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韓湛入鄴城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31
  孟岱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帳篷之中,對等在這裏的逢紀說道:“逢長史,在下幸不辱命,已經和另外幾名將領說好,一旦冀州兵馬破城,主公出城之際,絕不阻攔,一定讓出一條通道。”

  逢紀見此行的目地已經達到,便起身向孟岱告辭:“時辰不早,紀就此告辭!”

  雖然孟岱的心中,巴不得逢紀早點離去,但嘴裏卻說:“逢長史,天色已晚,不如在軍中歇息一晚,待天明再離開也不遲。”

  逢紀此刻是歸心似箭,哪裏還願意留在軍中,對於孟岱的挽留,他連忙擺了擺手,說道:“多謝孟將軍的一番美意,但紀急著回鄴城向主公複命,就不多耽誤了。就此告辭!”說完,再施一禮後,邁步朝帳外走去。

  逢紀回到了州牧府,見到了正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袁紹。“屬下參見主公!”

  袁紹見到逢紀回來,立即迫不及待地問:“元圖,快說說,你此行的收獲如何?城外的守軍可願意再重新歸順於我?”

  “主公,重新歸順,似乎已不可能。”逢紀慢吞吞地說道:“不過屬下已經和西門外的孟岱說好,他們就算不願意重新歸順,也不會主動與我軍為敵。就算鄴城守不住,我們棄城而走時,他們也會主動為我們讓出一條通道。”

  別看鄴城牆高池深,城內的糧草又充足,但袁紹從來就沒有指望能守住,他甚至考慮,一旦城池丟了,是不是可以考慮南下,去投奔自己的兄弟袁術。但他的想法剛一提出,就受到了辛評、辛毗兄弟的竭力反對。

  辛評對袁紹說:“主公與袁公路雖為兄弟,但素來不睦。特別是昔日他向主公討要戰馬被拒絕後,甚至還派人來刺殺過主公。若是主公有難去投,他怎麽可能收留?”

  就是辛評的一番話,讓袁紹打消了南下投奔袁術的念頭。但如今冀州軍馬兵臨城下,而派往幽州求援的辛評又下落不明,袁紹的心裏不禁又起了投奔袁術的念頭。此刻聽到逢紀說西門外的駐軍,可以在合適的時候,給自己讓出一條通道,他便問逢紀:“元圖,我等離開了魏郡,又該往何處去了?”

  對於接下來的去處,逢紀也曾經多次考慮過。如果真的離開了鄴城,最好的選擇,就是到壽春去投奔袁術,雖然兩人之間有矛盾,但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如果真的去投奔,難道袁術還會閉門不納麽?

  想著這裏,他連忙回答說:“主公昔日想南下投奔袁公路,奈何被辛評所阻。以屬下之間,若我們走投無路之際,去投奔袁公路倒不失為一條明路。”

  “可是昔日辛仲治曾說過,南下投奔公路,乃是下下之策。”袁紹有些為難的說:“難道除此之外,就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主公,放眼天下諸侯,能與公路平起平坐的又有幾人?”逢紀在經過反複的權衡之後,覺得投奔袁術是當前的最好選擇,因此他努力嚐試說服袁紹:“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除了袁公路,屬下實在想不出根據合適的人選。”

  “好吧,既然是如此,那就準備去投奔公路吧。”袁紹說完後,盯著頭頂的屋梁發了一陣呆,隨後說道:“元圖早點回府去收拾行裝,我們隨時準備出發。”

  逢紀聽到袁紹這麽說,心裏不禁咯噔一下,心說冀州兵馬還沒有攻城內,怎麽主公就打算放棄鄴城了。但他沒有再問,而是恭恭敬敬地答應一聲,回府收拾細軟去了。

  袁紹讓逢紀收拾細軟,不過是以備萬一,等城破之時,可以帶上東西就走。可沒想到他的這一安排,卻差點闖出了滔天大禍。逢紀回到府中,立即吩咐自己最寵愛的小妾收拾行李,隨時準備離開。

  而他的小妾和府中的一名管家私通,聽到逢紀安排收拾行李之事後,立即悄悄地告訴了自己的相好。管家知道後,連夜出府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開始收拾細軟,打算隨時逃之夭夭。

  逢紀府中的下人,有不少人都在府外有著家宅。見主人開始收拾行裝,得知鄴城朝不保夕,哪裏還坐得住,紛紛偷溜出府,回家收拾細軟去了。

  在逢紀府邸附近巡邏的兵士,見半夜三更不斷有人從逢府裏出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帶隊的都伯攔下了其中一詢問,得知他們是回去收拾細軟的,心裏不禁發慌。等打發走逢府的下人後,他哪裏還有心思帶隊巡邏,也中途溜號回家收拾東西去了。

  巡邏的官兵見帶隊的都伯離開了,也無心再巡邏,紛紛回到了營地,將此事向自己相熟的兵士說了。一時間,鄴城即將失守的傳聞,在軍營和鄴城內傳開了。

  沒等天明,鄴城的四門都擠滿了逃難的百姓,他們都是輾轉地聽說逢長史的府中都開始收拾行裝,這鄴城十之八九是守不住了,大家便紛紛收拾東西,準備逃出城去。城外就是冀州兵馬,四門的守將哪裏敢開城門,隻能一邊攔住想出城的百姓,一邊派人去向袁紹稟報。

  北門這邊同樣雲集了數千試圖逃出城的百姓,站在城門樓上牽招和馮禮見狀,不禁一臉茫然,他們都搞不清楚,為何一大早就有這麽多的百姓擠在門口想出城。牽招派下去打聽的人,很快就回來向兩人稟報:“啟稟兩位將軍,據百姓說,昨晚他們得到消息,逢長史家開始收拾行裝,準備逃出城去。他們恐城破之日會遭池魚之殃,因此才一大早就準備離開城池。”

  牽招揮手讓那名兵士離開後,扭頭對馮禮說:“冀州兵馬還沒有攻城呢,城裏的百姓就成了驚弓之鳥,看來袁本初大勢已去。”

  而在州牧府裏的袁紹,聽到四門的匯報,說城門前擠滿了百姓,也是一頭霧水,心說前兩天還好好的,怎麽一夜之間,就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擠到城門前,想要逃出城去呢,究竟出了什麽事情?

  顏良和文醜二人從外麵急匆匆地走進來,朝著袁紹抱拳施禮。顏良開口問:“主公,鄴城牆高池深,糧草充足,就算冀州兵馬強攻,我們也能守上一年半載,為何您卻要棄城而去?”

  袁紹被顏良的問話搞糊塗了,他的目光在顏良和文醜兩人的身上來回地掃著,不解地問:“顏良,你是聽誰說本將軍要放棄鄴城的?”

  “主公,街上都在傳說,昨晚逢長史從州牧府離開後,就吩咐家人收拾行裝,還說鄴城守不住了,要早謀退路。”顏良說道:“末將還以為是謠言,連忙問了十幾個百姓,眾人皆是一般的說辭,因此才到這裏來尋主公問個究竟。”

  聽說此事是逢紀泄露出來,袁紹頓時無名火氣,他用手在桌案上使勁地拍了幾下,隨後衝著外麵喊道:“來人啊,去把逢紀給我找來!”

  逢紀大清早出門,也被街上人山人海的場景嚇壞了,他連忙來到了州牧府,想問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一見到袁紹,他就急匆匆地問:“主公,屬下將外麵的街上百姓無數,不知出了什麽事情。”

  袁紹麵前的桌案上,擺著一個木製的茶碗,聽到逢紀的問題,他立即抓起茶碗朝對方砸了過去,同時狠狠地罵道:“都是你做得好事,還有臉在這裏明知故問。”

  茶碗打在了逢紀的額頭上,又跌落在地上,逢紀見袁紹發怒,慌忙跪下,委屈地說:“主公,屬下真的不知道為何街上會有如此多的百姓雲集,還請主公明查。”

  袁紹走到他的麵前,一腳將他踹倒,怒氣衝衝地接著罵道:“本將軍昨晚讓你回家收拾行裝,以便在形勢不妙時能盡快離開。你可倒好,把此事嚷嚷得滿城皆知,你說說,此事該如何收場?”

  逢紀聽到袁紹這麽說,頓時傻眼了,他心說我回府以後,就隻告訴了自己最寵愛的那個小妾,其餘的人都不知道啊,為何一夜之間,整個鄴城的人都知道了?但他作為三國有數的謀士,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所在,一定是自己的小妾和家中的下人私通,才將此事泄露了出去。待會兒回府後一定要徹查此事,將小妾和奸夫亂棒打死。

  巡邏的官兵見帶隊的都伯離開了,也無心再巡邏,紛紛回到了營地,將此事向自己相熟的兵士說了。一時間,鄴城即將失守的傳聞,在軍營和鄴城內傳開了。

  沒等天明,鄴城的四門都擠滿了逃難的百姓,他們都是輾轉地聽說逢長史的府中都開始收拾行裝,這鄴城十之八九是守不住了,大家便紛紛收拾東西,準備逃出城去。城外就是冀州兵馬,四門的守將哪裏敢開城門,隻能一邊攔住想出城的百姓,一邊派人去向袁紹稟報。

  北門這邊同樣雲集了數千試圖逃出城的百姓,站在城門樓上牽招和馮禮見狀,不禁一臉茫然,他們都搞不清楚,為何一大早就有這麽多的百姓擠在門口想出城。牽招派下去打聽的人,很快就回來向兩人稟報:“啟稟兩位將軍,據百姓說,昨晚他們得到消息,逢長史家開始收拾行裝,準備逃出城去。他們恐城破之日會遭池魚之殃,因此才一大早就準備離開城池。”

  牽招揮手讓那名兵士離開後,扭頭對馮禮說:“冀州兵馬還沒有攻城呢,城裏的百姓就成了驚弓之鳥,看來袁本初大勢已去。”

  而在州牧府裏的袁紹,聽到四門的匯報,說城門前擠滿了百姓,也是一頭霧水,心說前兩天還好好的,怎麽一夜之間,就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擠到城門前,想要逃出城去呢,究竟出了什麽事情?

  顏良和文醜二人從外麵急匆匆地走進來,朝著袁紹抱拳施禮。顏良開口問:“主公,鄴城牆高池深,糧草充足,就算冀州兵馬強攻,我們也能守上一年半載,為何您卻要棄城而去?”

  袁紹被顏良的問話搞糊塗了,他的目光在顏良和文醜兩人的身上來回地掃著,不解地問:“顏良,你是聽誰說本將軍要放棄鄴城的?”

  “主公,街上都在傳說,昨晚逢長史從州牧府離開後,就吩咐家人收拾行裝,還說鄴城守不住了,要早謀退路。”顏良說道:“末將還以為是謠言,連忙問了十幾個百姓,眾人皆是一般的說辭,因此才到這裏來尋主公問個究竟。”

  聽說此事是逢紀泄露出來,袁紹頓時無名火氣,他用手在桌案上使勁地拍了幾下,隨後衝著外麵喊道:“來人啊,去把逢紀給我找來!”

  逢紀大清早出門,也被街上人山人海的場景嚇壞了,他連忙來到了州牧府,想問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一見到袁紹,他就急匆匆地問:“主公,屬下將外麵的街上百姓無數,不知出了什麽事情。”

  袁紹麵前的桌案上,擺著一個木製的茶碗,聽到逢紀的問題,他立即抓起茶碗朝對方砸了過去,同時狠狠地罵道:“都是你做得好事,還有臉在這裏明知故問。”

  茶碗打在了逢紀的額頭上,又跌落在地上,逢紀見袁紹發怒,慌忙跪下,委屈地說:“主公,屬下真的不知道為何街上會有如此多的百姓雲集,還請主公明查。”

  袁紹走到他的麵前,一腳將他踹倒,怒氣衝衝地接著罵道:“本將軍昨晚讓你回家收拾行裝,以便在形勢不妙時能盡快離開。你可倒好,把此事嚷嚷得滿城皆知,你說說,此事該如何收場?”

  逢紀聽到袁紹這麽說,頓時傻眼了,他心說我回府以後,就隻告訴了自己最寵愛的那個小妾,其餘的人都不知道啊,為何一夜之間,整個鄴城的人都知道了?但他作為三國有數的謀士,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所在,一定是自己的小妾和家中的下人私通,才將此事泄露了出去。待會兒回府後一定要徹查此事,將小妾和奸夫亂棒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