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再見姚陽夏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1-04-22 03:22      字數:2346
  路邊是另一個跳蚤市場。

  一個白發老頭正在攤位裏麵和人爭執著什麽,身後跟著好幾個年輕人在幫腔。

  楚辭叫停車子過去一看,笑了出來。

  還真是巧的不能再巧。

  姚陽夏昨天趕到馬斯克市就說要聯係自己,自己忙著在外麵撿漏,沒有理會他的要求。

  今天早上一早上自己就去了下麵撿漏,沒想到一回馬斯克市區就看到姚陽夏帶著徒弟們在這邊撿漏。

  看樣子還是跟人吵了起來。

  白發白胡子氣得都要掉完了。

  楚辭跟葉良辰湊上去聽了一會兒弄明白了之前的事情。

  原來姚陽夏看到有人售賣東西,上前理論,非說別人賣的東西是假的。

  攤主又說這東西是真的。

  兩方僵持不下,姚陽夏這邊的徒弟就開始鬧事。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一代不如一代!”

  楚辭眼神一冷,罵出聲來。

  這話毫不收斂,全部落在姚陽夏徒弟耳朵裏。

  一轉頭叫罵起來。

  “說誰呢!”

  “誰扶不上牆就罵誰!”

  “你找死!”

  “是麽?”

  楚辭抬起頭,終於亮出麵孔。

  葉良辰也挑起眉頭看著人群:“怎麽,覺得我哥罵的不對的人站出來看看!”

  “誰在放屁!你哥了不起……”

  “閉嘴!”

  姚陽夏一個徒弟話說一半突然被嗬斥,腦後挨了一巴掌,抱怨都不敢。

  “楚大師別來無恙啊!”

  “沒想到能在這裏遇到楚大師!”姚陽夏親自躬身朝楚辭打招呼。

  楚辭側開半個身子沒有受。

  淡淡道:“我可受不起姚老這個架子,折壽!”

  “怎麽?姚老你大動幹戈從帝都飛過來,可不是就為了撿漏的吧?”

  自己的目的被楚辭點破,姚陽夏當即老臉一紅。

  “怎麽能是撿漏!”

  “我這是教學,給他們看看這東西有什麽不一樣!”

  “哦?”

  楚辭好奇湊過去看一眼:“我看看不影響吧?”

  沒等姚陽夏回答就拿起他們爭論的東西翻看起來,隻一眼就認出他們爭論的東西是什麽。

  黃冊。

  這東西是明代朱元璋發明的東西。

  專門用來核實戶口、征調賦役而製成的戶口版籍,原身是元代的戶帖。

  以前交通不便,皇帝對於各地百姓的了解必須要靠人工統計。

  自有封建社會國家以來,一直是這樣子。

  到元代時候,形成了戶帖製度,利用戶帖記錄著人民的戶口和資產,加強底層控製。

  明朝的黃冊是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統合,在現在的玄武湖湖心島上建立了後湖黃冊庫用來存放全國黃冊。

  最早的時候,黃冊要求的規格是寬一尺二寸,長一尺三寸。

  對紙張顏色和所用材料,冊內文字,裝訂方式,書手全都有嚴格規範,

  必須以範本格式來抄錄,字體尺寸都不許出錯,否則就打回重做。

  這一製度在在洪武和永樂兩朝做的很好,後麵隨著官僚階級墮落腐化,基本形同虛設。

  本來製作黃冊的時候擔心蟻蟲蛀蝕,要求紙張中還要添加花椒、明礬等原料。

  可到了宣德之後,黃冊的記錄和抄錄全成了應付了事的事情,還因此帶來不少苛捐雜稅。

  一些地方的黃冊更是粗製濫造,從原本的高級棉紙換成了隨便印刷的草紙。

  甚至為了故意銷毀黃冊在紙張中添加糯米粉和糖粉,吸引蠹蟲前來噬咬。

  等到嘉靖和萬曆年間查看黃冊的時候發現除了洪武和永樂兩朝的黃冊還是基本完整以外,後麵各朝代的黃冊基本或多或少出現問題。

  不是紙張尺寸不符合就是頁麵完全蟲蛀。

  甚至有些省份送去的黃冊已經完全無法正常閱讀,翻動時候完全碎成渣滓。

  等到崇禎時候,黃冊更是被直接拿出去做紙甲紙盾,整整三百餘年的明朝戶籍資料被銷毀過半。

  清朝時候黃冊運送帝都,在清宮藏收之後,又經過兩撥遺失,到現在存留的不到千卷。

  曾經的兩百萬本黃冊萬不存一,可見是多麽珍貴。

  姚陽夏他們此刻拿著的就是一本明末的黃冊,而且還是最後的崇禎版本。

  可以說得是明代最後的輝煌了。

  “這東西,你們怎麽看?”

  “假的!”

  “必須是假的!”

  “大明朝崇禎十七年滅亡,哪裏來的二十四年的黃冊!”

  “假的不能再假的東西!”

  “完全是造假的不通曆史的表現!”

  楚辭翻到冊子底下,果然看到一行字跡。

  崇禎二十四年造。

  這就搞笑了。

  難怪以姚陽夏和他徒弟的存在都要因為這個吵起來。

  大明黃冊的記錄截止到崇禎朝沒有一點問題。

  崇禎煤山自縊後明朝就算是結束,所以明朝的曆史停留在崇禎十七年。

  至於後麵的南明,是明朝京師北京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繼建立政權的合稱,曆時18年。

  這一段基本都不會算在明朝國祚裏麵。

  畢竟皇親建國,連國號都用的是南明這種八竿子才能沾到邊的國號。

  簡直是硬湊上去的。

  後麵幾任皇帝用的年號也是弘光、隆武、紹武、永曆……

  和崇禎沒有一點關係。

  這東西自然不可能是崇禎二十四年出品。

  可問題是裏麵信息寫的有模有樣,甚至連一點塗抹修改痕跡都沒有,一看就知道是要上公交的正兒八經的清冊供單。

  這種東西一般的人是不可能接觸到的。

  能夠接觸到的也絕不可能花費這麽大時間去收拾這些東西。

  所以這東西的真實度很可疑。

  難怪姚陽夏手下的人都不相信。

  楚辭看了幾眼聽到身邊笑問道:“楚大師覺得這東西是真是假?”

  楚辭沒有理會這個問題,冷笑一聲。

  “你們自己認為是假的就好,和我說有什麽用?我又不教你們鑒寶!”

  姚陽夏被楚辭嗆慣了,知道楚辭習慣,甚至連眉頭都不變。

  手下的弟子卻紛紛叫嚷著要讓楚辭知道厲害。

  楚辭不動聲色,葉良辰搶白一句。

  “憑你們,配麽?”

  一群人還要說話,姚陽夏主動攔住他們。

  “楚大師,既然你也有意思,那麽我們退出,你來談!”

  楚辭看一眼,冷笑道。

  “想看我的笑話,你們還沒有資格!”

  姚陽夏臉色一變,就聽到楚辭操起一口方言和攤主接上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