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真正的大收藏家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12-30 02:24      字數:2274
  順著楚辭的眼神,宋驚鴻和陳良也連忙看向畫麵。

  “難道這畫上還有什麽問題?”

  兩人現在已經被楚辭鍛煉的神經無比粗大,哪怕是楚辭現在說這幅畫不是《溪山行旅圖》而是《千裏江山圖》他們都不會有一點驚訝。

  楚辭指著鈐印沒有說話,示意兩人自己看。

  因為鈐印位置比較偏加上年代久遠,顏色已經有點稀薄。

  兩人分辨了半天才看出鈐印上麵的字跡。

  “保和殿大學士之章?”

  “什麽意思?”

  “官藏?”

  陳良問出這個問題很正常。

  他主攻的方向是金石,一般也不會有人在這種藏品上麵留下自己的收藏印記,頂多是編撰收藏集子的時候記錄一下,列明藏品時間、信息以及流轉情況。

  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鈐印。

  而宋驚鴻則是沉思幾秒輕聲問出聲來:“梁清標?”

  楚辭嗯了一聲輕輕點頭。

  得到確認,宋驚鴻瞬間不淡定起來,嘖嘖舌露出羨慕之色。

  葉良辰好奇道:“怎麽?這個人很有名?”

  宋驚鴻收回視線長歎一聲。

  豈止是有名!

  梁清標是明末清初的名臣也是冠絕天下的收藏家。

  為官五十載曆任四部尚書四十餘年,官拜保和殿大學士,世稱梁相國,而這也是這枚收藏章的來曆。

  “不過這比起他的家世和收藏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宋驚鴻回憶數秒開始講述梁清標的經曆。

  梁清標本身就是正定梁氏家族的世家子弟,在明清兩朝顯赫數十代,其家族光是受到嘉獎的牌坊就多達三十餘座。

  要知道古代的牌坊是用來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

  別說尋常人家,就算是普通的官員能得到一座牌坊已經是祖墳上麵冒青煙,是值得祭祖的大事情。

  而梁家有三十多座牌坊,這在古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反映出其家族的顯赫。

  祖父梁夢龍是戚繼光的上司,官拜一品。叔祖梁誌富甲一方,是有名的收藏家,到了他這一代更是家產豐厚。

  從他本人的詩詞《秋憶趙郡風物成雜詠三十》中就可以看出。

  “城東別墅輞川圖,手種垂楊一萬株。大麓經秋霜幹冷,綠煙猶似昔時無。”

  輞川圖是唐代王維所作的一幅畫作,上麵描繪了一座掩映於群山綠水之中的別墅,足足五進,有十多個院落,氣勢恢宏無比。

  而梁清標將自己家比作輞川別墅還說能夠種植一萬棵垂楊,這份身家無需多言,放在現在也是無人能比。

  至於他的藏品更是豐厚到無法描述。

  世稱梁清標收藏叢書字畫超過十萬之數,遠超現在一些博物館和圖書館。

  而且他的收藏還有標準,非精品不收藏非珍品不鈐印。

  如果不是名人所做或者年份古老,那麽隻有填充庫房的命,連蓋上鈐印登記造冊的資格都沒有。

  在梁清標有據可查的六百餘件書畫珍品中,光是晉唐名家的作品就有近百件、宋元名家作品近四百件、明清藏品更是多如鬥石。

  而且這些字畫的名字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冠絕天下的存在。

  顧愷之三個版本的《洛神賦圖》。

  閻立本的《步輦圖》。

  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

  趙孟頫的的《鵲華秋色圖》。

  仇英的《赤壁圖》。

  ……

  如今華夏十大傳世畫作中,過半都曾是梁清標的藏品,一人所藏,能比的上故宮博物院,足以看出當年他在收藏界的地位。

  毫不誇張的說,當年的梁清標的收藏室,比如今全世界的博物館的書畫珍品加起來還要多。

  甚至現在許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在梁清標家裏可能就是個勉強夠資格鈐印的存在。

  以前許多書畫其實並不顯赫,而是有了大收藏家願意收藏,畫的價格才會慢慢上漲。

  比如唐伯虎的畫,在其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很難得,隻要幾兩銀子的潤筆費就可以換到一副扇麵,而一條中堂也不過是十幾兩銀子。

  可是因為有大收藏家發現唐伯虎書法畫作的精妙之處開始高價收購後,唐伯虎的作品便一路瘋漲。

  直接漲到一字一金。

  這也是所謂的畫憑人貴的典範。

  董其昌這幅畫作也是如此。

  本身隻是摹本,而且不像是《蘭亭序》原版不見天日。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現在就在博物館收藏著,董其昌這幅摹本本來是不會有高價的。

  可是梁清標既然在這幅董其昌的作品上麵留下鈐印,那這幅畫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摹本去考量。

  甚至很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秘密。

  如果有相關的曆史故事支撐,隻怕連這幅兩千萬的畫作都要再翻個倍。

  三人看著楚辭沉默不語,內心滿是震撼。

  而楚辭卻感受著手邊的那塊七彩錦緞裝作若無其事地樣子。

  他有預感,這次鶴池苑一行最大的漏其實早就握在自己手中。

  其餘的這些隻不過是順帶著撿漏而已。

  當然這話他沒有說出來。

  否則就算是宋驚鴻幾人已經麻木的神經,聽到這個消息也會氣得吐血。

  二十個億都隻是順手,認真起來要什麽樣?

  兩百億嗎!

  楚辭將鍾表和畫軸重新裝好,心裏卻有了別的打算。

  既然梁清標的藏品外流,裏麵還有這樣的機關,那麽其他人是否也是一樣?

  要知道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

  老一輩的收藏家經曆過亂世,容易收藏東西,也知道怎麽藏東西,

  不說明清,就算是民國到現在的那幾位收藏家的藏品,比現在的許多藏家可是好了太多。

  甚至再往開了說。

  連畫軸裏麵都能藏東西,別的地方呢?

  房子的夾層、銀行的保險櫃、還有那些傳說中的藏寶圖!

  楚辭心思瞬間活絡起來:“看來有機會也要四處走走看看。”

  這些東西,是該到時候重見天日了!

  接下來的拍品楚辭看了幾眼都沒有一點興趣,葉良辰拿到茶壺對別的也不感冒,包廂內安靜了不少時間。

  隻等最後的錢幣出場。

  大泉五千!

  楚辭對此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