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父慈子孝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6      字數:2661
  禦書房裏,段正淳笑嗬嗬的對段譽說:“譽兒,聽說,昨天大家在你那兒過得不錯?”

  是不是不錯,你還能不知道?

  “兒子為了讓兄弟姐妹們高興,是做了些準備,但兒子也沒少說正恒和正坤。”

  雖然段正淳沒提,他覺得,自己還是主動提一下最好,免得這個妃那個妃的瞎吹枕頭風。

  段正淳卻點頭:“就該這樣,兄弟之間,就該坦誠,有話直說,當初,我和你正明伯父,連架都沒少打,”

  他當然對這一次孩子們的會麵比較關心。

  說起來,段譽是不錯,但以前待幾個兄弟,有些嫌禮貌有加,親熱卻不太夠。

  段正淳心下明白,那可能有受到高升潔的影響——女人啊!

  但這一次,他卻很是滿意,跟那幾個同父異母的姐妹兄弟,段譽真是毫不見外,有些話雖有些戲謔,但也並不道理。

  再說,和家裏的姐妹兄弟說話,不就應該隨意些嗎?

  至於開玩笑,他很是懷念以前能隨意和人開玩笑的日子,現在,唉!

  段譽聽他這麽一說,馬上想都不想的說:“那兒子以後抓住機會,也打打他們?”

  “嗬嗬,”段正淳忍不住笑,“他們要是做錯事,說錯話,你這個做大哥的,當然能教導他們,”

  他看著眼前的兒子,真是越看越喜歡。

  這孩子,好讀儒書,但以前略嫌過於方正——有些像泰明家的明清,說話做事,總是一板一眼的,雖穩重,但難免有些無趣。

  現在,可真是要活潑自然得多。

  關鍵是,不但人活潑自然起來,還常有讓大家越想越覺得上佳的巧記妙思,以及,昨天傳出來的他作的那闋采桑子,初聽平常,但一琢磨,他們一屋子人都忍不住叫好。

  用黃昊的話說:“雖平實質樸,但卻稱得上是大巧不工!”

  竟然說就從這闋詞來看,自己這兒子,於詩詞一道,已然有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雖段正淳也知道,黃昊他們的評價,難免有些過譽,但相比往日的水準,兒子現在的詩作水準,確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這就等於是,兒子在各個方麵,都有了很大提高,你叫他如何不越看越是喜歡?

  真是佛祖保佑,祖宗保佑!

  “兒子就把這當父皇的口諭,”段譽馬上順杆子往上爬。

  “你啊你啊,”段正淳指著他道:“你知道,從昨天起,宮裏有人對你有意見了嗎?”

  段譽心說,這樣的事,那是免不了的,“兒子卻是不知,但隻要不是父皇就好,”

  “哈哈,”段正淳又笑,“榮妃說,正坤昨天問她一盒胭脂花費幾何,知道後,竟然說,那抵得上京城左近一戶中等人家一年的結餘,所以太過奢侈,”

  段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沒想到,正坤竟然這麽快就去了解這些事,但是父皇,兒子覺得,榮妃娘娘,應該因此感到高興吧!”

  榮妃向你吹這樣的枕頭風,重點應該是他兒子進步了,懂事了,當然,也會順道小小的踩我一下。

  正坤這小子,怎麽隻關心胭脂水粉這些小玩意?你問問你老娘的那些鄭重的裝起來的珠寶啊,那應該才是真奢侈,可能隨便拿出來一件,就抵得上一戶中等人家幾輩子的收入。

  段正淳沒有說榮妃如何,他也撫須道:“為父是很高興正坤能關心這些事,”

  所以說,榮妃的枕頭風吹得很成功。

  但你知道這事即便有功勞,也要算在我頭上嗎?

  算了,我也不在乎這個,“作為皇室子弟,兒子等,本就應該多關心這些民生之事,”

  “譽兒你能明白這些,還能教導弟弟們也要如此,為父很是高興,”段正淳說:“你這個大哥,做得很不錯!”

  他也清楚,想讓自己現在及將來還會有的兒子和睦相處,委實是有些難,但這不妨礙他對段譽寄托這樣的期望。

  作為皇帝,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是最優秀、最有利於政權延續的那個,同時作為一個父親,他當然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兄友弟恭,和睦友愛。

  也是作為一個皇帝,他就霸道的對兒子寄托了這樣的期望。

  “父皇放心,兒子定會盡力,我也期待著我們兄弟,將來一定會和睦友愛,”段譽說。

  和兄弟成為仇敵,段譽是真不想,所以他也好好想過這事,真說起來,也不是沒有辦法。

  古語有雲,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那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能耐的那些麵,毫無保留的全秀出來,讓弟弟們自慚形愧,讓他們清楚的感受到那巨大到讓他們死心的差距,最後都沒有勇氣和自己爭奪。

  他忖度,這當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應該能省不少事。

  “所以父皇,兒子想,能盡快去皇莊,這樣一來,日後也能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去,實地了解這些民生之事,”

  心情大好的段正淳很爽快:“好,好,蘇進賢,盡快料理好那邊的皇莊,”

  “太子想要抽調的工匠,包括太子向地方抽調的那些工匠,也幫著一並催催。”

  “謝父皇,蘇總管,得請你多費心!”

  蘇進賢連連擺手:“萬不敢當,這都是我應該做的,隻是,皇上,太子,雖已著人在趕工,但那邊的房舍,因貴人甚少移駕,有些年久失修,估計至少還需要月餘的時間,才能修繕完畢,”

  段譽聞言,也擺手:“蘇總管,真不用太費心,隻要收拾出幾間能住的房子就行,說起來,父皇,對房子,兒子也有些想法,反正工匠都有,到時我也想試試,”

  蘇進賢忙道:“既然太子打算小住,那可萬萬馬虎不得,”

  他也難,太子雖然這麽說,但要是將來皇後得知自己在這事上這麽不用心,那可有得受的。

  段正淳見狀道:“既如此,蘇進賢,就按譽兒的意思辦,”

  蘇進賢看著段譽期待的目光,遂道:“那至少,也還需半個月,”

  怕是等會就得派人送信,命那邊挑燈夜戰。

  段譽說:“七天吧!蘇總管,真不用那麽講究,隻需灑掃幹淨即可,房子,我是真有些想法,你現在修得再好,到時我還免不了翻建,那就真是浪費,”

  段正淳一錘定音:“蘇進賢,就按太子的意思辦,”

  “譽兒,聽你這麽一說,為父真有些期待你會把那處莊子變成什麽樣子,”

  “兒子爭取不讓父皇失望,”段譽奉上一個折子,“書店業已籌備得差不多,但叫什麽名字好,兒子有些拿不定主意,還請父皇禦裁,”

  段正淳接過來一看,上麵有翰林軒,翰墨齋,三聯書屋,文墨居,三味書屋等等。他略一沉吟,“其它都太俗,這個三味書屋卻不錯。”

  “宋朝仁宗時龍圖閣學士李淑李獻臣雲,讀書有三味,‘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從佛家來說,三味即三昧,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他圈了一下,“就定三味書屋,如何?”

  段譽隻知道魯迅先生曾在三味書屋就讀,還刻了一個“早”字,哪想到就這個三味,還有這麽多說法?

  你們這些學問大的人真可怕!溜了溜了。

  “兒子也覺得三味書屋極好,還請父皇禦筆題名,”

  段正淳欣然答應,要說,他對段譽,也真是無條件的寵溺,近來但凡他有所求,他真是無有不應。

  段譽也慶幸這是在大理國,要是在宋朝,那怕真是如包子臉段正恒所說,堂堂太子,竟然涉足商賈之事,成何體統?

  怕是隻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蘇進賢已經張羅好桌子,段正淳提筆的時候,問了一句:“你寫的書?”

  “兒子和國師千金合寫的書,已快定稿,待呈與父皇禦覽過後,再予付印,”

  “國師家的千金啊!”段正淳看著兒子聞言,有些羞赧的低下頭,輕輕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