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 二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27 19:25      字數:3422
  定河山最新章節

  “在外人看來,兩個人除了在燕山府共過事之外,之間並無任何聯係。但其實那個人,是你外公從平民出身的將領中一力提拔的。兩人之間表麵上的水火不容,那隻是做給別人看的,實際上私下裏麵對你外公是惟命是從。”

  “隻不過兩個人的關係外人,包括當時的世宗皇帝都不清楚。加之世宗皇帝開始沉迷於酒色,開始不理朝政。你外公便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軍權,通過采取種種手段,用八年時間將自己的心腹,先後安插到京城禁衛八軍以及京城四大營。”

  “到身體被酒色掏空的世宗皇帝駕崩的時候,你外公已經暗中控製了京城六成駐軍。當年的太子,也就是烈宗皇帝繼位之時。身為顧命大臣的你外公,又利用其他三位顧命大臣爭權奪勢,先後除掉了這三個人,將朝中大權牢牢控製在了手中。”

  “等到烈宗皇帝察覺到不妙的時候,才發現滿朝文武基本在你外公掌控之下。並不甘心成為傀儡的烈宗皇帝,倒也試圖想辦法奪回權利。甚至想到過加封你外公為淮陽郡王,來迷惑你外公。”

  “隻可惜這位烈宗皇帝隻有中人之資,最多也就與世宗皇帝一樣誌大才疏,甚至在手腕上還不如世宗皇帝。玩玩自以為是的小聰明還可以,但要說與你外公鬥心機,他真的是差的太多了。”

  “他的計劃沒用多久,就被你外公發現了。你外公找了一個借口廢其為襄王,改立你父皇也就是當時的壽王為帝。至於你外公之所以相中你父皇,原因其實很簡單。你皇祖母是罪臣之女,當初被罰沒入宮為奴。偶然之間被世宗皇帝看中,臨幸後才有了你父皇。”

  “你皇祖母雖然產下你父皇,但境遇並未因此改變,到死也不過是一個嬪而已。你父皇因為你皇祖母的身份,在宮中也飽受冷眼,就連有點品級的宮女和太監,都可以訓斥他一頓。在朝中,更沒有可以支持他的外家。可以說,宮中朝中都無半點根基。”

  “選擇一個傀儡皇帝,世宗諸子之中沒有比你父皇更加適合的了,這也是你外公看中你父皇的最根本原因。朝內外沒有根基的新皇帝,才會更便於他掌控朝政。否則以你父皇的出身,除非世宗隻剩下他一個兒子,否則皇位是根本輪不到他的。”

  “在你父皇繼位之後,盡管在朝中和宮中並無任何根基,但你外公卻依舊不放心。為了更好的監視和控製他,便效仿曹操控製漢獻帝,將你父皇原來的王妃廢為庶人。連同其所生的四個皇子圈禁起來,並把我送進了宮立為皇後。”

  說到這裏,母親轉過頭看了黃瓊一眼後,長長的歎息了一聲:“你父皇不是漢獻帝,我自然也不想做曹節。況且,你父皇對你外公送我入宮的用意心知肚明。對我防備還來不及,那裏又敢與正常夫妻一樣?”

  “所以自入宮以後,我和你父皇一直都相敬如冰,根本就沒有圓過房。他防著我,我又何嚐不是在躲著他?隻是沒想到還是被你外公發現,才在你外公采取了一些手段之下,最終有了你。”

  “我清楚,你的到來沒有一個人會歡迎。對你父皇來說,你的出生也就意味著他的皇位和性命,甚至是他們整個黃氏幾千口子性命都到頭了。他對你的到來,隻有恐懼而沒有任何為人父的喜悅。”

  “而你外公,對你也不過是利用而已。等到他徹底的掌控住局勢,你的結果也不會比你父皇好到那裏去。即便你是他的親外孫,我是他最疼愛的女兒又能如何?一旦他根基穩固登基為帝,你這個前朝皇室嫡出血脈,自然是要在第一時間鏟除的。”

  “當年周靜帝又何嚐不是隋文帝的外孫,不一樣死的不明不白?那些為上位者,又有幾個會考慮過親情血脈?我曾經想過不留下你,但我卻始終逃不出作為母親的怪圈,最終還是沒有能夠下去手。”

  聽到母親的這些話,黃瓊才大致明白母親為何被廢,又被圈禁在了冷宮之中。隻是他有些不明白的是,以母親的能力就算外公逼她入宮,她不想進宮的話,也一樣沒人能夠攔住她,怎麽會就服從外公的安排進宮?

  而且聽母親話裏麵意思,自己那位外公幾乎已經到了權傾天下的地步。也就是距離帝位已經是一步之遙,怎麽最終還是讓自己的那位便宜老子給翻了盤?按照母親所說,他已經控製了朝政和軍權。

  就算他老人家駕鶴西行了,可自己總歸應該還有舅舅吧。外公也不算是後繼無人,怎麽沒有像當初西晉司馬父子那樣將權勢傳下去?怎麽還能讓自己的那個便宜老子,最終將權利給奪了回去?

  對於黃瓊的這些疑問,母親卻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坐在黃瓊對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靜靜打量著他。直到黃瓊被打量的有些發毛,母親才輕輕的又歎息一聲:“你到底是他的兒子,骨子裏麵還是遺傳了他們黃家人擅長揣摩人心,勾心鬥角的傳統。”

  “當年雲遊在外的我,被你外公派人找回去的時候,我曾經為你外公診過脈。知道你外公雖然不喜歡飲酒,但卻過於貪戀床榻之事。常年的縱情聲色,身體已經是被他那幾十個美姬,給搞的外強中幹了。”

  “外表看起來雖說還行,但那是靠著補藥硬撐過來的。而他所服的那些補藥,基本上都是虎狼之藥。也許一時見效,可對身體卻是百害而無一利。你外公當時即便是停了那些虎狼之藥,細心調理也最多能維持三到五年壽命。”

  “可你外公偏偏又是那種固執的人,我這個做女兒的勸說他根本就聽不進去。你外公當年廣納妻妾,兒子倒是不少。但那些舅父之中,原本有幾個性格隨了你外公,也都是精明強幹的主,隻可惜天不假人。”

  “你大舅父在邊軍時戰死在了檀州,你二舅父跟隨你外公征伐青海時,被吐蕃亂箭射死在樂都。你五舅,也在你外公在外征戰時期,因為肺病病逝在了家中。你三舅父、六舅父兩個人,是你眾多舅父中唯二習文的。”

  “隻是你三舅父,在外出遊學期間不知所蹤,幾十年到現在還下落不明。六舅父書生氣過重,也許當一個監察禦史可以,但接掌你外公的權力卻沒有那個能力。至於你剩下的那些舅舅,不過是一群酒囊飯袋而已。”

  “除了仗著你外公的勢力欺男霸女,或是走馬放鷹之外,沒有一個能傳承你外公衣缽的。你外公一旦出事,根本無一人能出來接掌大局。而你外公在朝堂上,對文官又隻是一味的強壓。不聽他話的不是削職為民,就是流放到西北邊軍效力。”

  “甚至被他動輒殺掉的,也並不在少數。至於那些武官,後期你外公剛愎自用,除了幾個親信幕僚之外,根本聽不進外人的話。很多人表麵上看還是以你外公為尊,但實際上已經是離心離德了。”

  “你外公建立起來的那個勢力,看起來龐大無比,實際上就是一個泥足巨人而已。你外公在的時候尚能壓製得住,你外公一旦不在了,再加上家族中人無人能出來接掌大局,土崩瓦解也就是時間問題。”

  “你外公除了壓製文官,當年在廢掉烈宗皇帝時,為了防止各地藩王造反。更為了收買民心,一次就以驕縱不法、幹涉有司的名義,殺掉了十餘位親王和郡王。又多次以同一名義,相繼賜死二十餘位親王、郡王和郡公。”

  “大齊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到你父皇這裏,已經傳承太宗、高宗、宣宗、端宗、憲宗、理宗、世宗,不算上在位不到一年時間,便被廢的烈宗皇帝,已經傳承八位皇帝。百餘年的傳承下來,天下宗室已經是枝繁葉茂。”

  “不過雖說枝繁葉茂,但按照開國初年製定的降爵製度,到烈宗皇帝被廢的時候,滿朝親王和郡王也不過二十餘人,而且多為端宗、理宗皇帝和世宗皇帝的子孫。你外公一次就將理宗皇帝和世宗皇帝的子孫,幾乎是殺了一個幹淨。”

  “除了你父皇和世宗第十一子雍王當年還年幼,端宗皇帝六子後人扶風郡王有殘疾之外,宗室大小親王和郡王,已經被你外公殺戮一空,就連郡公也隻剩下不足半數。文官、宗室,你外公得罪了一個遍。一旦他建立起來的勢力土崩瓦解,對於家族來說滅族都是輕的。”

  “為了家族,無奈之下我也隻能進宮。你外公自以為你父皇無依無靠,宮中、朝中都沒有自己的勢力,立他為帝可以牢牢的控製在手中。隻是可惜,你外公這次真的是看錯了人。你父皇不管有什麽缺點,但有一個常人難以比及的優點,那就是能忍。”

  “繼位之後,對你外公的飛揚跋扈,他一直都在忍耐。就連皇後被廢,四子被圈禁他都忍了下來。可這隻是你父皇的表麵現象。他明麵上對你外公俯首帖耳,私下卻是利用文官對你外公的不滿,悄無聲息的做了不少的手腳。”

  “你父皇很聰明,他沒有刻意去拉攏那些六部九卿。他知道那些人身居高位,去拉攏他們不僅容易暴露,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牆頭草。官做到一定級別了,早就將自己的身家性命看的比什麽都重要了。”

  “他將拉攏的目標,轉向了你外公不重視的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部中的中下層官員。這些年輕官員,還是有一定血性的,也比較容易被拉攏。這些人雖說沒有什麽實權,但消息靈通上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