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一勇士(上)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20-03-03 06:46      字數:2660
  通海都督,秀山。

  這座素有“秀甲滇中”之稱的名山,此時翠竹如屏,蒼鬆古勁,比比皆是的參天古木,如幢幢翠蓋,把山上各處宮殿掩映於其下。

  山風吹過,頓時鬆濤不絕於耳,位於山頂的宮殿,也於焉露出一個角來。

  大殿之中,一人臨窗而立,看著山下屋舍儼然的城鎮,笑著對一旁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說:“今天各部就要角逐出第一勇士,永和你猜,奪魁者,會是誰?”

  王永和對此好像不是很感興趣,苦笑道:“我不知道誰會是第一勇士,我隻知道,都督的親衛,此時在山上值守的,還不到二十人,”

  “要是有人帶著一營人馬突襲,怕是須臾之間,都督府就會應聲而下!”

  “永和你這就多慮了,”段明政連連搖頭,“我倒想看看,有誰敢來捋我的虎須?”

  “再說,幾萬雄軍在側,有誰敢來送死?”

  王永和拱了一下手:“都督虎威,自然無人敢來冒犯,但下官斷言,一俟比武落幕,便又會有百姓商人絡繹不絕的來擊鼓鳴告,”

  “所以都督,我隻盼著比武能早日結束,盼著諸部能早日各回封地,”

  通海都督段明政哈哈大笑,他指著王永和道:“你啊你啊,當初出言讓各部比武評第一勇士的是你,現在後悔舉辦這場比武的,也是你,”

  王永和又隻是苦笑:“我也沒有料到,這非但沒能讓他們安定下來,反而更是擾民,”

  段民政聞言,也是搖頭:“還是得在各部大力推行教化,”

  但這樣的事,現時隻能是個想法。

  這有待和各部的關係更進一步,能切實的涉足他們的內部事務時,才有機會施行。

  “永和,你也無需懊惱,你這個法子,卻是大妙,連皇上和朝中諸位大人也讚許不已,皇上傳諭我,這樣的比武,要成為今後每年的慣例,”

  “怎麽,黃大人沒跟你提起?”

  他所說的黃大人,即是黃昊,王永和,也算是黃昊的學生

  “卻是還不曾收到老師的消息,”王永和說。

  “嗯,估計是會和封賞一起來,”段明政說,“大家都說,永和你的這個計策,端的是好處多多,”

  王永和忙謙道:“下官惶恐,”

  “嗬嗬,我們倆就不用這麽客套,”段明政拉著他到桌旁坐下,“隻是,永和,你可知最讚賞你這個法子,並力主把這樣的比武成為今後慣例的,是誰?”

  王永和想了一下:“下官猜度,或許是,太子?”

  “哈哈,永和不愧是永和,正是太子,”

  “太子平安無事,且崢嶸日顯,實是天下之福,”王永和道:“說起來,下官已有年餘未曾得見太子,”

  “很快就有機會,”段明政站起來,“待各部這兩天陸續回返,我們也需派人回京向皇上稟報,你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用謝我,這其中的大小事情,永和你比我還要更清楚,”

  王永和知道,除此之外,這樣的時候,段明政最好還是留在秀山坐鎮。

  通海都督,這個位於滇中南的都督,是昔年太祖神聖文武皇帝段思平的起家之地,從那之後,就一直是段氏在國中的根本之地。

  段氏能在今年重登大寶,通海都督,正是主要的依仗,這樣的要地,定不能有失,故段明政這樣的主政者,斷不能輕離。

  至於比武大賽,確實是王永和的主意。

  處於滇中南的通海都督,一直是段氏交通滇東和滇中各部的中心,在年初情勢尚未明朗,預計和高氏會有一戰的情況下,這裏也成了段氏聯軍的一處主要駐紮地。

  一待事有不諧,各部聯軍便會按定好的方略,從這裏出發,攻伐高氏。

  因為整體實力並不占優,這裏聚集起來的軍隊,原計劃將在高氏軍隊取消集結後再行解散,誰知在那個當口,太子突然墜馬!

  在國中情勢又可能生變的前提下,準備好的軍隊,當然不能打散。

  但各部派來的勇士們,已在此駐紮了三月有餘,結果仗又不能打,這就意味著將士們不但麽有立功的機會,同樣沒有發財的機會,本來就在四處滋事,原本就有罅隙的部落之間,免不了有打鬥,這樣的打鬥,往往都是從單打獨鬥發展到群毆……

  這自然免不了會波及通海都督的民眾。

  更別說,這些腰裏別著刀,精力充沛,偏又無所事事的家夥,原本就少不了各種擾民。

  無論是財物還是婦女,明搶的倒是沒有,但在街市上強買強***如扔下一把生鏽的大刀,抱走他們看中的財貨,或是用刀逼著倒黴的家夥,花大價錢買走根本就不值錢的玩意兒、聚眾賭博、吃霸王餐、騷擾大姑娘小媳婦、在煙花柳巷爭風吃醋……

  凡此種種,這三個多月以來,王永和收到的相關擾民案件,已近兩百起。

  各部將士不說,通海都督民眾因此無辜死8人,傷37人。

  最嚴重的一起事故,發生在城旁的杞麓湖上。

  那時聯軍剛集結不久,兩個部落的家夥為一個當紅的花魁大打出手,最後把畫舫都燒了起來。

  因為準備不充分,救援不及,那一次,落水溺亡、燒死,以及事後重傷不治的,就高達15人之多。

  畫舫上的青樓女子和小廝婆子等,無辜殞命的,高達7人!

  就這三個多月,杞麓湖裏的沉船就多了近6艘,無辜送命的已又19人……

  現在還要留在這,還不讓回家?可想而知,那些**們多半會做出更過分的事來,王永和無奈之下,就想出了這麽一個主意,把將士們集結起來,舉辦一個比武大賽。

  效果,還確實有效果。

  這些**們好歹有事情做了,多餘的力氣也有地方發泄,但誰曾想,隨著比武的進行,隨著一些部落派出的勇士獲勝或被淘汰,衝突反而更加劇烈起來。

  打鬥,從演武場延伸到了場外,就這些天,城內被打砸的酒樓,已經有7家之多,不得已,不少酒樓幹脆關門歇業,或者是請托相熟的部落派人鎮守。

  但往往是到了真發生衝突的時候,那些被派到酒樓,原本應該勸架的家夥們,忍不住見獵心喜起來,嗷嗷的叫著衝了上去……

  對通海都督的民眾們來說,要說有好處,那就是經過這三個多月的洗禮,他們又一次對戰爭,有了非常直接清楚的認識。

  為了能讓民眾的日子能盡量安生些,段明政不得不經常把他的親衛抽調出去彈壓,像今天這樣重要的比武場次,他的親衛,更是近乎傾巢而出。

  今天的這場比賽,因為會直接賽出“第一勇士”,因此可以想見,很可能會出現最激烈的一次衝突。

  雖然鑒於之前的教訓,他已經曉諭各部,除留守營寨及維持秩序的人之外,其它觀看大賽的將士,均不得隨身攜帶兵器,但那些家夥,沒有兵器就打不起來?

  更別說,今天參與最終決賽的一方,是巴甸部的少首領,巴甸部本就分布在通海都督內,他們想弄到兵器,那完全沒有難度。

  “既然永和你這麽擔憂,”段明政道:“莫若我們也擾民一回,去現場觀摩這最終的決賽?”

  王永和忙站了起來:“如此,在場的將士,必將會有所收斂,”

  他說的隻是“會有所收斂”,是因為,很多部落的將士,並不會完全聽從段明政的諭令,他們更忠於自己部落的首領。

  但如果段明政到場,至少,因為不滿結果而全場群毆那樣的事,就不太可能發生。

  “永和你也不用擔心,會有人趁機把我連同我的都督府一鍋端了,”段明政笑。

  “下官玩笑話爾,不至如此,不至如此,”王永和連道。

  “既如此,那就走吧,”段明政和王永和相攜走出大殿,親衛們很快集結完畢,不多時,一行人便快馬衝下秀山,往杞麓湖畔的比武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