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新世界的大門(求月票!求訂閱!)
作者:幽萌之羽      更新:2020-03-03 05:56      字數:5528
  .,

  同樣的場景,不僅僅隻是發生在韋斯萊一家中。

  對於魔法界之中的每一個家庭而言,這個星期一早晨都是格外有味道的開端。

  源自於“舌尖體”的魔鬼文案,再搭配上艾琳娜等人精心挑選的美食動圖,在這個饑腸轆轆的清晨所能爆發出來的“毒性”堪稱恐怖。

  要知道,在絕大部分英倫家庭中,一邊看報刊雜誌一邊吃早餐,幾乎是根植在每個人骨子裏的生活習慣,這就好比是東方川菜大廚們炒菜前,總要用寬油滑一次鍋一樣——雖然並不沒有什麽明麵上規定,但是少了這一環節總覺得像是缺少了靈魂一樣。

  如今的時間還處於二十世紀末期,即使是在非魔法界之中,互聯網技術也才剛剛出現一點萌芽,資訊的傳播速度源遠比不上幾十年之後的信息大爆炸時期。

  理所當然,此時的英倫地區依然還是那個世界公認的美食荒漠之一。

  班尼迪克蛋、黃金芝士薯球、醇香黃油薯條、匈牙利風琴土豆、凱撒沙拉、菌菇濃湯、奶油浸菠菜、草莓慕斯、酥炸鱈魚、煙熏三文魚……

  這一期《舌尖上的霍格沃茨》主打內容是早餐,為了拍出這十來幅色澤鮮豔,讓人一眼看上去就充滿食欲的照片,艾琳娜等人可是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周的時間。

  而這些,僅僅隻是霍格沃茨四個學院一周的早餐部分內容而已。

  不過哪怕隻有這麽十來種菜品,在艾琳娜看來,也完全足以在一瞬間擊垮那些隻能啃著冰冷三明治,嚼著乏味麥片的魔法界上班族們的心理底線。

  更不用說,考慮到部分巫師家庭看收到雜誌的時間可能偏晚,艾琳娜還特別貼心地在本期早餐特輯後麵,額外添加了一頁本周霍格沃茨的明星晚餐菜式介紹。

  比如說……霍格沃茨廚房本周推出的魔法炙烤小牛肉。

  相比起常見的炭烤方式,這一批小牛肉整個烹飪過程的用火都是來自於魔法火焰,肉質中沒有夾雜任何一絲煙氣和木炭味道。

  懸浮魔法巧妙地讓每一塊小牛肉都能夠得到360度的無死角加熱,在高溫下融化的脂肪在家養小精靈的魔法下,均勻地抹在了每一寸表皮上,形成了一抹金黃色的誘人酥脆層,將鮮美的肉汁牢牢鎖在了裏麵,沒有一滴浪費,確保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最豐厚的味覺盛宴。

  當然,這還隻是個開始而已。

  正如同一道層次分明的西餐一樣,在艾琳娜的規劃之中,第一期的《新唱唱反調》展現出來的美食內容隻不過是最基礎的頭盤部分,在後續幾期的發行過程中,她還會逐漸將更多的正餐和大菜搬上雜誌。

  至於文案方麵,如今這一些其實還算不上最正統的“舌尖體”。

  畢竟單純的文字始終沒有聲音來得那麽具有衝擊力,在白毛團子的設想之中,《舌尖上的霍格沃茨》板塊什麽時候能達到圖、文、聲、香、味五者結合,才能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魔法美食刊物。

  不過即使隻是這一點最基礎的美食文化衝擊,也已經迅速在整個魔法界形成了巨大的轟動效應。

  整整一天的時間裏,從英國魔法部到倫敦對角巷,從多賽特郡的魁地奇訓練場到赫布裏群島的黑龍保護區,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這份《新唱唱反調》上麵的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巫師們的注意力逐漸從《舌尖上的霍格沃茨》板塊,開始朝著這份雜誌上的另外幾個板塊內容開始移動——倒不是說“舌尖”板塊吸引力不夠,實在是看太久了之後,那種饑餓感沒有幾個人能夠頂得住,尤其是除了喊餓之外,他們一時間還沒有別的解決辦法的情況下。

  首先吸引住整個魔法界目光的,自然就是《新唱唱反調》上麵發布的高回報征稿需求。

  成千上萬的金加隆作為懸賞和稿酬的標識,在第一時間就用一種近乎蠻不講理地方式摧毀了大部分人心中的文青和傲慢情緒,如果不是因為有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和英國魔法部的聯合備書,不少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惡劣的愚人節玩笑而已。

  單篇文章一旦被采納,保底就是5個金加隆的稿酬,這對於物價偏低的魔法界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更不用說,在未來的幾期麵向全魔法社會的征稿中還采用了PK機製,隻要是下一期投稿的內容被選上分版塊的前三位,就可以獲得至少100加隆,至多1000加隆的額外創作獎勵。

  在這樣的重賞之下,不少巫師開始詳細閱讀起別的版塊,想要知道到底應該怎樣恰這份稿費。

  而更讓巫師們感到驚訝的是,除了圖文並茂、別出新意的“舌尖”板塊之外,這份雜誌的另外幾個板塊中的內容質量也不容小覷,絕大部分的內容質量都處於魔法界當今主流期刊核心文章以上的水準。

  相比起《今日變形術》、《魔藥大師》這樣的核心學術周刊,刊登在《走進魔法》板塊的內容不僅實用性更強,而且由於主要投稿作者都是霍格沃茨五到七年級的學生,所以在用詞以及內容理解難度上,對於絕大部分普通巫師而言都格外親切友好。

  另一方麵,由於考慮到這是第一次輔導學生形成論文,作為指導老師的麥格教授和弗立維教授更是慷慨耐心地分享了很多這些年來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小竅門,一同加入到珀西等人的文章之中,更是讓整個《走進魔法》板塊的含金量變得異常紮實穩固。

  要知道,但凡是能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中擔任主課教授的,絕對都是當今魔法界這個領域的大能級存在,經過這幾位教授們修訂和編撰過的魔法學術論文,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可操作性都是處於最一流水準。

  哪怕是最挑剔考據的魔咒學者們,最多也就稍微抱怨一下上麵的用詞不那麽專業,以及內容實在太過於基礎簡單,隻有碌碌無為的平庸巫師才會對於這些簡單知識感興趣而已。

  而且絕大部分人在抱怨之後,第一反應都是拿起紙筆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畢竟這征稿的金加隆,它實在太可愛了啊,相比起什麽《今日變形術》,《新唱唱反調》給出的價碼實在讓人難以拒絕——說到底,大家都還是要恰飯的嘛。

  不過,如果說《走進魔法》板塊是在普通巫師中反響不錯,在高端巫師中評價了了的話。

  那麽這一期主要側重於“霍格沃茨曆”起源,以及直接用“魔法紀元”作為時間軸來書寫文章的《探索?發現》板塊可以說完全反了過來——相比起絕大部分看見魔法史自動跳過的巫師而言,這一期由《魔法史》原作者巴希達?巴沙特親自寫下的那篇啟言,無疑在整個魔法史研究界揚起了軒然大波。

  “今年是霍格沃茨曆998年,也就是非魔法界口中的1991年……”

  這是巴希達?巴沙特發表的那篇論述“霍格沃茨曆”起源文章的第一句話,在其後的所有文章內容中,除了這一個坐標之外,所有涉及到年份的表述,統一都是被替換成了“魔法紀元XXX年”或者是“霍格沃茨曆XXX年”的說法。

  倘若說麥格教授等人在變形術領域是類似於諾貝爾獎得主那樣的超一線學者,那麽巴希達?巴沙特在魔法史領域的地位,則是相當於史蒂芬霍金生前在物理學界中的地位一樣。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巴希達?巴沙特就已經是一名著名的曆史學家了,而從二十世紀中前頁開始,整個魔法界在學習魔法史時所使用的教材,全都是由她編寫的《魔法史》係列。

  這並不奇怪,作為蓋勒特?格林德沃的姑婆,見證了鄧布利多從男孩成長為男人全過程,經曆過最黑暗的伏地魔恐怖時期,並且目睹了伏地魔失手倒台那個夜晚的長輩,當今魔法界也沒有人比她更有資格來書寫和講述這一段漫長的魔法近代史。

  而她的這一次主動發聲,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魔法紀元”這個概念真正的出現在了魔法史學術界。

  任何主流媒體、魔法機構在使用時間曆法,以及各個魔法學校們在上魔法史課的時候,都需要將這一點納入考慮範圍之內,小到課本教材的重新編撰,大到之後對於整個曆史時間和日常生活的使用規範——所有涉及到時間的地方,都有可能隨之發生改變。

  最為致命的一點在於,麵對於這個以霍格沃茨建校時間為起點的魔法紀元,恰好擊中了當今魔法界另外那些魔法學校們最為擔心的地方——擁有著最強大影響力的霍格沃茨巫師勢力,借著這一次魔法紀元的說法,說不定能夠永遠的將霍格沃茨的“魔法界第一學校”的稱號固定下來。

  當然,這種焦慮的發酵和衍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畢竟無論是法國的布斯巴頓魔法學校、北歐的德姆斯特朗魔法學校,還是美國的伊法魔尼魔法學校想要對於這份聲明做出應對,最快也要等到好幾周乃至是好幾個月以後了。

  而等到那個時候,霍格沃茨所擁有的可能就不僅僅隻是難以精確計量的聲望和悠長的曆史了。

  為了盡可能的在第一時間將“魔法紀元”和“霍格沃茨曆”的說法確定下來,阿不思?鄧布利多(格林德沃飾演)甚至在校長辦公室中連續強調了好幾次,要求魔法部在本周之內下達通知,“建議”諸如《預言家日報》、《巫師周刊》這樣主流媒體開始使用“霍格沃茨曆”來標注時間。

  同時,在一些熱心的霍格沃茨在校學生的幫助下,巴希達?巴沙特也會授權和參與到對於《魔法史》一書的重新編撰整理工作中去,力爭從下學年開始整個魔法界都會使用上最新版的《魔法史》。

  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有著敏銳嗅覺和政治覺悟的《預言家日報》和《巫師周刊》自然不會失了智一樣的選擇跟魔法部和霍格沃茨對著幹,其他的報刊雜誌也得好生考慮一下自己的站隊。

  而唯一喜歡唱反調的《唱唱反調》又已經變成了霍格沃茨的形狀,可以預想的是,等到另外幾個魔法學校反應過來的時候,想要再匆忙抵抗和反對的難度那可就不是抗議幾句那麽容易了。

  總之,對於艾琳娜的這一個思路,作為初代黑魔王的格林德沃內心是相當滿意和自豪的。

  不然他也不會拉下老臉,主動寫信給曾經的那些老夥計們,希望他們遷居到洛夫古德家附近,幫忙守護這一個充滿希望和未來的思想前沿陣地,為新世界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其它幾個用來湊數的板塊的反響其實也都處於中上的位置。

  改頭換麵的《洛夫古德?看天下》成為了巫師們閑暇時間最喜歡看的故事會之一,其中那些荒誕不羈、腦洞大開的故事,對於枯燥乏味的魔法界而言,不亞於是最舒適的潤滑劑。

  更不用說,除了《新唱唱反調》之外,人們也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個刊物會公開拿魔法部長的日常生活來開玩笑,並且還煞有介事地寫了各種各樣魔法部的黑料——有了魔法部備書之後,人們在看待這些故事的角度,又有了相當不同的樂趣。

  政治黑幽默,以及幻想小說故事,永遠是通俗文學中最受歡迎的三個板塊之二。

  至於另外一個板塊,考慮到這份雜誌還有相當一大部分讀者是霍格沃茨在校學生的情況下,艾琳娜還是選擇暫時將它封印了起來,不然可能明天她就被憤怒的鄧布利多教授掛在城堡門口泄憤了。

  不僅僅是如此,介紹霍格沃茨密道、禁林神奇生物這兩個板塊上麵的內容也獲得了相當多的關注,隻不過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艾琳娜最開始的期望似乎並不太一樣。

  關於霍格沃茨密道方麵的內容,更多的巫師們反而是期待著同為特約作者的韋斯萊雙胞胎兄弟,與城堡管理員阿格斯?費爾奇之間的對抗——如何阻止夜遊,與如何順利夜遊,當這兩篇文章同時出現在一個版麵的時候,不亞於是一場相當有意思的紅白對抗賽。

  可以預見的是,經過了這一期在紙麵上的無聲交鋒之後,看起來稍微落於下風一點的阿格斯?費爾奇絕對會想辦法奮起反擊。

  阿格斯?費爾奇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如今不少巫師當年都曾在他手下吃過癟。

  哪怕已經離開霍格沃茨城堡多年,每當午夜時分聽到貓叫的時候,不少巫師們還是會時不時想起曾經一度被那一人一貓支配的恐懼,如影隨形、無處不在,這是屬於午夜殺手費爾奇的專屬名詞。

  更不用說,阿格斯?費爾奇已經在文末很清晰的寫到,此後每一個月《新唱唱反調》都會公布出當月霍格沃茨違反校規學生的名單,並且還會附上懲罰方式和違反條例的內容。

  對於廣大已經畢業離開學校的成年巫師們而言,這種公開處刑的方式雖然他們表麵上會義正言辭地偏袒幾句,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是充滿期待的。

  事實上,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到底有那些倒黴的小學弟小學妹又被城堡管理員抓住了。

  至於本來應該是凸顯禁林中神奇生物的那一個板塊,由於英倫巫師們某些古怪的偏好,再加上第一波報刊雜誌的受眾主要都是中年、青年男子,討論重點反而變成了那幾個出現在照片中,與獨角獸們一同親密玩耍的小女巫們。

  畢竟隨著紐特?斯卡曼德的《神奇動物在哪裏》的熱銷,幾乎每一個巫師家庭都會買上一本作為平時應對那些煩人神奇動物和昆蟲的工具書。

  因此對於成年巫師們而言,上麵所刊登的獨角獸相關知識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吸引力。

  反倒是盧娜、漢娜、赫敏幾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巫師們的目光。

  而在這樣的關注之下,又有很多細心的巫師甚至發現,《舌尖上的霍格沃茨》板塊中那些沒有露全臉的試吃照片,不出意外應該也是由這幾個女孩子參與拍攝的。

  緊接著,隨著人們對於《新唱唱反調》最後刊登著的各個板塊負責人員名單,以及對於其中一些文章作者名字的排查,很快就發現了這份雜誌中的不少稿件都是由這三個小女孩完成的。

  比如說,赫敏?格蘭傑在“魔法紀元”和“走進魔法”板塊都有署名,漢娜?艾博是在“舌尖”板塊和“魔法紀元”板塊都有署名,而盧娜?洛夫古德則在神奇動物板塊和“洛夫古德?看天下”署名的……

  幾經周折和議論之下,理所當然的,這樣一批可愛、聰明、能幹的別人家孩子形象,就浮現在了所有成年巫師們的腦海之中,不少有孩子在霍格沃茨念書的巫師家庭都忍不住寫信給自己孩子詢問具體信息。

  而破釜酒館更是在一天之內,就在酒館吧台後麵的牆壁上貼滿了女孩子們與獨角獸嬉戲的照片。

  一向健談的酒館老板湯姆更是逢人就指著背後的照片,頗為自豪的介紹著自家侄女,有時候興致來了甚至還會直接拿起放在台子上的《新唱唱反調》,念上一段由“漢娜親手寫的”美食文案。

  ……

  與此同時,霍格沃茨城堡之中。

  這份《新唱唱反調》帶來的影響和波瀾,又是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

  ————

  咕吖,五千字大章!

  求章說,求月票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