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韓湛的心思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2163
  看著高順的兵馬沿著驛道,朝著南麵退去,張飛率領手下的兵馬離開了營寨,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麵。對方快,他們也快;對方慢,他們也同樣慢。甚至到午時,高順地陷陣營停下,在一條小溪旁喝水吃幹糧,張飛的兵馬也有樣學樣,停留在小溪的上流飲水吃幹糧。

  對於張飛的這種舉動,高順是怒不可遏,每次調頭去進攻時,張飛的兵力就立即後退,不和陷陣營有任何接觸。但隻要陷陣營繼續向南撤,他們就追上來。無奈之下,高順隻能給陷陣營下達了繼續行軍的命令,隻要張飛的兵馬不靠近,就完全可以不予理睬。

  傍晚時分,張飛的兵馬忽然停止了前進。看到兩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高順的心裏變得不踏實起來,他心裏暗想:這是怎麽回事,冀州軍為什麽不跟上來了?莫非他們有什麽陰謀不成?

  其實高順的擔心是多餘的,張飛的兵馬之所以停止了前進,是因為接到韓湛的將令,讓他停止追擊高順,並盡快返回利城。

  高順不知道張飛退兵的真實原因,連忙派出了兩名親信尾隨其後,搞清楚冀州軍是不是在搞什麽陰謀?而自己則率領兵馬停留在驛道上等待。

  過了兩炷香的工夫,派出的兩名親信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有些上氣不接下氣地向高順報告:“啟稟將軍,小的已經看清楚了,冀州軍正沿著驛道往利城的方向而去。”

  “你確認是回利城,而不是在什麽地方埋伏嗎?”

  親信搖搖頭,繼續說道:“小的也擔心冀州軍是明著退兵,暗中卻在什麽地方隱藏起來,以便在天黑之後,前來偷襲我們。因此小的又朝前走兩三裏,見到又一支兵馬前來接應,深怕被他們發現,便調頭回來向將軍報訊。”

  得知冀州軍真的是回利城去了,高順的心裏稍稍感到踏實了一些。隻聽親信又問:“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

  “既然冀州軍已經返回利城,我們也繼續趕路。”為了能追上呂布他們,高順便決定冒一下險,便吩咐道:“解散作戰隊形,改為行軍隊形,務必要盡快趕上溫侯他們。”

  韓湛所率領的大軍,是在午時到達的利城。他見到前來迎接自己的隻有關羽和太史慈,還特意問關羽:“雲長兄,不知翼德兄人在何處?”

  聽到韓湛的詢問,關羽連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說:“啟稟安陽侯,今日呂布退兵,末將讓三弟帶兵尾隨其後,迫使他們盡快離開此地。”

  韓湛等關羽說完後,向他詢問了一番昨日的戰鬥情況,沉吟了片刻,扭頭問旁邊的郭嘉:“奉孝,你怎麽看?”

  郭嘉聽到韓湛問自己,隻是淡淡一笑,沒有回答韓湛的問題,而是反問道:“難道一切事情的發展,不都與主公的設想不謀而合嗎?”

  見郭嘉當眾拆穿了自己,韓湛幹笑了兩聲,隨後吩咐關羽:“雲長,立即派人把翼德叫回來。從種種跡象來看,呂布並不想與我軍為敵,不必逼他太緊,免得他狗急跳牆,被迫與我軍拚個你死我活。”

  “屬下遵命!”關羽答應一聲,便叫過一名親信,讓他前去追趕張飛,讓他不必再繼續追趕高順等人,速速撤兵回來。

  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太史慈,等關羽的使者離開後,才走到韓湛的麵前,羞愧難當地說:“主公,屬下無能,還需要您遠道前來救援。”

  韓湛下馬扶住了太史慈,笑著對他說:“子義說哪裏話,你為本侯去招募新兵,遭到敵軍的追擊,本侯怎麽能對你置之不理呢。”

  太史慈感慨了一番後,向韓湛請示:“主公,屬下看您帶來的兵馬有數萬之眾,不知是在城外駐紮,還是入城安頓?”

  韓湛抬頭朝不遠處的城牆看了片刻,隨後說道:“城池容納不了那麽多的兵馬,我們還是在城外紮營吧。子龍將軍!”

  趙雲聽到韓湛叫自己,連忙催馬上前,態度恭謹地問:“主公有何吩咐?”

  “大軍就在城外紮營。”韓湛吩咐趙雲說:“本侯與軍師先隨子義將軍入城,紮好營寨之後,你也到城裏來。”

  趙雲連忙答道:“屬下遵命!”

  趙雲留下在城外指揮兵馬安營紮寨,韓湛則跟著太史慈入城。在半路上,太史慈好奇地問韓湛:“主公,我們明明有實力消滅呂布,為何卻偏偏要放他走?”

  韓湛聽到太史慈的這個問題,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跟在後麵的關羽,隨後有些意外地問:“怎麽,雲長不曾給你分析過此事?”

  “分析過。”太史慈點著頭說:“不過屬下還是想親耳聽聽主公是怎麽說的。”

  韓湛左右張望了一下,見街道的兩側還是有不少的百姓,正戰戰兢兢地望著自己一行人。他輕輕地咳嗽一聲,說道:“子義,此處不是說話之所在,等到了地方之後,本侯自然會告訴你原因。”

  來到縣衙之中,韓湛在正中的位置就坐後,看看沒什麽外人在場,才開口說道:“子義,你不是想知道,本侯為何要放走呂布麽?”

  太史慈連忙起身,朝韓湛施禮:“屬下願聞其詳!”

  “原因有二。”韓湛伸出兩根手指,說道:“第一,本侯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盡快地統一冀、青、幽、並四州,在達成這個目地之前,沒有必要多樹強敵;第二,呂布既然被稱為三姓家奴,就表明他不是一個甘於久居人下的人。別看他此時在袁術的手下,但早晚必有異心,有他的牽製,袁術就無法分心前來對付我們,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安心地統一北方。”

  聽完韓湛的解釋,太史慈總算是恍然大悟,他連忙奉承說:“主公真是深謀遠慮,屬下佩服,佩服得緊!”

  雖說知道太史慈是在拍自己的馬屁,但這奉承話聽著,心裏還是蠻舒服的。韓湛朝太史慈擺了擺手,對他說道:“子義,我們都坐了這麽久了,為何酒菜還沒有上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