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隊伍不好帶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081
  烈日當空,樹蔭匝地,薔薇架旁,依然茶香四溢,但桌旁之前還萬言滔滔的士子們,此時卻和風一樣沉寂了下來。

  在沉寂之下,是越來越難抑製住的激憤,以至於他們看向書房的目光,都相當的有熱度。

  書房裏的氣氛更是沉悶,熙川先生閉目坐著,光從窗外照進來,烤在他的半個頭上,他整個人,因此看起來也有些陰晴不定。

  雖然有僮仆在賣力的拉動著掛在屋頂的風扇,所有人都有些燥熱不安,但又沒人發出聲音來,隻有椅子,被各自的主人折騰得不時發出悻悻的吱呀聲。

  如果說,黃昊書房裏,是朝中的士林首領,那熙川先生書房裏的這些,則是因為各種原因在野的文壇名宿,他們因此更是無所顧忌。

  於他們而言,今天傳出的這一條條消息,讓他們更是激憤難當。

  若不是有熙川先生壓著,他們早就跑去叩闕。

  他們雖都有功名,但早就聲名遠播,那些功名,革去了,也就革去了。

  至於杖責,哼,正是要讓那些食肉者看看我等的錚錚鐵骨,看看我等雖身在隴畝之間,卻心掛廟堂,為此不惜此身……

  雖一個個都這麽慷慨激昂的想著,但熙川先生沒出聲,他們便也都沉默著,隻接二連三的用椅子的吱呀聲,來表明它們的態度。

  沉靜最終被急促的腳步聲打破,那是熙川先生的一個心腹幕僚,他抬袖擦了擦額上的汗,“先生,各位,”

  這下,不等熙川先生開口,眾人就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見到相國公了嗎?”“相國公怎麽說?”“侍中大人怎麽說?”

  還是熙川先生沉穩,“先潔潔麵,”

  那位用濕巾擦了幾把後才道:“侍中大人讓人對我說……”

  頓時有不少人搖頭歎氣,這就是說,不但是相國公,連侍中大人都沒見他。

  “相國公府,還是原來的章程,具體的運作,還是由先生做主,”

  “嗯,知道了,”熙川先生點頭站起來,負手看著窗外。

  身後是爭吵聲一片,“熙川先生,如今如何還能堅持原來的方略?相國公受宮裏迫使,不得不懲處那些學子之後,情勢已然大有不同,”

  “是,我們不能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相國公代宮裏受過,看著詆毀我們大道的人安然無恙,那些滿腔熱血的同門,蒙受這樣的羞辱和不白之冤……”

  是的,雖然那些學子,是高泰明下令打的,他們的功名,也是高泰明再三要求開革的,但在熙川先生這邊,說法就是高泰明之所以那麽做,全是因為宮裏的逼迫。

  這個說法,自然是熙川先生提出來的,但相國公府,並沒有絲毫反對,他因此相信,就是相國公對這套說辭,也一定非常滿意。

  他同時也清楚,這樣的滿意,還不足以抵消之前發生的叩闕事件,發生了那樣的事,無論如何,他都有失察之嫌。

  眼下,他就更是為難。

  “……那位已然發出了戰書,我等又如何還能替他開解?”有人道。

  這正是讓熙川先生為難的地方。

  相國公府說“還是原來的章程”,那就是不要讓士子們把火燒到太子頭上,但太子都說了,要和所有想去的人,辯論他那些詆毀儒家的言論……所以,該怎麽辦?

  去,不行。

  去了,想不影響到太子,那隻能站在他那一邊,這不可能!

  不去,也不可能!

  滿京城的學子都躁動起來了,都在謀劃更大規模的叩闕,這個時候,作為士林中備受大家推崇的領袖,卻叫大家冷靜,不要衝動,更是不要關心太子發起的那場辯論?

  那怕是頃刻之間,就會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這樣的負麵影響,是他在宋朝高中的榮耀也不能消除的。

  聽著房中眾人一聲緊似一聲的逼問,熙川先生煩悶非常,還真是廟小妖風大啊。

  在宋朝,這樣的事,哪會有這樣的結果?

  政事堂的那些相公們,同樣無需皇帝出麵,就能輕鬆的把這樣的事化解,其實很簡單,隻要敷衍一下,讓那些學子們都散了,然後再拖一拖,怕是幾日之後,這事就沒人會再提起。

  可是這裏,全部杖責不說,還要革去全部人的功名,這不是怕事態不夠嚴重嗎?

  或者說,相國公啊,你下手幹脆再狠一些,比如,當眾把陳若等人斬了,那麽,哼哼,他轉過頭來,此時這些義憤填膺的諸公,怕是連大氣都不敢出。

  “諸位,我如何不了解大家的憤懣,”他溫言道:“隻是,和外麵的那些晚輩不同,各位都是曆經幾朝的大賢,都眼光過人,都清楚國中眼前局麵的來之不易,”

  “我等若是也和那些後輩們一樣不冷靜,恐釀成大禍啊,”

  這話的意思就是,並不是我攔著你們,隻是,為了國家,我們得發揚風格,暫時忍耐,也就是,俺們最好不去。

  “至於殿下想要發起的論戰,嗬嗬,”他笑了兩聲,“子曰,君子矜而不爭,各位難道還要和一個孩子,於大庭廣眾之下,在言語上爭一個長短?”

  “我儒家,煌煌千年功績,豈是誰說幾句話,辯論一場,就能抹殺的?”

  “我深知各位此時的心情,但成大事者,從來需要經曆磨難,就連相國公,都可以為了國家大局,而擔負這樣的罵名,諸位,我們又有什麽不能忍受的?”

  他這話的重點,並不是要忍受什麽,他這話的重點,是相國公。

  你們要清楚,是相國公不想讓人把火燒到太子頭上,你們想怎樣,不從啊,那前程還要不要了?

  “某想勞煩諸位擬一篇雄文出來,讓那些熱血的晚輩們,能想得遠一些,想想當前來之不易的局麵,也能看的遠一些,不要急於爭一時之長短,”

  眾人雖然都被他話裏點到的高泰明,變得動搖起來,但對寫這樣的文章,卻還都有些躊躇,畢竟,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靠名聲、靠臉麵,活著,以及吃飯。

  熙川先生自己其實也不想寫這樣的文章,所以又道:“當然,這件事,我以為,我們應該要征詢黃學士的意見,”

  眾人聞言皆喜,“甚是,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