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兵臨長安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06
  軍司馬知道李傕此刻的警惕性高,除非王昌單人匹馬跟著自己離開,否則隻要一調動部隊,肯定會被李傕的耳目發現。因此他在思索片刻後,對王昌說道:“王將軍,在下有兩個建議:一是將軍單人匹馬,隨在下離開,那樣就能避開李傕的耳目;二是留在營中做內應,等郭大將軍的兵馬到了以後,再裏應外合殺李傕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軍司馬的這兩個提議,王昌躊躇了許久。第一個方案,雖然很保險,但自己若是單人匹馬去了郭汜手下,恐怕以後難以得到重用;而留下做內應,雖然風險大一些,但卻能帶走更多的人馬。隻有自己的手裏有兵馬,就一定可以成為郭汜重點拉攏的對象。想到這裏,他對軍司馬說:“請你回去稟報大將軍,說某願意繼續留在李傕軍中做內應。三日之後,看營中火起為好,郭大將軍便領兵攻寨,我自會命人打開寨門,迎大將軍的兵馬進寨子。”

  軍司馬見王昌已經答應歸順郭汜,心裏也覺得踏實了許多,便向王昌告辭,返回郭汜的營地。郭汜聽說王昌願意歸順,頓時喜出望外,他臉色說道:“王昌乃是李傕手下的猛將,若他肯歸順,本大將軍猶如猛虎添翼,要滅李傕易如反掌。”

  就在李傕郭汜兩軍殺得不可開交之時,徐庶收到了韓湛派人送來的書信,他在反複地看過信件之後,不禁泛起愁來。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具體派誰到郭汜的軍中散步流言,這就是一件令人犯愁的事情。

  正當他在犯愁之時,他手下的隨從帶了一人進來,對他說道:“啟稟徐先生,有太尉的家人求見。”

  跟著隨從進來的一名家仆打扮的人上前向徐庶施禮,說道:“徐先生,我家太尉請您今夜過府飲宴。”

  徐庶聽到家仆這麽說,心裏立即明白,肯定是楊彪、朱儁有要事和自己商議,否則絕對不會請自己到太尉府裏飲宴。要知道京師經過連番的大亂,就算文武百官也不見得能吃飽肚子,更別說請人到家裏飲宴。

  因此徐庶很幹脆地對來人說:“請回去稟報太尉,說徐某稍候便至。”

  徐庶來到了太尉府,果然看到楊彪和朱儁兩人都在這裏,連忙上前朝兩人施禮。楊彪回禮之後,招呼徐庶來到了會客廳坐下。

  三人坐定之後,楊彪開口問道:“元直啊,不知冀州牧的兵馬,何時可以到京師啊?”

  聽到楊彪的提問,徐庶連忙站起來回答說:“回太尉的話,昨日徐某收到了主公的來信,他們已經取了函穀關,斬殺了李傕之弟李應,稍作休整之後,便會揮師西進,與李傕、郭汜二賊一決雌雄。”

  由於李傕擔心李應之死,會影響到軍心士氣,因此隱瞞了此事。別說城中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就連他身邊的兵將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多。此刻楊彪、朱儁二人聽說冀州軍已經斬殺了李應,臉上都不禁露出了吃驚的表情。兩人對視一眼後,楊彪繼續問道:“元直,老夫問你,冀州牧的大軍還需幾日,可以到達京師?”

  徐庶在心中盤算了一陣後,伸出三根手指說道:“若是沒有意外,三日之內,便可抵達京師城外。”

  “這真是太好了。”聽說韓湛的大軍在三日之後,就能抵達京師,不管是楊彪還是朱儁,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兩位大人。”徐庶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大軍從遠道而來,恐怕沒有攜帶多少攻城的器械,因此還需要兩位協助,在大軍到來之際,將城門打開。”

  聽到徐庶說開城門之事,楊彪二人臉上的表情變得黯淡。過了好一陣,朱儁才為難地說:“不瞞元直,若是楊奉的兵馬還在京師城內,給冀州牧打開城門,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可如今楊奉遠遁,城內是李傕手下的猛將崔勇把守,要想開城門,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見兩人為了開城門之事犯愁,徐庶的腦子裏快速地思索起來。他覺得需要立即將這事向韓湛稟報,免得自家主公帶著幾萬兵馬趕到時,因為城內沒有內應,而進不了城。若是拖的時間太長,李郭二人忽然罷兵言和,形勢對冀州軍將大大不利。

  想到這裏,徐庶連忙站起身對兩人說道:“既然兩位大人都覺得要打開城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麽徐某需要立即將此事向主公稟報,以便他早做安排。告辭!”說完,他轉身便走。

  剛走到門口,徐庶忽然想起自己此來的目地,便停下腳步對兩人說道:“兩位大人,其實徐某今日到此,還有一事相求。”

  楊彪聽說徐庶有事相求,便客氣地說:“元直有什麽事情,但說無妨。”

  徐庶便將韓湛的書信中所說的,派人潛入郭汜軍中散布流言,瓦解郭汜軍軍心和士氣一事,向兩人詳細地說了。最後問道:“不知兩位大人可有什麽人選?”

  楊彪和朱儁對視一眼後,回答說:“元直,老夫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不知你是否願意用?”

  聽說楊彪有合適的人選推薦,徐庶不禁心中暗喜,連忙問道:“楊太尉,不知您說的是何許人也?”

  “皇甫酈。”楊彪說道:“此人乃是皇甫嵩的侄子,素有忠義,若是讓他潛入郭汜的軍中散步流言,想必定可事半功倍。”

  徐庶聽說是皇甫酈,心裏也踏實了許多,他記得此人前段時間曾經去調停過李郭雙方,雖然沒成功,但是對雙方的情況,要別人更加了解,由他來負責散布流言,想必能起到極好的效果。他連忙衝楊彪躬身施禮,說道:“既然是楊太尉有合適的人選,那麽一切就拜托太尉了。”

  徐庶返回驛站,立即修書一封,然後派一名機靈的隨從,星夜送往韓湛的軍中。

  韓湛是在第二天收到徐庶書信的,在得知長安城已經被李傕手下的猛將崔勇所控製,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發現如今所發生的一切,和自己所了解的曆史,已經發生了很多偏差,一想到這裏,他就不禁愁眉緊鎖。

  郭嘉見韓湛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便關切地問道:“主公,你莫非擔心我軍到達長安城下以後,沒有人為我們打開城門,使我軍無法入城?”

  對於郭嘉的提問,韓湛點了點頭,肯定地說:“沒錯,本侯正是擔心此事。我軍遠途而來,沒有攻城器械,若是沒有內應打開城門,迎我軍入城,要想取得長安,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軍司馬知道李傕此刻的警惕性高,除非王昌單人匹馬跟著自己離開,否則隻要一調動部隊,肯定會被李傕的耳目發現。因此他在思索片刻後,對王昌說道:“王將軍,在下有兩個建議:一是將軍單人匹馬,隨在下離開,那樣就能避開李傕的耳目;二是留在營中做內應,等郭大將軍的兵馬到了以後,再裏應外合殺李傕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軍司馬的這兩個提議,王昌躊躇了許久。第一個方案,雖然很保險,但自己若是單人匹馬去了郭汜手下,恐怕以後難以得到重用;而留下做內應,雖然風險大一些,但卻能帶走更多的人馬。隻有自己的手裏有兵馬,就一定可以成為郭汜重點拉攏的對象。想到這裏,他對軍司馬說:“請你回去稟報大將軍,說某願意繼續留在李傕軍中做內應。三日之後,看營中火起為好,郭大將軍便領兵攻寨,我自會命人打開寨門,迎大將軍的兵馬進寨子。”

  軍司馬見王昌已經答應歸順郭汜,心裏也覺得踏實了許多,便向王昌告辭,返回郭汜的營地。郭汜聽說王昌願意歸順,頓時喜出望外,他臉色說道:“王昌乃是李傕手下的猛將,若他肯歸順,本大將軍猶如猛虎添翼,要滅李傕易如反掌。”

  就在李傕郭汜兩軍殺得不可開交之時,徐庶收到了韓湛派人送來的書信,他在反複地看過信件之後,不禁泛起愁來。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具體派誰到郭汜的軍中散步流言,這就是一件令人犯愁的事情。

  正當他在犯愁之時,他手下的隨從帶了一人進來,對他說道:“啟稟徐先生,有太尉的家人求見。”

  跟著隨從進來的一名家仆打扮的人上前向徐庶施禮,說道:“徐先生,我家太尉請您今夜過府飲宴。”

  徐庶聽到家仆這麽說,心裏立即明白,肯定是楊彪、朱儁有要事和自己商議,否則絕對不會請自己到太尉府裏飲宴。要知道京師經過連番的大亂,就算文武百官也不見得能吃飽肚子,更別說請人到家裏飲宴。

  因此徐庶很幹脆地對來人說:“請回去稟報太尉,說徐某稍候便至。”

  徐庶來到了太尉府,果然看到楊彪和朱儁兩人都在這裏,連忙上前朝兩人施禮。楊彪回禮之後,招呼徐庶來到了會客廳坐下。

  三人坐定之後,楊彪開口問道:“元直啊,不知冀州牧的兵馬,何時可以到京師啊?”

  聽到楊彪的提問,徐庶連忙站起來回答說:“回太尉的話,昨日徐某收到了主公的來信,他們已經取了函穀關,斬殺了李傕之弟李應,稍作休整之後,便會揮師西進,與李傕、郭汜二賊一決雌雄。”

  由於李傕擔心李應之死,會影響到軍心士氣,因此隱瞞了此事。別說城中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就連他身邊的兵將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多。此刻楊彪、朱儁二人聽說冀州軍已經斬殺了李應,臉上都不禁露出了吃驚的表情。兩人對視一眼後,楊彪繼續問道:“元直,老夫問你,冀州牧的大軍還需幾日,可以到達京師?”

  徐庶在心中盤算了一陣後,伸出三根手指說道:“若是沒有意外,三日之內,便可抵達京師城外。”

  “這真是太好了。”聽說韓湛的大軍在三日之後,就能抵達京師,不管是楊彪還是朱儁,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兩位大人。”徐庶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大軍從遠道而來,恐怕沒有攜帶多少攻城的器械,因此還需要兩位協助,在大軍到來之際,將城門打開。”

  聽到徐庶說開城門之事,楊彪二人臉上的表情變得黯淡。過了好一陣,朱儁才為難地說:“不瞞元直,若是楊奉的兵馬還在京師城內,給冀州牧打開城門,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可如今楊奉遠遁,城內是李傕手下的猛將崔勇把守,要想開城門,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見兩人為了開城門之事犯愁,徐庶的腦子裏快速地思索起來。他覺得需要立即將這事向韓湛稟報,免得自家主公帶著幾萬兵馬趕到時,因為城內沒有內應,而進不了城。若是拖的時間太長,李郭二人忽然罷兵言和,形勢對冀州軍將大大不利。

  想到這裏,徐庶連忙站起身對兩人說道:“既然兩位大人都覺得要打開城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麽徐某需要立即將此事向主公稟報,以便他早做安排。告辭!”說完,他轉身便走。

  剛走到門口,徐庶忽然想起自己此來的目地,便停下腳步對兩人說道:“兩位大人,其實徐某今日到此,還有一事相求。”

  楊彪聽說徐庶有事相求,便客氣地說:“元直有什麽事情,但說無妨。”

  徐庶便將韓湛的書信中所說的,派人潛入郭汜軍中散布流言,瓦解郭汜軍軍心和士氣一事,向兩人詳細地說了。最後問道:“不知兩位大人可有什麽人選?”

  楊彪和朱儁對視一眼後,回答說:“元直,老夫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不知你是否願意用?”

  聽說楊彪有合適的人選推薦,徐庶不禁心中暗喜,連忙問道:“楊太尉,不知您說的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