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名琴焦尾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12-30 02:25      字數:2308
  接連轉了幾個庫存,楚辭眼裏落了些東西,可是終究覺得差一些。

  連手中的宮燈都比不過,更不用說《蘭亭序》原本。

  楚辭在東都撿漏也沒少遇到好東西,眼光自然高起來看不上這些隻能算是一般的東西,一些明顯沒什麽品相的東西楚辭連看都看的看。

  路過巳庫,楚辭倒是一眼就看到原版蘭亭序。

  沒有任何阻礙,直白的掛在一個防彈保險櫃中。

  唐若離當場就告訴楚辭,這個東西就算是要拿,也隻能上報,密碼隻有唐宣儒知道。

  楚辭當即冷哼一聲轉頭離開。

  一件拿了也出不了手的東西留著沒用。

  眼光一轉,倒是有了計謀,這東西可以用來布局!

  仔細打量了兩番蘭亭序原本這才換到下一間寶庫挑選起來。

  短短幾步路的功夫,楚辭腦中已經完成布局。

  安傑麗娜和沙家布局的事情隻要有這個道具,不怕他們不上當!

  楚辭眼神閃爍走進申庫。

  申庫內存放的大多都是各大宗教物品,佛釋儒道、諸子百家,甚至連外邦的一些奇特的資料都有。

  楚辭甚至看到一本《天地陰陽合歡大悲賦》。

  這本書是當年在沙漠佛窟內發掘的一本傳奇書籍,19世紀末被紅酒國的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帶走藏在紅酒國最著名的博物館內。

  眾人都以為此書失傳,沒想到在唐家寶庫內還有另外一本。

  而且唐家寶庫的這這本書全書羊皮鞣製,墨色和顏料極為考究,全都是珍貴的礦質顏料,絕不是一般的人能夠用得起的。

  至今千年沒有褪色,比唐卡還要鮮豔,絕對是重寶。

  從這點來看,比紅酒國的那本還要好許多。

  唐若離看到楚辭的眼神落在《天地陰陽合歡大悲賦》上麵瞬間臉色羞紅。

  這本神書她自然了解,甚至還偷偷拿出來看過。

  上麵的內容不堪入目,卻也讓她大為改觀,可以說她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天地陰陽合歡大悲賦》的作用極大。

  看到楚辭的視線,心中暗啐一口。

  果然是男人都免不了是個色胚,就算是自己看上的男人也落入俗套。

  剛想這些,楚辭轉眼間已經看向別處:“假的。”

  唐若離頓時心頭大震。

  什麽!

  寶庫裏的東西居然是假的?

  要是一般人說這話,唐若離完全不會在意。

  唐家寶庫裏麵的東西全都是經過唐家鑒寶師挑選審核過的東西,每一件物品都要三次審核,絕不可能出現錯漏。

  可楚辭作為鑒寶專家,實力毋庸置疑,凡是他看過的東西都沒有錯。

  就連歐陽丞看不出來的假畫在楚辭眼裏都沒有撐過一秒鍾。

  所以聽到楚辭斷言,唐若離臉色頓時慌亂起來。

  作為唐家智囊,她考慮的遠比一般人多。

  唐家寶庫出現假貨,問題不在於這一件東西。

  而是如果唐家寶庫內出現假東西,這一定是哪裏的流程出現問題,到時候整個寶庫內的東西都要盤查,一一追責。

  麻煩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必須弄清楚這背後究竟有什麽問題,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問題。

  畢竟唐家傳承千年,還是頭一次遇到寶庫東西是假的。

  這就說明有一條利益鏈已經形成,並且能夠穩定的從寶庫裏拿走東西。

  “出去後一定要第一時間讓人去查這件東西的出庫記錄!”

  唐若離眼神肅殺,俏臉含霜。

  半晌突然反應過來看向楚辭低眉順眼:“楚大師,敢問這東西是哪裏有問題?”

  “作者不對。”

  唐若離瞬間石化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東西寫著白行簡所做,可是風格和白行簡其它作品完全不同,而且不是中原儒家所提倡的東西,十有八九是後人假借白行簡之名傳播的。”

  “那……年代?”

  楚辭不說話,微微點頭。

  唐若離頓時鬆了一大口氣,隻要年代沒有問題,那就好說,至於弄虛作假什麽的,那屬於曆史學家的問題,和這個影響不大。

  想到這裏又是忍不住嬌嗔一句:“楚大師,你可真是嚇死若離了。”

  “要是這東西真的……哎……你壞死了!”

  唐若離突然嬌嗔起來,楚辭側身沒有理會,淡哼一聲換下一個寶庫。

  堂堂唐家寶庫,居然沒有幾樣能算得上珍品的東西。

  最後兩個庫,楚辭也不太奢望能出好東西。

  畢竟他要的東西和大多數藏寶者看中的不一樣。

  比如剛才的宮燈,唐家沒人能看出來,隻以為是廢棄物,可是在楚辭眼中,這個香爐的價值幾乎和《蘭亭序》正本一樣。

  這就是見識的價值。

  唐家寶庫內的東西隻看重東西的朝代和材質,品相一般的不收納、年代不足的不收納,非精品不收納。

  這些雖然是大多數收藏家的做法,可是往往有些東西並不在乎品相,而是其上背負的價值。

  楚辭冷笑一聲轉過新的寶庫。

  一進門,刹那呆立在門前。

  楚辭從沒有這麽失態過!

  就連拿到武後宮燈的時候也隻是內心有一分波動,可是看著眼前的東西還是震驚的說不出一個字來。

  一根被灼燒過的木頭直勾勾的矗立在眼前。

  比人還高的木頭下半部仿佛焦炭一樣,上半部卻有著極其細膩的木頭紋理。

  看起來如同一根被雷劈過後剝去樹皮的木樁,擺在地上也隻是當做一個掛飾的支撐。

  可楚辭一眼看出這跟木頭裏麵還有東西!

  上前觸摸,幾乎是一瞬間,楚辭就知道了這根木頭裏麵的東西。

  名琴,焦尾!

  華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是東漢名人蔡邕所創。

  《後漢書·蔡邕傳》記載稱:“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因稱琴為焦桐。

  這把琴在整個華國曆史上都是傳說級別的存在。

  可惜自從現世後數次消失,誰都不知道這把琴去了哪裏,沒想到居然會出現在唐家寶庫,還被封禁的如此嚴實。

  唐若離看到楚辭對著一根木頭發呆,眼中疑惑更深。

  剛剛楚辭路過蘭亭序的時候也不過是掃了一眼,可是卻盯著這根木頭十幾秒。

  唐若離的三觀已經被徹底顛覆。

  這?一根木頭也能算是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