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演技派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050
  學士府書房,很像是遭了一番劫難的樣子,架上往日整整齊齊的書,此時不少都在地上、在桌上,好些都翻開著,胡亂的疊在一起。

  “重病”的黃昊,埋首在堆滿了書的桌上查查寫寫,無比的專注,無比的投入,管家回來後在一旁站了好一會他才發現,“送走了?”

  “是的老爺,”管家給他換了一杯熱茶,“你還是歇會吧,”

  此時的黃昊,精神頭非常足,但一看麵色,就知道他疲憊得厲害。

  因為“重病”,理所當然的不用上朝,所以也就不太在意儀表,發髻有些鬆散,幹枯斑駁的頭發亂糟糟的不成樣子,半白的長須和衣襟上,都沾染了些墨水,看起來,就像是個落魄已久的老秀才,難得的找到了一個好差事,在拚命的燃燒自己的潛力一樣。

  黃昊擺擺手,“哎,我精神得很,”

  他確實精神得很。

  被自己的學生,可以說是“勒令”告病回府的時候,他也是各種心酸,但重新細看了看段譽給他的那封信之後,他突然就精神了起來,也是真的覺得,自己學生說的那些話,比如讓他成為一代大儒,還真不是隨便誇口。

  此時的他,對大理國士林領袖的這個位子,已經不太放在心上,他確定,若是做成了段譽信上所說的這事,那就是名揚四海,別說大理國了,都可以考慮爭取去做儒家正朔,也就是宋朝儒家領袖的位子。

  話說,自從司馬文正公及明道先生(程顥)等故去之後,除了伊川先生(程頤)等幾位,宋朝眼下真沒有讓他真心佩服的大儒。

  但程頤等,嗬嗬,這些年來,貶來貶去的,安定都難。

  他非常相信,若是把學生的這個想法變為現實,這成就,當世沒有一個號稱大儒的人能比肩。

  若不是如此,他哪能做到對外麵的喧囂充耳不聞?

  對現在的他來說,段譽所提的這件事的意義,比眼下大家群情洶洶所鬧的那些事,要重要得多得多。

  在晚年能參與這樣的大事,何其幸哉,哪會覺得累?

  “他怎麽說的?”他又問道。

  “隻說是受相國公所托,來探望老爺,又說老爺吉人天相,一定平安無事,相國公和他,都等著老爺早日重返朝堂,”管家複述著高明順的話,“他還帶來了一大箱滋補品和藥品,”

  “哦?”黃昊聞言,暫時停住了筆。

  既沒有表示懷疑,還給我送禮?那這隻能是看在自己那個學生的份上。

  但又不是真的為太子殿下著想,看來相府那邊,是巴不得“重病”是真,這樣以後就不能繼續成為士林領袖,再讓士林為太子所用……

  嗬嗬,和我的學生一比啊,你高家父子的眼界,一下子就低了不少。

  “去給我也做幾支鵝毛筆,”他看著手中的毛筆,用毛筆寫這有些字,還真挺費事,“你去吧,記住,院門口看緊,少爺們也不讓進。”

  演技秒殺小鮮肉段譽的黃府管家聞言默默離去,鵝毛筆,那玩意兒他知道,聽說,也是太子殿下鼓搗出來的。

  太子殿下,那真是神童啊。

  …………

  馬車裏,高明順勉勵了熙川先生幾句後,便先把他送回府去繼續籌謀。

  到熙川先生暫居的府邸時,他連車都沒有下。

  他們父子,也從這幾日的事中總結了不少,現在他們一致認為,對這些名宿,是要禮遇,但又不能過分優容。

  一旦過分優容,他們便會恃寵生嬌——說起來,倒是很像孔夫子所說的“為難養也的”的小人。

  類似今天那樣的杖責,還是很有必要,不然,他們真不知道輕重,真就當天老大他們老二。

  所以他們對熙川先生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調整,並已經清楚的讓熙川先生切身感受到。

  他看著依然沉穩的走進府裏的熙川先生,敲了敲車窗,“去書屋。”

  …………

  開業時俱都各領一時風騷的三味書屋和昭文書屋,此時都平靜了下來,回歸了一家書店本真的樣子,雖然有人進出,但開業時那門庭若市的盛況,想來再也不可能出現。

  哦,卻也說不準,高明順掃過拴馬樁上係著的那匹馬,看向對麵的三味書屋,若有朝一日,太子殿下再出一本書,沒準對麵又會被人把門檻踏破,把頭擠破。

  他搖了搖頭,那樣的本事,真是羨慕不來,我還是隨著父親,學怎麽打理朝政吧。

  站在兩家書店中間,真能聞到濃濃的墨香,那是從兩邊書店讓人抄書的那間大廳傳出來的,每次到這裏聞到墨香,都讓他覺得安逸,這裏的墨香很單純,隻關學識。

  他特意看了看,此時兩邊抄書的人,都有不少,對這些能在這個時候,還能安心坐下來抄書的人,他很有好感,這些人才是真心向學的吧。

  他旋即搖了搖頭,焉知此時坐在這裏安心抄書的人,所為的不是來日高中做官?焉知他們來日躋身朝堂之後,不會隻想著自己?……

  說起來,怕是現下的讀書人,都逃不出這樣的窠臼,太子,他說得還是有些道理,讀書人和他們所讀的書,真的應該改改。

  高瑤嘉匆匆的到樓梯口迎接,“二哥,你怎麽來了?”

  “路過,來看看,”高明順道,看著妹妹的樣子,他問道:“有事?”

  “沒有沒有,”高瑤嘉讓開路,“二哥快請,”

  丫鬟們正撤下殘茶擺上新茶,高明順有些懶撒的坐下,閉目道:“還是你這裏好,清淨,舒心,”

  “二哥是累了吧,”高瑤嘉示意丫鬟們輕聲關上門窗,自己去取那安心寧神的香來。

  但高明順馬上睜開眼睛,“瑤嘉你怎麽不問問今天的事,不問問太子?”

  高瑤嘉道:“今天的事,哪還用問你,滿京城誰不知道?至於那個家夥,哼,我才懶得理會,”

  高明順搖頭,“不對,不對,”

  按妹妹的性子,她應該是一見到自己,就馬上問今天的事才對,絕不應該是現在這樣。

  想起樓下看到的馬丫鬟們剛剛撤下的茶,他對著隔壁喊道:“還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