之外,便是諸王府的太監也是歸內侍省管的。隻不過涉及到皇子,幾個都總管都基本不管。便是有什麽事情,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畢竟天家的事情,管多了容易惹禍上身。更何況,那些皇子又有幾個是他們可以拿捏的,那個沒有一點齷齪的事?

  況且那些皇子身邊的太監,那個不是在宮中就培養的心腹?不過,雖說平日裏,他們從來不管諸王府的事情。但有了這個先決條件,諸王府中的一些事情,他們都還是清楚的。那二位帶著各自府中的姬妾換著弄,或是動輒包下十幾個青樓女子的事情,他們還是知道一點。

  隻是那位宋王有德妃撐腰,而德妃又是如今權掌六宮事的。德妃為人又陰毒的狠,可以說睚眥必報。所以他們都不願意管,也是不敢去管。如今被這位主提起來,幾個太監相互看了一眼,心中不由得一驚。這位爺,這是要出手整治皇子了,而這第一拳就是諸王身邊的人。

  而黃瓊沒有理會,這群太監頭子怎麽想,更沒有理會他們眼中的驚駭神色。隻是淡淡的道:“寡人給你們三日,宋王、滕王府的太監全部要換掉。至於總管太監,你們要拿出一個名單來。至於紀王府的太監與宮人,今兒日落之前要全部到位。總管嗎,寡人就越庖代俎了。”

  “會直接派到紀王府。寡人聽說,最近鞏義皇陵之中,諸陵的灑掃太監數量不足。這樣,各府邸撤換下來的太監,全部發配到鞏義皇陵的神宮監,充作灑掃太監。諸王府除了父皇與寡人賞了品級的側妃之外,或是有了皇孫的婦人之外,其餘沒有名分的全部一體送到皇陵。”

  說到這裏,黃瓊突然站起身來,走到溫德殿的殿門外,看著今兒陽光明媚的天空良久。才轉過身來看著幾個都總管太監,嘴角上雖說露著淡淡的笑意,可接來下卻是將幾個太監,嚇得不知所措:“德妃娘娘因為父親去世傷心過度,無法再執掌六宮事。寡人決定收其印信。”

  “至於這六宮,今後由誰來掌管,寡人自然會與父皇挑選出一個合格人選。不過六宮不可一日無主,而如今皇後之位又空缺,這主事之人還需要從父皇有妃位的主子中挑選。所以在新人選出來前,寡人決定暫時由莊妃執掌六宮。莊妃為人性子憨厚,想來也不會苛刻各主位。”

  黃瓊這番話說罷,幾個大太監徹底的蒙圈了。德妃這權掌六宮事,是皇帝親自定下來的。在大行皇後病重期間,便已經決定了下來。這位爺,居然連與皇帝商議一下都沒有,便直接將德妃這個權掌六宮事的權利收了回來。而這事,是要皇帝才能決定的,可他還不是皇帝。

  無論他再得到皇帝的器重,他現在還隻是太子。這宮中,還是得皇帝的嬪妃說了算。就算要換人,是不是也要與皇帝商量一下?這麽一聲不吭的便換人,這是不是有些逾越了?

  幾個太監,不知所措了半天,才猶猶豫豫的道:“殿下,這事不是奴才們該管的事情,更不是奴才們能夠管的。如今這中宮後位空缺,這究竟由誰來權掌六宮事,是皇上才能決定的。也不是您一道鈞旨便能決定的,是需要下聖旨的。就算是不發明旨,也要下用印明詔的。”

  “就是收繳德妃,權掌六宮事的印信也要聖旨的。您看看,是不是先請一下聖旨。要不然皇上那裏若是不同意,殿下這裏就有些被動了。按道理說,這事奴才們是不該插嘴的。可奴才們也是好心,不想看到皇上與殿下,因為這件事傷了父子之情,更不想傷了殿下的骨肉情。”

  對於這幾個太監所謂的好心,黃瓊卻是壓根沒有理會。隻是語氣平靜的道:“這事,你們去做便是了,至於會不會傷了父皇與寡人的父子之情,也輪不到你們來操心。如果你們不想幹,或是不願意去幹,寡人可以換人去做。寡人想,在這宮中願意做這個事情的人大有人在。 ”

  黃瓊這番話,是在明確的告訴這幾個太監,你們不去做,我大可以可以換別人去做。到時候你們的屁股,還能不能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那就誰也保證不了了。我給了你們機會,可你們自己不珍惜,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了。此事,你們到底做不做,現在就看你們自己了。

  說這番話的時候,黃瓊看似平淡實則卻是冰冷,甚至還帶著一絲殺意的語氣。讓幾個已經見識到這位爺手段的太監,再也不敢說什麽。反正誰來權掌這個六宮事,都是他們天家自己家的事情。其中更是涉及到了某些權勢爭鬥,自己這些做奴才的,又那裏有去參合的資格。

  德妃雖說為人陰險,甚至是睚眥必報。可在如今皇帝不管事的情況之下,這位爺才是主事的人。他既然說了,做奴才的照辦就是了。至於皇帝知道此事之後,究竟會怎麽想的,那就是皇帝的事情了。就算想要秋後算賬,也找不到自己這些奴才身上,而且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如果不落實這位爺要求,這位爺今兒就不會讓自己好過。若是因為這件事,自己丟了這個油水不是一般豐厚位置,那就實在太不劃算。更何況,這位爺語氣中殺意,實在是太明顯了。如果自己還拖拖拉拉,不願意執行,恐怕這位爺未必會你自己,再有見到明兒太陽的機會。

  如今求了這位爺的一道鈞旨之後,便急忙去德妃寢宮了。至於德妃事後,是跑到皇帝那裏撞木鍾,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而在內侍省這幾個都總管太監離去後,看著這幾個太監的背影,黃瓊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這個內侍省,也到了變革的時候了。

  待自己某些事情逐步開始理順後,就該輪到這群太監了。也許黃瓊之前,杖殺那幾個尚衣局尚宮的時候,給這幾個品級最高太監,帶來的印象太深了。離開溫德殿之後,平常做任何事情都拖拖拉拉的幾個人,倒是立刻雷厲風行了起來。捧著黃瓊幾道鈞旨,立即分頭行動。

  都總管親自帶人,去了德妃寢宮。紀王府,去的也是副總管太監。一向視手中這個權掌六宮事的權利為命根子,更是推動宋王上位根本的德妃,讓她交出印信這等於是殺了她。聽到黃瓊再一次讓她交權,這位德妃立即抱著印信,跑去聽雪軒門外哭訴,試圖讓皇帝出麵挽回。

  隻是不甘心的德妃,又那裏知道,此事黃瓊雖說沒有與皇帝商議。但實際上這對父子兩個,在處置德妃以及德妃家族上,早在給德妃之父諡號的時候,就已經就達成了一定的默契。對於黃瓊處置,皇帝會出麵那就怪了。皇帝沒有親自出麵,還是顧忌了多年的夫妻的情分罷了。

  德妃這幾年,在宮中究竟做了什麽,皇帝又那裏真的不清楚。黃瓊鄭州善時,德妃雖說本人沒有出麵,可通過其家族給黃瓊處處掣肘。在鄭州善後過程中,做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情,皇帝心中還是有數的。最關鍵的是黃瓊秉政期間,宋王搞出那些事情,背後都有德妃的影子。

  皇帝之所以沒有處置,還是顧忌到德妃那個家族,在朝中文官之中龐大的勢力,讓他多少有些投鼠忌器。而且一時之間,皇帝也找不出接手後宮事的人選。都說國不可一日無主,後宮也是一樣。龐大的後宮,也是需要有人管理的。皇帝不可能整日去處理那些雞毛蒜皮的事。

  再加上也想考驗一下,黃瓊對後宮事宜處理能力。所以,皇帝在一直都忍而不發。如今德妃那個曾經門生故吏半朝的父親,已經駕鶴西遊。皇帝在處置這個很能捉妖的德妃,最大的外部顧慮也已經去掉。所以,黃瓊這個正合他心意的處置,皇帝又豈會在這件事上掣肘?

  若不是看在德妃,這些年侍奉自己,就算沒有功勞,可多少還有苦勞。以及還要為宋王,保存一些顏麵的份上。對德妃一些所作所為,已經是越來越無法可忍的皇帝,搞不好就連妃位都給她降了。宋王再怎麽不肖,畢竟也是他的兒子。宋王的顏麵,皇帝還是看重一些的。

  最為關鍵的是,皇帝想要通過這種辦法,敲打一下越來越不像話的宋王。撤掉德妃權掌六宮事的權利,告訴宋王老實一些,別再這麽繼續的拚命作死下去。一再試探如今已經身為儲君的黃瓊,對他的忍耐度。否則,哪天真的撞到黃瓊的槍口上,就算自己都沒有辦法保他。

  而除了忍耐已經到頭了之外,皇帝有了拿下德妃的心思,更是為了保全這對母子。他也知道,自己那個兒子對德妃,一再的小動作總有一天會忍耐到頭的。這次自己不就坡下驢的話,真到了那一天,恐怕等待德妃母子的,一個是三尺白綾或是一杯鴆酒,一個是高牆圈禁。

  有了這麽一個默契和心思,皇帝又豈會因為黃瓊,在這件事情上出麵幹涉?沒有親自出麵處理,已經是給德妃一個麵子了。結果德妃跪在聽雪軒外,聲嘶力竭哭了整整小半個時辰,卻是連皇帝,以及她最想見黃瓊母親麵,都沒有見到。隻是接到了高無庸,代為傳出來口諭。

  而這道口諭之中,皇帝很是體貼的告訴德妃。她這些年代替皇後執掌六宮事,即辛苦又操勞的很,這一點他作為皇帝還是心中有數的。如今德妃的年紀大了,宋王也長大即將大婚了。都已經到了馬上要做祖母的年紀了,也該放下一些東西,好好的歇一歇了,享受弄孫之樂了。

  這道口諭一傳,傻子也都知道,皇帝對太子這個決定,根本一點異議都沒有。而且皇帝,也是在變相逼著她交出權利。什麽年紀大了,這根本就是借口。要知道即將接任的莊妃,年紀比德妃還要大兩歲。按照皇帝的這個說法,恐怕也隻有慎妃與蘇昭容,才是適合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