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為之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1-04-08 18:06      字數:3558
  良久,母親才鬆開司徒喚霜,又轉過頭看了一眼,正目不轉睛看著司徒喚霜黃瓊,輕聲安慰道:“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就按照我說的,先準備你與他的婚事,其他的事情先不要再管。我今兒既然與你透露了身份,便是將你當做最親近的人,有事可以隨時進宮來找我。”

  聽罷母親的話,司徒喚霜點了點頭。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的回去了。而好久都沒有與佳人相會的黃瓊,則看著佳人離去時姣好的背影,實在很是有些戀戀不舍。可在母親麵前,他是打死都不敢說讓人留下來過夜的話。而黃瓊這一切的表現,都沒有逃過母親的眼睛。

  待黃瓊總算收回了眼光,母親卻沒有說什麽。隻是在又給黃瓊把了把脈之後,抬起頭看著他道:“荒唐無道,年紀輕輕便已經十餘房妻妾。何瑤屋子內的那吳氏兩姐妹,與你關係恐怕也非尋常主仆關係。還有這個司徒喚霜,破了她身子的那個人也是你罷。”

  “出宮不過一年,你倒是處處的拈花惹草、四處留情。偏偏這些女子還對你,一個個的死心塌地。別人不說,段錦身為大理國長公主,卻甘心給你做一個孺人。當初我怎麽沒有看出你有這等本事?你父皇更是跟著你胡鬧,今兒居然一口氣封了你十餘個妾。”

  “他別以為,他的那點小心思我看不出來。他那是拿著這件事做棋子,在與桂林郡王鬥法呢。把你的妾室都加封,恐怕也是被桂林郡王給逼急了,隻是給自己出口氣罷了。這位桂林郡王,之前我雖未曾接觸過,但也聽說過此人心機極深,為人手段也異常的陰狠狡詐。”

  “論起陰謀詭計來,你那個性子古板的父皇未必是他的對手。你自己今後小心一些,別的我倒是不擔心,我隻擔心他明知道司徒喚霜,與他有殺父辱母之仇,卻依舊將那孩子冒充郡主嫁過來,恐怕心思未必有那麽簡單。那孩子雖然聰慧,可曆練卻是太少了。”

  “還是看不透,她那個假父王將她嫁過來的真正心思。這樁婚事,你父皇自以為算無遺策。可在我看來對你,對這天下未必是福。你自己好自為之罷,娶的既然是自己喜歡的女人,就要好好的保護她。若是小瑤的事情再重新上演,那我真的就是看錯你了。”

  母親站起身來,看了看規規矩矩站在自己麵前的黃瓊,又轉身看了看外麵已經很深的夜色,沒有再說什麽,隻是輕輕的歎息了一聲。轉身輕輕躍上屋脊之後,猶如一片雲一樣快速的離去。而黃瓊看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卻猶如虛脫了一般,便是連自己想要問什麽都忘記了。

  麵對母親離去時審視眼光,黃瓊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隻是母親離去後,黃瓊並未急著去休息,而是一直坐在椅子上,琢磨母親的那番話,還有司徒喚霜的那麽多年苦難經曆。良久,才在段錦派來請他去療傷的丫鬟催促之下重新起身,心事重重的趕往段錦的院子。

  隻是今兒的黃瓊,明顯有些意興闌珊。在療傷完畢之後,沒有再去其餘諸女的院子休息,而是就宿在了劉氏二女的屋子。看著被自己折騰的疲憊不堪,早已經沉沉睡去的二女,還有實在不堪承受即便入睡,但臉上還有些梨花帶雨的蜀王妃,黃瓊也不禁微微歎息一聲。

  今兒是療傷最後一天,這三個女人自己明兒不會在碰。雖說這三個女人,對於自己來說誘惑力都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劉氏的這姑侄兩個人,身材更是這天下難找,特別對自己的胃口。但考慮到何瑤與段錦的情緒,自己今後還是少碰,在府中養著便是了。

  黃瓊沒有想到,皇帝下旨給自己定了婚期,又加封了諸女,隻是接下來一係列操作的第一步。就在黃瓊接到婚期已定的第二天,皇帝親自趕往太廟與京兆府南郊的祭天壇,昭告天地與曆代先祖,正式以山西民亂為太子失德名義,廢除太子的儲君之位。

  當然,以皇帝好臉麵性格,太子做的那些事情,是絕對不會公開出現的。起草聖旨那位翰林,這春秋筆法玩的異常熟練。滿篇聖旨上,太子殺兄滅弟、寵幸男寵的事情,是一點都沒有露出去。隻是昭告天下太子被廢是因為失德,至於失的什麽德,不好意思涉及到天家。

  被廢掉儲君之位的太子,皇帝並未如前唐那樣,遷往其他州縣監押、圈禁。也許是為了讓太子修身養性,好好聽一聽晨鍾暮鼓,以便洗滌他罪惡心靈。皇帝將這位前太子連同三子,圈禁在了京中白馬寺一座下院之內。寺內僧人在經過篩選,保留下三十名整日裏給太子誦經。

  正式廢除太子之位的詔書,與黃瓊即將大婚的聖旨一並昭告天下。這個消息一經傳出,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原本太子雖說被圈禁,但卻始終遲遲未被廢除儲君之位,讓他之前的黨羽心中還存在著一絲僥幸。可現在太子被廢的消息傳來,讓這些人徹底的死了心。

  原本就已經樹倒猢猻散的太子,僅存為數不多的黨羽,這道聖旨一經昭告天下,便徹底的散了。心灰意冷辭官歸隱的有之,改換門庭投靠他人的有之,種種不一而足。而先於黃瓊定親,至今還尚未成親的永王。對不起因為你嶽父現在正在山西平亂,你大婚的事情等一等吧。

  什麽時候你嶽父凱旋回朝了,你什麽在正式成親。對於這個消息,畏懼自己那位未婚妻如虎的永王,自然是巴不得。而永王的嶽家,因為眼下的何家鏟正領兵在外,為朝廷指揮大軍平叛,那麽何家自然由黃瓊,這個眼下實際上已經相當於監國的親王,親自去撫慰。

  其實此次何家鏟起複,任山西節度使,這門親事推遲是必然的。朝廷祖製,親王選妃主要以文官家庭為主,現任武官不得超過四品。若是定親武官,超過四品其嶽父必須致仕。雖說在致仕武官起複上,沒有做什麽規定。可何家鏟既然是以從一品武官,起複為山西節度使。

  那麽何家與永王的婚事,隻能要麽退婚,要麽推遲婚事。這沒有什麽可以談的。黃瓊親自出麵,除了不希望永王退婚之外,更多的還是安撫何家。畢竟何家鏟這員老將,起複為山西節度使,節製山西地方衛軍,以及調往山西的八千四大營製軍平叛,是黃瓊一力推薦的。

  根據事後雙方當事人的宣稱,雙方在經過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在經過深度溝通與了解,並充分交換了意見,一致決定何家與永王的婚期,推遲一年再行大婚。可事實上,此次溝通的辛苦隻有黃瓊自己知道。他剛一進何家大門,就差點沒有何老太君的龍頭拐杖給揍了。

  這位何老太君是永王未婚妻的祖母,也就是永王的祖丈母娘。在這個人生七十古來稀時代,這位到黃瓊那位皇帝老子這裏已經曆經四朝,年已經八十三的這位老人家,居然耳不聾、眼不花。手中那柄龍頭拐杖舞起來,可謂是虎虎生風,而且臉不紅、心不跳。

  這位老太太也是將門之後,傳聞馬上功夫不在自己兒子之下。當年何家鏟生父與兄長,在邊關相繼陣亡。老太太孤身一人,將何家鏟姐弟幾個帶大。何家鏟兵法、兵器、箭法都是她一手傳授的。當年黃瓊外祖勢大之時,曾以黃瓊那位皇帝老子的名義,加封這老太太為縣君。

  然而這位性情剛烈的老太太,卻是閉門不受詔書。搞得黃瓊那位權傾朝野的外祖父,也是無可奈何。她手中的那柄龍頭拐杖,便是老爺子在掌握大權之後親自賜給的,還特批給老太太從二品的俸祿。這位老太太連當年掌控朝政的淮陽郡王,都可以極度不給麵子。

  別看黃瓊這位英王,現在已經成了事實上的太子,該不給麵子的時候一樣不給。黃瓊剛提出來需要將永王,與何府的婚事推後。老太太便是一頓拐杖,趕得黃瓊是雞飛狗跳。如果不是何夫人明一些事理,再加上其寡居的長孫女勸說,黃瓊這位堂堂英王差一點被當場趕出府。

  黃瓊也是費盡了口舌,才說服了何家同意將婚事延遲。為了安撫何家,關鍵是不依不饒的何老太太,黃瓊保證一年之後,不管山西叛亂是否平定,都會為永王與何家小姐大婚。此次何家之行,黃瓊也算是費勁了心思。這次何府之行,黃瓊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那位未來七嫂。

  而這位相貌清秀,在自己麵前舉止,甚至多少顯得有些內向的何府三小姐,黃瓊怎麽看都沒有看出,永王口中的那個,一掌能把長槍打折的彪悍樣子。一想到永王這個家夥,多少有些不靠譜,甚至有些誇張的話,黃瓊倒也笑了笑,沒有過多的評價。

  不過這位何府的三小姐的大嫂,還有寡居在娘家的長姐,倒是引起了黃瓊的主意。何家鏟已經出發去山西,他們家是武將世家。子弟都在軍中,府中剩下的自然是一群娘子軍。雖說黃瓊拜會時,隻有老太太以及那位年以四十有餘,但卻風韻猶存何夫人接待的。

  可接下來的雞飛狗跳之中,別人不可能不出麵。在何府很有話語權的,何老太太的那位長孫媳。以及何家鏟出嫁沒有兩年,便因為丈夫病逝守了寡。因為無孩子,無依無靠隻能歸娘家的長女,出麵才最終將老太太勸說下來。至於這二女引起黃瓊的注意,倒是有兩點。

  一個是二女雖然和風細雨,但能抓住重點的勸說方式,以及處理事情的手腕與能力,讓黃瓊。另外一點,就是這兩個女人相貌實在太過於豔麗。尤其是身材的豐盈程度,更是隻有劉氏二女才能相比。尤其是那個寡居在娘家的大女兒,與自己妹妹相比,簡直就是非一母所生。

  後來黃瓊才知道,何家鏟的那位年以四十,卻依舊風韻猶存,身材勁爆程度,並不比自己大兒媳婦差的妻子是續弦。何家鏟前麵的幾個子女,都不是其所出。隻有何家鏟的最小兒子,與永王定親的那位三小姐才是其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