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點評不了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7      字數:2260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這邊,白葉與徐先生達成了協議,敲定了合同,而且錢也通過銀行轉賬了,大家一團和氣。

  另外一邊,在酒樓之中,麵對豐富的宴席,多數人的心思卻不在美味佳肴上,而是紛紛掏出了手機,把照片、視頻什麽的,編輯上傳到朋友圈、社交網絡。

  朋友圈就不說了,最多是點個讚,聊幾句。

  在專業的藝術論壇中,白葉的新作,國畫大幅山水圖,立即引來了許多畫家的關注。

  “水墨大寫意,白葉畫的?不可能吧。”

  在看到作品的瞬間,一些人忍不住起了疑心。他們可是專業的,對於國畫的鑒賞,有著渾厚的功底。

  所以很清楚,這幅作品的內涵。

  不要說,這大寫意的氣勢,水墨淋漓的發揮運用,單單是作品的尺幅,就值得讓人驚詫。

  要知道在古代時候,國畫基本沒有大幅的作品,基本是在一尺兩尺左右,還有小的鬥方、冊頁之類。

  因為古代文人覺得,繪畫就應該見小見大,不需要多大的載體,就可以包羅萬象,傳達萬千意境。所以畫紙不需要大,哪怕有一些所謂的長卷,也隻是長而已,並不是大。

  長卷可以長幾米,但是寬度還是不過一尺。隻有西方油畫,尺幅是真的大,仿佛牆壁一般。

  關鍵那不是壁畫,而是有框架可以挪動的大幅作品。

  有一說一,油畫在大尺幅上,比較占優勢。畢竟油畫的色彩十分的明豔,層次感又充足,畫得再大幅,立體感很強。一些特殊的油畫,哪怕站得比較遠,看起來也充滿了視覺衝擊力。

  問題是,國畫卻不行啦。

  特別是水墨畫,基本是以黑白的色調,調和表達世間萬彩,講究的是意境,欣賞的是淡雅之美。

  這種情況下,如果水墨畫太大了,反而破壞其中的韻味。或者說,畫家能力有限,駕馭不住大幅作品。

  在原時空,大幅國畫崛起,不得不提一個人。

  潘天壽,一味霸悍!

  就是他,不甘大尺幅西洋畫獨美,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終於琢磨出怎麽把國畫的意境放大。

  霸悍,不是霸道,更不是形容人,而是講畫的風格。

  霸是霸氣,悍是強悍。

  他在傳統水墨畫的傳承基礎上,進行變革、突破,強調震撼、激烈、張力,很符合當代藝術的審美追求。

  霸也是控製的意思。

  在大尺幅作品上,想要控製住一幅畫,非常艱難。一不小心,一幅大畫就散了,空有架子,沒有神韻。

  有時候,作畫如同寫散文,講究形散意不散。如果習慣了小幅作品的繪製,忽然把體裁麵積擴大好幾倍,筆墨一旦散開,也未必就收攏得回來啦。

  在這個時空,大幅作品的出現,自然比原時空提前一些。但是鴻篇大作該有的毛病,還是沒有什麽差別。

  很多大幅作品,就是在構圖上,分不清楚主次,習慣了摳細節,再加上尺幅大了,畫家身在局中,也看不清楚整體,導致了作品完成之後非常別扭,不協調。

  所以許多人對於大幅作品,向來是敬而遠之。不是不懂畫,而是畫不好,幹脆不獻醜啦。

  現在論壇上,卻出現了一幅大作,說是白葉畫的。如果不是,相關的帖子不少,恐怕眾人都要懷疑,誰在造謠呢。

  畢竟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白葉的畫……還是以清新秀麗為主,非常有江南水鄉的意味。提到江南水鄉,大家的印象也固定了,就是委婉、別致、溫潤。

  可是這大幅山水圖,卻是另外的景象。

  大氣磅礴,淋漓的水墨,猶如洪水傾泄,滔滔萬裏。瀑布墜落,氣魄雄渾,讓人看了依稀之間,仿佛能聽見轟鳴雷聲。這樣的氣象,這樣的大寫意手筆,沒有幾十年功力,能畫得出來?

  白葉再天才,也不該有這樣的造詣呀。

  然而再怎麽懷疑,大家也不會忽略,在圖畫的落款中,有白葉的印意,以及筆款。有這功底筆力的人,壓根不屑於給白葉代筆。

  所以這畫,隻能是他畫的啦。

  酸了。

  不承認也不行。

  憋氣之餘,隻有罵一句,這混蛋又跨界。

  從油畫,到國畫。

  國畫又有細分,工筆、小寫意,大寫意。

  風格不同,也算是跨界。

  在有人說酸話、怪話的同時,自然也有人認真的求教。

  “哪位大佬點評一下,白葉這幅大寫意山水圖,到底居於一個什麽樣的水平。”

  好肯定是好的,大家眼睛不瞎,可以感受到圖畫的魅力。

  可是怎麽好,好在哪裏,有什麽精妙的技法,這需要有經驗的畫家,才可以看得出來。

  “嘿,這時候,該圈人了@高博!”

  “第一白吹!”

  “……”

  論壇下,一堆人召喚高博。

  事實上,高博也在線,他對著電腦,仔細研究圖畫。不管有多少提示聲催促,他都沒有理會。

  “爸。”

  在旁邊,是他兒子高銘,小心翼翼提醒:“有人@你,想讓你點評一下,白葉的這幅作品。”

  “……”

  高博久不作聲,當高銘以為,他沉醉在藝術中,無暇分心之時。高博冷不防開口,歎了一聲:“這畫……我點評不了。”

  “啊?”

  高銘愣住了,失笑道:“爸,你開什麽玩笑,這天下還有什麽藝術品,是你點評不了的。”

  這不是無腦的表現,也不是他崇拜自己的父親,才覺得父親無所不能,他隻是在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

  作為評論家,隻要審美水平足夠,完全可以評價任何藝術品。

  當然,評論文章的好壞,到底是瞎扯一通,還是點評到位,就要看評論家個人的修養啦。

  但是國畫是評論家,哪怕不是最拿手,也應該是比較擅長類別,高博怎麽會說,評點不了呢。

  高銘困惑:“爸,是不是白葉這幅畫,水平太差了?”

  “瞎說什麽。”

  高博頓時斜視,沒好氣道:“你瞎了麽,好賴分不清楚?白去中海美院讀書了。”

  “嘿嘿。”

  高銘立即賠笑:“我就是看出來了,這畫非常好,所以也想趁機學習一下,了解其中的精髓嗎?”

  了解透徹了,好回學校裝比!