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 終有一失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9      字數:2069
  皇莊後山,看著呼呼作響的風車,昨晚和兒子談到後半夜的段正淳笑容滿麵,剛才在裏麵,他親眼目睹了這個大家夥,是如何快速的製作出一排排精美的金幣來。

  眼下,他手中就拿著一枚把玩著。

  這些金幣,也可能是他此次到皇莊,能帶回去的唯一的禮物,哦,還有高升潔的專車。

  他看著山下的莊園、原野、洱海,看著遍地蔥蘢中盛放的野花,看著依然在緊鑼密鼓的施工的工地,看著那條從海邊的碼頭延伸出來的馳道上那快速奔跑的馬車……覺得很是舒暢,“真是個好地方啊!”

  “父皇和母後,可以多呆些時日,”段譽道。

  他知道,對他這個皇帝,這也相當於是放風。

  “我等著你在宮裏給我建高樓,”段正淳看著大兒子道。

  在這邊是舒服,但他總是有些放不下心來,畢竟,他登基之後,朝局一直就不是太安穩。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這個皇帝和太子都不在京城,哪怕走水路,離那邊隻有一兩個時辰的路程,他始終難以安心下來,想想還是坐鎮在宮裏踏實。

  但若是在宮裏就能輕鬆的看到城外的風光,那自然是極好的。

  “兒子想著,過些時日,在對麵給父皇建一處行宮,父皇就可以多到城外的海邊住住,”段譽道。

  段正淳搖頭,“我知道這是你的孝心,但現在不好大興土木,”

  他轉頭看了看那邊坐在桌旁相談甚歡的準婆媳,帶著兒子朝旁邊走了走,低聲說道,“前日,幾個大方丈,找到了宗正府上,”

  段譽忙道:“國師府並沒有遞話過來,”

  段正淳看了那邊和自己兒子一樣年幼,也和自己兒子一樣穩重大方的董佳,“你眼光沒錯,確實是個好姑娘,”

  他以為,這樣的情況下,董國師不可能沒有話跟皇莊這邊說,既然兒子沒有收到,那一定是董佳攔了下來。

  “這些大和尚,未免也太霸道了些,母後的慈善總會還沒正式成立,他們便擔心兒子說的話會成真?”段譽道。

  “嗬嗬,”段正淳笑了起來,“這次你可猜錯咯,”

  看著快意的皇帝老子,段譽一愣,不是擔心慈善總會會搶走民眾捐給寺院的香油錢?

  “他們自然有這樣的擔心,但沒有直說,找到王叔,確實是因為你做的事,這些時日,你接連讓儒家大失顏麵,頒布的新政,更是讓儒家惶恐難安……”

  段譽這下明白了那些大和尚找上段壽昌所為何事,“他們難道想借此機會,對儒家落盡下石,讓他們佛家再進一步?”

  從很多方麵說,儒家和佛家,無疑存在競爭,當然,還有道家。

  縱觀之前的曆朝曆代,儒家自然最是成功,因為儒家入世,大多數時候都把持著朝政。

  但佛家和道家,並不是沒有對儒家形成過挑戰,如在漢、晉之際,新道家反周孔名教的運動,便讓儒家遭遇了一次危機,兩晉之後的南北朝及隋唐,佛教更是長期處於支配地位。

  在大理國,佛家可以說一直都壓著儒家一頭,大理國的士子之所以被稱為師僧,就因為他們大多是僧人,習佛理,又讀儒書的僧人。

  至於民間,自南詔時起,便是家家崇佛,佛教,已經全方位的滲透到了大理國的方方麵麵。

  但在這些事上,這三家的追求,都沒有盡頭,最好是自己一家獨尊最好。

  “這些大和尚,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段正淳道:“我大理,崇佛上百年,”

  他搖頭,“有些事,同樣做得遲了些。”

  他這還是第一次在段譽的麵前,吐槽前任們。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無論儒家、佛家、道家,可以說都是工具,因此讓這其中的任一家占據絕對優勢,都不可取。

  雖然前麵的那些位,對此也都有些警惕,並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借大臣角力的機會,讓“國師”這在開國初期,不但是佛家領袖,還參讚軍國機要,實際地位都在丞相之上的職位,變成了如今空有高位的閑職,還通過多種手段,讓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但總體來說,在如今的大理國,佛家依然是一家獨大。

  段譽譏諷道:“我聽說,不少百姓,非但捐錢,連家中的良田,不少都捐給了佛寺,以至於一家家佛寺,都成了大地主,連賦稅都不用交的大地主……

  “就連這邊銅坊的出產,至少有兩成,都變成了各家對佛寺的進奉……”

  “他們,居然還不知足?”

  “更別說,這些年,僧徒濫雜,蠱害百姓之事不絕於耳,荒年放高利貸者,寺僧一直都是主力,我……”

  “譽兒,”段正淳打斷了兒子的話,“佛家之事,得徐徐圖之,”

  還是少年心性啊。

  雖然他把三教都當作工具,但他很明白,佛家因為關乎信仰,斷不可采取針對儒家的措施。

  段譽躬身道:“父皇,這些時日針對儒家,等同於間接幫助了佛家,兒子思慮不周,請父皇責罰。”

  要說,懟儒家的時候,他還真沒有想到這一點。

  所以說,在有些方麵,他是真沒他老子看得全麵。

  “勿要多慮,”段正淳道:“若是儒家能按譽兒你的設想改良,則來日更有助於抑製佛家,”

  他此刻心情挺好。

  坦白說,看著這個這些時一直日攪動風雲的兒子認錯,他還真忍不住有些開心。

  兒子太優秀,免不了反過來給他這個父親壓力。

  “但有些手段,不妨現在就想想,”他輕聲對兒子說。

  在這方麵,他已經想了很多,北周武帝(在位期間,大舉滅佛)的生平事跡,也看了很多,有些想法,冒出來也不止一次。

  但那也隻能想想而已,因為那些事,比把高家打垮還要難。

  從南詔算起,崇佛已逾三百載,有些事若是要做,那便真是與全天下為敵。

  他原以為,這些想法隻能一直深深的壓在心底,但這個兒子,現在就讓他看到了希望。

  “我們這就回京,”他寵溺的在兒子肩頭拍了拍,“告訴下麵的那些人,等到中元節,我再來檢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