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結盟(中)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98
  韓湛派出的信使,在兩天後,順利地到達了上黨。

  得知韓湛給自己派來的信使,張揚覺得非常意外,他看完書信後,客氣地讓人帶信使去休息,隨後命自己的部下將謀士董昭請了過來。

  董昭原本是袁紹的手下,鄴城失守後,他曾經跟著袁紹逃亡在外,後來覺得袁紹的氣數已盡,便和辛毗在中途離開了袁紹。唯一不同的是,辛毗去了渤海郡,而他則到上黨投奔了張揚。

  等董昭一來,張揚就將韓湛的書信遞了過去,同時問道:“公仁,這是冀州牧派人送來的書信。他打算與吾在漳水河畔一敘,你怎麽看?”

  董昭看完書信後,沉吟了片刻,隨後說道:“太守,韓府君自從擊敗袁紹、李傕和郭汜之後,勢力越發強大,對我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若想苟全於亂世,隻能依附於強者,而韓府君無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揚等董昭說完後,試探地問:“如此說來,公仁也覺得本將軍應該與韓府君會麵,為將來尋條後路?”

  董昭覺得要想不激怒韓湛,唯一的辦法就是安排張揚和他見麵,因此他毫不遲疑地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屬下正有此意。”

  “既然公仁也是如此想法,那麽吾明日就讓信使返回涉國縣,讓他稟報韓府君,說吾願意在漳水之畔相會。”張揚說完這兩句話,又吩咐董昭:“此事本侯就交給你了。”

  信使帶著張揚的書信,快馬加鞭地返回了涉國縣。郭嘉看完張揚的書信後,望著韓湛問道:“主公,張稚叔同意了我們的請求,他將於三日後,與主公在漳水河畔相見。看來他也意識到,自己是獨木難支,假如不和我們保持良好關係,沒準就會有性命之憂。”

  韓湛聽後,隻是微微頷首,隨後吩咐花虎:“花縣令,立即命令在漳河以西三十裏的分界除,搭一座涼棚,本侯打算在那裏與張太守見麵。”

  “屬下遵命。”聽到韓湛的吩咐,花虎連忙回答說:“屬下這就安排人手,前往會麵地點,搭設涼棚。最遲明日午時,涼棚就可以搭好。”

  等花虎離開後,韓湛望著郭嘉問道:“奉孝,你說說,本侯與張揚見麵時,應該談點什麽條件?”

  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郭嘉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笑了笑,反問道:“主公,你覺得和張稚叔第一次見麵,就勸降他,他會同意嗎?”

  “不會。”對於郭嘉的問題,韓湛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別看本侯如今兵強馬壯,但張稚叔對本侯所知甚少,就算本侯開口勸降,也會被他拒絕了。與其碰釘子,倒不如順其自然,先和他交好,使他不至於在我軍出兵青州時在背後使壞。”

  花虎的辦事效率不低,第二日一大早,他就前來求見韓湛。韓湛還以為建造涼棚遇到了什麽問題,心裏還在犯嘀咕:這個花虎真不靠譜,就讓他搭個涼棚,都有這麽多的事情搞不定。

  花虎見韓湛出來,連忙上前施禮,口稱:“屬下見過主公!”

  “花縣令,”韓湛在正中坐下後,望著花虎問道:“可是涼棚的搭建,遇到了什麽困難嗎?”

  誰知花虎聽後,卻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未免太小看屬下了吧。區區涼棚,何足掛齒。經過工匠們的連夜趕工,此刻已經完工了。屬下就是前來請主公去視察的。”

  得知涼棚已經完成,韓湛連忙吩咐人叫來了郭嘉、典韋,帶著三百名騎兵,朝著漳河而去。到了河邊時,河邊的碼頭上已經停了三隻大船,花虎恭恭敬敬地對韓湛說:“主公,請上船吧!”

  雖說是大船,但也隻是相對而言。每條船隻能乘五十人和相同數量的馬匹。韓湛帶的人馬要想全部渡河,這些船要來回幾趟才行。

  韓湛派出的信使,在兩天後,順利地到達了上黨。

  得知韓湛給自己派來的信使,張揚覺得非常意外,他看完書信後,客氣地讓人帶信使去休息,隨後命自己的部下將謀士董昭請了過來。

  董昭原本是袁紹的手下,鄴城失守後,他曾經跟著袁紹逃亡在外,後來覺得袁紹的氣數已盡,便和辛毗在中途離開了袁紹。唯一不同的是,辛毗去了渤海郡,而他則到上黨投奔了張揚。

  等董昭一來,張揚就將韓湛的書信遞了過去,同時問道:“公仁,這是冀州牧派人送來的書信。他打算與吾在漳水河畔一敘,你怎麽看?”

  董昭看完書信後,沉吟了片刻,隨後說道:“太守,韓府君自從擊敗袁紹、李傕和郭汜之後,勢力越發強大,對我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若想苟全於亂世,隻能依附於強者,而韓府君無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揚等董昭說完後,試探地問:“如此說來,公仁也覺得本將軍應該與韓府君會麵,為將來尋條後路?”

  董昭覺得要想不激怒韓湛,唯一的辦法就是安排張揚和他見麵,因此他毫不遲疑地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屬下正有此意。”

  “既然公仁也是如此想法,那麽吾明日就讓信使返回涉國縣,讓他稟報韓府君,說吾願意在漳水之畔相會。”張揚說完這兩句話,又吩咐董昭:“此事本侯就交給你了。”

  信使帶著張揚的書信,快馬加鞭地返回了涉國縣。郭嘉看完張揚的書信後,望著韓湛問道:“主公,張稚叔同意了我們的請求,他將於三日後,與主公在漳水河畔相見。看來他也意識到,自己是獨木難支,假如不和我們保持良好關係,沒準就會有性命之憂。”

  韓湛聽後,隻是微微頷首,隨後吩咐花虎:“花縣令,立即命令在漳河以西三十裏的分界除,搭一座涼棚,本侯打算在那裏與張太守見麵。”

  “屬下遵命。”聽到韓湛的吩咐,花虎連忙回答說:“屬下這就安排人手,前往會麵地點,搭設涼棚。最遲明日午時,涼棚就可以搭好。”

  等花虎離開後,韓湛望著郭嘉問道:“奉孝,你說說,本侯與張揚見麵時,應該談點什麽條件?”

  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郭嘉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笑了笑,反問道:“主公,你覺得和張稚叔第一次見麵,就勸降他,他會同意嗎?”

  “不會。”對於郭嘉的問題,韓湛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別看本侯如今兵強馬壯,但張稚叔對本侯所知甚少,就算本侯開口勸降,也會被他拒絕了。與其碰釘子,倒不如順其自然,先和他交好,使他不至於在我軍出兵青州時在背後使壞。”

  花虎的辦事效率不低,第二日一大早,他就前來求見韓湛。韓湛還以為建造涼棚遇到了什麽問題,心裏還在犯嘀咕:這個花虎真不靠譜,就讓他搭個涼棚,都有這麽多的事情搞不定。

  花虎見韓湛出來,連忙上前施禮,口稱:“屬下見過主公!”

  “花縣令,”韓湛在正中坐下後,望著花虎問道:“可是涼棚的搭建,遇到了什麽困難嗎?”

  誰知花虎聽後,卻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未免太小看屬下了吧。區區涼棚,何足掛齒。經過工匠們的連夜趕工,此刻已經完工了。屬下就是前來請主公去視察的。”

  得知涼棚已經完成,韓湛連忙吩咐人叫來了郭嘉、典韋,帶著三百名騎兵,朝著漳河而去。到了河邊時,河邊的碼頭上已經停了三隻大船,花虎恭恭敬敬地對韓湛說:“主公,請上船吧!”

  雖說是大船,但也隻是相對而言。每條船隻能乘五十人和相同數量的馬匹。韓湛帶的人馬要想全部渡河,這些船要來回幾趟才行。

  韓湛派出的信使,在兩天後,順利地到達了上黨。

  得知韓湛給自己派來的信使,張揚覺得非常意外,他看完書信後,客氣地讓人帶信使去休息,隨後命自己的部下將謀士董昭請了過來。

  董昭原本是袁紹的手下,鄴城失守後,他曾經跟著袁紹逃亡在外,後來覺得袁紹的氣數已盡,便和辛毗在中途離開了袁紹。唯一不同的是,辛毗去了渤海郡,而他則到上黨投奔了張揚。

  等董昭一來,張揚就將韓湛的書信遞了過去,同時問道:“公仁,這是冀州牧派人送來的書信。他打算與吾在漳水河畔一敘,你怎麽看?”

  董昭看完書信後,沉吟了片刻,隨後說道:“太守,韓府君自從擊敗袁紹、李傕和郭汜之後,勢力越發強大,對我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若想苟全於亂世,隻能依附於強者,而韓府君無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揚等董昭說完後,試探地問:“如此說來,公仁也覺得本將軍應該與韓府君會麵,為將來尋條後路?”

  董昭覺得要想不激怒韓湛,唯一的辦法就是安排張揚和他見麵,因此他毫不遲疑地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屬下正有此意。”

  “既然公仁也是如此想法,那麽吾明日就讓信使返回涉國縣,讓他稟報韓府君,說吾願意在漳水之畔相會。”張揚說完這兩句話,又吩咐董昭:“此事本侯就交給你了。”

  信使帶著張揚的書信,快馬加鞭地返回了涉國縣。郭嘉看完張揚的書信後,望著韓湛問道:“主公,張稚叔同意了我們的請求,他將於三日後,與主公在漳水河畔相見。看來他也意識到,自己是獨木難支,假如不和我們保持良好關係,沒準就會有性命之憂。”

  韓湛聽後,隻是微微頷首,隨後吩咐花虎:“花縣令,立即命令在漳河以西三十裏的分界除,搭一座涼棚,本侯打算在那裏與張太守見麵。”

  “屬下遵命。”聽到韓湛的吩咐,花虎連忙回答說:“屬下這就安排人手,前往會麵地點,搭設涼棚。最遲明日午時,涼棚就可以搭好。”

  等花虎離開後,韓湛望著郭嘉問道:“奉孝,你說說,本侯與張揚見麵時,應該談點什麽條件?”

  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郭嘉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笑了笑,反問道:“主公,你覺得和張稚叔第一次見麵,就勸降他,他會同意嗎?”

  “不會。”對於郭嘉的問題,韓湛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別看本侯如今兵強馬壯,但張稚叔對本侯所知甚少,就算本侯開口勸降,也會被他拒絕了。與其碰釘子,倒不如順其自然,先和他交好,使他不至於在我軍出兵青州時在背後使壞。”

  花虎的辦事效率不低,第二日一大早,他就前來求見韓湛。韓湛還以為建造涼棚遇到了什麽問題,心裏還在犯嘀咕:這個花虎真不靠譜,就讓他搭個涼棚,都有這麽多的事情搞不定。

  花虎見韓湛出來,連忙上前施禮,口稱:“屬下見過主公!”

  “花縣令,”韓湛在正中坐下後,望著花虎問道:“可是涼棚的搭建,遇到了什麽困難嗎?”

  誰知花虎聽後,卻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未免太小看屬下了吧。區區涼棚,何足掛齒。經過工匠們的連夜趕工,此刻已經完工了。屬下就是前來請主公去視察的。”

  得知涼棚已經完成,韓湛連忙吩咐人叫來了郭嘉、典韋,帶著三百名騎兵,朝著漳河而去。到了河邊時,河邊的碼頭上已經停了三隻大船,花虎恭恭敬敬地對韓湛說:“主公,請上船吧!”

  雖說是大船,但也隻是相對而言。每條船隻能乘五十人和相同數量的馬匹。韓湛帶的人馬要想全部渡河,這些船要來回幾趟才行。

  韓湛派出的信使,在兩天後,順利地到達了上黨。

  得知韓湛給自己派來的信使,張揚覺得非常意外,他看完書信後,客氣地讓人帶信使去休息,隨後命自己的部下將謀士董昭請了過來。

  董昭原本是袁紹的手下,鄴城失守後,他曾經跟著袁紹逃亡在外,後來覺得袁紹的氣數已盡,便和辛毗在中途離開了袁紹。唯一不同的是,辛毗去了渤海郡,而他則到上黨投奔了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