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禁奢令
作者:茶似酒      更新:2020-08-29 06:17      字數:2321
  上官晴雪正是魏中睿的外甥女,此女此時已經掌控甘州,整個甘州軍政事宜都是她一言而決,在帝國之中也是封疆大吏一方諸侯般的存在,對帝國政壇也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更何況,她是伍峰的未婚妻,兩人在京都的時候就有了婚約,如今兩軍會師二人團聚,更加增強了伍峰的影響力。這麽一來,不論是張九州還是趙烈,回到京都都要受製於伍峰,自然不會願意返回京都。

  而且,上官晴雪身為魏中睿的外甥女,自然在情感上要偏向於趙景貞,加上她與趙景貞一同拜師於車歙,算是同門師兄妹,感情自然更加親密。所以,他上官晴雪幾乎是打上了皇室的烙印。

  那麽伍峰呢?他本就出生貧寒,今後成家之後會不會也是倒向皇族?這,很有可能!

  隻是,若是帝國外敵盡去國內安寧,帝國遲早還是要還都京都的,這是遲早的事情。不論是張九州還是趙烈都擋不住這個潮流,畢竟還都不論是從情感上來說還是從戰略上來說,都是必行之事。

  龍滄江以南有一個巨大禍患,甚至比巫族的威脅還大,帝京隻能在龍滄江以北,縱觀整個大周,唯有京都最為合適。

  這裏坐擁定寧兩州之富庶,又有龍滄江和定寧關之險,東麵更是緊鄰富甲天下的瓜州物資豐富,是天然的帝國中心。

  隻是,他們二人會盡量將這個時間拖後,最好是能將伍峰的影響力削弱一些,好讓他們不會被伍峰限製得很厲害,而且若是能換一個更加聽話皇帝的話,或許才會是他們願意還都之時。

  如今,趙景貞唯有盡可能地獲得其他大臣們的支持,才有可能借用他伍峰的威勢趁機敲定還都之事。這注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還是件水磨工夫,畢竟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想要獲得大臣們的支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隻要選擇站在皇帝身邊就是與趙烈和張九州對立,這個後果不是誰都承受的起的,這些大臣就算是心中想要盡快還都京都,因為忌憚他們二人的原因,也會選擇沉默。

  所以,盡管伍峰在大帳之中與趙景貞也談到了此事,希望趙景貞盡量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他伍峰就算是如今勢力頗大也是獨木難支。

  也正是因為伍峰不想讓張九州和趙烈聯合起來與自己對抗,他才會在城樓上麵對趙景貞的明顯拉攏,顯出一副保持距離的態度。

  此時張九州和趙烈本就忌憚他伍峰,隻是為了抗敵大業才沒有對伍峰出手,若是此時伍峰明明白白地站在皇帝一邊,那麽天知道這兩隻老狐狸會不會沆瀣一氣對付自己。

  如今,維持這麽一個平衡最為重要,回春穀依然是伍峰心頭大患,此時人族不宜內訌,所以與皇帝保持距離,讓趙烈和張九州放心,才是此時的最佳選擇。

  趙烈擁有一支強軍,萬一回春穀實力強勁,沒準他伍峰還要和趙烈並肩作戰!雖然他們兩個老狐狸也知道他伍峰遲早是會偏向趙景貞,畢竟因為上官晴雪的緣故,他伍峰也不會與趙景貞對立。但是這層窗戶紙沒有捅破,都願意裝聾作啞,一切等外敵盡去之後再說!

  對於趙烈伍峰是心存忌憚的,對於手中沒有絲毫兵權的張九州呢?此人難道就好對付了嗎?

  昨夜,趙景貞和伍峰說了在平遠城中發生的一件事。

  因為帝國連年征戰,各項物資有些吃緊,為了能夠保證軍備物資的供應,張九州發布了一項命令禁奢令。

  這道命令說白了就是讓所有百姓不論貧富都盡量節儉,不得鋪張浪費,對各種宴席都有了明確規定,不得超過這個規格,否則就要遭受刑罰。而且,禁奢令頒布之後,將各級官員的俸祿也減少了不少,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

  這個命令自然也得到了趙烈的支持,因為說到底張九州是在為他的大軍籌集物資,他為什麽要反對呢?所以這個禁奢令很快就在龍滄江以南各州得到實施。

  然而,趙烈雖然同意這個政令,卻對張九州能如此順利推行他的政令有所忌憚,這明明就是已經將整個龍滄江以南六州完全掌控了呀!這可是民心所向!

  你說節儉也就算了,非常時期嘛,總不能別人連飯都吃不上自己卻在家喝酒吃肉吧,這容易遭人嫉恨,沒準出門就被人給綁票了。

  但是減少官員的俸祿,這可是動了所有官員的奶酪啊,他們能同意?趙烈心頭冷笑這個張九州就等著那些官員找他去鬧去吧,看他怎麽收場!然而,讓趙烈大跌眼鏡的是,這些官員不僅沒有鬧,反而支持了張九州的政令,也不知道被張九州灌了什麽湯。

  反正呢,趙烈想看的笑話是沒有看到,張九州的政令行使得很通常。官員減少俸祿厲行節儉,這件事得到了不少百姓的稱讚,尤其是那些文人仕子,更是馬屁文章滿天飛,弄得他張九州的名聲還遠在他趙烈之上。

  他趙烈一直想要爭取的不就是民心麽?這裏的民心他想要盡快爭取隻怕不易,不過也不能讓他張九州這麽順利啊,是不是應該搞點小動作呢?

  恰在此時,有一位名叫韓啟的督糧官死了。

  一名普通的督糧官死了就死了,兩國交戰這幾年來,死的人還少了嗎,連北將軍蒙放都戰死了,區區一個督糧官的死應該不是算什麽吧。

  可是這個督糧官不是戰死的,而是自殺而死。想不開,在自家房梁上三尺白絹了卻一生。

  本來呢,他一個好好的一個大活人,自己想不開自殺上吊應該怪不到別人頭上吧?可是這個韓啟呢是個耿直之人,也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官,當官二十年沒撈什麽油水不說,還因為性子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他本來誰張九州手下一個官員的門生,因為他不合時宜的性子和張九州他們那個集團的人關係也有些不尷不尬,又不會為自家撈錢,這回張九州的禁奢令下達之後,他家可就難過了。

  別的那些官員為何會願意支持張九州的政令呢?因為那些家夥就不是靠俸祿來維持生活,那麽點俸祿還不夠他們牙縫裏省下的多,壓根就沒把那麽點俸祿放在心裏,家裏早就撈滿了財寶。所以這回張九州縮減他們的俸祿之後,這些人不痛不癢,能以此獲得丞相大人的歡喜,誰會不樂意呢?

  這些人精都知道,犧牲這麽一點點俸祿換來張丞相的另眼相待,是件非常劃算的事情,所以都舉雙手讚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