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舊趙李懷士
作者:執筆畫青衣      更新:2020-04-22 20:39      字數:2314
  太安城,皇宮。

  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鮮麗的琉璃瓦,斜著灑進稍顯陰沉的深宮內殿。

  在這裏,大楚皇帝張長陵正與鎮北大將軍李懷士密談。

  深宮內一片肅靜,殿外侍立的宦官們大氣不敢出,唯有喜鵲在枝頭穿梭。

  自十二月二十日至今,李懷士八天裏被召見八次,每次至少兩刻,最長三四刻。

  殿內兩人,楚皇帝輕聲道:“往後入宮你可坐椅子轎。”李懷士叩頭又謝。

  八次召見,君臣間似乎無話不說,言無不盡。

  這不難看出楚皇帝對李懷士算是寵信有餘了,又是坐轎入宮,又是賜氈墊入座,作為一個非楚國出身,且自稱“外僚”之臣,得此殊榮,實在難得。他又不可與相伴議事的軍機大臣大學士相比,隻是個“舊趙”的亡國之臣罷了。

  究竟何因,如此器重密談?

  這點,當然是除了李懷士多年在鎮守楚國北方上兢兢業業、有膽有識,戰國與戎狄一場死戰深得信任之外,更主要原因是,李懷士已與楚皇帝心中形成的主見,二者相趨一致了。

  正如那薑白石所說,自己之於楚國就如那死結一般,如刺在喉。

  此時的楚皇帝,心中有了內外並治這一主張。

  楚皇帝看著眼前的李懷士,率先問道:“懷士啊,此次軍演,薑白石上奏因身體欠安,由他那長子參加,此事你怎麽看?”

  李懷士雙手插入袖中,站起身後微微彎腰,一臉愁容道:“燕王這是要把藏了將近十八年的“幼麟”擺到明麵上來了啊。”

  楚皇帝嗤笑一聲:“好一個薑家“幼麟”,有好多話我也就隻能和你言語幾句罷了,別看那朝堂之上的那群臣子,每次早朝總有人上諫薑白石,可結果如何,大楚立國至今,薑白石三次進京,每次進京他們不都戰戰兢兢,過後還美其名曰,與那薑白石是秀才遇到兵,無理可講,我看啊,多半是被那薑白石嚇到膽寒了。”

  楚皇帝頓了頓,接著說道:“薑白石這是要為了他那兒子開始鋪路了啊,我估摸著,明年開春,薑白石要第四次

  入京嘍,也對嘛,是時候求一個世襲罔替了。”

  聽到這,李懷士急忙跪地,說道:“陛下,此時萬萬不可答應啊,一世燕王已經意外極多,不可啊!”

  楚皇帝自嘲一笑,說道:“可笑孤的幾個兒子,老大勇猛有餘,說到治國卻是一竅不通,老二嘛,太過陰沉,心思頗多,在大局上看得不夠長遠,其餘四子,被老大和老二壓著,要不選擇站隊,要不就一副瀟灑王爺模樣,我百年之後,誰人能製約這薑白石。”

  剛坐下的李懷士聽到這,又起身扣頭道:“陛下龍體安康,且幾位皇子隻是缺乏磨礪,陛下萬不可如此。”

  “行了行了,此時暫且放下,此次軍演可有把握?”楚皇帝揮手打斷道。

  李懷士沉聲應道:“此次大皇子參加軍演的六百人,皆是我幽州軍千挑萬選的將士,不說萬無一失,但絕不會丟了皇家威嚴。”

  楚皇帝此番召見,其實就兩事,一是委任李懷士為全國兵馬大元帥,可調動天下兵馬,二則是為了那大楚軍演。

  無論如何,楚皇帝此時是決心已下,即便不能軍演奪魁,但也不能讓那燕雲軍贏得太過輕描淡寫。

  楚皇帝如此隆重召見李懷士,並加以宣揚和炫耀,讓他騎馬在皇城內行走,坐八抬大轎高抬著進宮,何等威風和榮耀!如此這般,竭力提高李懷士的地位和威望,楚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用意。

  這分明是在向外昭告天下:朕有這以八萬拒戎狄三十萬大軍數月有餘的李懷士,這天下不止有那薑白石。不然九年軍演,燕雲年年奪魁,怕是整個北方百姓都認為薑白石這“二皇帝”想不想把那個二字去掉隻在一念之間。

  都說你薑白石,讓這整個戰國陸沉,可當時戎狄趁機而入,這天大名聲給你又何妨,

  這天下終究是姓“張”。“薑閻王”?好一個“薑閻王”。

  楚皇帝張長陵在民間口碑極好,不論是楚人亦或是六國亡國之人,罵薑白石的極多,但民間談到當今皇帝,多是盛讚。

  這與他勤於政事,立國十年,從未因任何原因缺席早朝,批改奏折皆是事事親為。

  開元三年,國子監大學士賈似道於朝堂之上,提出民貴君輕,滿朝文武大臣皆深吸一口氣,可誰知楚皇帝龍顏大悅,大笑道:“為臣當如賈似道。”,納諫後的楚皇帝,開始大力解決民生,分地於百姓,大楚十年,人口空前鼎盛。

  若單獨以上一事,楚皇帝至多落下個為國為民開國明君。

  開元初年,楚皇帝下詔遷都太安,一時間在整個天下引起軒然大波。

  太安城以北數百裏,正是那雁門關,一路上一馬平川,也就意味著雁門關一旦失守,戎狄各部族就可長驅直入。

  兵臨太安城也就一日的路程,一時間朝堂之上,群臣紛紛勸阻。

  楚皇帝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頓時群臣皆閉口不言。

  此話傳入百姓耳中,提起這大楚皇帝無人不連聲稱道:“千古一帝”

  看著陷入沉思的楚皇帝,李懷士也就這麽安靜的坐著。

  回過神後,楚皇帝右手扶須笑著說道:“盡力而為就好,不要有太大的負擔。”

  李懷士聽到這,也不無動情地表示:“死生,命也,成敗,天也,幽州軍定會拚到最後一人!”顯然,他是做好了讓這六百幽州精銳竭盡全力拚死一搏的準備了。

  世人都說隻知戰國薑白石與舊燕國主姬長空,可誰又知,我趙國李懷士,當年招奸臣誣陷,舊趙國主臨陣換帥,否則與薑白石涪陵一戰,由他李懷士與薑白石一戰。

  趙國怎會於四十萬對二十萬被殺的丟盔棄甲,整整投降了三十萬人。

  趙國國都被破,李懷士被俘,楚皇帝親自下旨留下李懷士,世人隻知李懷士與當時還是楚王的張長陵麵談之後,李懷士便被任命為鎮北將軍,前往雁門關,至於麵談內容,卻是無人可知。

  李懷士不自主握緊雙手,心說:薑白石,戰國不能與你燕雲軍一戰,甚是遺憾,楚皇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還之,燕雲軍?讓我見識見識吧!

  往年軍演,騎戰落馬,步卒倒地,點到為止,死傷極少,現在看來,這第十年的軍演,卻是無法善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