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能忍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604
  原木牆外的平地上,已經擺上了桌椅,因為董佳怕曬黑,段譽便也矯情的坐在傘蓋下,“坐,先喝口水,”他給頭上帶著汗跡的高智昌倒了一杯櫻桃汁。

  這玩意兒,現在的人一般叫含桃,但在這兒,它就叫櫻桃。

  和夏天更配的水果,西瓜,這會中原還沒普及,不過,段譽這些日子在遍覽群書的時候,倒是在不少書中看到了“西瓜”,以及類似是西瓜的“寒瓜”等,也想叫人去尋來著,但一來事情太多;二來,還是得注意下形象,若真給人留下玩物喪誌的形象,那未免就有些不美。

  所以冰鎮西瓜汁,隻能留待來年,如今隻能用櫻桃來湊合。

  好在董佳對櫻桃頗為喜歡。

  高智昌看著董佳在那邊撚著櫻桃慢慢的吃,看都不看他這邊一眼,咕嘟咕嘟的兩口喝完,就用手擦了一下嘴,“我二哥來信,說朝中很多大臣和讀書人,都準備上書彈劾殿下,還說蘇大人手下,也有禦史主動找上他,”

  “父親和二哥說,他們會幫著化解這些,隻是,殿下自己最好也要有些行動,”

  “二哥還說……算了,”高智昌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來,“殿下自己看吧,”

  段譽也不客氣,接過來就看,馬上他就發現,高明順這個家夥,可能已經料到自己的弟弟會直接把這封信交出來,所以寫得很有技巧,段譽看了也非常的舒爽。

  比如一開頭就說,“雖然看起來又有些魯莽,但我料定,此次定和以前一樣,太子一定早有全盤之計劃,四弟隻需一如既往的保護好太子的安危,萬不能再讓有身份不明之人接近太子之事發生”雲雲。

  舒爽的同時,他也看得出來,高明順這話裏,還含著看似不經意的試探,以及,那一絲絲期待,能讓他幸災樂禍的期待。

  你的期待,注定又會成空啊表侄。

  接著看下去,他馬上道:“哦,卻是苦了老師,”

  老師?董佳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那應該是說黃昊,心裏笑了下,你何時真正把他當作你的老師過?

  更別說,好像你沒料到你那便宜老師,會遭遇什麽似的。

  再然後,段譽的眉頭真的皺了起來,“楊家?”

  “是,”高智昌道:“找二哥的那位,是楊家的旁支,那位王禦史,二哥也在著人查他的身份,”

  董佳也忍不住問道:“那個楊家?”

  高智昌差點馬上就回答了,好在話出口之前他意識到了,生生的咽了回去,段譽已經悠然道:“當然是那個楊家,”

  董佳便道:“他們還真是不甘寂寞,”

  “有幾家會自甘寂寞的?”段譽道:“我估計啊,京城這時候,熱鬧得很,明裏暗裏的,大把的人跳得歡著呢,”

  “隻是,這楊家,”他把那封信遞給董佳,“這些年下來,又有些枝繁葉茂的樣子,看來得給他們剪剪枝,或者幹脆的……”

  高智昌還等著聽他說“幹脆”的如何如何,誰知道段譽竟然就此打住不說了,你也這麽不爽利?

  “這楊家,早該好好收拾了,”他忍不住說道。

  這楊家,真是該好好收拾。

  要說,楊家的發跡和壯大,那不但比他高家早,比段家都要早。

  蒙氏的南詔,亡於他們擄回的唐西瀘(今西昌)縣令鄭回(若野史是真的,這位被擄後做到了南詔清平官——南詔時的百官之首的鄭先生,真可以稱作史上最成功的間諜)的七世孫鄭買嗣之手。

  鄭買嗣在自立為王,成立長和國之後,便“殺蒙氏親族八百人於五華樓下”,對蒙氏的清算很是徹底,至少大理國內,已無南詔王室的血脈。

  長和國傳至第三世,國主鄭隆亶在位僅一年,便被劍川節度使楊幹貞殺死,前後曆二十七年。

  那時的楊幹貞,本可以順勢自立,但他為了平息國內局勢,便推舉了國中另一大姓,趙姓中很有人望,也得到了鄭氏舊族支持的清平官趙善政為主——段譽覺得,也可以看成他是找了一個擋箭牌。

  他分析過這一段曆史,楊幹貞之所以能順利的幹掉長和國,一定和當時國中的幾大家,趙家、段家、董家、高家等,都達成了默契。

  但趙善政登上大位,建立天興國之後不久,楊幹貞就覺得,這個傀儡,很是不聽話,一點都不得他心意,不但不領情不感恩,甚至還在謀劃著對付他這個恩主,於是十個月後,他就幹脆把趙善政也給殺了。

  也可以說,趙善政已經被他利用完——趙善政登上大位不久,就“盡誅鄭氏子孫”。

  這樣對舊主趕盡殺絕的行為,讓他人心大失,也讓他傻乎乎的把自己弄到孤立無援的境地中。

  親手把自己扶持起來的天興國終結之後,楊幹貞走到前台,成立義寧國,可能是覺得此時趙氏構不成威脅,他便沒有把趙氏趕盡殺絕——因此就有了趙氏後裔,如趙福元,便念念不忘有朝一日,要恢複祖上的榮光。

  這位前後殺了兩個皇帝的楊皇帝,即位以後大概有些殘暴——反正段譽看到的書上是這麽說的,在位第二年,就被他兄弟楊昭(一作楊明)給趕下台。

  然後,就輪到段氏出頭,楊昭在位的第七個年頭,大義寧的第八個年頭,段思平起兵。

  楊昭擋不住段思平的兵鋒,率心腹且退且戰,直至永昌(今保山),後在萬箭樹(對應的地方找不出來)被圍,便很有些血性的給後來景山上崇禎皇帝打了個樣,自縊身亡,親屬皆被俘。

  而這會,被他篡位的大哥,長和國、天興國的終結者,義寧國的創立者楊幹貞,還在老巢劍川過他的小日子呢,聽說自己那不忠不孝的弟弟已然下線,解氣之餘,倉皇出逃,下落不明。

  段思平為了平衡國內局勢,也為了收服民心,不但沒有清算楊氏,反而對楊氏族人頗為重用。

  在他之後,到他兒子段思英之時,董佳他們家,在第一代國師兼清平官的董伽羅的帶動下,權傾朝野,為了製衡,段思英便準備提拔楊氏以和董家對抗。

  怎奈小夥不夠老辣,隻盯著外麵,沒有看著家裏頭,另一位不忠不孝的兄弟——他老爸的兄弟,他的叔叔,段思良聯合高氏,從後麵捅了他一刀,幹脆利落的把他從寶座上拖下來,發配到廟裏去當和尚。

  雖然高氏因此小小的露了一頭,但董家勢力依然很大,楊家也依然發展得不錯,並在之後把董家都給收拾了,大理第五位和第六位皇帝,皆以楊氏為主要助力。

  到了第七位皇帝段素廉時,楊氏才有些失意,高家終於崛起,等到段譽他們這一支,也就開國皇帝段思平的直係後代段思廉,把皇位從段思良一支手上奪回來,高家已經有些原來董家的勢頭。

  楊氏不甘就此沉寂,便以楊允賢為首發動叛亂,被高智升率兵平定——也就是助力了高氏一把。

  到了段思廉的兒子段廉義當皇帝的時候,楊家又跳出來助力了高家一把,楊家的另一個領頭人楊義貞,又帶人叛亂,這一次,更是把段廉義都弑了,本來因為功高,所以退居地方的高智升,便借機讓兒子高升泰走到台前,讓他率兵平定了這次叛亂……

  約莫也是覺得有楊家這個豬對手真挺好,高家此後並沒有把楊家趕盡殺絕,所以他們現在又漸漸有些恢複過來,看起來,又有些蠢蠢欲動的樣子。

  段譽就真有些不能忍,你他喵的叛了兩次,都弑殺了我一位爺爺輩的人不說,這次,竟然還想打本太子的黑槍,叔能忍嬸能忍,我特麽也不能忍,“問問你父親,我們要不要先借此收拾收拾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