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9-15 19:43      字數:3577
  隻是這些話,誰敢當著眼前這位英王說?誰要是說了,基本上就觸碰了眼下朝中的一種潛規則。一旦這個潛規則被打破,那麽便是得罪了龐大的文官集團。四大營雖說直屬殿前司,但兵部和樞密院掌權的,卻都是正兒八經的文官。

  自己雖然是武官,可日常的軍餉、軍械補給、考核,甚至升遷可都在文官手中握著。兵部、樞密院的那些文官,想要整治武官太容易了。其二,便是與英王說了又能怎麽樣?按定製,這些人都是要押送京城的。英王即便是鄭州處置使,也是無可奈何的。

  英王可能冒著與整個官場為敵的風險,去打破這個潛規則嗎?要知道,這個規則,誰要是捅破了,也就意味著得罪了整個文官體係。那些人雖然不掌兵,可他們手中握著的筆,甚至比武人的刀還要厲害,當真是殺人不見血。

  見到於都指揮使,以及隨行的幾個武官,都在這件事情上緘默,黃瓊也有些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他也知道,這些文官看著官職都不算高,人數也不是很多,可他們背後都站著一個龐大的團體。尤其是進士及第的官員,都以座師和同年為黨。

  這些人抱成一團,雖然內部也黨同伐異、勾心鬥角,但在維護整個文官集團利益的時,卻是出奇的一致。刑不上士大夫,在那些人腦海之中已經根深蒂固。尤其是眼下,在當年淮陽之亂後,大齊文盛武衰的局勢,越來越有些明顯。

  這些武官都不願意為了這些人,去得罪龐大的文官集團。哪怕是這些人真的該死,他們也不願意去做任何的評價。自己再問多了,恐怕也得不到什麽結果。畢竟他們雖說是武官,可升遷卻都掌握在文官手中。

  兵部的尚書與侍郎都是文官,權掌樞密院的知樞密使是文官。可以說,武官的前程都在文官手中掌握著。不說別的,在考核上弄點手腳。本來是甲上的考核,給你弄成乙等,就夠他們這些武官喝一壺的。

  微微一聲歎息之後,黃瓊不願意在這件事情上多加評論。指了指其中一部分卷宗後道:“於大人,本王看叛軍在戰場上,雖說有些經驗不足,但進退尚還有序。既然那位兵馬使什麽都不知道,那麽在戰場上真正指揮的那個人是誰?”

  “回王爺,在戰場上真正指揮的,是鄭州兵馬副使何紹。此人原來在桂林郡王府所屬的兵備司任守備,今年年初調任的鄭州府兵馬副使。此人在桂林郡王府任職期間,曾經多次統軍與安南人作戰。無論是帶兵能力,還是其他方麵都遠遠高於那位柴兵馬使。”

  “真正指揮叛軍的,實際上是這位兵馬副使。而那位柴兵馬使,在整個叛亂期間,一直都隻與其攜帶的十餘名青樓女子玩樂。根本就是一位甩手掌櫃,什麽都不管的。隻是那位何副使,在被監押的時候突然服毒自盡。這是在他手中,發現的一張紙條。”

  “在發現他手中的這張紙條後,下官立即派人追查。可看守這些人的將士,都信誓旦旦的保證,從來沒有外人來到監押這些官員的地方。這張字條,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到的何紹手中。相對於那些一問三不知的柴兵馬使,這個何副使在被抓後一言不發。”

  “但審訊他的老兵說,此人雖說在繳械的時候沒有抵抗,可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原本審訊他的隊正想要動刑,可一扒下他的衣服,看著滿身的創傷,幾乎所有的人都下不去手。原打算交給王爺親自審訊的,卻沒有想到發生了這等事。”

  於都指揮使親手將一條巴掌大的紙條,呈交到黃瓊麵前。黃瓊拿起來一看,這張字條上麵隻有寥寥的一行字:“你被背叛了主子罪無可恕,有些東西該說不該說,你自己掂量著辦。多想想你的家人在做決定。”

  這張紙條上的字跡很清秀,一看便是女子所寫。放下手中的字條,想起朱杏兒幾女說過的,那個鐵衛十三營中的媚營。自己隻想著景王已經剿滅了那個鐵衛十三營,卻忽視了以景王眼下的境遇,未必真的能夠做到斬草除根。

  尤其是那個威脅最大,但又最不起眼的媚營,根本就沒有給自己一個交待。自己卻偏偏忽略了這一點,現在看卻真的犯了很致命的錯誤。黃瓊斷定如果能撬開這個何紹的嘴,恐怕能夠得到東西甚至要超過景王,隻可惜自己明顯晚了一步。

  想到這裏,黃瓊立即對幾個驍騎營的官員道:“叛軍之中,攜帶有多少女子,現在都在那裏。馬上對這些女人進行審訊,這其中還有沒有肅清的死黨。好狡猾的幕後主使者,居然讓幾個女子在幕後操控一切。即不引人注意,而且更能很好的控製要被控製的人。”

  聽到黃瓊這道命令,幾個驍騎營的官員麵麵相窺,不知道這位英王又怎麽了,誰也沒有敢立即回答。隻有於都指揮使開口道:“回王爺,叛軍之中攜帶的女子不多。除了景王攜帶的十幾個侍妾與婢女之外。也隻有那位柴兵馬使,帶的十餘個青樓女子。”

  “現在景王的十幾個侍妾,都安置在了那位同知府中。至於柴兵馬使攜帶的那十餘個青樓女子,因為軍中實在不便於攜帶。在審訊之後,已經給錢就地遣散。現在應該已經出了虎牢關了。如果王爺覺得她們可疑,下官馬上派騎兵去追。”

  對於於都指揮使的這個請示,黃瓊沒有絲毫猶豫的道:“馬上派出騎兵,沿著向鄭州方向去追。還有這幾個女子都是女人,未必能夠走太遠。同時,馬上調集一批斥候,就在虎牢關周邊搜,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這幾個女人給本王找出來。”

  見到眼前這位英王勉強壓製的怒火,幾個驍騎營的軍官不敢怠慢。馬上下去組織人,按照黃瓊吩咐去做了。待幾個武官都離開後,看著麵前因為自己失誤,放跑了幾個可能的死硬分子,而麵色漲紅的於都指揮使。

  黃瓊搖搖頭歎息一聲,想了想道:“於大人也不必過於自責。不單單是你,便是本王也都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那就是真的小視了女人。都將視線放在了男子和官員身上,卻忽視了女人真的狠起來時候,未必就真的比男人差到哪兒去。”

  “不說曆朝曆代那些臨朝稱製的太後,前唐的則天女帝、太平公主,那個不是雄才大略,並且心狠手辣的主?便是如今的北遼蕭太後,不也一樣堪稱女中豪傑?女人掌事,未必就真的輸給男人,你我都忽視了這一點。尤其是本王,都已經吃過一次大虧,居然還沒有長記性。”

  黃瓊這些安撫的話,於都指揮使心緒平靜了一些後,苦笑道:“王爺,這是恥辱啊。不單單是下官的恥辱,更是整個驍騎營的恥辱。讓真正的敵人,居然在驍騎營這些百戰餘生老兵的眼皮子底下,領了幾貫錢堂而皇之的跑掉,這不是恥辱是什麽?”

  看著明顯有些沮喪的這位於都指揮使,交待了一下外麵的侍衛之後,黃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別自責了,事情既然已經出了,想法子彌補就是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不是嗎。已經這個時候了,你還沒有用晚膳吧,就陪著本王一同吃吧。本王還有事,要與於大人商議。”

  黃瓊將此事輕輕放過,讓這位於都指揮使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對於黃瓊一同用膳的邀請,想了想也就沒有拒絕。待劉虎那位嫂嫂,帶著都統衙門內的幾個丫鬟,將晚膳端了過來之後,黃瓊擺了擺手讓人將酒端下去後笑道:“酒就不飲了,隻吃一頓便飯罷了。”

  斥退了其他丫鬟,隻留下劉虎的嫂嫂一人照應。黃瓊按住要起身的於都指揮使,親自給端起碗盛了一碗湯後,指了指桌子上的四菜一湯道:“本王的膳食一向簡單,一日三餐能飽腹便可,搞那些七碟八碗的,除了好看之外也沒有意思不是,也希望於大人不要介意。”

  待劉虎嫂嫂將飯食盛好,端上來之後,黃瓊也沒有嫌棄粗麵饅頭粗糙,端起碗便埋頭吃了起來。對於黃瓊的這個做派,在孟津驍騎營駐地便已經見過的於都指揮使,倒是沒有感覺到意外。而黃瓊的不拘小節,也讓這位於都指揮使倒也漸漸的放開了。

  隻是待這位於都指揮使,夾起看似簡單的菜色送入口中後,卻讓於都指揮使微微一愣。這四道菜看似簡單,可卻做得異常鮮美。尤其是那道蘿卜炒羊肉,做得是爽口潤滑之極。與日常軍中火頭軍做的菜色相比,可謂是異常的美味。

  這幾道味道鮮美的菜色,讓這位雖說是兩榜進士出身,便是現在已經做到了三品大員的位置。但因為常年帶兵征戰,根本就沒有學會當下文官那套,食不厭之精做派的於都指揮使,雖然有些心事,但也很是有些胃口大開,一連吃了幾個粗麵饅頭。

  看著麵前吃得痛快淋漓的於都指揮使,黃瓊一直都沒有說什麽。待用完膳,劉虎嫂嫂將殘席撤下去,送上漱口用的茶水,黃瓊才道:“於大人到底是在軍中待的時日較多,這些年讀書人的那點斯文,現在看也早已拋到了腦後了。”

  黃瓊的這番調侃,這位於大人也知道,這是英王在讓自己放鬆心情。倒是不以為意的道:“王爺,其實在軍中就是那麽回事。每次外出征戰,在大齊境內還好說一些。若是出了大齊,大部分時日除了羊肉幹菜之外,便是連蘿卜都吃不到。”

  “更多的時候,幹糧才是主食。尤其是深入吐蕃那種苦寒之地,便是打了勝仗,除了青稞和羊肉之外,連點綠色的東西都吃不到。而作為主將,在那種環境之下與將士同甘共苦又是必須的,久而久之下官也就習慣了。”

  “今兒不知道,王爺從那裏找到的廚子,居然能將這麽簡單的材料,燒出如此的美味,倒也讓下官飽了一頓口福。下官雖說對衣食住行不是太講究,可有難得美食在前,下官當然也會偶爾享受一下。若是回到軍營之中,就隻能繼續吃火頭軍做的大鍋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