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鄴城內應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81
  袁紹聽後不禁冷笑連連,不屑地說:“韓家小兒手下都是些什麽人,不是曲軍侯,就是掌旗官,看來他真的是無人可用了。”

  逢紀聽到袁紹這麽說,臉上的肌肉不禁劇烈抽搐了幾下,心裏暗說:若是韓家小兒手下沒有能人,我們能如此狼狽?但這些話,他隻是在心裏想想,絕對沒有膽子說出來,他口頭還要奉承袁紹:“主公所言極是,他們鐵定不是顏良文醜兩位將軍的對手。想必再過一炷香的工夫,兩位將軍就能將他們的首級,獻與主公!”

  人都是愛聽好話的,袁紹聽到逢紀這麽說,不顧城下勝負未分,便旁若無人地哈哈大笑起來,他仿佛看到顏良文醜二人,提著趙雲、典韋的首級前來向自己報功。

  但城下的戰鬥,卻出乎他的意料。文醜首先不敵典韋,拖著長槍就敗退了下來。典韋沒有追趕,而是撥馬去為趙雲助戰。顏良和趙雲打了一百多個回合,原本就有點處於下風,此刻見典韋過來,知道不敵,隻能虛晃一刀,撥馬朝城裏逃去。

  顏良文醜兩人回到城裏,來到袁紹的麵前跪下請罪:“主公,末將不是敵將的對手,請主公責罰。”袁紹自然不會責怪自己的這兩名心腹愛將,自然是好言撫慰一番,然後吩咐緊閉城門,不準任何人出戰。

  北門守將牽招,將袁紹帶著眾文武離開,自己趴在城垛口望向正緩緩退去的韓湛大軍,不禁仰頭長歎一聲。

  旁邊忽有一人問道:“不知子經為何長籲短歎啊?”

  牽招扭頭一看,原來是好友馮禮,便低聲地說:“原以為袁公是明主,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啊。”

  “慎言,慎言!”馮禮聽到牽招這麽說,連忙伸手捂住了他的嘴,隨後緊張地朝左右看了看,發現周圍沒有守城的兵士,便壓低嗓門說:“你的話要是被主公聽到,恐項上人頭不保。”

  牽招苦笑著說:“就算吾今日不被袁紹所殺,早晚也必成為了韓家小兒的刀下之鬼。”

  “子經差異。”馮禮拉著牽招來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悄聲說道:“投奔韓亭侯的張郃、高覽自不必說,就算是蔣奇、呂曠、呂翔等人,也頗得亭侯的器重。若是你我二人投奔過去,想必也能謀個一官半職。”

  對於馮禮的這種說法,牽招搖了搖頭,說:“我等就算想投奔過去,估計韓亭侯也不肯收留,唉~!”受馮禮的影響,他對韓湛的稱呼,也從“韓家小兒”不自覺地變成了“韓亭侯”。

  馮禮湊近牽招的耳邊,低聲地說:“子經兄,別忘了,我們可是北門的守將,隻要趁著天黑,打開城門放韓亭侯的兵馬入城,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馮禮的話,讓牽招怦然心動,他遲疑了片刻後說道:“就算要開城門放韓亭侯入城,也必須事先和他進行聯絡,不知何人可為信使?”

  “若兄長不棄,”馮禮大包大攬地說:“小弟願往冀州軍營去見韓亭侯,表明我等投效之意。”

  兩人達成共識後,當天夜裏,牽招命人用吊籃將馮禮從城牆上放下,讓他悄悄地前往冀州軍營。

  由於城外沒有馬匹,馮禮隻能徒步向冀州軍營前行。走了大概三四裏地,忽然從黑暗之中衝出幾騎,領頭的人大喊道:“來者何人?”

  馮禮聽到喊聲,連忙停住腳步,答道:“我乃是鄴城守將,有要事需見亭侯,請幾位兄台通融一番。”

  領頭的是一名隊率,他吩咐一名手下:“搜搜他的身上。”

  一名騎兵翻身下馬,上前搜馮禮的身。馮禮沒有反抗,非常配合地讓騎兵搜查。騎兵從馮禮的懷裏掏出了一份書信,交給了隊率。

  隊率接過書信,借助月光的光線,看清楚封皮上寫著“韓亭侯親啟”,便猜到馮禮沒有說謊話,便吩咐搜身的騎兵,與馮禮共乘一騎,一同返回軍營。

  此刻雖已三更,但韓湛卻不曾入睡,他正在和郭嘉商議明日該如何圍城。忽聽得陳到前來稟報:“啟稟主公,派往鄴城方向的探馬帶回一人,自稱是鄴城守將,有要事要見主公。”

  郭嘉聽陳到這麽說,臉上頓時露出了喜色,他望著韓湛說:“主公,看來我們可以輕取鄴城了。”

  韓湛聽說是一名鄴城的守將求見,心裏也是暗想,他猜想對方可能是來投效自己的,便吩咐陳到:“叔至,請來人進賬相見。”

  陳到答應一聲,轉身走出了大帳。功夫不大,他就領著馮禮走了進來。對韓湛說道:“啟稟主公,人已帶到!”

  馮禮見大帳正中的桌案後麵,坐著一名身著官服的年輕人,猜想此人便是讓袁紹又恨又怕的韓湛,連忙上前跪下行禮:“鄴城北麵副將馮禮,見過亭侯!”

  馮禮?!聽到這個名字後,韓湛迅速地在腦子裏搜索關於他的資料,很快就想起此人是審判的副將。守鄴城時,暗中向曹操投降,趁夜色打開城門放曹軍入城,但被審配所察覺,入城的三百餘曹軍無一生還。

  “原來是馮兄,”韓湛不知對方的字是什麽,但看到對方比自己大,便稱呼對方為兄,並客氣地說:“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等馮禮站起來後,韓湛笑著問:“不知馮兄深夜至此,有何見教?”

  “回亭侯的話,”馮禮再次跪下說,“吾將袁紹氣數已盡,打算棄暗投明,為亭侯打開北門,恭請大軍入城。”

  如果是別人說此話,韓湛肯定是喜不勝收,但馮禮說此話,他卻有點猶豫,畢竟在曆史上,這位老兄也是在鄴城偷偷向曹操投降,開城門放曹兵入城時,被審配發現。最後不光自己性命不保,還害死了三百曹兵將士。

  郭嘉自然不可能知道韓湛心裏在想什麽,他見韓湛一直盯著馮禮發呆,便重重地咳嗽了一聲,示意要盡快答複馮禮的請求。

  郭嘉的咳嗽聲,將韓湛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他望著馮禮有些遲疑地說:“馮兄的一番好意,本侯心領了。雖說本侯也想進入鄴城,但馮兄勢單力薄,可很難成事。”

  馮禮剛剛見韓湛一直盯著自己不說話,還以為對方不同意自己歸順呢。此刻聽了對方的顧慮,連忙說:“請亭侯方向,鄴城北門有正副兩名守將,在下為副將,另外一位守將乃是牽招牽子經。”

  “什麽,牽招牽子經?”馮禮所說出的名字,讓韓湛再次愣住了,他心裏暗說牽招在曆史上可挺有名氣的。此人初從袁紹,袁紹死後跟隨袁尚,後因為高幹加害而加入曹操,與田豫常年鎮守邊陲,而功績次於田豫。最大的成就是招撫烏桓、鮮卑,並大破軻比能。韓湛心裏暗想,如果此人能投入自己的麾下,等將來取了幽州,就讓他去擔任一方的統兵大將,專門去對方那些異族。

  韓湛奇怪的反應,被郭嘉察覺到了,他有些好奇地問:“主公認識牽子經?”

  “不認識,不認識。”韓湛連忙擺著頭否認道:“本侯隻是覺得這個姓氏比較獨特,所以有點好奇而已。”

  郭嘉見韓湛一直對是否接納馮禮、牽招一事表態,便催促他說:“既然馮禮、牽招二人願為內應,迎主公進入鄴城,不知主公作何打算?”

  按照韓湛最初的考慮,對鄴城至少要圍困三到五個月,等奪取了周邊的城池,讓鄴城內的軍心、民心都喪失得差不多了,再大舉攻城。此刻居然有人主動獻城,真是剛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韓湛哪裏有不答應的理由。

  他連忙又衝馮禮一拱手,說道:“既然馮兄和牽子經有棄暗投明之意,本侯哪裏有閉門不納之理。來人啊!”

  站在馮禮身後的陳到連忙答道:“主公,有何吩咐?”

  “速去取百金至此,”韓湛吩咐陳到說:“我要贈予馮兄和牽子經。”

  陳到很快就捧著一個盒子過來,韓湛上前接過後,轉遞給了馮禮,笑著說:“一份薄禮,請馮兄笑納。”

  馮禮來見韓湛,本來是抱著僥幸心理來的。他想如果韓湛接納自己,自己就投奔他;如果不接納,自己依舊回鄴城封袁紹為主。但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大方地以百金相贈。他不禁感激涕零地說:“亭侯如此厚愛,禮無以回報。明日子時,一定打開北門,迎冀州大軍入城。”

  馮禮?!聽到這個名字後,韓湛迅速地在腦子裏搜索關於他的資料,很快就想起此人是審判的副將。守鄴城時,暗中向曹操投降,趁夜色打開城門放曹軍入城,但被審配所察覺,入城的三百餘曹軍無一生還。

  “原來是馮兄,”韓湛不知對方的字是什麽,但看到對方比自己大,便稱呼對方為兄,並客氣地說:“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等馮禮站起來後,韓湛笑著問:“不知馮兄深夜至此,有何見教?”

  “回亭侯的話,”馮禮再次跪下說,“吾將袁紹氣數已盡,打算棄暗投明,為亭侯打開北門,恭請大軍入城。”

  如果是別人說此話,韓湛肯定是喜不勝收,但馮禮說此話,他卻有點猶豫,畢竟在曆史上,這位老兄也是在鄴城偷偷向曹操投降,開城門放曹兵入城時,被審配發現。最後不光自己性命不保,還害死了三百曹兵將士。

  郭嘉自然不可能知道韓湛心裏在想什麽,他見韓湛一直盯著馮禮發呆,便重重地咳嗽了一聲,示意要盡快答複馮禮的請求。

  郭嘉的咳嗽聲,將韓湛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他望著馮禮有些遲疑地說:“馮兄的一番好意,本侯心領了。雖說本侯也想進入鄴城,但馮兄勢單力薄,可很難成事。”

  馮禮剛剛見韓湛一直盯著自己不說話,還以為對方不同意自己歸順呢。此刻聽了對方的顧慮,連忙說:“請亭侯方向,鄴城北門有正副兩名守將,在下為副將,另外一位守將乃是牽招牽子經。”

  “什麽,牽招牽子經?”馮禮所說出的名字,讓韓湛再次愣住了,他心裏暗說牽招在曆史上可挺有名氣的。此人初從袁紹,袁紹死後跟隨袁尚,後因為高幹加害而加入曹操,與田豫常年鎮守邊陲,而功績次於田豫。最大的成就是招撫烏桓、鮮卑,並大破軻比能。韓湛心裏暗想,如果此人能投入自己的麾下,等將來取了幽州,就讓他去擔任一方的統兵大將,專門去對方那些異族。

  韓湛奇怪的反應,被郭嘉察覺到了,他有些好奇地問:“主公認識牽子經?”

  “不認識,不認識。”韓湛連忙擺著頭否認道:“本侯隻是覺得這個姓氏比較獨特,所以有點好奇而已。”

  郭嘉見韓湛一直對是否接納馮禮、牽招一事表態,便催促他說:“既然馮禮、牽招二人願為內應,迎主公進入鄴城,不知主公作何打算?”

  按照韓湛最初的考慮,對鄴城至少要圍困三到五個月,等奪取了周邊的城池,讓鄴城內的軍心、民心都喪失得差不多了,再大舉攻城。此刻居然有人主動獻城,真是剛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韓湛哪裏有不答應的理由。

  他連忙又衝馮禮一拱手,說道:“既然馮兄和牽子經有棄暗投明之意,本侯哪裏有閉門不納之理。來人啊!”

  站在馮禮身後的陳到連忙答道:“主公,有何吩咐?”

  “速去取百金至此,”韓湛吩咐陳到說:“我要贈予馮兄和牽子經。”

  陳到很快就捧著一個盒子過來,韓湛上前接過後,轉遞給了馮禮,笑著說:“一份薄禮,請馮兄笑納。”

  馮禮來見韓湛,本來是抱著僥幸心理來的。他想如果韓湛接納自己,自己就投奔他;如果不接納,自己依舊回鄴城封袁紹為主。但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大方地以百金相贈。他不禁感激涕零地說:“亭侯如此厚愛,禮無以回報。明日子時,一定打開北門,迎冀州大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