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商路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7      字數:2558
  段延貴跟在沉默的段譽身後走著,落後他半個身位的樣子,非常恭敬。

  要說,一開始他對段譽,也格外恭敬,比同行的另外四人還要恭敬,但那主要是出於謹慎,一個宗室子弟,如果在段譽麵前太過自我隨意,那可能就會有很多說道。

  或者也可以說,他原來的格外恭敬,也是為了掩飾,作為一個能力出眾,又很是見過不少世麵的宗室子弟,對段譽這樣隻是憑身世就成為儲君,連京城都沒有離開過的堂弟,他不是沒有一些看法。

  但他現在的恭敬,已經是發自內心的恭敬。

  不說段譽這些天對皇莊的安排,對匠戶和各家頑劣子弟的駕馭,就說他今天所說的這些,就充分說明了什麽叫做天縱之資。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但就是行十萬裏路,也不會有這個堂弟這樣的本事。

  所以段譽一路隻走著沒說話,他也安安靜靜的一句話也沒說,就怕打擾到段譽。

  隻是,這走的好像太遠了些。

  段譽帶著他走到河旁才停下,這裏裏行宮已經很遠,離那些熱火朝天的工地也很遠,小河潺潺的流淌著,水草在中間起舞,蜜蜂在河旁的花叢中嗡嗡的飛來飛去。

  段譽踢掉鞋子,把衣服的下擺打了個結,走到河畔的一塊青石上坐下,雙腳拍打著河水,爽!

  “堂哥,”他朝身旁的石頭示意了一下。

  段延貴還真沒像他這麽肆意過,但看著周圍的侍衛們不以為意的樣子,便笑著有樣學樣,在段譽身邊坐了下來,腳放進水裏的那一刻,不知怎麽就覺得踏實了很多。

  “我有些更重要的事,想讓堂哥你負責,”段譽道。

  這話讓之前忍不住失落的段延貴覺得很欣慰,“殿下你隻管吩咐,”

  段譽指著河的兩岸說,“我計劃把這條河的兩岸都圈起來,建一個新的機構,這個機構的職責,”

  他在段延貴期待的眼神中說道:“主要是用來研究軍械,”

  段延貴馬上知道,太子之所以把對他的安置放到最後,還真是有把最重要的事交給他做的意思。

  “這會是一個高度保密,又門類齊全的機構,最好的工匠,我都會調到這邊來,”

  段延貴由此知道,太子一定是要在這個軍械所裏,製造一些以前沒有過的兵器。

  還一定會是威力巨大的兵器。

  這聯係太子之前吩咐匠戶們所做的那些東西就想得到。

  “這個軍械所,直接對我負責,守衛我計劃由段易長親自負責,”

  段延貴頓時知道,自己一點沒猜錯,段易長,那可是太子身邊的侍衛統領,讓他負責守衛,有力的說明了這個軍械所的重要性。

  “但是堂哥,我想讓軍械所裏做的事,有不小的危險性,雖然我會盡力設法去預防,但我估計,應該還是免不了會有死傷,”

  “所以,我既想讓你把這一塊負責起來,又有些擔心你的安全,”

  他清楚,因為自己要交代的項目,這裏未來如果會出安全事故,那就肯定小不了。

  “殿下,”段延貴激動的站起來,“我願意,我願意做這事,”

  “我雖然不知道殿下你要在這裏做什麽,但肯定是能極大的提高我們軍力的事,為了這個,不管會有什麽後果,我都願意做,哪怕是死,”

  “這些年,這些年,”他眼圈有些紅起來,“我們這些人,誰不是心裏都窩著一團火,”

  “我去宋朝,去成都府,說是遊學,其實,是在國內真的呆不下去,窩不下去,”

  “就是今年回來,心裏同樣也不好受,我這裏的火,”他拍了拍胸口,“快熄了,心也快冷了,”

  段譽歎了口氣,拉了拉他的袖子,“堂哥,坐,”

  他能想象得到,段延貴當初滿心高興的回國,結果看到拿回來的隻是一個虛位,大權還牢牢的被高家握在手裏時的那份憤懣。

  “堂哥,作為兄弟,我得說你幾句,無論如何,拋下國內的事不管,跑到宋朝去,那都是不對的,情勢越艱難,我們便越要堅持,越要努力,”

  “太子說得對,”段延貴有些慚愧的道:“如果都像我一般,現在我們的局勢隻會更難,”

  “偶爾的心灰意冷,可以理解,”段譽拍著他的肩膀,“但如果就此消沉下去,那就非常不可取,”

  “堂哥,我就直接跟你說,高家,是,他們目前占很大的優勢,但是,我還真沒把他們放在眼裏,我們這麽年輕,怎麽好讓自己的眼光,就隻局限在西南的這一隅之地?我們的眼光,要放得遠一些,更遠一些,”

  “當然,也不能隻是空想,隻要我們腳踏實地的發奮個五年,十年,到時你就會發現,現在你覺得最大的攔路虎,什麽都算不上,”

  段延貴聽著聽著就亢奮起來,他從段譽的話裏,聽到了他強烈的信心,更是聽出了他的雄心。

  這一隅之地?

  太子的誌向,還真是自己這樣的人不能猜度的,“太子,你說吧,要我做些什麽?”

  “這個軍械所,我想叫它皇家2021研究院,”段譽道。

  這是一個隻有他和董佳會明白意思的名字,這也是一個寄予著極大期待的名字。

  “2021?”段延貴當然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但既然太子想這麽命名,那一定有他的深意。

  “好,我馬上就著手開始建……”

  “不,”段譽擺了擺手,“雖然我也想現在就開始動工,但是,最好還是遲一些,最好等到中元節過後再興建,”

  “中元節過後?”段延貴馬上想到了這可能和段譽的其它安排有關。

  他此時是一點都不會去質疑段譽的決策,“那就等到中元節之後,”

  “中間的這幾個月,你當然也不能閑著,”段譽道:“我想下個月,就派你出去,”

  “太子你盡管吩咐,”段延貴又道。

  “想不想再回成都府?”段譽問。

  怎麽又要讓我回去宋朝?

  “準確的說,先是在大渡河旁我方這一邊的部落裏,建一個商號,當然,我想讓你做的,不隻是在那邊建一個商號這麽簡單,我是想讓你搞好和沿河部落關係的同時,還打通從京城到那邊的商路,”

  聯係到今天聽到的,段延貴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殿下是想把我們將要製出來的商貨,經由大渡河銷往宋朝?”

  “是的,”段譽點頭。

  雖然在邕州,和宋朝也有互市,但那邊的路更難走,且相比邕州,蜀中更加富庶,自身的需求量就很大。

  另一個考慮是,現在想把做出來的這些東西賣到川蜀,買到中原,那就屬於國際貿易,而宋朝對和周邊國家的貿易,有著非常嚴密的控製,除了軍馬這些戰略物資,那還真不是你想賣就能賣的。

  在大渡河的這邊設一個窗口,相信成都府那邊的商人將來見到自己製出來的那些東西後,會自己想辦法把它們運過去。

  “之後,視情形,直接在成都府設立我們自己的商號,當然,那也隻是一個開始,我希望,能在宋國,能在交趾,在西夏,在遼,在吐蕃諸藩,在都能有我們的商號,”

  段延貴馬上明白了段譽的意思,好一提醒道:“殿下,在宋朝,我們應該已有相關的布置,”

  他看得清楚,段譽所說的商號,絕不會隻是為了經商盈利。

  “我知道,”段譽道,“但不管是父皇的還是丞相的,那都是他們的,我要屬於我自己的,”

  段延貴又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了段譽的雄心,並又再一次感受到了和他的差距,“請殿下放心,我一定盡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