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27 19:26      字數:3463
  定河山最新章節

  聽起永王告知這位袁大小姐的家世,即便是黃瓊也不禁有些咂舌。對於已經那位自前唐始,便已經被神化袁天罡是哪路大神,黃瓊自然門清很。堪稱前唐兩位風水大家之一的袁天罡,一部六十象的,成為中國曆史宿命論集大成者。

  而現任欽天監正袁至正這個人,他還是知道的。當年自己外公在廢掉那位烈宗皇帝之後,若不是這位袁大人以星相異變,變相的攔住了急於登基的外公。恐怕這皇位,就沒有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什麽事情了。

  原來這位袁大人,居然是那位幾百年來,便已經神話的袁天罡後人。難怪此女雖說行事全無出家人的風範,但身上卻身穿一身道袍。身上的功夫,一看也是正宗祥和,不是那種出手便是毒辣的陰毒功夫。

  如果這麽一說,倒也能夠解釋通了。母親曾經說過,正宗的道家功夫更講究心正平和。她的師門也算是道家一個宗派,隻不過一向隱居深山不問世事。而且門規嚴格,收徒更是嚴格,所以一向不為世人所知。

  眼下位於江南西路龍虎山的天師道,遠還沒有千餘年後那麽大的權利,以及那麽高的地位。後來縱橫北方的全真道,眼下估計他們的那位祖師,搞不好連祖父母都沒有出生。眼下的道教,與所有的宗教類似,也一樣是派係眾多,煉丹的、符錄的、修仙的不一而足。

  隻是不知道這位袁天師,究竟是道家所屬正一、還是上清,或是靈寶那一係的?與母親的師門,有沒有一定的關係。雖說眼下道教也是派係眾多,但都是一個老祖宗出來的,沒準多少也會有些聯係。

  想到這裏,黃瓊淡淡的笑了笑:“袁家的後人,果然好了不得啊。這身一身道家的功夫,也如此的精妙。就是不知道當年的袁家,與號稱天下武功鼻祖的少林寺,究竟是那家強、那家弱。如有機會,倒是可以較量一番。”

  聽到黃瓊話中提起少林寺,永王指了指地平線上隱約呈現著的一道山脈道:“行了,你小子別在這裏抽風了。你七哥我非習武之人,你說的那些功夫高低,我是不知道的。你們之前的打鬥,我無非也就跟著看個熱鬧而已。”

  “至於現在的少林寺,早就遠非前唐時的盛況了。當年開國我朝與前唐大戰之時,嵩山少林寺因為世受前唐皇室重視,甚至得唐太宗恩準可以養僧兵。所以在改朝換代之時,忘記他們是出家之人,應該跳出紅塵外、不在五行中的宗旨。”

  “在我軍吊民伐罪之時,始終站在前唐朝廷一方。不僅在陳州大戰時派出僧兵,為助力。而且屢次派出高手,不是焚燒我軍糧草,便是刺殺我軍將領。陳州之戰時,我齊軍有多位將領,便死在少林寺派出的高手刺殺之下。”

  “便是那位桂林郡王,也差一點遭到毒手。若不是他的兩位妾室也是江湖中人,豁出性命拚死相救。估計那位開國第一武將,搞不好會被刺殺在東征返回長安的途中。不過雖說他本人逃過一劫,但那兩個妾室卻因為救他而最終殞命。”

  “隻是當時戰事緊急,在前線督師的太宗皇帝無暇他顧,才沒有所動作。在陳州大戰結束後,當時身為太子的太宗皇帝,調集東征返回的兩萬大軍,將嵩山圍了一個水泄不通,並親率一萬鐵騎橫掃少林寺。”

  “少林寺雖說有八百武藝精純的僧兵,可這些僧兵武藝在高強,又那裏是這久經沙場的一萬鐵騎對手?在太宗皇帝全力圍剿之下,整個少林寺被血洗。寺內大大小小的僧眾,除了一些不會習武的普通僧人之外,其餘幾乎被殺了幹淨。

  “當年號稱可以橫掃江湖的八百僧兵,連同寺內主持、方丈,腦袋一並被砍了下來,堆在山下官道上做成了京觀,以警示天下出家人。若不是那位桂林郡王勸阻,當年的太宗皇帝幾乎要一把火將這座號稱禪宗始祖、千年古刹的少林寺徹底毀滅掉。”

  “想想,在我大齊最危難的時候,這些和尚非但沒有袖手旁觀,反倒是還落井下石。十幾位將領被刺殺,幾乎讓陳州之戰毀於一旦。若不是將士用命,桂林郡王指揮得當,那一場大戰後果,還真的很難說。少林寺如此肆無忌憚,倒也不怪當年的太宗皇帝如此震怒。”

  “那一戰過後,現在的少林寺,早已經不再是以往的少林寺了。雖說經過百餘年的恢複,也算是元氣略複。可早已經遠非當年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了,當年那些武僧死的死、亡的亡,剩下少量逃過一劫的,也藏匿民間不敢出。”

  “當年圍剿少林寺後,太宗皇帝雖說在桂林郡王苦勸之下,沒有一把火徹底燒掉寺院。但將這座禪宗北宗寺院,賞賜給了南宗的曹洞宗。眼下的少林寺,還有沒有習武之人不知道。可眼下還是以普通僧人為主。你小子即便是現在去,估計也看不到什麽了。”

  說到這裏,永王擠眉弄眼的道:“要不,趁著現在就你我,這裏離著少室峰也不是很遠,咱們偷著去溜達一圈去?要是等到回京之後,除非老爺子同意出京,否則你小子想看可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眼下的情況你也知道,要想老爺子同意,估計搞不好得猴年馬月去。京兆府內的白馬寺名氣雖大,可比這少林寺多少還差了一些。從這裏到登封在返回京城,就咱們哥倆坐騎的這個腳力,快一點三天的時日足夠了。”

  原本黃瓊並沒有去少林寺逛一逛的這種想法,但永王這麽一說,還真的有種想一探究竟的念頭。前世便大名鼎鼎的少林寺,他自然是去過的。但黃瓊知道,自己前世去的少林寺,大部分建築都是重修的。

  至於原有的唐代風格建築,早就毀滅在曆代軍閥的混戰中了。而且前世的少林寺,與其說像是名山古刹,倒不如說更多的像一個過度開發的旅遊區。早已經失去了一座佛寺,該有的本色了。如果能看看現在,幾乎是原汁原味的少林寺,倒不失為一件雅事。

  見到黃瓊多少有些意動,今兒不知道怎麽一回事,反正就是不想馬上回京的永王,馬上加了一些話道:“我知道你怕啥,不就是怕回京之後老爺子訓斥,那些狗屁禦史上書參合咱們嫡母大喪之時,不思悲痛,到有閑暇時日遊山玩水嗎?”

  “如果擔心這個,你倒是不用擔心。那個瘋丫頭不是說了嗎?她師傅正為大行皇後,停留在中嶽廟打蘸,咱們這個時候去拜訪一下,也算是為大行皇後盡了心不是?咱們又不能在嵩山,停留太長時日。找個借口,肯定能糊弄過去的。”

  對於永王這番話,黃瓊很是有些無語。明明是這個家夥想去嵩山,卻在這裏拚命蠱惑自己,讓自己陪著他去的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萬一老爺子追究起來,這個家夥打算把責任都推到自己頭上。他是陪著自己去的,而不是自己陪著他去的。

  見到這個家夥,還是如此無賴的樣子,黃瓊搖了搖頭道:“我說七哥,你若是想去嵩山找那位袁姑娘。你就直說,小弟肯定是舍命陪君子。反正你一個人去,我也實在有些不放心。若是你想陪著小弟去,那就敬謝不敏了。小弟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去當敢死隊讓老爺子罵。”

  被黃瓊看透了自己的意圖,永王卻是搖了搖頭頭道:“老九,跟你說,我想去嵩山逛逛這是真的。但絕對不是為了那個瘋丫頭,我也隻是拿她當做親妹妹看待罷了。其他的東西,是一點都沒有。”

  “反正大行皇後喪期,現在算是已經過了。咱們倆偷溜去一趟嵩山,老爺子最多也就訓斥一頓罷了。再說,不是有哪個瘋丫頭可以做借口嗎?萬一老爺子真的生氣了,咱們不是也可以拿她頂上去。老爺子那麽寵愛她,我們說去抓她回來,老爺子未必會真的生氣。”

  對於永王這種幾乎近似於無恥的借口,黃瓊也真的是無語了。拿人家一個丫頭當擋箭牌,也真虧他想的過來。不過,永王這個借口雖說無恥了一些,但也多少讓黃瓊心思一動。對於永王為什麽不想著立即回京,黃瓊還是明白一些的。

  雖說大行皇後喪期到現在為止,可以說已經過去,京中已經恢複了平靜。但傻子都聞得出,眼下京中那異樣平靜下的波瀾。現在的京城,確切應該說從自己遇刺開始,到現在的京城,氣氛也實在太壓抑了。

  永王這個人,雖說與太子關係不睦。但與其他的皇子,交情還算是不錯的。至少在眼下諸皇子之中,他還是很重兄弟感情的一個。就在賽馬之前的那句話,黃瓊聽得出來,自己的遇刺,三個兄弟的接連橫死,讓給自己這個七哥現在心中壓抑著一股,難言的愁緒。

  他之所以不想回京,是因為他知道回京後,自己會看到什麽。這世上,沒有什麽比骨肉相殘,更加令人悲哀的事情了。自己這個七哥,這個時候不想回京,他是在試圖逃避一些,他不想看到的東西。因為包括自己在內,都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恐怕會更加的殘酷。

  從皇後病重到如今皇後大喪期間,景、端二王一再違抗聖意。先是拒絕返京侍疾,後又幹脆連母親的喪事都不回來。皇帝之所以沒有發作,是因為中宮的喪事一直在忍耐。眼下喪事以畢,皇帝還能忍多久?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誰都不知道,唯一知道是親情的不再。永王與自己不一樣,自己出宮的時日太短,那些兄弟都還稱不上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想當的陌生,那些兄弟也一直都在排斥自己。但對於永王來說,那些人都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