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折服(下)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6      字數:4019
  段譽也沒有跟他解釋,話已經說得這麽透,該肯定的也肯定了不止一次,如果李永和還不能承受,那他就要考慮一下,有些事情,是不是要交給他,是不是能交給他。

  “首先,雖然看起來,我墜馬是一個偶然事故,因此不得不讓正準備解散回家的各部落將士繼續集結,正是這,引起了他們極大的怨氣,”段譽說,“對嗎?”

  李永和也沒廢話:“是,”

  “這不正是說明,你們在一開始,就對有些情況準備不足?”段譽道:“在局勢不明朗,是和是打還不清楚,也不知道要拖多久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做好集結期一次又一次延長,可能從一個月延長到三個月,三個月到半年,半年到一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準備?”

  李永和想說,我們已然是延長了一次又一次,打又不能打,散又不能散,結果那些部落的戰士才終於忍不了嘛。

  “是,我知道是延遲了一次又一次,但我隻問一句,如果我們連讓這些部落聯軍集結半年這樣的事都做不到,我們還能奢望帶著他們進行半年,或者更長時間的戰爭嗎?”

  “我知道,相比集結訓練,有些將士更渴望戰鬥,但如果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戰事都不順利,那我們會麵臨怎麽樣的局麵?”

  李永和一想就知道,如果真到了那步田地,隻有一個不好的結果,和另一個更不好的結果。

  不好的,就是那些部落的將士,陸續溜號開小差,招呼也不打一聲就各回各家;至於更不好的結果,他們可能會掉轉槍頭,成為高氏的幫凶。

  他想想就打了個寒戰:“殿下你說得對,在事先,我們確實準備得很不充分,”

  段譽歎了口氣:“我也知道,這樣的工作很難,難就難在,集結的那些將士,是來自各個部落的聯軍;難就難在,段都督在各部將士心目中的威信不夠,”

  如果在通海集結的那些軍隊,都歸屬於他們,段明政是主帥,讓所有人都信服的主帥,那很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問題是,段明政隻是名義上的主帥,讓所有人信服,那就更談不上。

  說實話,段譽在看到這些情況時,真是倒吸好幾口冷氣,幸好沒打!

  雖說高氏那邊,大體也是這麽個情況,被他們糾集在一起的部落,很多時候應該同樣是不聽調也不聽宣,所以如果真打起來,哪一方能勝出,除了運氣之外,可能就是比***誰更爛……

  這你讓他如何能接受?

  畢竟他印象中的國家軍隊,雖然也是創建於非常艱難的時期,一開始非常弱小,但在成長和壯大的過程中,卻一直是排除萬難,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現而今自家卻隻能靠比爛才能贏得戰爭?

  想想他就覺得不靠譜得有些惡心。

  “所以我才欣賞你這個想法,”段譽看著李永和,臉上不無讚許。

  李永和這次卻有了經驗,在等著太子的下文。

  他的經驗,還真稱得上是成功的經驗,因為段譽接下來就說:“這個想法,雖然效果不錯,但一看,就是個臨時急就章的應付之舉,我沒說錯吧?”

  李永和臉有些紅:“殿下說得對,確實是臨時起意,所以才有那麽多不如意的地方,”

  段譽依然沒跟他客套:“為了以後可能不得不進行的戰爭,一方麵,我們要努力壯大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力量,一方麵,要想更多的辦法,統合那些所有支持我們部落的軍隊,”

  “你這個想法最可取的一點,就是為第二點,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年能舉行一次,也就是,一年能光明正大的集結一次了嘛,接觸得多了,有些問題迎刃而解那是談不上,但總該會慢慢朝更理想的方麵轉化。

  李永和又有些不好意思:“還是殿下目光如炬,這一點,下官當初也不曾想到,”

  段譽挺欣賞他的坦率,在上司麵前,這樣不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讀書人,真的很少見:“那麽現在呢,這方麵,你有哪些新想法?”

  “下官覺得,下一次,我們可以設置更多的科目,如力氣,如騎射,如投槍……”李永和滔滔不絕的說起來。

  段譽不停點頭,這位確實是能做事的,“嗯,很好,這樣一來,就會更專業,也更精彩,但你覺得,最終的比試,應該是什麽?”

  最終的比試?李文和想了一下,看著段譽的樣子,有些不確定的說:“各家……軍隊的演武?”

  段譽不太清楚這個“演武”,是不是他熟悉的“演習”的意思,但卻不好說“演習”這個詞,眼前的這位,剛被升為演習。

  他也真心覺得,大理的官製,真的很有必要改一改,比如這個爽那個爽的,他看到就不爽,更別說雜糅了唐和五代及宋的軍製的軍隊,說句很沒麵子的話,他現在還搞不清楚有些軍職的高低大小。

  “是,我希望最終的比試,能是軍隊間的實兵對抗,指定一塊地方,讓兩支軍隊在限定的時間內,決出個勝負來,如果條件成熟,我們甚至可以讓多支部隊參與進去,”段同學說著說著,忍不住有些小激動,想想到時在現場觀摩這樣的演習,咦,美滴很,美滴很呐!

  李永和卻不一樣,他聽著段譽的設想,想一想組織和籌備那樣的演武所要做的準備工作,真的一點都輕鬆不起來。

  當然,他也興奮,想來無論哪個部落,都想成為“第一強軍!”

  而這樣比試的過程,當然能直接增強和各部落將士的關係,更能促進通海都督的直屬部隊,會自覺設法提高將士們的戰力。

  作為皇室的代表,他們在這樣的比試中,怎麽能敗北?

  “下官定不負殿下的期望……”

  “不不不,我還沒有說完,”段譽搖頭:“這樣的演武,當然隻有軍隊才能參加,但前麵所說的那些項目,如力氣騎射等,為什麽不能讓普通民眾也參與進來?”

  “由此我們還可以增設很多新的項目,如跑得最快,跳得最高,跳得最遠……等等等等,”

  李永和一想,頓時有些癡了。

  剛舉行的比武大賽,以及他設想的比武大賽,都隻是針對各部落的將士,但殿下的想法,卻能讓各部的普通民眾都參與進來。

  這自然更能加強和各部落的聯係,對加強對各部落的了解和掌控,都大有裨益。

  “殿下高見!”他站起來說道。

  “你看你,又來了,”段譽笑:“因此,我們以後可以設定兩個方向,一個麵向所有人的比試,另一個,則隻針對軍隊將士,”

  “所以李大人,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就進行籌備,宣傳之外,我們還可以興建一些專用的場所,賽時用作比賽的場地,平日裏,則對所有人開放,無論是誰,無論是想練習騎射,還是想練力氣,都能找到對應的專門場所,”

  “殿下希望在民眾中,盛行習武之風?”李永和總結道。

  段譽點頭:“在這樣的世道,多一個人對這些感興趣,而不是去看戲狎妓,喝酒賭博,那總是好的,”

  李永和擔心的說:“隻是,這樣一來,若有地方反叛,那……”

  段譽一揮手:“那也值得!”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去造反,若真有反叛,那就是我們這些食肉者做錯了事,有更多的人,能有保護自己家人的本事,那就好!”

  李永和又問:“如果丞相那邊效仿?”

  “我希望他們能效仿,我希望他們在這方麵能做得更好,”段譽說:“李大人,我們的胸懷和氣度,應該要大一些,更大一些,眼光也要遠一些,更遠一些,”

  “丞相他們那邊的人,何嚐不是大理國的臣民?”

  “所以,我們說到的這兩個比賽,同樣對丞相那邊開放,”

  不止要增進和支持己方的部落關係,和支持高泰明一方的部落,當然更有必要改善關係。

  “殿下胸懷,下官佩服之至!”李永和忍不住又稱讚道。

  眼前這個少年的胸襟,真的讓他為之折服。

  段譽毫不在意的搖搖頭:“隻有胸懷天下人,才有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作為大理的儲君,當然要為全大理的民眾著想,”

  “我們接著說,”他看著李永和,“日後,也不要想著一直是我們,一直在通海舉辦這樣的比賽,完全也可以把比賽放在其它地方,京城可以,善闡可以,所有有心舉辦,並具備相應條件的部落都可以,”

  李永和馬上說:“這個競爭,我想一定會非常激烈,”

  段譽笑道:“看來,聯軍在通海集結了這麽長時間,雖然花了不少錢,也給地方上惹了不少事,但市麵上也熱鬧了不少,是吧,”

  李永和也笑:“正是,都督和我統計過,這幾個月,集結的將士們的軍餉,大多都在通海花銷個幹淨,過去的這幾個月,我們收的稅,比之往年,增加了不下三成,”

  這正是段譽欣賞李永和的一點,這不是一個隻會吟詩作對的官員,他算是一個懂得經濟的人才。

  段譽敲了敲桌子道:“其實,比這樣的賽事更能達成我們目的的,正是行商,無論是加強對支持我們部落的了解還是丞相那邊部落的了解,進而加強掌控,行商,更是方便,”

  李永和一想就明白:“殿下說的是,沒有部落會拒絕商人,”

  無論是帶著官員還是軍隊,都很難輕鬆的深入那些部落,但是帶著各色貨物的商人,一定會被所有部落熱情的歡迎進去。

  “所以李大人,我正有這方麵的事要交給你辦,不久以後,我也會派人去通海……”

  李永和愣了一下,還讓我回通海?

  段譽好像知道他在想什麽:“你應該清楚,皇上為什麽會委任段都督鎮守通海都督那樣的要地,在當前情勢下,段都督這樣勇於開拓進取的人,才能控製得住局麵,”

  “若是換一個守成之人去,怕是守來守去,最後卻無處可守,很快被蠶食個幹淨,”

  這一點,李永和是知道的。

  這幾年,早就屬於高價的東都善闡,一直在進逼通海都督。

  段明政一直采取攻勢,結果才算是保全了通海都督,如果采取守勢,那結果,真隻能是太子所說的那個結果,一塊又一塊的地方,被高家侵吞過去。

  “你不但能力過人,還為人仔細,有你輔佐,通海都督才會萬無一失,”

  “通海,那是一個好地方啊!”

  對其它地方不熟,對省內的這麽一塊地方,段同學還是相當熟的。

  通海地處滇中南,因此不但能聯係一向和皇室關係不錯的滇東各部,還能聯係西南各部。

  “他不但在軍事上是個好地方,從商業的角度看,也是個好地方,所以李大人,通海,離不開你!”

  他還很清楚,現在的通海都督,在後來都有哪些因地製宜,發展得很好的產業。

  李永和馬上說:“下官一定不負殿下的期待,隻是不知在商業方麵,殿下對通海,有何打算?”

  “我計劃,屆時在通海建幾個廠子,出產一些於國事民生都有大用的新奇產物,當然,瓷器、鋼鐵這些,我也計劃有,”

  所謂的新奇產物,李永和並不是太好奇,瓷器,吸引力也不是太大,通海都督,本就是大理國主要的瓷器出產地,但隻一個鋼鐵,就讓他心動不已。

  不知怎麽的,他就覺得,段譽說的鋼鐵,一定會比國內現在的都要好。

  而對所有的部落來說,優質的鋼鐵,一定程度上,比金銀還要受他們歡迎。

  “臣期待著那一天早些到來,隻是,殿下設想把這樣重要的產業放在通海,萬一我們守不住,有個閃失……”

  段譽冷聲道:“李大人,如果我們連通海這樣祖上留下來的基業,都不能守住,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大家一起抹脖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