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外派為官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2793
  韓湛起身正要告辭時,忽然想起在朝廷上驟然提起此事,肯定會引得朝臣們群情洶洶,必須找一個人來幫自己分擔壓力。便停下腳步,對漢獻帝說道:“陛下,臣剛剛進宮之前,曾經遇到了楊太尉。”

  “遇到了楊太尉?!”漢獻帝聽韓湛這麽一說,不禁揚了揚眉頭,不禁地問:“安陽侯與楊太尉都聊了些什麽?”

  “要沒有聊什麽。”韓湛搖著頭說:“楊太尉向微臣問起了刺客行刺一事,似乎有為楊琦求情之意。不過微臣還沒有來得及和他細聊,陛下派來的小黃門就來了。”

  “安陽侯,”漢獻帝試探地問韓湛:“你看是否需要把楊太尉招來,把此事告之?”

  “如此甚好。”韓湛順著漢獻帝的意思說道:“隻要楊太尉同意我們把這些朝臣派往青州任職,那麽以他的威望,朝中文武百官肯定不會有什麽異議。”

  漢獻帝等韓湛一說完,立即吩咐站在旁邊的小黃門:“速速去把楊太尉請來!”

  小黃門離開後不久,便帶著楊彪返回。楊彪看了一樣跪坐在漢獻帝下首的韓湛,便快步來到漢獻帝的麵前行大禮:“臣楊彪參見陛下!”

  “楊太尉免禮!”漢獻帝連忙伸手虛扶了一把,客氣地說:“請在一旁入座。”

  等楊彪入座之後,漢獻帝望著他問道:“太尉,令兄侍郎楊琦派人行刺安陽侯,以及勾結外臣試圖襲擊班師大軍一事,你可知曉。”

  楊彪被小黃門帶到後殿之前,就猜到了漢獻帝臨時召見自己,肯定是與這些事情有關。但真的聽到漢獻帝問起,還是被驚出了一身冷汗,慌忙起身向漢獻帝請罪:“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漢獻帝目光望著坐在下首的韓湛,嘴裏說道:“楊太尉,令兄所犯之罪,就算夷滅三族也不為過。你說說,朕該如何處置他?”

  關心則亂,楊彪想到自己的從兄居然犯下了如此大罪,不由得心亂如麻,哪裏還能想得出什麽對策,隻能衝著漢獻帝一個勁地磕頭,嘴裏不停地說道:“請陛下開恩,請陛下開恩。”

  見到楊彪如此可憐,漢獻帝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早知如此,何必自尋煩惱啊。”在停頓了片刻,他對楊彪說,“楊太尉,隻要安陽侯不追究此事,那麽朕就可以大事化小,對令兄從輕處置!”

  聽了漢獻帝的話,楊彪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連忙起身來到韓湛的麵前跪下,準備向他磕頭求情。韓湛怎麽可能讓楊彪這樣的老臣向自己行如此大禮,連忙起身閃過一旁,嘴裏說道:“楊太尉,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安陽侯!”楊彪跪在地上,仰頭望著韓湛,滿腔悲憤地說:“舍兄定是受奸人蠱惑,才會做出如此膽大妄為之事,還請安陽侯看在老夫的薄麵,給他一條生路吧。”

  韓湛上前扶住了楊彪的手臂,對他說道:“太尉快快請起,本侯可以不再追究此事,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還是要給令兄一些教訓才行。”

  得知韓湛願意放過楊琦,楊彪連忙站起身,關切地問:“不知安陽侯打算如何處置舍兄?”

  “就算本侯寬宏大量,不願意追究此事,但冀州的文武卻絕對不會放過令兄。”韓湛見楊彪此刻心亂如麻,沒了主見,連忙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讓朝廷派令兄到其它地方為官吧。”

  “安陽侯,”楊彪試探地問:“不知您打算讓他們去何處為官?”他這麽問的目地,是擔心楊琦等人被派往蠻荒之地或者是局勢不穩的地方,到時別說將來沒有回京的可能,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

  “楊太尉,”坐在正中的漢獻帝開口說道:“安陽侯告訴朕,青州新定,需要大量的官吏前往治理,他打算讓令兄去擔任太守之職,至於其他參與者,可以授予縣令之職。不知你可有異議?”

  楊彪聽說韓湛沒有把自己的從兄派往蠻荒之地,心裏已經感激不盡了,哪裏還會計較官職的大小,連忙向漢獻帝謝恩:“臣代舍兄,謝過陛下恩典。”

  “既然楊太尉沒有任何異議,那麽就準備上朝吧。”

  一炷香之後,文武百官雲集大殿之內,大家都在小聲議論韓湛和楊彪被小黃門叫走之事。朱儁走到了馬日磾的身邊,低聲地問:“翁叔,太尉被小黃門叫走之時,你就在他的身邊,可曾聽到什麽風聲?”

  馬日磾左右張望了一番,隨後湊近朱儁的耳邊,小聲地說:“大司農,太尉告訴吾,說他的從兄楊琦私下勾結外臣,並派刺客行刺安陽侯一事,已經走漏了風聲。假如吾沒有猜錯,安陽侯、太尉等人正在陛下那裏商議如何處置此事。”

  聽完馬日磾的話,朱儁不禁苦笑著搖搖頭,他是經過了董卓獨攬朝政的時期,知道董卓對待那些背後對自己使小動作的人,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別說直接殺掉對方,就算夷滅三族,也不是不可能的。如今的安陽侯雖說保持低調,但他的權勢卻一點都不弱於當年的董卓,若要除掉楊琦等人的話,朝中恐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就在這時,漢獻帝出現在大殿之中,正在議論紛紛的文武百官連忙閉上了嘴,目光緊緊地盯著跟在漢獻帝身後的韓湛和楊彪,試圖從他們的臉上發現點什麽。可惜兩人都是麵無表情,無悲無喜,根本得不到什麽有用的信息。

  等文武百官參拜了漢獻帝之後,漢獻帝開口說道:“眾卿家,大家都知道安陽侯平定了青州之亂,鏟除了為禍天下的黃巾賊。如今青州新定,需要朝廷派遣幹吏前往治理,不知各位有什麽看法?”

  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的朱儁,聽到漢獻帝這麽說,心裏不禁一愣,按理說此刻不是應該大舉清除朝中暗算安陽侯的亂黨,怎麽會談到青州官吏的任免呢?

  不光朱儁是一頭霧水,其他的文武百官同樣也是不明所以。這時漢獻帝又開口了:“眾卿家,朕與安陽侯、楊太尉經過商議,覺得要穩定青州,必須派遣朝中的精幹朝臣前往。侍中楊琦,可為東萊郡太守……”

  文武百官聽說漢獻帝任命楊琦為東萊郡太守,哄的一下就亂了。沒等他們發表什麽觀點,就聽到站在漢獻帝身邊的小黃門,拿出一份旨意,開始大聲地朗讀起來。旨意中除了任命楊琦為東萊郡太守外,又任命了38名縣令。

  大家剛開始還是一頭霧水,不明白朝廷為什麽會派這些朝廷重臣,到青州去當什麽太守或者縣令,這分明是貶官外放嘛。等他們聽清楚被點名的人,立即心知肚明,原來這些人被外放的官員,都是楊琦一派的,一向都和安陽侯韓湛作對,此刻沒有殺他們,還讓他們到外地做官,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於是準備進諫的朝臣們,紛紛閉上了嘴,一聲不吭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等旨意念完後,楊彪連忙出列,躬身對漢獻帝說:“陛下聖明,有了這些朝臣任職青州,想必青州很快就能恢複往日的繁華。”

  見楊彪率先站出來讚同漢獻帝的決定,朝臣們哪裏還不明白是怎麽回事,也紛紛出列附和楊彪。隻有楊琦一黨,站在原來的位置上哭笑不得,他們心裏很明白,這是韓湛寬宏大量,不和他們計較,否則他們就算有再多的腦袋,也不夠砍的。

  等那些朝臣重新歸位後,他們便在楊琦的帶領下,出列向漢獻帝謝恩。

  朝會結束後,韓湛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大殿。正沿著樓梯往下走的時候,卻看到羅布快步跑了上來,他猜測可能發生了什麽重要的事情,連忙停住腳步,等對方來到自己的麵前後,搶先問道:“羅布,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