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人生的美好
作者:雅玩居士      更新:2020-03-23 06:16      字數:1673
  好的電影,總是敘事清楚,絕不拖泥帶水,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

  優秀科幻電影,不僅需要具備上述條件,還要有一個新穎鮮明的科學內核,演繹起來即便似是而非,也要能夠自圓其說。

  如果說是軟科幻,是軟硬兼顧之科幻,那就是純粹的硬科幻。

  科學原理涉及到四個方麵:心理學、計算機編程、神經醫學、量子力學。

  假如想像一下,有人報給你一個手機號碼,要你馬上打過去,你重複一遍,順利撥出去,等到你和對方通話完畢,再回想這個號碼,是否已經基本不記得了?

  人的大腦就是有這樣的短期記憶機能,視覺、嗅覺、聽覺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大腦先放在一個特定記憶區中,在一定時間內,這些記憶非常鮮活,一旦超出時間,後來的信息就會覆蓋原先的信息,雖然其實仍舊存在於大腦皮層中,但你要想提取出來就很困難。

  導演設定所謂的“8分鍾”,就是建立在這一心理學研究基礎上。從火車上的乘客肖恩死亡那一瞬開始計算,他有8分鍾的記憶殘像,由於他的神經細胞沒有完全死亡,所以這些信息,被軍方想辦法提取出來。

  在原先一些科幻小說中,這些信息不過被還原成圖像而已,並且還是殘缺不全的、淩亂的圖像。但在這部影片中,這些信息被處理成了計算機數據,就像一個單機遊戲,並且神奇的是,這些數據具備自運算能力。

  換句話說就是具備人工智能,能自行根據不同情境產生合乎邏輯的變化,並且這還不是預先設定的。

  所有懸疑要找一個人去玩這個遊戲,在數據洋流中搜尋凶手的線索。這個人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能將意識編繹為程序代碼;第二,有敏銳的偵察能力與較強的心理素質;第三,能在現實與遊戲中隨意切換。

  如果影片中的科學核心僅是如此,那也並不出奇,但還試圖對遊戲世界的自運算能力作出解釋,那就是量子力學中鼎鼎大名的疊加態。

  薜定諤的貓早已膾炙人口,簡單點說就是在量子層級上,一隻貓可以既是活、又是死,隻要沒有有意識的觀察者出現,死與活的狀態就是同時存在的。

  換到遊戲世界中來說,由於沒有觀察者,這個世界同時存在無數種疊加態。所以主角每次進入的這個世界,其實都不同。世界分成了無數個,其實是在平行的不同世界中來回跳躍。

  但劇情發展到最後,顯然連軍方都沒有想到親手發明的技術,分明就是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門。在現實世界中,盡管理論物理中已推斷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但誰也不知道如何與隔壁的宇宙串門。

  技術就是打開平行宇宙的鑰匙,正因為如此,主角被切斷營養液供養後,能夠在最後進入的宇宙中與女主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隻不過再也無法回到他原先所處的宇宙。

  丁誠認為這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倒還不在於超前的科學設定被簡單平淡地敘述完畢,而在於細節展現完全符合人物的實際情況。

  主角軀體已經損毀,但基於醫學上已被證實的幻肢現象,也就是截肢手術完成後,患者會產生已截除肢體尚存的幻覺,再加上一些暗示引導,於是產生在一個密封艙內的幻覺,並且還有一個像電視機一樣的視頻顯示,其實那些圖像是直接投射到神經末梢。

  逐漸知道真相後,發生一個意外,密封艙沒電了,越來越寒冷,連滾帶爬地找工具修複電路,而且與外界失去聯係。

  導演暗示潛意識中對於現實情況的排斥,沒有任何機械故障,是主角希望自己死亡,所以才會在幻覺中出現諸如漏機油啊、沒電了快要凍死了這樣的幻覺。

  證明絕望對人的巨大殺傷力。

  影片是理性的,唯一的感性情節出現在影片最後,在那個平行宇宙中,冒充自己的戰友給父親打電話,了卻最後心願。

  因為平淡,所以感人。

  這部作品很美好,而且很溫暖,盡管有很多懸疑和緊張的元素,最終所有人都得償所願。主角與父親達成諒解,並在新世界中收獲了愛情。

  同車的乘客逃過一劫,繼續快樂地生活,盡管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曾經要經曆一場劫難。

  聯係官聽從良心的選擇,雖然違抗上級命令,卻因為新世界的影響而沒有受到懲罰。

  即便是源代碼的發明者,那個充滿野心的瘸子,雖然他的成功最後繞開了他,但依然滿懷希望,鬥誌昂揚……

  在一部電影中,所有人都各得其所,你能說這不溫暖、不美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