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郭嘉的謀略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312
  說來也巧,呂曠呂翔寫給韓湛的密信,在到達鄴城之時,正好是郭嘉帶著一批百姓從長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給郭嘉接風的韓湛,看到了呂氏兄弟發來的密信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郭嘉看到韓湛的這個反應,便好奇地問:“主公,不知書信中寫了些什麽,居然讓你如此為難?”

  “奉孝,你看看吧。”韓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這種事情隻有他才能給自己好的建議,便見手裏的書信遞了過去。郭嘉接過書信,隻看了幾眼,便不禁蹙起了眉頭。

  韓湛一直在觀察郭嘉的反應,看到他臉上的這副表情,試探地問:“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郭嘉沒有立即就袁熙去荊州尋找袁紹的事情發表意見,而是反問道:“主公,若是嘉沒有記錯的話,袁譚袁熙兄弟是被我們軟禁在鄴城吧?”

  “沒錯。”韓湛點點頭,肯定地說:“一月前,的確是被軟禁在鄴城內。”

  “嘉想問問,主公為何要將袁氏兄弟放走了?”

  “袁紹如今下落不明,而執掌渤海郡大權的,又是袁紹的幼子袁尚。”韓湛見郭嘉麵無表情,不知道他對放走袁氏兄弟一事是什麽態度,便如實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袁譚和袁尚雖為親兄弟,但若是將他們放回去,勢必會因為奪權而兄弟鬩牆。這樣一來,我們在攻打青州之際,就不用擔心渤海郡的掣肘了。”

  “唉,主公差矣!”郭嘉聽韓湛這麽說,急得直跺腳,連忙說道:“不知您有沒有考慮過,一旦袁譚、袁尚兄弟在渤海郡大打出手,最後漁翁得利之人,將會是誰?”

  “是誰?”韓湛茫然地問道。

  “還能有誰?”郭嘉有些哭笑不得地說:“自然是幽州的公孫瓚了。若是袁譚、袁尚在渤海郡大打出手,一旦鬥的兩敗俱傷之時,公孫瓚隻需派出一支偏師,就能輕取渤海郡。一旦讓公孫瓚在那裏站穩了腳跟,你說我們還能安心地奪取青州嗎?沒準什麽時候,後路就被公孫瓚的大軍截斷了。”

  郭嘉的話,給韓湛提了個醒,他以前光想著讓袁家兄弟內訌,但卻忘記了在北麵虎視眈眈的公孫瓚。他有些慌亂地問郭嘉:“奉孝,那你說說,我們如今該怎麽辦?”

  “主公,目前有兩件事,我們需要立即去做。”郭嘉伸出兩根手指說道:“一是立即派人將呂曠呂翔兄弟召回,使袁譚變得孤立無援,就憑南皮城內的幾個心腹,他還下不了決心與袁尚大打出手;二是派人到荊州去尋找袁本初的下落,並將他安全地護送回南皮。”

  郭嘉前麵的一個提議,韓湛還能無條件地接收。但聽到第二個條件時,韓湛立即從自己的座位上蹦了起來:“什麽,派人尋找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

  “沒錯,必須找到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郭嘉點著頭,用肯定的語氣說:“隻有等他回到了南皮,袁家兄弟才不會兵戎相見。隻要渤海郡是鐵板一塊,便能阻止公孫瓚南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專心地攻略青州了。”

  雖說議事廳內並不熱,但韓湛的額頭還是冒出了密密的冷汗,他抬手用袍袖擦了一下後,對郭嘉說道:“幸好奉孝提醒,否則本侯就釀成大錯了。”說完,他命人拿來了筆墨紙硯,給呂曠呂翔兩兄弟寫了一封書信,命令他們立即返回鄴城。

  等信使離開後,韓湛問郭嘉:“奉孝,最多再過一個月,子龍就能從長安返回。依你之見,是讓他們休整一段時間,再進攻青州呢?還是直接進攻青州?”

  “依嘉之見,”郭嘉若有所思地說:“子龍將軍鞍馬勞頓,還是休整一段時間再說吧。等夏糧收獲後,再發兵青州也不遲。”

  說來也巧,呂曠呂翔寫給韓湛的密信,在到達鄴城之時,正好是郭嘉帶著一批百姓從長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給郭嘉接風的韓湛,看到了呂氏兄弟發來的密信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郭嘉看到韓湛的這個反應,便好奇地問:“主公,不知書信中寫了些什麽,居然讓你如此為難?”

  “奉孝,你看看吧。”韓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這種事情隻有他才能給自己好的建議,便見手裏的書信遞了過去。郭嘉接過書信,隻看了幾眼,便不禁蹙起了眉頭。

  韓湛一直在觀察郭嘉的反應,看到他臉上的這副表情,試探地問:“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郭嘉沒有立即就袁熙去荊州尋找袁紹的事情發表意見,而是反問道:“主公,若是嘉沒有記錯的話,袁譚袁熙兄弟是被我們軟禁在鄴城吧?”

  “沒錯。”韓湛點點頭,肯定地說:“一月前,的確是被軟禁在鄴城內。”

  “嘉想問問,主公為何要將袁氏兄弟放走了?”

  “袁紹如今下落不明,而執掌渤海郡大權的,又是袁紹的幼子袁尚。”韓湛見郭嘉麵無表情,不知道他對放走袁氏兄弟一事是什麽態度,便如實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袁譚和袁尚雖為親兄弟,但若是將他們放回去,勢必會因為奪權而兄弟鬩牆。這樣一來,我們在攻打青州之際,就不用擔心渤海郡的掣肘了。”

  “唉,主公差矣!”郭嘉聽韓湛這麽說,急得直跺腳,連忙說道:“不知您有沒有考慮過,一旦袁譚、袁尚兄弟在渤海郡大打出手,最後漁翁得利之人,將會是誰?”

  “是誰?”韓湛茫然地問道。

  “還能有誰?”郭嘉有些哭笑不得地說:“自然是幽州的公孫瓚了。若是袁譚、袁尚在渤海郡大打出手,一旦鬥的兩敗俱傷之時,公孫瓚隻需派出一支偏師,就能輕取渤海郡。一旦讓公孫瓚在那裏站穩了腳跟,你說我們還能安心地奪取青州嗎?沒準什麽時候,後路就被公孫瓚的大軍截斷了。”

  郭嘉的話,給韓湛提了個醒,他以前光想著讓袁家兄弟內訌,但卻忘記了在北麵虎視眈眈的公孫瓚。他有些慌亂地問郭嘉:“奉孝,那你說說,我們如今該怎麽辦?”

  “主公,目前有兩件事,我們需要立即去做。”郭嘉伸出兩根手指說道:“一是立即派人將呂曠呂翔兄弟召回,使袁譚變得孤立無援,就憑南皮城內的幾個心腹,他還下不了決心與袁尚大打出手;二是派人到荊州去尋找袁本初的下落,並將他安全地護送回南皮。”

  郭嘉前麵的一個提議,韓湛還能無條件地接收。但聽到第二個條件時,韓湛立即從自己的座位上蹦了起來:“什麽,派人尋找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

  “沒錯,必須找到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郭嘉點著頭,用肯定的語氣說:“隻有等他回到了南皮,袁家兄弟才不會兵戎相見。隻要渤海郡是鐵板一塊,便能阻止公孫瓚南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專心地攻略青州了。”

  雖說議事廳內並不熱,但韓湛的額頭還是冒出了密密的冷汗,他抬手用袍袖擦了一下後,對郭嘉說道:“幸好奉孝提醒,否則本侯就釀成大錯了。”說完,他命人拿來了筆墨紙硯,給呂曠呂翔兩兄弟寫了一封書信,命令他們立即返回鄴城。

  等信使離開後,韓湛問郭嘉:“奉孝,最多再過一個月,子龍就能從長安返回。依你之見,是讓他們休整一段時間,再進攻青州呢?還是直接進攻青州?”

  “依嘉之見,”郭嘉若有所思地說:“子龍將軍鞍馬勞頓,還是休整一段時間再說吧。等夏糧收獲後,再發兵青州也不遲。”

  說來也巧,呂曠呂翔寫給韓湛的密信,在到達鄴城之時,正好是郭嘉帶著一批百姓從長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給郭嘉接風的韓湛,看到了呂氏兄弟發來的密信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郭嘉看到韓湛的這個反應,便好奇地問:“主公,不知書信中寫了些什麽,居然讓你如此為難?”

  “奉孝,你看看吧。”韓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這種事情隻有他才能給自己好的建議,便見手裏的書信遞了過去。郭嘉接過書信,隻看了幾眼,便不禁蹙起了眉頭。

  韓湛一直在觀察郭嘉的反應,看到他臉上的這副表情,試探地問:“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郭嘉沒有立即就袁熙去荊州尋找袁紹的事情發表意見,而是反問道:“主公,若是嘉沒有記錯的話,袁譚袁熙兄弟是被我們軟禁在鄴城吧?”

  “沒錯。”韓湛點點頭,肯定地說:“一月前,的確是被軟禁在鄴城內。”

  “嘉想問問,主公為何要將袁氏兄弟放走了?”

  “袁紹如今下落不明,而執掌渤海郡大權的,又是袁紹的幼子袁尚。”韓湛見郭嘉麵無表情,不知道他對放走袁氏兄弟一事是什麽態度,便如實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袁譚和袁尚雖為親兄弟,但若是將他們放回去,勢必會因為奪權而兄弟鬩牆。這樣一來,我們在攻打青州之際,就不用擔心渤海郡的掣肘了。”

  “唉,主公差矣!”郭嘉聽韓湛這麽說,急得直跺腳,連忙說道:“不知您有沒有考慮過,一旦袁譚、袁尚兄弟在渤海郡大打出手,最後漁翁得利之人,將會是誰?”

  “是誰?”韓湛茫然地問道。

  “還能有誰?”郭嘉有些哭笑不得地說:“自然是幽州的公孫瓚了。若是袁譚、袁尚在渤海郡大打出手,一旦鬥的兩敗俱傷之時,公孫瓚隻需派出一支偏師,就能輕取渤海郡。一旦讓公孫瓚在那裏站穩了腳跟,你說我們還能安心地奪取青州嗎?沒準什麽時候,後路就被公孫瓚的大軍截斷了。”

  郭嘉的話,給韓湛提了個醒,他以前光想著讓袁家兄弟內訌,但卻忘記了在北麵虎視眈眈的公孫瓚。他有些慌亂地問郭嘉:“奉孝,那你說說,我們如今該怎麽辦?”

  “主公,目前有兩件事,我們需要立即去做。”郭嘉伸出兩根手指說道:“一是立即派人將呂曠呂翔兄弟召回,使袁譚變得孤立無援,就憑南皮城內的幾個心腹,他還下不了決心與袁尚大打出手;二是派人到荊州去尋找袁本初的下落,並將他安全地護送回南皮。”

  郭嘉前麵的一個提議,韓湛還能無條件地接收。但聽到第二個條件時,韓湛立即從自己的座位上蹦了起來:“什麽,派人尋找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

  “沒錯,必須找到袁本初,並將他送回南皮。”郭嘉點著頭,用肯定的語氣說:“隻有等他回到了南皮,袁家兄弟才不會兵戎相見。隻要渤海郡是鐵板一塊,便能阻止公孫瓚南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專心地攻略青州了。”

  雖說議事廳內並不熱,但韓湛的額頭還是冒出了密密的冷汗,他抬手用袍袖擦了一下後,對郭嘉說道:“幸好奉孝提醒,否則本侯就釀成大錯了。”說完,他命人拿來了筆墨紙硯,給呂曠呂翔兩兄弟寫了一封書信,命令他們立即返回鄴城。

  等信使離開後,韓湛問郭嘉:“奉孝,最多再過一個月,子龍就能從長安返回。依你之見,是讓他們休整一段時間,再進攻青州呢?還是直接進攻青州?”

  “依嘉之見,”郭嘉若有所思地說:“子龍將軍鞍馬勞頓,還是休整一段時間再說吧。等夏糧收獲後,再發兵青州也不遲。”

  說來也巧,呂曠呂翔寫給韓湛的密信,在到達鄴城之時,正好是郭嘉帶著一批百姓從長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給郭嘉接風的韓湛,看到了呂氏兄弟發來的密信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郭嘉看到韓湛的這個反應,便好奇地問:“主公,不知書信中寫了些什麽,居然讓你如此為難?”

  “奉孝,你看看吧。”韓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這種事情隻有他才能給自己好的建議,便見手裏的書信遞了過去。郭嘉接過書信,隻看了幾眼,便不禁蹙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