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陶瓷修複很難嗎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12-30 02:25      字數:2389
  修複室裏麵別的沒有,就這類基礎書多的要死,燕剛當即找了幾本給寧珍還主動在一旁講解起來。

  然而燕剛怎麽也沒有想到,這種考古和文保專業研究生看著都費勁的專業書,寧珍居然翻的比連環畫還要快。

  對楚辭他是不敢說什麽,可是對寧珍可就沒有什麽好脾氣。

  “你這麽看書能有什麽用?”

  “臨陣磨槍那也得有基礎招式才行,你什麽都不會,就算是看書也沒用!”

  “而且你看的這麽快,能記住多少東西?”

  “文物修複這東西不是看書背誦就行,還要有實踐才行……”

  燕剛說著,寧珍就像是完全沒有聽到一樣一直在看書。

  而且越說翻的越起勁,連第二遍都不用,翻過之後直接放下換下一本。

  足足十幾本專業書,翻了不到一個小時全部看完。

  等到最後一本書合上,燕剛才停止喋喋不休的話語。

  寧珍也終於轉過頭看向他:“叔叔,你說完了嗎?”

  “說完了!”

  燕剛被這麽突然打斷,臉上還是多少有些尷尬,可是麵對著這麽一個孩子又不知道能說什麽,隻能咬著牙開口。

  “我是擔心你沒有記下。”

  寧珍認真的思考幾秒:“是沒有記下。”

  燕剛臉色一喜,正要說教,就聽到寧珍接下來的話。

  “叔叔你說的太多了,有幾個地方我正好沒記住,要不你幫我講一下吧?”

  燕剛聽著問題眼中露出驚喜,這種時候正好可以展現學識,而且以寧珍剛才看書的速度,能問出什麽內容出來?

  無非就是一些基礎知識,這還不是手到擒來。

  燕剛擺好姿勢等待寧珍開口,可是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就驚的他說不出話來。

  “叔叔,我看書上說陶瓷修複要先準備缺失部分,再去上釉,燒製,最後拚接,可是為什麽不用整體加溫局部燒鑄法?這樣契合度和穩定性都會高很多?”

  燕剛額頭流下汗水……

  這個問題,他印象中在書上隻是一個構想,理論可行,可是完全沒有實際可行性。

  因為陶瓷燒製的時候需要控製溫度在1280度到1400度之間,燒製好的瓷器也可以經受的住同樣的溫度。

  可是這是在已知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個控溫。

  而古代的陶瓷在燒製時候的溫度並不知曉,之前做測試的時候也有人嚐試過這種方法。

  可是沒等到複原件燒製好,原來的文物碎片就發生高溫炸裂和釉彩流失的情況,這個方法便被徹底叫停。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寧珍會問出這個問題。

  不過轉念一想,要是她還問基礎知識,那明擺著會被自己笑話,所以故意挑了一個難的問題。

  想到這裏燕剛便挑起嘴角給寧珍解釋一遍。

  本以為寧珍聽完會恍然大悟,可是卻還是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燕剛也不催促。

  這些東西就算是博士生都得思考半天才能明白,何況這麽一個看著還沒上初中的孩子。

  就算是強,那也是強在看東西上麵。

  畢竟有寧家的底蘊,從小抓著真東西來學習,看東西的眼力勁不會差。

  不然當年溥儀從皇宮出來後看東西也不會有那種感覺。

  說不出有啥不好,反正就是和我家的東西不一樣!

  這就是習慣使然的東西,說不出個子醜寅某來,和修複完全不一樣。

  燕剛把寧珍也當成這樣的人了。

  半晌,寧珍點點頭:“我明白了!”

  燕剛微微一笑,剛想說寧珍領悟能力不錯,這種知識現在就明白,就被寧珍一開口的內容徹底給震住。

  “我知道怎麽整體修複了!”

  臥槽!

  饒是燕剛博學強識修養一等一的好,聽到這句也是不禁爆了粗口!

  這就知道了?

  你知道什麽了?

  困擾文物修複界幾十年的問題居然就讓你看一個小時書,思考幾分鍾,這麽點時間給解決了?

  要是讓故宮博物院那群老專家們聽到,恐怕氣的都能從帝都直接飛過來。

  不過燕剛也沒有太當回事,孩子說的話不能當真,說不定又是什麽異想天開的想法。

  畢竟之前他家孩子看到他研究的問題還直接說請孫悟空來幫忙。

  要是尋常的孩子說也就說了,可是寧珍偏偏是楚辭帶來的,於是又耐著性子隨口問了一句。

  “小姑娘你知道什麽了,跟我說說唄。”

  寧珍很認真的開口:“我想到怎麽處理瓷器修複的時候局部和整體的溫差了!”

  燕剛依然一臉不信,挑著嘴角皺起眉頭沒有表態。

  寧珍看出他不信。淡淡的哼了一聲,撅起嘴小聲嘟噥出一個法子。

  “這樣子,叔叔你覺得行不行?”

  燕剛一開始聽著還有幾分不屑,不就是用隔熱材料包裹整體,緩慢加熱嘛?

  這種方法早都有人試過,要不就是單點升溫過快導致受熱不均炸裂,要不就是整體升溫過慢導致達不到瓷器的燒製溫度。

  早都被人淘汰了!

  可是寧珍卻另辟蹊徑,在鑄模外麵包上隔熱層和防爆塗料,再用同樣的材質包裹塗料外層,再一起燒製。

  “內外溫度一樣,燒製不會有任何問題,再把外麵這一層剝落下來就好!”

  燕剛聽著寧珍說到後麵,突然愣住。

  好像真的有那麽一點可行性!

  再等到寧珍全部說完,燕剛整個人都傻在了原地,好像真的可以!

  沒想到,困擾學界幾十年的瓷器修複問題居然就這麽解決了?

  燕剛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再看寧珍,燕剛還是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

  要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楚辭,或者哪怕是寧柔他都不會這麽驚訝,可是偏偏就這麽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而且從學習文物修複到提出解決辦法不到兩個小時!

  這已經不是用天才就可以簡單來形容的。

  本來還想繼續看下去,誰知道楚辭一句可以了,寧珍放下東西就走。

  再看一眼楚辭,燕剛的內心泛起無盡的酸楚,先有聶風後有寧珍,這楚大師真的不知道是走了什麽狗屎運,把這種天才全都一網打盡。

  偏偏他們還十分信任楚辭,這讓別人連挖牆腳的機會都沒有。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不過……燕剛又感激地看了一眼楚辭。

  他並沒有說陶器修複的方法不能外傳,那就意味著這個方法默認是交給燕剛了。

  一想到這裏,燕剛頓時也顧不上讓傷心和嫉妒,連忙抱著一堆瓷片衝進修複的燒窯間,不研究成功,死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