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繡衣使者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63
  韓湛得知朝中有一幫朝臣,居然挑唆漢獻帝搶自己未過門的老婆,哪裏肯善罷甘休。他連夜給留在鄴都的沮授寫信,讓他派人詳細地了解如今京中都有什麽人要對付自己,等到班師回朝之時,再來一個秋後算賬。書信寫好之後,韓湛讓羅布帶了五名虎豹騎,星夜趕回鄴城送信。

  郭嘉等羅布離開之後,若有所思地說:“主公,如此一來,朝中恐有一番血雨腥風。嘉懇求主公手下留情,為大漢保留一些元氣吧!”

  韓湛聽後冷笑一聲,說道:“如今朝中的不少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之輩,留在朝中有何用途,本侯就要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清洗一番,讓那些有真材實料的人來填補他們的位置。”

  見郭嘉沉默不語,韓湛又繼續說道:“如今朝廷的官吏選拔,靠的是征辟製和察舉製,從而導致很多有才能之士被埋沒。若是清除掉這些朝臣後,就能騰出更多的空間,去安置有能力的人……”

  韓湛的這番話,讓郭嘉不禁怦然心動,要知道自己雖說掛著軍師祭酒的名號,但仔細說起來,也不過是冀州牧自行招募的幕僚而已,如果沒有韓湛這個靠山在後麵,朝臣們根本不屑看他一眼。但假如自己進入了朝堂,成為其中的朝臣,身份自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他心裏隱隱有些期待韓湛早點返回鄴都,對那些屍位素餐的朝臣們來一番清洗,讓自己有入朝為官的希望。

  “奉孝,本侯記得在武帝時,曾經一支‘繡衣使者’,”韓湛覺得要想杜絕朝臣們在後麵使小動作,有必要建立一支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便對郭嘉說:“不知本侯說得可對?”

  “沒錯,”郭嘉等韓湛說完後,微微頷首,開始補充說:“所謂繡衣使者,就是一群穿著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之事可以代天子行事。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製、不法的事。”

  “奉孝,假如本侯想重建繡衣使者,你覺得應該交給誰來統帥呢?”

  假如別人說這話,郭嘉肯定會覺得對方是大逆不道,你算什麽東西,前朝漢武帝所創的繡衣使者,豈是你想恢複就能恢複的?不過這話既然是韓湛說出的,他就覺得應該仔細地斟酌一下。

  郭嘉沉默了半晌,沒有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試探地問:“主公,假如真的重建了繡衣使者,不知你打算派何人去統帥?”

  “還能有誰,當然是沮授沮公與了。”雖說韓湛覺得沮授有點一根筋,但他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忠心外帶為人正直不阿,把這樣一個特務機構交給他管轄,至少能讓人放心,不用擔心被反噬。“不知奉孝覺得本侯所決定的人選,怎麽樣?”

  “甚好,甚好。”對於韓湛所提出的人選,郭嘉並沒有反對,因為他覺得有沮授來擔任這個職務,無疑是最合適的,畢竟以前冀州派到各地的細作,都是由沮授所管轄。而且他還隨時監視著京中的文武官員,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立即向自己和荀長史稟報,僅僅憑這一點,他就是一個最佳的人選。因此郭嘉順水推舟的說:“嘉認為,公與擔任此職,是再合適不過了。”

  見郭嘉對自己的意見表示讚同,韓湛懸在心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他表情輕鬆地說:“那等我們返回京城之後,就開始正式組建繡衣使者。”

  “主公,嘉覺得‘繡衣使者’的名號,有僭越之嫌,我們不能用。”郭嘉態度誠懇地對韓湛說:“還是請主公取別的名字吧。”

  “就叫錦衣衛吧!”郭嘉剛說完,韓湛就脫口而出:“這些人都身穿繡衣,又可以成為錦衣。既然繡衣使者的名稱不能用,那就叫他們‘錦衣衛’吧。”

  說到錦衣衛,韓湛的話就開始多了起來:“錦衣衛的職責,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詔獄。”

  郭嘉聽到韓湛這麽說,不禁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他心裏暗想:“看來主公早就有組建錦衣衛的打算,甚至連章程都想好了。可惜我和他相處這麽長的時間都沒有發現,真是慚愧啊慚愧!”

  韓湛得知朝中有一幫朝臣,居然挑唆漢獻帝搶自己未過門的老婆,哪裏肯善罷甘休。他連夜給留在鄴都的沮授寫信,讓他派人詳細地了解如今京中都有什麽人要對付自己,等到班師回朝之時,再來一個秋後算賬。書信寫好之後,韓湛讓羅布帶了五名虎豹騎,星夜趕回鄴城送信。

  郭嘉等羅布離開之後,若有所思地說:“主公,如此一來,朝中恐有一番血雨腥風。嘉懇求主公手下留情,為大漢保留一些元氣吧!”

  韓湛聽後冷笑一聲,說道:“如今朝中的不少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之輩,留在朝中有何用途,本侯就要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清洗一番,讓那些有真材實料的人來填補他們的位置。”

  見郭嘉沉默不語,韓湛又繼續說道:“如今朝廷的官吏選拔,靠的是征辟製和察舉製,從而導致很多有才能之士被埋沒。若是清除掉這些朝臣後,就能騰出更多的空間,去安置有能力的人……”

  韓湛的這番話,讓郭嘉不禁怦然心動,要知道自己雖說掛著軍師祭酒的名號,但仔細說起來,也不過是冀州牧自行招募的幕僚而已,如果沒有韓湛這個靠山在後麵,朝臣們根本不屑看他一眼。但假如自己進入了朝堂,成為其中的朝臣,身份自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他心裏隱隱有些期待韓湛早點返回鄴都,對那些屍位素餐的朝臣們來一番清洗,讓自己有入朝為官的希望。

  “奉孝,本侯記得在武帝時,曾經一支‘繡衣使者’,”韓湛覺得要想杜絕朝臣們在後麵使小動作,有必要建立一支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便對郭嘉說:“不知本侯說得可對?”

  “沒錯,”郭嘉等韓湛說完後,微微頷首,開始補充說:“所謂繡衣使者,就是一群穿著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之事可以代天子行事。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製、不法的事。”

  “奉孝,假如本侯想重建繡衣使者,你覺得應該交給誰來統帥呢?”

  假如別人說這話,郭嘉肯定會覺得對方是大逆不道,你算什麽東西,前朝漢武帝所創的繡衣使者,豈是你想恢複就能恢複的?不過這話既然是韓湛說出的,他就覺得應該仔細地斟酌一下。

  郭嘉沉默了半晌,沒有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試探地問:“主公,假如真的重建了繡衣使者,不知你打算派何人去統帥?”

  “還能有誰,當然是沮授沮公與了。”雖說韓湛覺得沮授有點一根筋,但他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忠心外帶為人正直不阿,把這樣一個特務機構交給他管轄,至少能讓人放心,不用擔心被反噬。“不知奉孝覺得本侯所決定的人選,怎麽樣?”

  “甚好,甚好。”對於韓湛所提出的人選,郭嘉並沒有反對,因為他覺得有沮授來擔任這個職務,無疑是最合適的,畢竟以前冀州派到各地的細作,都是由沮授所管轄。而且他還隨時監視著京中的文武官員,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立即向自己和荀長史稟報,僅僅憑這一點,他就是一個最佳的人選。因此郭嘉順水推舟的說:“嘉認為,公與擔任此職,是再合適不過了。”

  見郭嘉對自己的意見表示讚同,韓湛懸在心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他表情輕鬆地說:“那等我們返回京城之後,就開始正式組建繡衣使者。”

  “主公,嘉覺得‘繡衣使者’的名號,有僭越之嫌,我們不能用。”郭嘉態度誠懇地對韓湛說:“還是請主公取別的名字吧。”

  “就叫錦衣衛吧!”郭嘉剛說完,韓湛就脫口而出:“這些人都身穿繡衣,又可以成為錦衣。既然繡衣使者的名稱不能用,那就叫他們‘錦衣衛’吧。”

  說到錦衣衛,韓湛的話就開始多了起來:“錦衣衛的職責,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詔獄。”

  郭嘉聽到韓湛這麽說,不禁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他心裏暗想:“看來主公早就有組建錦衣衛的打算,甚至連章程都想好了。可惜我和他相處這麽長的時間都沒有發現,真是慚愧啊慚愧!”

  韓湛得知朝中有一幫朝臣,居然挑唆漢獻帝搶自己未過門的老婆,哪裏肯善罷甘休。他連夜給留在鄴都的沮授寫信,讓他派人詳細地了解如今京中都有什麽人要對付自己,等到班師回朝之時,再來一個秋後算賬。書信寫好之後,韓湛讓羅布帶了五名虎豹騎,星夜趕回鄴城送信。

  郭嘉等羅布離開之後,若有所思地說:“主公,如此一來,朝中恐有一番血雨腥風。嘉懇求主公手下留情,為大漢保留一些元氣吧!”

  韓湛聽後冷笑一聲,說道:“如今朝中的不少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之輩,留在朝中有何用途,本侯就要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清洗一番,讓那些有真材實料的人來填補他們的位置。”

  見郭嘉沉默不語,韓湛又繼續說道:“如今朝廷的官吏選拔,靠的是征辟製和察舉製,從而導致很多有才能之士被埋沒。若是清除掉這些朝臣後,就能騰出更多的空間,去安置有能力的人……”

  韓湛的這番話,讓郭嘉不禁怦然心動,要知道自己雖說掛著軍師祭酒的名號,但仔細說起來,也不過是冀州牧自行招募的幕僚而已,如果沒有韓湛這個靠山在後麵,朝臣們根本不屑看他一眼。但假如自己進入了朝堂,成為其中的朝臣,身份自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他心裏隱隱有些期待韓湛早點返回鄴都,對那些屍位素餐的朝臣們來一番清洗,讓自己有入朝為官的希望。

  “奉孝,本侯記得在武帝時,曾經一支‘繡衣使者’,”韓湛覺得要想杜絕朝臣們在後麵使小動作,有必要建立一支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便對郭嘉說:“不知本侯說得可對?”

  “沒錯,”郭嘉等韓湛說完後,微微頷首,開始補充說:“所謂繡衣使者,就是一群穿著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之事可以代天子行事。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製、不法的事。”

  “奉孝,假如本侯想重建繡衣使者,你覺得應該交給誰來統帥呢?”

  假如別人說這話,郭嘉肯定會覺得對方是大逆不道,你算什麽東西,前朝漢武帝所創的繡衣使者,豈是你想恢複就能恢複的?不過這話既然是韓湛說出的,他就覺得應該仔細地斟酌一下。

  郭嘉沉默了半晌,沒有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試探地問:“主公,假如真的重建了繡衣使者,不知你打算派何人去統帥?”

  “還能有誰,當然是沮授沮公與了。”雖說韓湛覺得沮授有點一根筋,但他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忠心外帶為人正直不阿,把這樣一個特務機構交給他管轄,至少能讓人放心,不用擔心被反噬。“不知奉孝覺得本侯所決定的人選,怎麽樣?”

  “甚好,甚好。”對於韓湛所提出的人選,郭嘉並沒有反對,因為他覺得有沮授來擔任這個職務,無疑是最合適的,畢竟以前冀州派到各地的細作,都是由沮授所管轄。而且他還隨時監視著京中的文武官員,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立即向自己和荀長史稟報,僅僅憑這一點,他就是一個最佳的人選。因此郭嘉順水推舟的說:“嘉認為,公與擔任此職,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