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欲擒故縱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73
  “顯奕,”袁譚出人意料地沒有稱呼袁熙為二弟,而是直呼對方的字:“你對今日堂上韓家小兒所言,是如何考慮的?”

  袁熙見袁譚用如此一本正經的語氣對自己說話,猜到對方肯定做出了什麽決定,便恭恭敬敬地說:“小弟唯大哥馬首是瞻,我們兄弟二人是否前往渤海,但憑大哥做主。”

  “既然二弟如此說,我們不妨從長計議。”對於袁熙的態度,袁譚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渤海郡,倒並非不可以去。但如今那裏是顯甫和劉氏的地盤,若你我兄弟貿然前往,不免會遭來殺身之禍。”

  袁家兄弟二人,若是論起行軍打仗,自然是袁譚要強一些;但說到使小心眼,則是袁熙更勝一籌。他的心裏很明白,就算自己的能力再強,隻要有袁譚這個袁家的長子在,很多事情隻能由對方做主,因此他隻能違心地說出唯袁譚馬首是瞻的話,但他的心裏卻有自己的小算盤。見袁譚的確有去渤海的打算,便試探地問:“不知道大哥意欲何為?”

  “找韓亭侯借兵。”袁譚此刻有求於韓湛,對他的稱呼,也不由自主地由“韓家小兒”變成了“韓亭侯”,“若能從他處借得數千兵馬,我們兄弟二人前去北海之時,便可高枕無憂。”

  袁熙很清楚,假如隻有自己和袁譚兩人去渤海郡,一旦袁尚和劉氏動了什麽歪念頭,派人在路上截殺,就會有性命之憂。若是能向韓湛借兵,那麽袁尚等人肯定不敢輕舉妄動,那樣自己兄弟二人就能順利地到達渤海郡。隻要能順利地到達南皮城,便可以私下聯絡舊部,來個反客為主,取代袁尚的渤海太守之職。

  不過說起向韓湛借兵,袁熙卻有些顧慮,他覺得就靠自己兄弟二人空口白牙,想從韓湛的手裏借到兵馬,簡直難以動彈,因此他遲疑地說:“大哥,你覺得韓亭侯肯借兵給我們嗎?”

  “我們隻能賭賭運氣了。”袁譚望著袁熙說道:“我想既然韓亭侯主動提出送我們會渤海郡,肯定他早就有這方麵的打算了。”

  等袁譚一說完,袁熙就緊接著問:“那我們什麽時候去見韓亭侯?”

  “再等兩天吧。”袁譚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畢竟今日剛拒絕了他的好意,此刻又去求見,不太合適。”

  袁熙雖然巴不得早日趕到南皮,但聽到袁譚這麽說,他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隻能無奈地說:“既然大哥已經決定返回渤海郡,那我們不妨再多等兩日。隻希望韓亭侯能答應我們兄弟的借兵請求,若是無冀州兵相助,我們就沒有回去的必要。”

  韓湛派出的信使,在當天晚上趕到了朝歌,將韓湛的書信交給了呂曠呂翔兩兄弟。呂曠看完信件後,對呂翔說道:“主公讓你我二人立即趕往鄴城,你看什麽時候動身?”

  “主公不是命你我二人,在這裏監督被俘的白波兵屯田麽。”呂翔沒有看桌案上的信件,而是直截了當地問:“這麽匆忙招我們去鄴城,不知有什麽要事。”

  呂曠搖搖頭說:“主公的書信上沒說,隻讓我們盡快趕到了鄴城,我估摸著可能有緊要的軍情。你盡快收拾一下,我們明早就出發。”

  次日清晨,呂曠呂翔兄弟兩人帶著一隊親兵,快馬加鞭地趕往了鄴城。因為擔心韓湛有什麽急事,他們連幹糧都是在馬背上吃的。緊趕慢趕,終於在當天下午趕到了鄴城。

  看到呂曠呂翔兩兄弟到來,韓湛的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沒想到他們居然來的這麽快。等兩人見禮完畢後,韓湛開口說:“兩位呂校尉,本侯這麽急著把你們從朝歌招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吩咐你們去吧。”

  “主公有什麽吩咐,但說無妨。”呂曠大大咧咧地說:“赴湯蹈火,愚兄弟一定是在所不辭。”

  “本侯打算放掉袁家兄弟。”韓湛望著呂曠說道:“有你們二人護送他們前往南皮。”

  “什麽,放掉袁家兄弟?”聽韓湛這麽說,呂曠的臉上露出了驚詫的表情,他和呂翔對視一眼後,謹慎地說道:“主公,南皮還是袁氏的地盤,把袁家兄弟送回南皮,不是縱虎歸山麽?”

  “縱虎歸山?!”韓湛聽到呂曠所用的這個成語後,不禁笑了笑,隨後說道:“假如袁紹還在渤海郡,本侯派你們將袁家兄弟送回南皮城,就算是縱虎歸山。但如今南皮城內隻有袁尚和高幹等人,此刻將袁譚兄弟送回去,就是兩碼事了。”

  韓湛的話把呂曠搞糊塗了,他不解地問道:“兩碼事,為什麽是兩碼事?”

  而呂翔的反應顯然要快點,他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主公為何要放掉袁家兄弟,我想我知道是什麽原因。”

  韓湛見呂曠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便對呂翔說:“既然你已經猜到了本侯的用意,不妨告訴令兄,讓他也明白是怎麽回事。”

  呂翔麵對著呂曠說道:“難道你還不明白主公的意思,如今的渤海太守是袁尚,主公讓我們護送袁家兄弟去渤海郡,就是讓他們二人和袁尚爭權奪利的。隻要渤海郡一亂,我們出兵青州之時,就不用擔心有人在旁邊掣肘。”

  經呂翔這麽一結束,呂曠總算是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主公此計真是高明。”

  “你們兄弟二人曾經是袁氏舊部,”韓湛見呂曠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圖,便繼續說道:“由你們負責護送,袁家兄弟才會有任何顧忌。”

  呂曠等韓湛一說完,立即問道:“主公,不知我們何時護送他們去渤海郡?”

  “這件事不著急。”韓湛擺著手說:“我想多冷落袁家兄弟兩天,免得到時他們給我提出一堆條件。自從長安回來之後,你們二人就一直在朝歌忙著驅使俘虜屯田,還不曾好好地休息過,不如就趁著兩日的空閑,在城內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而急著想返回渤海郡當太守的袁譚兄弟二人,耐著性子在自己的院子裏等了兩天,見韓湛根本沒派人來找過自己,似乎早已將自己忘記了,便厚著臉皮前去求見韓湛。韓湛聽完羅布的稟報後,淡淡一笑,隨後慢吞吞地說:“羅布,本侯現在不想見他們,讓他們都回去吧。”

  得知韓湛不願意見他們,袁譚、袁熙兩兄弟不禁慌了神。兩人在屋裏關上門商議,袁譚知道袁熙的心眼比自己多,隻能虛心向他請教:“二弟,你說韓亭侯前兩日說讓我們回渤海郡。是真有這樣的打算,還是隨口那麽一說?”

  袁熙皺著眉頭想了想,隨後說:“大哥,據小弟觀察,韓亭侯不像是在開玩笑,應該是真的準備讓我們回渤海郡。”

  聽到袁熙這麽說,袁譚急得在麵前的桌案上連拍了幾巴掌:“我真是鬼迷了心竅,前幾日韓亭侯主動提出送我們返回渤海郡,我就該答應他。如今他連見都不願意見我們,想必這事是沒什麽希望了。”

  “大哥沒有擔心。”袁熙見袁譚有些亂了方寸,便安慰他說:“韓亭侯不願意見我們,肯定是還在為前兩日的事情生氣。我們不妨等他的氣消了,再去求見也不遲。”

  袁譚望著袁熙苦笑著說:“我們怎麽知道他什麽時候能消氣,總不能無限期地等下去吧?”

  袁熙站起身,背著手在屋裏來回走了幾圈後,停下腳步對袁譚說:“大哥,據小弟的猜測,韓亭侯之所以急著將我們二人送走,可能是出征青州在即。為了防止出兵之時,遭到顯甫他們的掣肘,因此他必須盡快送我們回渤海郡。”

  “如此說來,雖說他今日不肯見我們,但隻有我們明日繼續去求見,他就有可能見我們了。”經袁熙這麽一分析,袁譚頓時覺得又有了底氣:“既然如此,那你我明日一早,再去拜訪韓亭侯,希望他到時能見我們一麵。”

  兩人打定主意之後,第二天一早,又前去求見韓湛。韓湛剛剛起床,聽到羅布稟報,說袁氏兄弟求見,便不慌不忙地說:“本侯還有公務要處理,讓他們先等著吧。”

  等韓湛處理完手裏的公事,差不多已經接近了午時,他這才吩咐羅布:“羅布,去把袁氏兄弟帶到本侯這裏來。”

  在外麵等候了兩個多時辰的袁家兄弟,見羅布走過來,說韓湛要見他們,頓時喜出望外。袁譚如果不是身無分文,他可能會朝羅布的袖子裏塞點金珠珍寶,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

  一見到坐在堂中的韓湛,兩人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參見亭侯!”

  “兩位公子免禮!”韓湛抬頭望著兩人問道:“聽說你們要見本侯,不知有什麽事情嗎?”

  袁譚和袁熙對視一眼後,厚著臉皮說道:“回亭侯的話,前幾日,您不是說打算送愚兄弟回渤海郡麽?這兩日,我兄弟二人經過反複的商議,覺得不能辜負了亭侯的一番好心,所以覺得還是回渤海郡為好。請亭侯恩準!”

  聽到袁譚說打算回渤海郡,韓湛心中不禁一陣狂喜,但他還是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問道:“既然兩位公子想回渤海,那就悉聽尊便。來人啊!”

  隨著韓湛的喊聲,羅布連忙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問道:“主公,不知您有何吩咐?”

  韓湛用手朝袁譚、袁熙一指,說道:“兩位袁公子打算回渤海郡,你立即為他們準備兩匹快馬,以及盤纏幹糧,然後送他們上路。”

  看到羅布答應一聲,就準備往外走,袁譚連忙叫住了他,隨後一臉無奈地對韓湛說:“韓亭侯,此去渤海路途遙遠,而且也不太平。若是我兄弟二人單獨上路,恐怕很難安全地到達渤海郡。”

  “沒錯,我大哥說得有道理。”袁譚的話剛說完,袁熙便補充說:“沿途除了嘯聚山林的盜賊、隱匿民間的黃巾賊,還有幽州的公孫瓚。您也知道,我家與公孫瓚是死仇,若是幽州軍知道了我們兄弟二人的身份,我們恐怕會死無葬身之地。”

  “真是沒想到,從鄴城到渤海郡,路上居然如此不太平。”韓湛等袁熙說完後,裝模作樣地說:“既然是這樣,兩位公子不如繼續留在鄴城,等將來道路平靖之後,再返回渤海郡也不遲。”

  袁譚不知韓湛是故意這麽說的,還以為對方真的改變主意了,連忙說道:“韓亭侯,我兄弟二人在您這裏叨擾了許久,也該回家了。雖說沿途並不太平,但若是亭侯肯派一支兵馬護送的話,我們就能順利地到達北海郡。”

  “讓本侯派一支兵馬護送你們?”韓湛故作驚訝地說:“若是我軍進入了北海郡,與令弟的兵馬發生衝突怎麽辦?”

  “亭侯請放心。”袁譚為了說服韓湛出兵,拍著胸膛表示說:“隻要有我兄弟二人在,冀州的兵馬就絕對不會與渤海軍發生任何衝突。”

  “羅布,”韓湛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扭頭問羅布:“目前城中有空閑的武將嗎?”

  袁譚和袁熙聽韓湛這麽說,心中不由大喜,他們都明白,隻要是武將率領的兵馬,人數絕對不會少,於是都被目光集中在羅布的身上,聽他是怎麽回答的。

  羅布假裝皺眉想了一會兒,隨後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主公,我想起來了,前兩日呂曠呂翔兩兄弟不是到鄴城前來向您述職麽?若是他們還不曾離開,就可以由他們護送兩位袁公子去渤海郡。”

  “對對對,你這麽一說,本侯倒是想起來了。”韓湛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道:“他們前兩日來述職,本侯體諒他們鞍馬勞頓,便讓他們在鄴城休息幾日,想必此刻還不曾離開。羅布,你這就去看看,若是他們兩人還在,就把他們叫到這裏來。”

  袁譚知道呂曠呂翔是自己最後的希望,因此看到羅布離開時,還專門朝對方拱手行禮,以表達自己心中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