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郭嘉薦人才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96
  騎督看到出現在北麵的文醜兵馬,又瞧了一眼正在和顏良廝殺的黃忠,隨後對韓湛說:“主公莫慌,待末將為你殺開一條血路。”說完,帶著五十名騎兵,朝著那支兵馬衝了過去。

  韓湛看著騎督義無反顧地衝向文醜,心裏燃起了一線希望。雖然他知道文醜的武藝高超,但他更想有奇跡發生,這位騎督就算無法打敗文醜,但隻要能多支持一會兒,黃忠殺退了顏良,就可以過去支援他了。

  然後事與願違,騎督在文醜的手下隻走了兩個回合,便被一槍刺於馬下。而那五十名騎兵,在對方的軍陣也很快全軍覆滅了。

  看到騎督陣亡,出擊的五十名騎兵全軍覆滅,韓湛不禁感到了絕望。他握緊了手裏的寶劍,準備等文醜衝上來時,和對方拚個魚死網破。

  就在這時,文醜的後軍忽然出現了一陣混亂,一支軍馬衝進陣中,當前一將手握雙戟,和文醜戰到了一處。韓湛眼見,看清楚來的是典韋,不由心中大喜,他將寶劍高高舉起,大聲地喊道:“弟兄們,我們的援兵到了,殺啊!”

  別看韓湛身邊的騎兵人數不多,但他們的坐騎都配備了馬鐙,使他們的戰鬥力能高處別的騎兵一長截。他們一衝進文醜的陣中,立即就將袁兵衝得七零八落。

  文醜和典韋的武藝本來就不分伯仲,如果單打獨鬥的話,至少要兩三百回合,才能分出勝負。此刻看到自己的兵馬亂成一團,不免有些驚慌失措。就在這時,忽然聽到遠處一聲大吼:“常山趙子龍在此!”

  “大哥也來了!”韓湛聽到趙雲的聲音看,心裏越發踏實了,別看顏良文醜的武藝高超,但他們二人同時對上趙雲、黃忠、典韋三人,隻有送人頭的下場。趙雲的到來,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文醜的手下頓時四散奔逃。

  文醜見自己的手下被殺散,連忙虛晃一槍,逼退了典韋,隨後撥馬朝顏良所在的位置逃去。趙雲、典韋二人在後麵緊追不舍。

  而南麵官道上,和黃忠殺得難解難分的顏良,忽然看到文醜狼狽不堪地逃下來後,身後還跟著一名使槍,一名使雙戟的武將,連忙撇下黃忠,朝趙雲、典韋衝了過去。

  顏良和黃忠打了半天,早已體力不支,此刻為了救文醜,他也顧不得了,衝上前,照著趙雲就一刀劈砍下去。趙雲用手裏的長槍磕開了他的大刀,隨後來了一招橫掃千軍,朝他的頸部掃來。嚇得顏良連忙一縮頭,躲過了趙雲這致命的一槍,但他的頭盔卻被槍尖掃飛。

  顏良不敢戀戰,和文醜兩人一起朝南逃去,趙雲、黃忠、典韋三人在後麵緊追不舍。當兩人逃入陣中後,袁兵立即朝趙雲等人圍上來,長槍短刀的招呼,還時不時地來上兩支冷箭,讓趙雲等人應接不暇。

  韓湛深怕趙雲等人有什麽閃失,連忙命令鳴金。趙雲聽到鳴金的聲音,便停止了廝殺,緩緩地退了回來。

  等趙雲來到自己的麵前,韓湛握住對方的手,激動地說:“若不是大哥與典韋及時趕到,估計本侯的性命就交代在這裏了。”說完感激的話之後,他忽然想起,為什麽趙雲、典韋會如此及時地出現呢?便好奇地問:“大哥,你不是在冀州嗎?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雲並沒有和韓湛以兄弟相稱,而是恭恭敬敬地回答說:“荀公達得到了主公派人送來的書信,知道已經從長安救出了天子,頗感欣慰。誰知後來聽說主公留下斷後,由沮監軍他們帶著聖駕先行,恐主公有危險,便命在下領兵前來接應。”

  韓湛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典韋,接著問:“典韋又是怎麽來的?”

  “回主公的話,”典韋趕緊回答說:“我與沮監軍護送聖駕,渡過了黃河之後,與郭先生率領的大軍匯合,回到了館陶。正好遇到趙將軍前來,郭先生看到子龍,連叫糟糕,說主公恐有大難,便命我領兵陪子龍將軍一道前來接應主公。我們剛出城,就遇到了主公派來求援的騎兵,便立即快馬加鞭趕過來。”

  韓湛聽完趙雲、典韋的講述後,總算明白兩人為何來得如此及時。同時,他的心裏對郭嘉也有了一些不滿意,感覺他並非像曆史上所記載的那麽神奇。

  在經過剛剛交戰的地方時,地上的屍首已收拾妥帖。韓湛看到躺在地上的騎督屍體,扭頭對黃忠說:“若不是騎督率五十名騎兵死戰,恐怕本侯無法等到子龍和典韋的到來。漢升,立即找個地方,將他們好好地安葬了吧。”

  ……

  韓湛領著大軍來到了館陶,郭嘉、高覽等人已經在城門等候。

  與二人見禮後,韓湛問郭嘉:“奉孝,不知沮監軍和聖駕現在何處?”

  “回主公的話,”郭嘉態度恭謹地回答說:“他們已經啟程回冀州了。”他擔心韓湛一時心血來潮,會人不下馬馬不卸鞍,就去追趕漢獻帝,便勸說道:“主公,兵士們一路勞頓,且在館陶歇息一晚,再返回冀州如何?”

  其實就算郭嘉不說,韓湛也不想走了。他便順水推舟的說:“既然如此,那麽大軍就在此處歇息一晚,待明日再趕往冀州不遲。”

  吃完晚飯,他將館陶城中的文武召集起來儀事。他對趙雲說:“子龍,本侯原本想等開春,就命令你與荀公達領兵去取青州。但開春之際興兵,恐怕會耽誤春耕播種,影響到青州的收成,這樣就算我們打下了青州,百姓依舊會因為缺糧而難以生存。因此,本侯打算將出征的日子,推遲到夏天。”

  聽到韓湛這麽說,趙雲、郭嘉等人齊聲說道:“主公英明!”

  又議了一會兒事,韓湛便讓眾人退去,單單留下了郭嘉一人。他隨口說道:“奉孝,本侯這次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和你還頗有幾分淵源呢?”

  郭嘉聽到韓湛這麽說,不禁一愣,反問道:“和我有幾分淵源,不知主公說的是誰?”

  韓湛笑著問道:“你還記得涉國縣花暖閣的老鴇八姑嗎?”

  “記得記得。”郭嘉曾經把花暖閣當成自己的家,在那裏吃住了幾個月,哪有不記得老鴇八姑的道理。但是他卻不解地問:“主公,您怎麽想起問到她了?莫非您在路上遇到的人,就是她不成?”

  “正是。”韓湛點了點頭,說道:“這次我遭李郭的兵馬追殺,羅布為了救我,身負重傷,是八姑救了他。據本侯的觀察,八姑似乎對羅布有點意思,打算玉成他們,不知奉孝可願意做這個媒人啊?”

  郭嘉聽說是這件事,嗬嗬地笑了兩聲,回答說:“此乃成人之美的好事,郭某哪裏有不肯的道理。若主公不嫌太快的話,不妨讓他們二人今晚就成婚。”

  “今晚成婚太早了。”韓湛擺了擺手說:“羅布身負重傷,此刻的神誌還不清醒,要想洞房花燭,怎麽也得等兩個月。”

  兩人又聊了幾句,郭嘉忽然有些為難地說:“主公,屬下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到郭嘉說話吞吞吐吐,韓湛的心裏有些不悅了:“奉孝,你乃是本侯的軍師,有什麽話就盡管說,不必如此瞻前顧後。”

  “主公雖然從長安救出了聖駕,但是文武百官依舊在京師。”郭嘉皺著眉頭對韓湛說:“假如李傕、郭汜等人再立新君,那麽我們所做的一切就白費了。”

  郭嘉的話,如當頭棒喝,讓韓湛激靈靈地打了一個冷戰,他光想著怎麽將漢獻帝救出來,卻沒想到,沒有文武百官的話,光有一個皇帝有什麽用處。如果李郭二人對天下宣稱,說漢獻帝暴斃,另外擁立新君的話,自己手裏的漢獻帝不光不能成為助力,反而會成為隱患。

  想到這裏,他戰戰兢兢地問:“奉孝,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李郭二人擁立新君,還可以昭告天下,說我們找人冒充聖駕,可以號令諸侯來圍攻我們。對不對?”

  “沒錯。”對於韓湛的猜測,郭嘉點了點頭,表示肯定:“隻要新君一即位,我們的冀州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到時別說征討青州、平定並州,就連守住冀州,也是一個問題。而且一旦失去了大義,我們就將麵臨著眾叛親離的境地。”

  郭嘉的話讓韓湛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連忙向郭嘉請教:“奉孝,不知有何辦法,可以渡過眼前的難關?”

  “我們隻能冒冒險,”郭嘉字斟句酌地說:“派得力之人去見李郭二人,許與高官侯爵,讓他們將文武百官送到冀州來,那時我們的危機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我們該派誰去呢?”韓湛覺得郭嘉說的倒是一個辦法,但在出使的人選上,他又犯起愁來,如果派出的使者不能說服李郭二人,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奉孝,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有一個。”韓湛隻是抱著僥幸的心理隨口一問,沒想到郭嘉卻信心十足地答道:“此人一出馬,以他的口才,定能說服李郭二人,讓他們將百官送到冀州。”

  聽說冀州居然有這樣的人才,韓湛不禁眼前一亮,連忙追問道:“奉孝,不知你所說的乃是何人?”

  “石韜石廣元。”

  “徐庶徐元直的那位朋友?”

  “正是!”

  對於郭嘉所舉薦的人才,韓湛有些遲疑,雖說此人與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等人被稱為“諸葛四友”,但他的能力如何,史書上卻沒有詳細的記載,韓湛隻記得此人後來投奔了曹操,官拜典農校尉,還當過一任的郡守。

  “主公,”見韓湛遲遲不說話,郭嘉催促道:“不知您認為此人可否?”

  韓湛的腦子裏快速地思索著,心想此人既然能被曹操任命為典農校尉和郡守,證明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不妨就派他去試試,反正情況最壞,也不過是李郭二人假冒聖命,讓天下諸侯興兵來攻打自己而已。

  想到這裏,韓湛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奉孝舉薦的人,那本侯自然沒有異議。等我們回到了冀州,就命他出使長安,想辦法將文武百官救出來。”

  見韓湛同意了自己的提議,郭嘉不禁喜出望外,連忙衝著韓湛深施一禮,口稱:“主公聲明!”

  大事談完了,韓湛又和郭嘉聊起了私事:“奉孝,不知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裏,昭姬可有書信寄往冀州啊?”

  郭嘉聽後搖了搖頭,說道:“昭姬在為蔡侍中守孝,可能顧不上兒女之情吧。”說完這句話之後,見韓湛臉上的神情黯淡下來,連忙又補充說,“但以郭某看來,蔡小姐是不會忘記主公的。”他的這句話,讓韓湛又重新高興了起來。

  “對了,”說到蔡琰,韓湛忽然又想起隨聖駕一起渡過黃河的呂布,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位天下聞名的絕色美女貂蟬,而已不知他們到什麽地方去了:“和沮監軍通行的,不是還有呂布和他的幾名手下,他們如今人在何處?”

  “沮監軍帶著車駕和我們匯合後,呂奉先就帶著幾人,朝南而行,說是要去投奔袁術。”郭嘉麵無表情地說:“不過有個叫張遼張文遠的,倒是帶著四名叫成廉、魏續、宋憲、侯成的手下留下,跟著沮監軍他們去了冀州。”

  韓湛從來就不認為呂布會歸順自己,當時和自己同行,不過是因為被李郭的兵馬追殺得走投無路,才暫時托庇在自己那裏。如今過了黃河,已經離開了李郭的勢力範圍,他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至於張遼等人留下,卻大大出乎韓湛的意料,這可以算是意外的驚喜吧。

  韓湛從來就不認為呂布會歸順自己,當時和自己同行,不過是因為被李郭的兵馬追殺得走投無路,才暫時托庇在自己那裏。如今過了黃河,已經離開了李郭的勢力範圍,他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至於張遼等人留下,卻大大出乎韓湛的意料,這可以算是意外的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