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9章 袁紹敗逃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361
  關羽與黃忠可謂不打不相識,經過剛剛的那番交手,兩人都有惺惺相惜之意。在簡單地介紹完荀攸的近況後,關羽便和黃忠一起隨騎兵朝廣宗出發了。

  在前往廣宗城的途中,郭嘉有些遺憾地說:“主公,如今公孫瓚已占領了廣宗城,我們要想要回來,可能沒有那麽容易。”

  但韓湛卻不以為然地說:“自黃巾之亂後,廣宗城已破爛不堪,城裏早已沒有百姓,不過是一處無關輕重的軍鎮,既然公孫瓚想要,給他也無妨。”

  “我們若要取青州,廣宗城是必經之路。”對於韓湛的這種慷慨,郭嘉擔憂地說:“如今與公孫瓚是盟友,也許他還會借道予我們。可一旦雙方兵戎相見,那麽他隨時可以從廣宗城出兵,去攻打冀州城。”

  “奉孝!”聽到郭嘉所擔心的事情,韓湛正色地說道:“雖然本侯兵馬沒有公孫瓚之多,但武有趙雲、典韋、黃忠、夏侯蘭;文有你、荀家叔侄、田元皓等人,要打敗公孫瓚,並非什麽難事。”

  見韓湛說得如此有信心,郭嘉也就不在此事上繼續糾結,而是虛心地請教:“主公,袁紹已被我軍所敗,接下來,我軍是不是該兵發青州了?”

  “沒錯,本侯就是這樣考慮的。”韓湛點著頭肯定地說:“我打算讓趙雲、夏侯蘭等人領兵一萬,由荀公達擔任軍師,去取青州。”

  郭嘉等韓湛一說完,立即追問道:“奪取青州之後,不知主公打算任命何人掌管青州?”

  “你們幾人都是我的左膀右臂,離開誰都不行。”韓湛有些為難的說:“我也在為該讓何人掌管青州而犯愁呢。”

  大軍來到了距離廣宗城兩裏的地方,韓湛看到城頭已經飄著“公孫”大旗,為了避免引起誤會,他連忙命令趙雲就地紮營。

  正在紮營時,黃忠領著三個人騎馬進入了營寨。韓湛一看,其中一個是關羽,另外兩人雖然從未見過,但從他倆的外形,還是能猜到他們的身份。

  左邊騎白馬的那位麵如冠玉,長著兩隻招風耳,雙手看著就要比普通人長一截,腰帶的左右各掛著一把劍。不用說,這一定是號稱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劉玄德。

  而右邊騎著黑馬,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皮膚黝黑,手提一支丈八蛇矛的,便是劉備、關羽的結拜兄弟張飛張翼德。

  韓湛向前朝兩人彎腰施禮,笑容滿麵地對劉備說:“原來是劉使君駕到,湛不曾遠迎,還望多多恕罪。”

  劉備見韓湛認出了自己,不禁一臉詫異地問:“亭侯莫非認識劉某?”

  “在虎牢關前大戰呂布的劉關張三位英雄,天下誰人不知。”韓湛不動聲色地給劉備戴了一頂高帽子:“湛對三位神交已久,今日得見,真乃三生有幸啊。”

  “亭侯過獎了!”劉備在馬上還禮後,扭頭對張飛說道:“三弟,還不過來見過亭侯!”

  聽到劉備的吩咐,張飛連忙上前,向韓湛躬身行禮:“飛見過亭侯!”

  為了和劉關張三人搞好關係,韓湛又趁熱打鐵地說:“湛曾聽說,昔日黃巾賊將程遠誌,領兵五萬去犯涿郡,是劉使君、關將軍、張將軍領著五百新募之兵前去迎敵,斬程遠誌、誅鄧茂,打敗黃巾賊,解了涿郡之圍,真是令人欽佩啊。”

  韓湛所提的事情,都是劉關張三兄弟最引以為傲的事情,此刻聽到韓湛用恭敬的語氣大眾說出來,三人心裏都頗為受用,對他的觀感又好了幾分。別說張飛笑得陽光燦爛,就連一向不喜形於色的關羽,嘴角也不禁微微上翹。

  劉備想起了此行的目地,連忙對韓湛說:“亭侯,備乃是奉了公孫將軍之命,前來請亭侯到城中一敘的。”

  韓湛帶著郭嘉以及十幾名騎兵,跟著劉關張三人進了廣宗城。在太守府的門前,遇到了荀攸。荀攸見到韓湛的到來,連忙上前施禮,恭恭敬敬地說:“主公,公孫將軍已經在正堂恭候多時了。”

  正堂擺上了酒席,公孫瓚在主位上正襟危坐,他的文武分坐兩側。別看今日打破了袁紹的營寨,奪取了廣宗城,但他的心情卻依舊糟糕透頂。自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攻打袁軍營寨,死了六千多人,若不是劉備派關羽從寨子的北麵發起攻擊,自己還不知道什麽能攻破營寨,還要多死多少人。

  別看攻破營寨,奪取了廣宗城,俘虜了眭元進以下六千多人。但袁紹和他手下的重要文武官員,早就逃之夭夭。就連一直指揮兵馬在寨牆前和自己血戰的文醜,也帶著五百多騎兵殺出了重圍,朝南邊逃去了。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因此他看到韓湛在劉備的引導下,走進正堂時,依舊坐在自己位置上沒動窩。

  劉備走到公孫瓚的麵前,一臉欣喜地對他說:“兄長,我已將漳水亭侯請來了!”

  誰知公孫瓚上下打量了韓湛一番,見這位穿著麻衣孝服的人年輕太輕,便用輕蔑的語氣問道:“你就是剛被朝廷授予漳水亭侯的韓湛?”

  公孫瓚的這句話問得相當無禮,別說跟在韓湛身後的郭嘉,臉上露出不睦的神色,就連他的那些部下,也覺得自家主公這樣做有些失禮。

  韓湛麵不改色地上前兩步,彎腰朝公孫瓚施了一禮,客氣的說:“上麵坐著的,可是以兩萬步騎大破青州黃巾,斬首十萬,俘虜七萬,繳獲車甲財物無數的公孫將軍?”

  雖說人人都能聽出韓湛這番話有拍馬屁之嫌,但偏偏公孫瓚還感到非常受用。他哈哈一笑,從座位上站起來,下了台階走到韓湛的麵前,拉著他的手來到了右首的一張桌案前,客氣地說:“亭侯,酒菜早已為你準備就緒,為何姍姍來遲啊,一定要罰酒三杯。”

  “多謝公孫將軍美意,”韓湛見自己的一番奉承話,讓公孫瓚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也就笑著說:“那韓某就卻之不恭了。”

  …………

  正當韓湛與公孫瓚在廣宗城的太守府裏飲宴之時,袁紹和他的一幫手下卻如同喪家之犬似的,還在繼續逃命的途中。

  顏良見後麵沒有追兵,連忙超過了袁紹,用手勒住他的馬韁繩,對他說:“主公,後方沒有追兵,我們還是找個地方先歇息一會兒,等養足了精神再趕路吧。。”

  袁紹一行人來到了路邊的一個小樹林,等兵士牽著馬到一旁吃草飲水時,袁紹看了看自己身邊稀稀落落的十幾個人,眼淚立即就下來了。他歎著氣說:“沒想到我的大軍,不到一日就土崩瓦解。為了救我,連呂威璜、趙睿等人都被關羽所殺。”

  “主公,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逢紀連忙安慰他說:“等我們到了鄴城,匯合了荀諶的大軍,再重新奪回冀州和廣宗城,將韓家小兒和公孫瓚殺個落花流水。”

  他的話音剛落,臉上便挨了一個響亮的耳光。逢紀捂住臉,一臉茫然地望著袁紹,他不知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居然又觸到了主公的逆鱗。

  袁紹用手指著他,怒氣衝衝地說道:“如果不是你獻的那些計策,我們怎麽會像今日這麽狼狽。我恨不得立即將你碎屍萬段,以瀉心頭之憤。”

  逢紀立即想起袁紹喜歡遷怒於人的行動,連忙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請求袁紹饒恕自己。沮授看到這一幕,立即悄悄地朝後麵退了幾步,自己已經為逢紀求過一次情,沒有必要再為這種卑鄙小人求情了,還是躲遠一點。

  顏良看到逢紀的額頭磕出了血,又沾上了地麵的塵土,整個人變得灰頭土臉,有些於心不忍,連忙對袁紹說:“主公,顏良大膽,懇請您饒了元圖先生……”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林中眾人被嚇了一跳,連忙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隻見北麵有一片塵土高高揚起。經驗豐富的顏良暗叫一聲不好,對袁紹說道:“主公,興許是公孫瓚的騎兵追來了!”

  一旁的審判好奇地問:“顏良將軍,你怎麽知道來的是騎兵啊?”

  “這還不簡單麽,”顏良用輕視的目光看了郭圖一眼後,對眾人說道:“如果揚起的塵土矮,移動慢,就表示來的是步兵;你們看著塵土揚得高高的,而且還移動這麽快,必是騎兵無疑。”他轉身對袁紹說,“該請主公快快上馬!”

  一行人慌忙上了馬,準備繼續向難逃。沒等他們跑出多遠,後麵的騎兵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接近了。其中一名頂盔摜甲的武將從隊伍裏衝出來,憑借著胯下的良駒,快速地朝袁紹他們衝去。

  距離還有一箭之遙時,他扯開嗓門喊道:“主公可在前方?”

  聽到這個聲音,顏良不禁渾身一震,他連忙勒住了馬,扭頭朝後麵望去。等看清楚來人後,他也衝著正在逃命的袁紹喊道:“主公莫驚,來的乃是文醜!”

  聽說來人是文醜,袁紹等人放慢了馬速,扭頭朝後麵望來。等看清楚來人果然是文醜後,袁紹鬆了一口氣,撥轉馬頭又返了回來。

  文醜連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對袁紹說道:“主公,公孫瓚勢大,我們堅守不住,末將隻能率一支人馬殺出重圍,前來尋找主公。”

  袁紹此刻忽然想起自己的二兒子袁熙,還在廣宗城內,連忙問文醜:“文醜,你這一路之上可曾看到熙兒?”

  文醜搖了搖頭,老實地回答說:“末將不曾看到二公子。”

  聽說袁熙下落不明,袁紹第一反應就是他已經死於亂軍之中,不禁捶胸頓足地嚎哭起來。眾文武有心相勸吧,但想到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大公子袁譚,二公子袁熙都下落不明,想勸也不知該如何勸起,隻能呆若木雞地待在一旁。

  最後還是沮授看不下去了,上前牽住袁紹的馬韁繩,對他說道:“主公,人死不能複生,還請您節哀順變。目前此處不安全,我們還是盡快趕往鄴城,與荀友若匯合吧。”

  “對對對,”袁紹想到公孫瓚和韓湛隨時有可能派兵追殺過來,連忙撩起袍袖擦了擦自己的眼淚,吩咐道:“我們速速啟程前往鄴城。”

  跟著文醜殺出重圍的五百騎兵,有不少在路上跑散了,剩下的三百騎兵,也個個是盔歪甲斜,精疲力盡。聽到袁紹說要啟程去鄴城,誰也沒有怨言,立即重新整隊,跟在袁紹的後麵繼續向南行軍。

  當晚,幾百人就在館陶東北麵的一片樹林裏過夜,袁紹深怕城裏的高覽會派人襲擊自己,還特意向館陶方向派出了不少的探馬,這樣隻要城裏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們就可以立即逃之夭夭。同時,他還聽從沮授的建議,讓騎兵將樹枝綁在馬尾上,在林中來回地奔跑,製造出有大軍隱藏在林中的假象。

  館陶城裏的高覽,聽說在城池的東北麵出現了一支騎兵,看旗號像是袁軍。由於他還沒有得到袁紹在界橋打敗的消息,還以為探馬所發現的這股騎兵,是來進攻館陶的袁紹大軍,連忙命人關閉城門,並調兵士上城,做好防禦準備。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剛亮,袁紹等人又重新啟程。

  袁紹等人又向南走了三十多裏,距離館陶越來越遠,見後麵始終沒有追兵趕到。袁紹心有餘悸地對沮授說:“公與,看來城裏的高覽摸不清我們的虛實,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沮授抬手擦去額頭的冷汗,如釋重負地說:“謝天謝地,隻要高覽不出兵,我們就能順利地到達鄴城。”

  就在這時,顏良派出的探馬飛奔回來,向袁紹報告說:“啟稟主公,在前方發現一支大軍,正朝我們所在方向開來!”

  聽說前方出現了大軍,袁紹被嚇得魂飛魄散,渾身哆嗦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好在還是顏良夠鎮定,他問探馬:“你可看清楚對方的旗號?”

  “回將軍的話,”探馬恭恭敬敬地說道:“小人隻看到旗幟上有一個鬥大的‘荀’字!”

  顏良聽完,臉上露出了笑容,對袁紹說:“主公莫驚,是荀先生率領的大軍。此刻就算高覽派兵追來,我們也能安然無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