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兵臨城下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69
  若是韓湛本人在這裏,親眼見到狼奔豕突的李傕軍,和後方氣勢如虹正尾隨追殺的呂布軍,一定會吃驚得下巴掉地上。因為眼前和他所了解的曆史,出現了很大的偏差,呂布居然能在張遼的幫助下,先後連敗郭汜和李傕的兩支大軍。

  好在賈詡守在寨中,看到李傕兵馬大敗而歸,連忙命令打開寨門。李傕一進入寨中,賈詡就果斷地命令關閉寨門,朝寨外放箭。隨著一聲令下,箭如雨下,頓時就把朝寨門湧來的敗兵和追兵射倒了一大片。

  呂布見寨中的守軍為了守住寨中,居然朝著自己人放箭,知道再衝也沒有多大的意思,便命令鳴金收兵。

  正在指揮兵馬攻山的張遼,聽到鳴金之聲,連忙退了下來,心有不甘地問呂布:“溫侯,我軍大勝在即,為何要在此時鳴金收兵?”

  “賊軍早有防範,”呂布仰頭望著山上的營寨說道:“我們就在山下紮營,改日再戰。”說完,便吩咐手下後退五裏下寨。

  張遼原本想一鼓作氣拿下山上的寨子,但見呂布已下令退兵,隻能長歎一口氣,跟著撤了下去。

  站在寨中瞭望塔上的賈詡,看到呂布大軍緩緩退去,心中也暗鬆了一口氣。他的心裏很明白,李傕軍剛剛大敗,正處於士氣低迷的狀態,若是呂布拚命強攻,寨子根本守不住。此刻他主動退兵,正好給了己方一個喘息之機。

  恰巧此刻看到李傕騎著馬灰溜溜地過來,賈詡連忙下了瞭望塔,上前迎接。李傕看到賈詡之後,羞愧難當地說:“悔不聽軍師之言,才有此敗。”

  賈詡連忙安慰他說:“將軍莫要擔心,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別看到呂布今日大獲全勝,但隻有將軍還在,要打敗呂布,也並非難事。”

  兩人回到帳中,賈詡為李傕分析說:“將軍,看來郭將軍遲遲未曾出現,是已經被呂布分兵擊敗了。但不知呂布手下何時出了這麽一個厲害的角色?”

  “今日打敗我和郭汜的,乃是騎都尉張遼張文遠。”李傕苦笑著對賈詡說:“他本是聶壹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並州刺史丁原以他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帶他與呂布共赴京師。呂布弑了丁原後,他便跟隨呂布投奔了太師。”

  賈詡聽到這裏,忍不住好奇地問:“既然將軍知道此人的底細,為何今日還會如此輕敵?”

  “軍師有所不知。”李傕連忙向賈詡解釋說:“此人自從投了太師之後,處事低調,每日除了練兵、讀書外,一概不與外人交往。若不是今日在他的手下吃了大虧,吾還不知他居然有如此本事。”

  “呂布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賈詡從李傕的口中了解了張遼其人後,若有所思地說:“我們要想打敗呂布,恐非易事。”

  李傕原以為賈詡有什麽應對之策,聽他這麽一說,不禁也失望了:“難道我等隻能坐以待斃嗎?”

  “不然不然。”賈詡擺了擺手說道:“別看今日呂布大勝,又有張遼相助,但他要想攻占我們的營寨,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明日他率軍挑戰,我們隻需閉門不出即可。隻待張濟、樊稠二人趕到京師,王允肯定會派人命呂布回援,到時我軍再銜尾追殺,定可打敗呂布。”

  “不是郭汜如今人在何處。”李傕有些懊惱地說:“若無他在外牽製呂布,呂布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營寨,如今兵士們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恐無難以抵抗呂布的攻勢。”

  “將軍,呂布若今日趁勝攻寨,估計營寨早已被攻破了。明日他再來搦戰,我軍隻需堅守不出即可。”對於李傕的擔憂,賈詡信心十足地說:“同時,我們需加強寨中的防禦,萬一呂布見我軍堅守不出,而發起強攻,我們也能讓他損兵折將。……”、

  “如此甚好。”聽完賈詡的一番話,李傕叫進來一名偏將,吩咐對方去完善債中的防禦,以應付呂布次日準備發起的攻擊。

  次日巳時,呂布領兵到山腳下挑戰。李傕命人在寨門口高掛免戰牌,躲在寨中閉門不出。張遼見狀,向呂布請戰說:“溫侯,請給末將五千兵馬,在午時之前,一定把營寨躲下來。”

  誰知呂布看了看山坡上的營寨,卻搖著頭說:“李傕早有防備,若是強攻,反而白白折損軍士,不如將此山團團圍住,待他們糧盡,自然就不戰自潰。”

  張遼還欲請戰,呂布衝他擺擺手說道:“文遠不必多言,吾心中有數。”說完,便派出一隊軍士到寨前搦戰,不再搭理張遼。

  …………

  成廉、魏續二人帶著一隊騎兵,晝夜兼程趕往京師,終於在第三日午時到達了長安。兩人知道自己官職地位,要想進宮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直接奔了司徒府。

  誰知道了到了門口,卻被門房攔住,不客氣地對他們說:“此處乃是司徒府,閑雜人等不得擅入。”

  成廉和魏續對視一眼後,同時翻身下馬,朝門房拱手說道:“我等乃是奉先將軍派來的信使,有急事要求見司徒,還請代為通報一聲。”

  門房聽說是送信的,倒也不敢怠慢,對兩人說道:“請二位稍候,小的這就進去向司徒稟報。”

  王允正在府中與太常卿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商議李傕興兵犯長安之事,聽門房說外麵有呂布的信使求見,連忙吩咐:“快快有請!”

  過了沒多久,成廉和魏續跟著門房走進了議事廳,給王允和諸位朝臣見禮。王允望著兩人問道:“不知二位此來,給老夫送的書信在何處?”

  成廉連忙從懷中掏出書信,雙手捧著恭恭敬敬地遞給了王允。王允展開書信看了片刻,便蹙起了眉頭,一旁的崔烈見到這種情形,連忙問道:“王司徒,不知溫侯的書信上,都說了些什麽?”

  王允將書信遞給了下首的種拂等人傳閱,同時憂心忡忡地說:“奉先在書信中說,李傕等人使了疲兵之計,一麵分兩處下寨,使他疲於奔波;一麵派遣張濟、樊稠二人統兵前來進犯京師。”

  周奐雖然還沒有看到書信,但聽到王允這麽說,不由慌亂地問道:“司徒,京中兵雖多,奈何沒有善於統兵的將領,若是張樊二賊領兵來犯,我們該如何迎敵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種拂看完書信之後,不以為然地說:“誰說京師沒有統兵的將領,皇甫嵩老將軍就堪當此任。”

  他的話剛剛說完,正在看信的崔烈就劇烈地咳嗽了起來。種拂聽到他的咳嗽,猛地想起曾有人向王允建議,讓皇甫嵩率兵駐守陝縣,以防禦西涼之兵,誰知卻被王允拒絕了。此時京師形勢危急,又去請求皇甫嵩出山,誰知道到對方是否會答應。

  王允趁著眾人傳看信件的同時,開口問:“不知奉先將軍出征以來,可曾與李郭的賊軍交過手?”

  “回司徒的話,”成廉雖然在呂布軍中待的時間不長,但他也知道牛輔已死,他手下的數千兵馬也被呂布收編一事,連忙回答說:“據小的所知,呂布將軍已誅殺董賊的女婿牛輔,並收編了所部人馬,正在與李郭二賊的兵馬對峙。”

  聽到成廉這麽說,王允的心裏稍稍感到了一些心安。對他來說,隻要呂布沒有損兵折將,那不管事情再怎麽危急,那麽都有挽回的餘地,想到這裏,他衝成廉、魏續兩人擺了擺手,說道:“行了,此處沒你們的事,先行退下吧!”

  成廉和魏續兩人走出了司徒府,翻身上馬後,心裏憤憤不平地想到:“我等星夜兼程趕過來報訊,誰知卻被你三言兩語就打發了,真是欺人太甚。”

  傍晚時分,又有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趕到了司徒府前。他看清楚府門上的牌匾後,便身子一軟,從馬背上摔了下來。站在府門前的門房,慌忙上前扶起對方,緊張地問:“這位軍爺,你是從何而來?”

  信使半躺在地上,望向扶著自己的門房,氣喘籲籲地說:“小的是奉溫侯之命,前來給王司徒送信的。”

  聽說又是一個送信的,門房慌忙叫過兩個下人,讓他們抬著信使跟自己到議事廳去見王允。

  王允等人商議了幾個時辰,都沒有研究出一個穩妥的辦法,此刻見門房又闖了進來,王允把眉頭一皺,不悅地說:“又出了何事?”

  “回司徒的話,”門房見王允一臉的不滿,慌忙回答說:“有呂布將軍的信使求見。”

  聽說又來了一名信使,王允慌忙問道:“信使何在?”

  “在門外等候!”

  “快讓他進來!”

  門房聽到王允的吩咐,連忙來到門口,招呼兩名下人,將信使抬了進來。

  信使跪在王允的麵前磕了一個頭,隨後掏出呂布的書信遞過去。王允接過信件打開,快速地瀏覽上麵的內容。等看完以後,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種拂望著王允不解地問:“不知司徒為何發笑?”

  “種大人,”王允將自己手裏的書信再次遞給了種拂,有些得意地說:“奉先的這封書信中,說他與張遼分兵攻打李郭二人。郭汜兵敗,隻帶十餘人逃脫,所部大軍都被奉先收編;而與李傕的一戰,也大獲全勝,生擒了李傕的侄子李別,並俘虜了七千兵馬。如今李傕的殘部已被困在山上,隻待糧盡便可以全殲。”

  原本因為成廉、魏續送來的那封信函而愁眉苦臉的朝臣們,立即變得喜笑顏開。越騎校尉王頎還高興地說:“奉先將軍果然是勇冠三軍,一出馬就打得李郭二賊潰不成軍。司徒,估計要不了幾日,他就能殲滅賊兵得勝回朝。”

  “沒錯沒錯。”王頎的話剛說完,崔烈便接著說:“既然奉先將軍大破賊兵,那麽就算張樊二賊的兵馬到達京師城外,也不足為慮。隻等奉先將軍的大軍一到,我們來個裏應外合,定可全殲這股賊寇。”

  崔烈的這番話,立即引起了另外幾位朝臣的附和。看到呂布剛剛派人送到的捷報,眾人的擔憂頓時煙消雲散,甚至還開始討論等在京師城下消滅了叛軍之後,該如何李郭張樊四將的事情。

  呂布的捷報,讓眾人變得掉以輕心起來,起初所研究出的幾種應對方案,都被束之高閣,在他們想來,就算張樊的兵馬到了京師城下,一時之間要想攻破京城,也是不可能的。隻要他們停留在城外不走,等呂布的大軍班師,這些賊寇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

  過了一日,有探馬來報,說張樊二將的兵馬出現在三十裏外。得知這個消息後,王允立即命令關閉所有的城門,並命自己信得過的將領帶著人馬上城迎敵。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張樊二人所率領的兵馬,終於抵達了京師城外。望著城牆上長槍如林,旌旗如雲,張濟對樊稠說道:“派五百兵馬到城外去搦戰,我們就在這裏紮下營寨。”

  樊稠聽到張濟這麽說,有些不放心地問:“城中兵馬眾多,隻派五百人去搦戰,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張濟聽後哈哈大笑,他安慰樊稠說:“放心吧,城中的人都被我們嚇破膽了,根本沒人敢出戰。我派人去搦戰的目地,就是想讓他們派人去通知呂布,讓他盡快趕回京師救援,這樣一來,李郭二人就可以率大軍隨後掩殺,大敗呂布了。”

  不得不說,張濟對城中人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西門的守將高順,看到城外隻有五百人搦戰,大喊著“欺人太甚”,就召集了一千步卒,準備出城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沒想到正在集結部隊時,得知消息的王允,卻派人傳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否則定斬不赦。”高順接到這道命令後,不敢抗命,隻能解散人馬,重新回城頭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