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7章 才女蔡琰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3188
  別看蔡琰是個女流之輩,但由於她父親蔡邕的名氣太大,再加上她本人也是一個才女,館陶城內的文武官員對她都是仰慕已久,宴席上的氣氛格外熱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郭嘉、徐庶,以及剛來館陶的荀攸等人,將話題漸漸地引到辭賦方麵,讓坐在正中的韓湛,心中鬱悶不已,他心裏暗說如果是聊唐詩宋詞,自己還能在蔡文姬的麵前好好表現一番。沒想到郭嘉他們居然如此過分,旁若無人地聊什麽楚辭漢賦,偶爾還談幾句詩經,讓自己如聽天書,連個裝13的機會都不給自己。

  而趙雲、黃忠、夏侯蘭他們,別看打仗是一把好手,說到楚辭漢賦,就並非他們所長了。幾人隻好埋頭喝酒吃菜,根本無法參與郭嘉他們的話題。

  蔡琰察覺到韓湛和武將們的失落,她和武將們找不到什麽共同的話題,相反,她對韓湛卻有幾分好感,想著此人年紀輕輕就能當上冀州牧,多少還是有點本事的。她笑容滿麵地望著韓湛,舉起手裏的酒樽,柔聲說道:“多謝亭侯為奴家安排了歇腳之處,奴家敬亭侯一樽。”

  韓湛將酒樽裏的酒一飲而盡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連忙問道:“蔡小姐,本侯昔日見過一碑文圖軸,乃是孝女曹娥之碑,上麵還有令尊所書的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聽完韓湛的話,蔡琰的俏目亮了起來,一臉驚喜地說道:“沒想到,原來亭侯也見過此碑文的鐫文。”

  一旁的荀攸好奇地問蔡琰:“蔡小姐,不知令尊所述八字,是何用意啊?”

  蔡琰聽後搖了搖頭,回答說:“雖說這八個字是家父所寫,但奴家卻不解何意?”

  早已知道答案的韓湛,目光從自己的幾位謀士身上一一掃過,心裏在想,曹操是在領兵前往漢中,兵出潼關時,在蔡邕莊裏見到此碑文圖軸的,當時郭嘉早已病逝多年,不知道這個碑文的事情,而當時在場的荀攸又很低調,聽到曹操問誰知道答案時,隻推說不知,隻有那個好出風頭的楊修,才會迫不及待地說出答案,結果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韓湛將目光停留在郭嘉的身上,笑著問道:“奉孝可知此八字是何意嗎?”

  郭嘉聽後,笑著搖了搖頭,說:“嘉不知。”

  韓湛接著又問荀攸,沒想到居然也搖著頭說:“屬下不知。”

  見郭嘉和荀攸都是深藏不露,韓湛也沒有勉強他們,而是裝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說道:“本侯經過反複的琢磨,終於想出了這八個字的含義。”

  蔡琰聽後嫣然一笑,對著韓湛說:“奴家願聞其詳!”

  對於熟讀《三國演義》的韓湛來說,這個答案早就熟記在心,他搖頭晃腦的說:“此隱語耳。黃絹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齏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辭字。這八個字的含義就是:絕妙好辭。”

  聽到韓湛說出了答案,蔡琰不禁驚呼一聲,而郭嘉、荀攸、徐庶等人,臉上都露出了驚詫的表情。而趙雲、黃忠等人,就算智力比不上幾位謀士,但也能韓湛所說的是正確答案,便紛紛拍案連聲叫好。

  蔡琰輕歎一聲,柔聲說道:“家父所書的八字,難倒了無數才智過人之輩,沒想到卻被亭侯輕易猜到了。看來亭侯真是深藏不露,讓奴家也看走眼了。”

  “蔡小姐過獎了,”聽到蔡琰的誇獎,韓湛雖然心裏沾沾自喜,但嘴上卻謙虛地說:“本侯才疏學淺,也是僥幸猜中而已。”

  蔡琰沒有說話,隻是望著韓湛,臉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韓湛一廂情願地想道:莫非她被我迷住了?心中立即升起了在她麵前賣弄的念頭。他斟酌了片刻,隨後說道:“本侯除了能吟幾首詩,對歌賦是一竅不通。”

  “亭侯會作詩?”蔡琰聽韓湛這麽說,不由驚喜地問:“不知可否當堂做兩首詩,讓奴家見識一下亭侯的文才?”

  郭嘉、荀攸聽蔡琰這麽說,臉上立即露出了尷尬的表情,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從來不曾聽主公做過什麽詩,要是待會兒做不出來,或做出來的詩不能讓蔡小姐不滿意,這不是當眾出糗麽?”

  正想開口勸說,免得韓湛在蔡琰麵前出醜,沒想到韓湛卻迫不及待地說道:“蔡小姐有若下凡的仙女,本侯想專為你做一首詩。”

  蔡琰的臉微微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奴家洗耳恭聽!”

  韓湛輕輕咳嗽一聲,隨後一板一眼地念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念完以後,他就緊張地盯著蔡琰,想看看對方有什麽反應。別看李白這首詩曾經讓楊貴妃笑逐顏開,但漢朝流行的都是五言詩,自己貿貿然搞出個七言詩,大家有可能不買賬。

  “亭侯此詩的格式,奴家倒是第一次聽到。”蔡琰起身向韓湛施了一禮,巧笑嫣嫣地說:“多謝亭侯贈詩。”

  郭嘉、荀攸等人原本為韓湛捏了一把冷汗,不過見蔡琰聽了此詩後,顯得很高興,心裏不禁暗自鬆了一口氣。至於韓湛所做的這首詩,兩人也感到很詫異,為什麽主公作詩,用的是七言詩而不是常見的五言詩呢?

  宴席又持續了一陣後,蔡琰說自己的身體有些乏了,想去休息,韓湛連忙命人將她送往後院休息。而在大廳裏與郭嘉、荀攸飲宴的徐庶也連忙起身,向韓湛告罪,緊跟著蔡琰回了早已安排好的住處。

  等蔡琰、徐庶都離去後,郭嘉忍不住好奇地問:“主公,想不到您還有出口成章之才,不知能做賦否?”

  韓湛心說我能記住的漢賦,就隻有曹植的《銅雀台賦》和《洛神賦》,不過這兩首漢賦都不適合現有的場景,因此他隻能含糊其辭地說:“本侯對賦還是略知一二,待改日心情好的時候,再做出來與各位共賞。”

  郭嘉也是聰明人,聽韓湛這麽說,便知道對方根本不想在這種場合做賦,雖然不知對方是寫不出來,還是不願意隨便賣弄自己的才華,他也就沒有強求,而是順水推舟的說:“既然如此,嘉就不強求了,改日再聆聽主公的大作。”

  見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韓湛便讓眾人散去,而單單留下了郭嘉一人。郭嘉猜想韓湛將自己留下,肯定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說,等眾人都離去後,他開口問道:“主公,不知您有何見解?”

  “奉孝,”韓湛曾一度以為郭嘉看上了蔡琰,但經過酒宴上的觀察,發現郭嘉不過是仰慕蔡琰的才華,以及對蔡邕的尊重,才會對蔡琰表現得如此熱情,因此韓湛談接下來的事情時,底氣顯得十足:“我想將蔡昭姬留在冀州,你看可行否?”

  “什麽,主公打算將昭姬留在冀州?”韓湛的話將郭嘉嚇了一跳,他沉默了許久後,才緩緩地說道:“雖說昭姬嫁過人,但她的丈夫早已去世,就算要改嫁,衛家也沒有什麽理由反對。況且她與主公年齡相仿,隻要蔡邕先生和她不反對,主公完全可以將她留在冀州。”

  韓湛之所以想留下蔡文姬,是因為想到再過幾年,蔡文姬就會被入侵的匈奴搶走,在塞外生活十二年後,才被曹操派人贖回。如果此刻將她留下,就能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但郭嘉顯然誤會了韓湛的本意,還以為韓湛貪念蔡文姬的美色,因此才會有此一說。

  不過韓湛並沒有糾正郭嘉的這種說法,他等郭嘉一說完,便接著往下說:“奉孝,你看是我親自去勸說蔡小姐留下,還是請單福先生轉述我的意思?”

  “為了表示誠意,嘉認為,主公還是應該親自出馬。”郭嘉向韓湛建議說:“蔡小姐看到了主公的一番誠意,想必她會欣然答應的。”他說到這裏,停頓了片刻,又補充一句,“據嘉觀察,主公所做的那首詩,已打動了蔡小姐的芳心。”

  一首詩就能打動大才女蔡文姬的芳心,韓湛對郭嘉的這種說法深表懷疑。但郭嘉很快就察覺到了韓湛的反應,笑著說道:“主公,你可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事?”

  別的事情,韓湛也許不太清楚,不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事情,他卻是從小聽到大。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讓卓文君芳心暗許,不惜跟著司馬相如回了他的老家當壚賣酒,讓蓉城有了著名的“文君酒”。就連韓湛後世的家所在的駟馬橋,也是因為司馬相如赴京之前,對卓文君所說的那句“不高車駟馬,不筆此過”而得名。

  韓湛聽郭嘉這麽說,心裏總算有了譜。他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奉孝,本侯明白你的意思了,待明日本侯親自去挽留蔡小姐,看她是否願意在冀州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