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更大的問題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8      字數:2122
  聽了段譽這話,董佳頓時有些氣急,“你難道不知道對這個時代來說,你那張地圖意味著什麽?”

  段譽的那張世界地圖,雖然肯定有不對的地方——他畢竟不可能僅憑記憶,就一絲不差的把世界地圖畫出來,何況,還有一些地方,比如一些重要海峽,他更是故意畫錯。

  但想一想,歐洲都要幾百年後,費了老鼻子勁,才能發現,並同樣費了不少力氣才確認的“新大陸”,可被他大致畫了出來。

  憑那張圖,也能清楚指引歐洲人如何開拓一條新的、不被阿拉伯人控製的通往東方的海上航路。

  這要是落到有心人手裏,尤其是那些歐洲人手裏,那是實實在在的不亞於無價之寶,甚至有可能,能替他們省下幾百年的時間來。

  不誇張的說,馮一平展示出來的那副地圖,對這個時代來說,是完全能改變世界格局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重器。

  但聽起來,他還是故意的?

  哪怕後來同樣是一個喜歡歐洲各種奢侈品的女孩,在這樣的大是大非的問題麵前,董佳還是非常有原則。

  或者也可以說,正因為後來在歐美的奢侈品上,剁手剁得也有些心痛,她才更不願意看到,亞洲,後來又被歐洲超越。

  “你原來也是個女憤青,”馮一平笑,“這還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畢竟,當初各種強逼著陪她去歐美購物的。

  “這一點都不好笑,”董佳道。

  “你啊,”段譽果決的摟住她,還有些陶醉的在她脖頸間深吸了一口氣,“提神!”

  “等等,等等,”他雙手鎮壓住想要爆發的董佳,“放心,我知道你最大的擔憂,”

  “你不就是擔心,因為我放出的這張圖,歐洲又走到前頭嗎?但你想想,若是在有我們這兩個變數的加成下,歐洲還是再一次走到了前頭,那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是不是活該?”

  董佳一時有些語塞。

  段譽這話,確實沒毛病。

  如果有了他們倆,但未來在這方麵,還會被歐洲超越,那也隻能是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真正可以說是活該了。

  “但在這樣事關未來世界格局的大事上,我們怎麽能賭氣?”她道。

  她後來喜歡歐美的奢侈品,也樂意到歐美去旅遊,甚至喜歡歐美的音樂、電影乃至明星,平常對國家大事也不太關心,但那不意味著她內心深處,就不記得歐美對我們,在近代所犯的罪,以及在後來的各種明的暗的針對和狙擊。

  這些感受,在她來到這個時代後,變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歐洲為什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奴役全世界?不正是因為,他們在各方麵的發展,超越了我們?

  而歐洲對我們的全麵超越,可以說就起源於他們在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領先。

  段譽的那張世界地圖,能極大的加快這一進程。

  “我當然不是賭氣,”段譽依然沒有放開她,“這方麵,我怎麽會賭氣?”

  “你說,美洲也就算了,畢竟太平洋那麽遼闊,大西洋真的要小很多,但你說,離我們這麽近的澳大利亞,怎麽也要輪到歐洲人去發現,而且還是那麽遲才發現?”——澳大利亞於1606年首次被荷蘭人發現,到1770年,英國人開始把澳大利亞變成殖民地。

  “再遠一點說,發現美洲,怎麽應該有哥倫布什麽事?”

  “雖然從歐洲出發,穿越大西洋抵達美洲,是比我們穿越太平洋要近,但太平洋,之所以被命名為太平洋,不正是因為太平洋的風浪小?”

  “說起這個,就是太平洋叫作太平洋,按理也不應該是最後在菲律賓群島給土著送人頭的麥哲倫的機會,”

  段譽鬆開董佳,在欄杆上重重的拍了一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哥倫布的祖父,估計都在意大利的哪個小漁村裏玩尿泥呢,至於麥哲倫的祖父,那個時候估計都還是蛋白質而已,”——鄭和於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生於1450或1451年,率領船隊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並命名了太平洋的麥哲倫,生於1480年。

  “鄭和下西洋是什麽規模?他率領的船隊,包括戰船和其它輔助船隻,共有幾十艘大海船,其實完全就是一個大型且非常完善的混編艦隊,因為船隊裏不但有戰艦,還有糧船、醫療船等,”

  “最大的寶船,排水量已經高達800噸,能容納上千人,每次至少都帶著上萬人,”

  “可是哥倫布和麥哲倫呢,一個是三艘不過百十噸的小船,另一個也隻有五艘好不到哪兒去的小船,還一路不停的發生叛亂,”

  “但他們就用那樣加起來不到鄭和船隊一艘大船排水量的幾艘小船,加上不到鄭和船隊人數百分之一的一些歪瓜裂棗,就各自取得了那麽大的成功,”

  段譽忍不住又在欄杆上重重的拍了幾下,“有記載的說,鄭和最遠,曾經達到了馬達加斯加的莫桑比克海峽,那就是,他們隻要再堅持一下,就能達到好望角,說不定,都已經到達了好望角……”

  “好啦好啦,”董佳拉過他的手,有些心痛的揉了幾下,“我也氣啊,所以這事才……”

  “有些事,不是一張地圖能改變的,”段譽道,“哥倫布和麥哲倫的成就,拉開了歐洲殖民全世界的序幕,也就是奠定了歐洲在那幾個世紀稱雄世界的基礎,等於給後來的歐美過著富足又歲月靜好還特麽高傲的日子,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鄭和的下西洋呢?”

  “物質上當然有不少回報,”——這方麵,並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據信,加起來至少上白萬兩白銀那是肯定的。

  “但是其它方麵呢?直接納入明朝管轄的一塊土地,隻有一個舊港宣慰司(駐地為今印尼巨港,管轄麵積也大致和印尼國土相當),且前後不過幾十年時間(舊港宣慰司1407年設立,1440年便被以爪哇島為中心的滿者伯夷國占領),”

  “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他們一路,其實不止一次成功的懲戒過不臣之國,但就是沒有想著進一步做些什麽,”

  “為什麽?”馮一平又忍不住拿手去捶那些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