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歧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102
  皇宮。

  看完最後一封信,段正淳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報來的那些,是真的,自己的這個太子,是真的打算和朝中的儒家勢力過不去。

  他皺眉走到書房外,天依然藍得讓人沉醉,但卻不能撫平他心裏的煩躁。

  這個孩子……

  他這還不單是要和國內的儒家過不去,他這是,要和滿天下的儒家中人過不去,他是怎麽敢有這樣的念頭,並且還選在這樣的當口放出這樣的風聲來?

  這些時日收到的回報,讓他很是高興,滇東三十七部這樣皇室較為堅定的盟友不說,其它一些老牌的強勢部落,如邛部川部、羅殿部,以及新近崛起的一些部落,如自杞、特磨等,不但已經回複雲屆時來京參見,還都已先遣來一子送至皇莊。

  更難得的是,很多原本已經有很明顯的離心傾向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如銀生節度的金齒各部,竟也給予了積極回應,雖未遣子先行來京,但均已表示,中元節一定會來朝……

  這樣的形勢,讓他和黃昊等一眾臣工,這些天都高興不已,正積極的準備著如何借這次難得的機會,切實的增進加強和各部的聯係。

  同時,因為同樣清楚這些情況,相府那邊,這些天據說很有些緊張。

  前些時日,高泰明尚能在亥時(晚9點到11點)之前安歇,但這兩天,他書房的燈,又總是過了子時還沒熄(晚11點到1點)。

  想來是這樣的局麵,讓他們明白,原本十拿九穩的會通過的改製,很可能有了一些變數。

  你說這樣的時候,為什麽要去招惹那些儒家中人?

  對儒家,段正淳自然有著自己的認識,雖然他讚同段譽的一些話——大的方麵來說,這麽些年來的興亡更替,確實從結果上說明,儒家的那一套,真沒有他們鼓吹的那麽的好;小的方麵來說,他們整體的節操,也是堪憂,不說篡改先賢的本意,以利於他們的利益這些,就說由他們撰寫的那些史書,總是把朝代傾覆更迭的原因,算在昏君、武夫、女人頭上,而他們這個在各朝各代,都從整體上把朝政把控在手裏的群體,總是沒有什麽責任,就真的會讓明白人有些不齒。

  但作為一個君主,一個在位的君主,他個人對儒家,總體還是持肯定的態度,不說經過這麽些年發展和完善的科舉製度,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遴選優才的好辦法,就說儒家的那一套,賦予他這個君主就是連高泰明那樣的權相,都不能擁有的優勢,以及有朝一日,自己能切實的掌握權柄之後,治理天下時所能帶來的種種方便之處,他就樂見儒家在朝中能有和曆朝曆代一樣的地位。

  漢武帝那般的雄主,當年定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的方針,自然是很有道理。

  這孩子卻想著要罷黜儒家……唉,也是他還沒能坐上大位,所以不能像自己一樣去考慮這個問題。

  他擔憂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非常清楚儒家的另一項本事:他們不但嘴上功夫了得,還更擅長用筆殺人。

  以及另一項同樣讓人頭痛的本事:這些一向以清正自居的人,在維護他們名教的根本利益時,會比女人還要不講道理,會比潑婦還不要臉……

  為什麽要招惹他們?

  他不由得在心裏埋怨起蘇民光來,枉你不但自詡學富五車,還是多年的清流領袖,竟然連我尚在舞勺之年的兒子也辯不過,真是……草包一個!

  他已經想到了接下來不久,清流們洶湧而上,紛紛彈劾兒子的情景,考慮到相府那邊,最近正有些緊張,他非常肯定,在這樣的事中,高泰明絕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大力推動。

  一直帶人跟在段正淳身後的蘇進賢看到,皇上忽然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他知道皇上剛剛看了皇莊裏太子和幾位公主王爺的來信,難道是皇莊那邊出了什麽事?

  段正淳歎氣的主要原因,是現在他都有些不好和黃昊們商量,上一次兒子說朝中的大員們貪得無厭,那還好,那是有所指的,因為克扣從各地遷來的匠戶的安家銀兩的,主要是相府那邊的人。

  但這一次,兒子是著著實實的針對他老師的那個群體,而在朝中,黃昊黃學士,是儒家的領頭人,因此可以說,兒子這一次,就是在針對他老師。

  他想,孫子在莊裏的黃昊,此時應該也得到了消息,沒有他的奏章進來,怕還是黃昊在顧全大局,顧念君臣、師生的情分。

  他再一次搖頭,譽兒這個孩子……

  他定睛看了一下,發覺自己不知不覺的,竟然走到了後宮,他想了想道:“去皇後那,”

  …………

  “皇上,”高升潔在門口迎接段正淳,她也有些不明白,不時不節,這大白天的他怎麽就突然跑過來。

  “升潔啊,”段正淳拉著高升潔的手,也不進殿,又在宮外轉起來,“譽兒他……”

  “皇上可是擔心譽兒對蘇大人說的那些?”高升潔道:“那能有什麽事,譽兒難道還說錯了不成?”

  段正淳對這樣的回答,一點都不意外,譽兒就是捅出更大的簍子,她怕也是這樣說。

  “很多事情,哪是對或錯那麽簡單,”他苦笑道。

  高升潔不管那些的,依然嘲諷道:“我就想看看那些讀書人,是不是有臉站出來說,他們的規矩,和他們吹噓的一樣有用,”

  “他們的那一套本就沒用,難道還不讓人說?何況,譽兒還是個孩子……”

  “可他是太子,”段正淳道。

  對那些嘴上功夫一流的儒門中人來說,別說譽兒已經有13歲,就他隻有3歲,隻要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們鐵定不會輕鬆放過。

  “升潔,譽兒當初說到皇莊,在宮裏和相府之外,營造出一個新的勢力,現在看,這麽下去,皇莊,還真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新勢力……”

  “皇上,”高升潔聽不下去了,她甩開段正淳的手,“就靠你們的運籌,能否實現你的夙願?譽兒,是不是帶來了希望?”

  “你若是覺得難做,這次就放任不管,讓譽兒去應對就好,”

  段正淳尬笑,“這如何能夠,”

  “升潔,你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