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焦炭風車和循環利用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7      字數:2644
  當聽到太子和鐵匠們談起煉鐵該如何選用石炭時,何維世他們,感覺已經有些驚訝不起來。

  別說是他們,就是他們府中的大多數下人,都很少會去接觸石炭,那東西,真的是和看起來一樣的髒,氣味還非常不好。

  太子對這樣的東西,怎麽竟然比這些老鐵匠還要了解?

  但短短的幾個時辰內,驚訝萬分的聽了這麽些,好像就習以為常起來,疑問是一閃而過,驚訝,也是一閃而過。

  如果段譽此時和和工匠們說起如何如何就能像嫦娥一般,飛到天上去,飛到月亮上去,他們頂多也可能隻會“哦”上一聲而已。

  也因為如此,他們現在都有些矛盾——何維世從另外三位臉上也看到了這樣的情緒。

  雖然已經累覺不驚,但他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太子和工匠們講的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絕對要嚴格保密的東西,所以,他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旁聽,但是,又真忍不住啊。

  他們的好奇心,此時已經極端高漲。

  鐵匠們此時沒有想七想八的功夫,他們聚精會神的聽著段譽說出的每一個字,唯恐漏掉一個。

  太子和他們所談的,雖然不是他們希望的新的冶鐵技術,但他們這些老鐵匠一想就知道,按太子所說的法子,對石炭進行這樣的處理,絕對能極大的提高他們的冶煉水平。

  “……我們知道,石炭,”段譽停了一下,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大字,“還是這樣吧,從今天開始,我們為石炭換一個稱呼,煤炭,”他指著紙上的兩個大字說。

  石炭石炭的,他聽起來別扭,說起來拗口,還是讓這些人遷就自己的好。

  “煤炭當中,含有很多雜質,其中有一些,大部分都是石頭,所以,在進窯之前,最好要經過篩選,我想以諸位的功力,隻看一看,最多上手掂量一下,就能分辨出好壞來,”

  老鐵匠們點頭,好的石炭,哦,現在叫煤炭,比較輕,而那些不好的,就比較重。

  “但最好呢,這些選出來的好的煤炭,我們要先把它們放進窯裏燒一次,這樣燒出來的煤炭,是銀白色或者或灰黑色,有金屬光澤,很硬,有很多孔,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焦炭……”

  “為什麽要先進窯燒一次?這麽做的好處很多,一個,會燒掉煤炭裏的一些不好的雜質,讓我們煉出來的鐵水品質更好;另一個,焦炭不但耐燒,溫度還高,它燒起來時,火焰是藍色的……”

  段譽對鋼鐵的冶煉,原本隻知道一些人雲亦雲的東西,原來曾經被要求死記硬背的那些東西,什麽奧氏體、馬氏體、珠光體、貝氏體……早就忘了那些是什麽玩意。

  馬口鐵和高碳鋼等還好,至少知道它們對應的產品和用途,之所以能把選煤和焦炭說出個一二三來,說起來,還是因為一次尷尬的遭遇。

  也就是一次聚會,他隨口說了一句,“煉鋼離不開煤炭,”結果馬上被人啪啪打臉,要說也不是打臉,一個不太相熟的二代拿著酒杯淡淡的說,“我在我家鋼廠也鍛煉了近十年,還真沒見過煉鋼要用煤炭的,”

  雖然他聲音並不高,但老話說,打臉不在聲高,而且越是雲淡風輕,便越顯出極度鄙視來,雖說段譽覺得,那貨那麽說那麽做,很有些像選秀舞台上的導師飆高音,真是非常顯擺和炫耀,但無論如何,錯了就是錯了,那一次,是段譽難得的臊得慌,覺得自己非常無知的一次。

  當然,他雖然確定對方說的是對的,但心裏也很不服氣,從一開始,煤炭不就和鋼鐵業緊密相關嗎?

  洋務運動的時候,張之洞辦的漢陽鋼鐵廠的選址,就充分考慮到了附近的煤礦,建國後我們鋼都的選址,也重點兼顧附近的煤礦,就是三線建設時鋼鐵廠的選址,不也是綜合考慮鐵礦和煤礦的所在嗎?

  怎麽現在都不要了嗎?

  所以他搜了搜,然後發現,對方說的還真沒錯,煉鋼,那真是早就不用煤炭也不用焦炭,人早就開始用電,鐵水吹氧,碳被氧化就會放熱,之後就變成了鋼……

  但段譽說的也沒錯,煉鋼是不用煤炭也不用焦炭,但煉鐵,還是離不了焦炭,業內曾有噸鐵噸焦的行話。

  也是從那一次起,他對以前在路邊電線杆上司空見慣的的什麽洗煤廠、煉焦廠的廣告有了清楚的認識,知道了什麽是洗煤什麽是煉焦,所以今天才能在這些專業人士麵前炫一把。

  至於改進現有的煉鋼法,那是肯定的,但那可以容以後再說,據他所知,大理國目前的煉鋼水平,還真是相當不錯,就說大理的寶刀,在宋朝很受歡迎,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大家最好也想想辦法,把煉焦時產生的那些氣體收集起來,我有大用,”

  煉焦的副產品之一,就是煤氣,煤氣算是一種中等熱值的氣體,雖然比不上天然氣,但還真是這個時代想上天的最好選擇——是的,段譽當然在考慮把熱氣球做出來。

  而煤氣,是這會可以用來做熱氣球燃料的最佳選擇,就是要小心,因為搞不好,飛天真會變成上天——煤氣這玩意的主要成分是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不但有毒,搞不好還會和空氣形成爆炸性氣體。

  不僅如此,他還想用焦炭製成半水煤氣,然後利用其中的氫氣和空氣中的氮結合來合成氨——那就至少可以在實驗室裏做出氨肥來。

  與之相關的攻略,他還是能回想起來——這還是托那次被打臉的福。

  “……同時,選出來的那些不好的煤炭,這樣,我們也給它一個名字吧,就叫煤矸石,”馮一平又寫下兩個大字。

  “這樣東西,其實也能排上不少用場,莊園裏目前需要大量的磚,而煤矸石能代替粘土來燒磚,同時,盡管含煤量小,但他們本身還是能燒起來,這就可以節約煤炭或者木柴……哦,這個,我還是跟磚瓦匠們說吧,”

  煤矸石的另一個用途,剛好牽涉到他想讓磚瓦匠們做的事——它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來燒製水泥。

  雖然現在其實不是很有這樣做的必要,因為幹脆用粘土會更省事,但是他後來見過雲南和周邊的川貴等地,那些產煤大縣,留下的那麽多會對環境產生進一步汙染的煤矸石。

  因此想一開始就對煤矸石進行廢物利用,爭取為子孫留下更多的綠水青山來。

  反正他現在要做的這些,利潤都會非常的高,哪怕對煤矸石廢物利用,會提高成本,那也無所謂。

  對煤矸石最簡單的廢物利用,就是用來鋪路,而修路,也是他必定要做的事。

  他一次次的感到,那句帶有雞湯意味的話,還是挺有道理:沒有絕對的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資源。

  “對了,還有一件事,”在鐵匠們同樣興衝衝的準備告退時,段譽又叫住了他們,“無論是選煤還是煉焦,我們一定要注意防護,你們肯定也知道,它們都有一定的有害性,”

  “何大人,你記一下,要給他們配上口罩,手套,衣服也要特製……具體的,稍後你來找我,這些衣服,最好就讓莊子裏的人來做,”

  他馬上想到,所以,紡織機是不是也可以上馬?

  這玩意,他家公司以前就有涉及,所以他挺熟悉。

  嘖,我怎麽這麽有才,簡直了!

  …………

  段太子接下來接見的,是五位木匠,這是他非常看重的一個工種,因為他計劃造的很多設備,最好是先讓這些木匠做出木頭的模型來,再組織大家一起試製。

  但他和木匠們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一個問題,“你們,會做風車嗎,很大的,安置在屋頂上的那種?”

  他這是想結合實際,向大自然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